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黎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常温下,H3AsO4溶液中各含砷粒子分布分数(平衡时该粒子的浓度与各含砷粒子浓度之和的比)与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AsO4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 a1>0.01
B. pH=7.0时.溶液中c(AsO43-)=c(H3AsO4)=0
C. 0.1mol·L-1H3AsO4溶液的pH<2
D. pH=12时,c(H+)=3c(AsO43-)+2c(HAsO42-)+c(H2AsO4-)+c(OH-)
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产生白色沉
淀,加入盐酸时放出气体的一组是
A.Fe3+、Cl-、Na+、NO3-B.OH-、Ba2+、NO3-、K+
C.Na+、SO42-、Cu2+、Cl-D.HCO3-、Cl-、Na+、Ca2+
3.已知:溶液是检验的试剂,若溶液中存在,将产生蓝色沉淀。
将的KI溶
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的是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②滴入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③滴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④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A. ①
B. ②和④
C. ③和④
D. ①和②
4.某温度下HF的电离常数Ka=3.3×10-4 ,CaF2的溶度积常数Ksp=1.46×10-10。
在该温度下取浓度为0.31 mol·L-1的HF与浓度为0.002 mol·L-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0.31 mol·L-1的HF溶液的pH=2
B.升高温度或增大浓度,HF的电离平衡常数都将增大
C.两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
D.向饱和的CaF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后,溶度积常数Ksp一定比之前减小
5.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已知: H2(g)+I2(g)2HI(g)△H=-14.9kJ·mol-1。
某温度下,在体积均为2.0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其起始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mol·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起始物质的量n(H2)/mol n(I2)/mol n(HI)/mol
甲0.020.020
乙0.040.040
A. 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是甲中的2倍
B. 平衡时,甲中混合物的颜色比乙中深
C. 平衡时,甲、乙中热量的变化值相等
D.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7.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徐光宪教授,是我国理论化学和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
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并产生气体。
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且Ce4++Fe2+=Ce3++Fe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Pt作阴极,Fe作阳极,电解熔融CeO2,可在阳极获得铈
B.将少量碘化亚铁溶液滴加到Ce(SO4)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
C.金属铈着火,可采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灭火
D.金属铈可浸于煤油中保存,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远离火种和热源
8.已知:(1)Zn(s)+ O2(g)=ZnO(s)△H=-348.3 kJ·mol-1
(2)2Ag(s)+ O2(g)=Ag2O(s)△H=-31.0kJ·mol-1
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 -379.3 kJ·mol-1
B. -317.3 kJ·mol-1
C. -332.8 kJ·mol-1
D. +317.3 kJ·mol-1
9.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Cu2+(aq)+ MnS(s)CuS (s)+Mn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u2+)=c(Mn2+)
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2 +)变大
D
10.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mol·L-1 CH3COON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1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H)=c(Cl-)>c(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l-)>c(CH3COO-)>c(CH3CO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CH3COOH)>c(Na+)>c(H+)>c(CH3COO-)
D.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
c(H+)+c(Na+)=c(CH3COOH)+c(CH3COO-)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98K时,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
C.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 sp (BaSO4)>K sp(BaCO3)
D.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2.对常温下的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加入少量固体后,降低
C. 该溶液中由电离出的是
D. 与等体积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 mol·L -1氨水中,c (OH -)=c (NH 4+)
B .10 mL 0.02 mol·L -1 HCl 溶液与10 mL 0.02 mol·L -1 Ba (OH )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 ,则溶液的pH=12
C .在0.1 mol·L -1的(NH 4)2SO 4溶液中,c (SO 42-)>c (NH 4+)>c (H +)>c (OH -)
D .0.1 mol·L -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 溶液中,c (Na +)=2c (A 2-)+c (HA -)+c (H 2A )14.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
B. 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C. 新能源的优点是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者很少污染
D. 燃烧热是评价燃料优劣的唯一标准
15.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L 、浓度均为0.1mol·L -1的醋酸溶液,其pH 为3,①甲用蒸馏水稀释到100L 时,溶液的pH 变为x ;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mol·L -1的NaOH 溶液混合,在混合液中:n (CH 3COO -)+n (OH -)-(H +)=y mol 。
x 、y 的正确答案组合为A. 3<x <5、0.2
B. 3<x <5、0.1
C. 3、0.1
D. 5、0.2
二、填空题
16.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__________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实验编号
溶液
溶液
稀硫酸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1 3.0 2.0 1.0 2.0 4.02 2.0 3.0 1.0 2.0 5.23 1.0
4.0
1.0
2.0
6.4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
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
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实验编号
溶液
溶液
稀硫酸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4
3.0
2.0
1.0
2
.0
____
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17.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FeO 、SiO 2、Al 2O 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流程如图: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还原时,试剂X 若选用SO 2,则反应后的阴离子是 (填化学式)。
(3)从分离出滤渣II 后的滤液中得到产品,应进行的操作是 、 、过滤、洗涤、干燥。
(4)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 4•7H 2O ) 在医学上常用作补血剂。
某课外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方法测定某补血剂中亚铁离子的含量。
步骤a :取10片补血剂样品除去糖衣、研磨、溶解、过滤,将滤液配成250mL 溶液;
步骤b :取上述溶液25mL 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逐渐滴加0.0100mol/L 的KMnO 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记录消耗的KMnO 4溶液的体积(假定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KMnO 4反应),发生的反应为:
MnO4﹣+5Fe2++8H+=5Fe3++Mn2++4H2O;
步骤c:重复“步骤b”2~3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
①步骤a中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
。
②该补血剂中亚铁离子的含量为 mg/片。
18.
Ⅰ、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
(12Cl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 mL(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 +8H2O 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3)此原电池的正极是石墨________(填“a”或“b”)。
(4)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2-4
(5)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6)若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MnSO4浓度变为1.5 mol·L-1,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
19.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
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 mol N 2、3 mol H 2,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达到平衡时生成NH 3的物质的量为m mol 。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 mol N 2、6 mol H 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 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序号,下同);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 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
A .小于m
B .等于m
C .在m ~2m 之间
D .等于2m
E .大于2m
(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 mol NH 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应加入______mol N 2和________mol H 2。
20.(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表中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
装置的编号) →
→ → 。
(3)实验室中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 瓶的溶液褪色,C 瓶的溶液不褪色。
B 瓶溶液的作用是 ; C 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
(5)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装置
昌黎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 D A A B D D B A A
题号1112131415
答案B B B D A
二、填空题
16.(1). (2). 其他条件相
同时,增大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3). (4). 生成
物中的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5). (6). 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
17.(1)SiO2(1分);(2)SO42﹣(1分);
(3)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
(4)①玻璃棒(2分);250 mL容量瓶(2分);②56(2分).
18.
Ⅰ、(1)Cl--5e-+2H2O===ClO2↑+4H+
(2)0.01
-4
Ⅱ、(3)a (4)乙(5)MnO+5e-+8H+===Mn2++4H2O (6)0.5
19.(1)D E (2)0.5 0
20.(1)C+2H2SO4(浓)2SO2↑+CO2↑+2H2O(2分)
(2)④ ② ① ③(2分)
(3)将SO2全部氧化吸收(2分)
验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吸收(2分)
(4)无水CuSO4(或变色硅胶)
(5)澄清石灰水(2分) CO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