高一化学: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素材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总结
规律一:铁和铜间彼此反应的计算和讨论。
Fe 3+和Cu 、Cu 2+和Fe 之间的反应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彼此间的转化及计算,对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现讨论如下:
将a mol Fe 3+、b mol Cu 2+、c mol Fe 和d mol Cu 混合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充分反应。
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2Fe 3++Fe 3Fe 2+ ②2Fe 3++Cu
Cu 2++2Fe 2+ ③Fe +Cu 2+
Cu
+Fe 2+
现从以下角度进行讨论: (1)从发生的化学反应来讨论
①无论a 、b 、c 、d 取何值,反应①、②、③不可能均发生。
②当c =
2a
,只发生①,因为Fe 2+的氧化性最强。
③当c >2a
时,发生的反应是先①后③。
④当c <2a
时,发生的反应是先①后②。
(2)从反应后不溶物的成分来看溶液中的成分及含量
不溶物的成分无非只有Fe ,或只有Cu ,或Fe 、Cu 都有,下面逐一进行讨论: ①若不溶物是Fe 和Cu ,则溶液中一定有Fe 2+,一定无Fe 3+和Cu 2+,一定有
Fe 2+,其物质的量为n (Fe 2+)=(2
3
a +
b )mol 。
②若不溶物只有Cu ,则溶液中一定无Fe 3+,一定有Fe 2+,其物质的量为(a
+c )mol ,可能有Cu 2+。
若满足c =2a +b ,则无Cu 2+;若2a <c <2
a
+b ,则有
Cu 2+,其物质的量为(b +2a -c )mol ,且小于b mol ;若c <2
a
<c +d ,也有Cu 2
+
,其量仍为(b +2a -c )mol ,但大于b mol 。
(3)从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来看不溶物的成分及含量
①若溶液中有Fe 3+,必定还有Cu 2+和Fe 2+,则反应后无不溶物。
②若溶液中只有Cu 2+和Fe 2+,则不溶物中一定无Fe ,可能有Cu 。
当满足a =2c +2d 时,无Cu ;当满足2c <a <2c +2d 时,有Cu ,其量为(d +c -
2
a
)mol ,
且小于d mol ;当满足a <2c <2c +2d 时,亦有Cu ,其量仍为(d +c -2
a
)mol ,但大于d mol 。
③若溶液中只有Fe 2+,则反应后的不溶物中一定有Cu ,其量为(b +d )mol ,可能有Fe 。
当c =2
a +
b 时,无Fe ;当
c >2a +b 时有Fe ,其量为(c -2a
-b )
mol 。
规律二:与Fe 元素有关的18个易错方程式 (1)3Fe +2O 2
FeSO 4,易将产物Fe 3O 4写成Fe 2O 3。
(2)2Fe +3Cl 2(过量)2FeCl 3,易将产物FeCl 3写成FeCl 2。
(3)Fe +2HCl FeCl 2+H 2↑,易将产物FeCl 2写成FcCl 3。
(4)Fe +S
FeS ,易将产物FeS 写成Fe 2S 3,条件易误为点燃。
(5)Fe +4HNO 3(稀)Fe (NO 3)3+NO ↑+2H 2O ,误认为发生置换反应:Fe +2HNO 3(稀)
Fe (NO 3)2+H 2↑。
(6)Fe 遇浓HNO 3常温下发生钝化,误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将反应方程式写成:
Fe +6HNO 3(浓)Fe (NO 3)3+3NO 2↑+3H 2O 或误认为发生置换反应:
Fe +2HNO 3
Fe (NO 3)2+H 2↑。
(7)Fe +H 2SO 4(浓)发生钝化,误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将方程式写成:2Fe +6H 2SO 4(浓)Fe 2(SO 4)3+3SO 2↑+6H 2O 。
(8)2Fe +6H 2SO 4(浓)Fe 2(SO 4)3+3SO 2↑+6H 2O ,误认为发生钝
化或认为发生置换反应。
(9)Fe (过量)+2H 2SO 4(浓)FeSO 4+SO 2↑+2H 2O ,误将FeSO 4写
成Fe 2(SO 4)3。
(10)3Fe +4H 2O (g )(过量)Fe 3SO 4+4H 2,误将Fe 3O 4写成Fe 2O 3或
FeO 。
(11)Fe +CuSO 4
FeSO 4+Cu ,易将FeSO 4写成Fe 2(SO 4)3
(12)Fe3++3SCN-Fe(SCN)3,误认为Fe(SCN)3是固体,在化学式右边打上“↓”
(13)2Fe3++2I-2Fe2++I2,易忽略Fe3+与I-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误写成:Fe3++3I-FeI3↓
(14)2Fe3++H2S2Fe2++S↓+2H+,易忽略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误认为发生复分解反应,将反应式误写成:2Fe3++3H2S Fe2S3+6H+,或配平离子方程式时,只考虑到质量守恒,忽略电荷守恒而错写成:Fe3++H2S Fe2++S↓+2H+
(15)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误认为生成沉淀而写成:Fe3++3H 2O(沸水)Fe(OH)3↓+3H+。
(16)2Fe3++Cu2Fe2++Cu2+,误认为不发生反应,或误写成:Fe3++Cu Fe2++Cu2+。
(17)Fe(OH)2Fe2O3+H2O,忽略Fe(OH)2与O2作用生成Fe(OH)
3,而误写成:Fe(OH)2FeO+H2O。
(18)6FeBr2+3Cl2(少量)2FeCl3+4FeBr3误写成2FeBr2+3Cl2(少量)2FeCl3+2Br2或把FeCl3误写成FeCl2。
思维过程(一)
一、铁的冶炼
基本原理: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
设备:高炉
主要化学反应:C+O2CO2;C+CO22CO;Fe2O3+3CO2Fe+3CO2
造渣反应:CaCO3CaO+CO2↑;CaO+SiO2CaSiO3
二、铁的化学性质
当铁跟弱氧化剂反应时,形成Fe2+,当跟强氧化剂反应时,还能进一步失电子形成Fe3+,所以铁在化合物中通常呈+2价或+3价。
(1)与非金属反应
Fe+I2FeI2Fe+S FeS3Fe+2O2Fe2O42Fe+3Cl22FeCl3
(2)与水反应
3Fe+4H2O Fe3O4+H2
(3)与非氧化性的酸反应Fe+2H+(指稀硫酸、盐酸)Fe2++H2↑与氧化性的酸反应2Fe+6H2SO4(浓)Fe2(SO4)3+6H2O+3SO2↑
Fe+4HNO3(稀)Fe(NO3)3+NO↑+2H2O
铁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钝化。
(4)与盐溶液的反应
Fe+Cu2+Cu+Fe2+2Fe3++Fe3Fe2+
思维过程(二)
[上接思维过程(一)]
三、Fe2+、Fe3+的特征颜色反应与Fe2+、Fe3+的检验
(1)Fe3+的特征颜色反应:
①加入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Fe3++SCN-[Fe(SCN)]2+(血红色)
②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Fe3++3OH-Fe(OH)3↓(红褐色)
③通入H2S气体,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并伴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2Fe3+(棕黄色)+H2S2Fe2+(浅绿色)+S(淡黄色)↓+2H+
上述几种颜色反应,常作为判断Fe3+存在的依据。
(2)Fe2+的特征颜色反应
①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在空气中颜色变为浅蓝、灰绿,最后成红褐色。
Fe2++2OH-Fe(OH)2↓(白色)4Fe(OH)2+O2+2H2O4Fe
(OH)3↓(红褐色)
②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再加氯水,溶液即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上述两种现象常作为判断Fe2+存在的依据。
四、Fe、Fe2+、Fe3+的相互转化
(一)“铁三角”关系
(二)具体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