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3-2-1乙烯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第1课时乙烯
一、选择题
1.(2012·经典习题选萃)下列分子属于正四面体的是( )
答案:AD
点拨:A选项中CCl4的空间构型与CH4相同;B选项中C—Cl键与C—H键不同,不是正四面体,但属于四面体。

C选项乙烯是平面结构;D选项与CH4结构相似,分子中的四个H 原子被4个—CH3取代,所以与甲烷结构相似,也是正四面体。

2.实验室区别乙烷和乙烯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是否褪色
B.点燃观察火焰明亮程度
C.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通入溴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根据乙烷和乙烯在结构和性质上的不同,由于乙烯中碳碳双键的存在使其活泼性增强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分别发生氧化和加成反应,使它们褪色,而乙烷不能,因此A、D两项可以区别,由于乙烯和乙烷相比乙烯含碳量高,因此在空气中点燃时,乙烯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可以区别。

乙烯和乙烷与澄清的石灰水都不反应,故C不能用来区别。

答案:C
点拨:鉴别物质可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试剂。

如:利用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和分层情况可选用水来鉴别;利用物质的活泼性和反应现象的不同可选用酸性KMnO4溶液、溴水、NaHCO3、FeCl3等试剂来鉴别。

3.有关乙烯的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②乙烯来源于石油工业③乙烯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④乙烯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③④
答案:C
4.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H2B.H2O
C.KMnO4D.Br2
答案:C
5.下列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CH3CH3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解析:乙烯加成的实质是:乙烯分子的双键中有一个键被打开,使每个不饱和碳原子各有一个成单电子,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在发生断键的两个碳原子上。

所以,加成后的产物不可能是在某个不饱和碳原子上“加”上两个一样的原子或原子团。

而B选项中的一个碳原子上“加”入两个氯原子,这不可能。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了加成反应特点,熟练掌握其原理,可快速解答。

做这种类型的题时,一定要抓住加成反应的特点:“断一加二,从哪里断,从哪里加”,所以CH2===CH2加成应该是每个碳原子上加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加成后每个碳原子上至少有两个H原子,B选项不符合。

6.(2011·湖北黄石二中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试题)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类型的对比中正确的是( )
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
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2,而烯烃的通式则一定是C n H2n
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
答案:D
7.下列分子中的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C2H4B.CHCl3
C.CH3CHCH2D.CH3—CH3
解析:乙烯分子是一种平面结构,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因为CH4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只要含有—CH3结构的分子就不可能是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A
点拨:在确定原子的共平面、共直线一类的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课本原型:CH4、C2H4、C2H2、C6H6等,切实重视对课本原型的分析,并迁移应用到相似问题的研究中去。

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是( )
A.C2H4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C2H4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C2H4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乙烯
D.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逐渐褪色
答案:BC
点拨: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清各反应过程的原理,然后结合加成反应的特点判断。

A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C2H4发生氧化反应;B项,C2H4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项,C2H4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D项,属于取代反应。

9.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无色气体,比空气轻,易溶于水
B.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在空气中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D.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答案:D
点拨:乙烯不溶水,它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乙烯燃烧时呈明亮火焰,并伴有黑烟,故A、B、C均不正确。

10.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不是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C===双C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
D.乙烯分子中C===双C键都容易断裂
答案:D
点拨:中只有一个键易断裂。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其含碳量最高
B .烷烃完全燃烧时,生成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相等
C .烯烃的分子组成中,碳和氢的质量比固定不变,烯烃通式为C n H 2n (n ≥2)
D .烯烃完全燃烧时,生成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CD
12.下列关于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 .乙烯与KMnO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使其褪色 C .乙烯分子没有同分异构体 D .乙烯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答案:B
点拨:乙烯与KMnO 4溶液反应,是乙烯被KMnO 4氧化,而不是发生加成反应。

13.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 2===CH 2+H —OH ―→CH 3—CH 2—OH
C .CH 3—CH===CH 2+Br 2―→CH 3CHBr —CH 2Br
D .NN +2H 2――→
一定条件下
H 2N —NH 2
答案:D
点拨:加成反应属于有机反应类型,D 是无机反应。

14.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

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

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C===C双键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答案:D
点拨:由该分子的球棍模型可看出,碳碳之间成双键,结合CH2===CH2分子结构特点可推断A、B、C正确。

15.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这是由于乙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关于乙烯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乙烯为原料可以合成聚乙烯等制备生活用品的材料
B.乙烯可以用来制备1,2­二溴乙烷()
C.乙烯可以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CH3CH2OH)
D.乙烯可以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二溴乙烷()
答案:D
点拨:D项反应为:
二、非选择题
16.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乙烯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用________。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2===CH2+Br2―→
(2)不能①③
(3)H2S H2S+Br2===2HBr+S↓
NaOH溶液或CuSO4溶液
(4)如果乙烯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的酸性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 试纸予以验证
17.标准状况下,1.68 L无色可燃性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

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15.0 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 g。

(1)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

(3)若原气体是两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一组)。

答案:(1)2.7 g (2)C2H4(3)C4H6、H2(或C3H8、CO或C3H6、CH2O)
点拨:(1)气体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为:15.0 g
100 g· mol-1
×44 g/ mol=6.6 g。

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为:9.3 g-6.6 g=2.7 g。

(2)标准状况下,1.68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68 L
22.4 L· mol-1
=0.075 mol。

每摩尔气体中含碳的物质的量为:
15.0 g
100 g· mol-1
÷0.075=2.0 mol。

含氢的物质的量为:
2.7 g
18 g· mol-1
×2÷0.075=4.0 mol。

则气体的分子式为C2H4。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则烃与另一种可燃性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2H4。

现为等物质的量混合,所以在2 mol混合气体中,应含有4 mol C原子、8 mol H原子,则这两种气体可以是C4H6和H2按11组成的混合气体,也可以是C3H8与CO或C3H6与CH2O按11组成的混合气体。

求烃的分子式的方法
(1)直接求算法。

直接求算出1 mol 气体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推出分子式。

如果给出一定条件下的气体密度(或相对密度)及各元素的质量比,求其分子式的步骤为:密度(或相对密度)―→摩尔质量―→1 mol 气体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子式。

(2)最简式法。

根据分子式为最简式的整数倍,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及求得的最简式可确定分子式。

如烃的最简式求法为:n (C):n (H)=碳的质量分数12:氢的质量分数1=a :b 。

最简式为C a H b ,则分
子式为(C a H b )n ,n =M r
12a +b。

(3)余数法。

用烃的相对分子质量除以14,看商数和余数。

M r C x H y
M r CH 2
=M r
14⎩⎪⎨⎪⎧
余2 为烷烃除尽 为烯烃或环烷烃差2 为炔烃或二烯烃
差6 为苯或苯的同系物
其中商数为烃中的碳原子数。

(4)化学方程式法。

利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抓住以下几点:气体体积变化、气体压强变化、气体密度变化、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同时可结合适当的方法,如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讨论等技巧,迅速求出分子式。

①两混合烃,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或等于26,则该烃中必含甲烷。

②两气态混合烃,充分燃烧后,若生成CO 2的体积小于2倍原混合烃的体积,则原混合烃中必含CH 4;若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小于2倍原混合烃的物质的量,则必含C 2H 2。

③气态混合烃与足量的氧气充分燃烧后,若总体积保持不变(温度在100℃以上),则原混合烃中的氢原子平均数为4;若体积增大,氢原子平均数大于4;若体积减小,氢原子平均数小于4,即必含C 2H 2。

④当为混合烃时,一般是设平均分子式,结合反应式和体积求出平均组成,利用平均值的含义确定各种可能混合烃的分子式。

有时也可利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确定可能的组成,采用十字交叉法计算较为便捷。

⑤当条件不足时,可利用已知条件列方程,进而解不定方程,结合烃C x H y 中的x ,y 为正整数,烃的三态与碳原子数的相关规律(特别是烃为气态时,x ≤4)及烃的通式和性质,运用讨论法,可快捷地确定气态烃的分子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