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世家——田山庄陈氏家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世家
相传清朝末年,聪明好学的陈超然多次参加乡试,但他文运不佳,屡试不中。

因陈超然年事已高仍参加乡试,省巡抚呈报礼部,被皇帝钦赐副贡,也就是副举人,所以陈家前厅有竖匾“钦赐副贡”。

一百多年以前,陈超然儿子陈守瓶是个坐堂郎中,悬壶济世,为百姓解除病痛,方圆几十里之内很有名气,许多病人被家属用木船送到陈家治病,陈家屋前的小河里经常是船满为患。

据《新中国成立前上海针灸发展》记载,“陈守瓶,擅长针灸、喉、外科,世居青浦金泽,师从卫朝栋(清名医,青浦人),得其奥旨,医名大噪。

传业于三子一婿,后继有术,已历四世。

”陈家的后厅有横匾“德心堂”,陈家又是中医世家,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德心堂是个中药铺。

据《昆山陈氏三世名医——陈怜时、陈正一、陈华元》记载:“陈怜时(1882-1952),陈守瓶之子,青浦金泽镇田山庄人,辛亥革命后,弃儒行医,1939年迁居周庄开诊,主治咽喉兼治其它外科,撰有《疔疮外科与咽喉治验》一书。


陈守瓶的孙辈中又有多人子承父业,治病救人,如陈仲逸、陈正一、陈仲仁,孙媳沈彩珠等,都得到陈家真传,专治疮疡、咽喉疾病,享誉周边乡镇。

陈氏第三代传人陈正一(陈怜时次子,1913—1990),字仲羲,早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但是为了家传医术,他还是回乡从医,一干就是一辈子。

从此,世间就少了一位建筑师,多了一位名中医。

陈正一医生迁居陈墓镇(今锦溪镇)俞家桥北堍,善治喉症疮疡,
疗效如神,享誉昆山、青浦、吴江一带。

他为病人写的处方落款是“田山庄咽喉外科陈正一”。

陈正一医生深入研究家传秘方,炼制成珠黄四宝丹、珍珠清喉散、轻乳生肌散、红珠膏、斑蝥丸等丸散膏丹。

此外,陈氏还懂日语,研读了西医外科著作——《实用外科手术》(松本喜代美著)。

生前撰有《外科治法》和《咽喉治法》,有其手抄本《咽喉方案存根》三册存世。

陈医生常说,人能够帮助别人,就是福气。

田山庄有许多人都去陈墓镇找陈正一治病,只要一提是田山庄人,陈医生从不收田山庄人一分钱。

这个传统后来被他儿子陈华元继承。

田山庄受其父子恩惠的人不计其数,大家对于陈氏的医德赞不绝口。

陈医生收入颇丰,但是他不置田产,有闲钱就买珍贵中药材,羚羊角,犀牛角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

他的珍贵中药材大多救济了无力买好药的乡民了。

解放后因为陈医生没有田产,没有被划定为地主,躲过一劫。

陈氏第四代传人陈正一之子陈华元,自幼随父学习中医外科、皮肤科疾病的诊治。

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后从师于昆山名老中医李觉民学习中医外科;其后又拜军医钱浩兴先生为师,学习西医外科,现为昆山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外科名老中医,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学会副秘书长。

行医4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杂症总结出了一整套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发表论文十余篇。

陈氏家族不愧为中医世家,在周庄、锦溪、金泽等地都有陈氏的
后人从事中医行业,治病救人,为社会作出过非凡的贡献,令人敬佩。

资料来源:
陈守瓶
据《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针灸发展》记载:“陈守瓶,擅厂针、喉、外科,世居青浦金泽,师从卫朝栋,得其奥旨,医名大噪。

业传于三子一婿,后继有术,已历四世。


陈怜时
据《昆山陈氏三世名医——陈怜时、陈正一、陈华元》记载:“陈怜时(1882-1952),陈守瓶之子,青浦金泽镇田山庄人,辛亥革命后,弃儒行医,拜青浦卫氏学习咽喉科,1939年迁居周庄开诊,主治咽喉兼治其它外科,撰有《疔疮外科与咽喉治验》一书。


陈正一
据《昆山陈氏咽喉外科家传秘方选介》记载:陈正一(1913—1990),字仲羲,号伏兮,昆山青浦咽喉外科名医陈怜时(1882-1952)之次子,世籍青浦田山庄,早年肄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后弃工从医,悬壶锦溪,善治喉症疮疡,享誉昆山、青浦、吴江一带。

先生退休后,仍义诊施药,乡里咸感其德。

据文献记载,其父陈怜时撰有《疔疮外科与咽喉治验》,惜散佚于兵燹;而陈正一先生所著《外科治疗》和《咽喉治疗》,也毁于文革。

锦溪中学张长霖先生曾在《棋痴陈正一》一文中写道:“陈正一先生是本镇名人,因为他是本镇著名老中医,祖传专治疔疮,疗效如神。

尽管陈先生已经退休多年,四乡八路的农民还是相信他,打听问讯找到门上求医。

陈医生来者不拒,一律不收诊费,有的还免费赠药。

若是需要西医手术的,他就直言相告,介绍到镇卫生院就医。

由于陈先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所以诵德者甚众;陈先生退休后喜欢走出镇子,到乡间散步,农民看见总是停下耕作,恭谨地问候他。

他家住镇西的清静小街,总有农民送鸡蛋,送蘑菇,送鱼。

而且送者一般都不留姓名。

陈先生是中医世家,本来他是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的毕业生,但是为了家传医术,他还是回乡从医了,一干就是一辈子。

陈先生收入颇丰,但是他不置田产,有闲钱就买珍贵中药材,羚羊角,犀牛角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

解放后不少医生因为有田产,定了地主成分,陈医生没有田产,当然就是自由职业者,他笑着说,无心之得。

而他的珍贵中药材大多救济了无力买好药的乡民了。

他常说,人能够帮助别人,就是福气。

善哉,斯言。

据《昆山陈氏三世名医——陈怜时、陈正一、陈华元》记载:诊余,陈氏深入研究家传秘方,炼制成珠黄四宝丹、珍珠清喉散、轻乳生肌散、红珠膏、斑蝥丸等丸散膏丹。

陈氏除潜心研习经典著作外,还涉猎众多中医名家医籍,如《药盦医学丛书》、《串雅内外编》、《景岳全书》、《窦氏外科全书》等;此外,陈氏还懂日语,研读了西医外科著作——《实用外科手术》(松本喜代美著)。

生前撰有《外科治法》和《咽喉治法》,有其手抄本《咽喉方案存根》三册存世。

(余曾在
网上与张长霖先生取得联系,得知陈正一去世后,由其外甥庄人宇先生(张长霖先生同事)书写碑文。

庄人宇先生现在退休在家。

善书画,通文史。


陈华元
据《百度百科》记载:“陈华元1943年5月出生,副主任医师,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学会副秘书长。

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习中医外科、皮肤科疾病的诊治。

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

从事中医医疗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杂症总结出了一整套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据《昆山陈氏三世名医——陈怜时、陈正一、陈华元》记载:陈华元(1943—),陈正一之子,18岁随父学医,后从师于昆山名老中医李觉民学习中医外科;其后又拜军医钱浩兴先生为师,学习西医外科,现为昆山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外科名老中医。

发表论文十余篇:《乳癖胶囊择期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系列痹症制剂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治伤Ⅰ号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舒痹丸配合中药桑拿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0例》、《七星剑汤治疗急性疮疡100例》、《脑疽验案》、《痹证医话四则》、《芋艿膏外敷配合内治法治疗瘰疬》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