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 最困难考点系列(必修1): 考点10 硫酸亚铁的制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0 硫酸亚铁的制备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硫酸亚铁的制备,明确硫酸亚铁还原性较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要排除空气对产物的影响,明确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的方法。
【精确解读】
一、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
1.硫酸亚铁的制备原理
稀硫酸与铁屑反应,经沉淀结晶,脱水即得到硫酸亚铁,其反应式如下:Fe+H2SO4═FeSO4十H2↑2.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步骤
①将废铁屑放入盛有热烧碱液的烧杯中洗涤2次,用玻璃棒搅拌,滤去碱液,用蒸馏水洗净;
②在烧杯中加入40mL15%稀硫酸,加足量洗涤后的废铁屑,使稀硫酸浸没废铁屑;
③将烧杯放在70℃水浴的大烧杯中小心加热,直到只有少量气泡产生;
④用少量热水预热过滤器,然后将溶液趁热过滤;
⑤把滤液放在有纯铁屑的烧杯中用70℃水浴加热,搅拌,至溶液呈浅绿色为止(杯底留有少量铁屑);
⑥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静置、冷却、结晶,观察硫酸亚铁晶体的形
成;
⑦倒去上层清液,将晶体溶于少量热水中,再冷却、结晶后,取出晶体用少量水洗涤2--3次,再用滤
纸将晶体吸干;
⑧把制得的硫酸亚铁晶体放在广口瓶中,密封保存。
【精细剖析】
1.硫酸亚铁的性质
①还原性:硫酸亚铁中铁处于正二价,具有极强的还原性,硫酸亚铁的保存时要防止亚铁离子被空气
中的氧气所氧化,故亚铁盐通常的保存方法是加入铁粉;
②盐类的通性: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
得到红褐色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典例剖析】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产品.
(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H2SO4=FeSO4+H2↑(2)容易控制温度(3)Fe+2Fe3+═3Fe2+(4)减小FeSO4的损失(5)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2+氧化为Fe3+(6)有浅绿色晶体析出
【变式训练】工业上常用铁屑跟硫酸反应并经除杂、浓缩、结晶、干燥等过程,来制取绿矾晶体(FeSO4•7H2O),已知浓硫酸能够氧化Fe2+,为了得到较纯的绿矾晶体,合理的方法是
A.使用硫酸过量 B.使用铁屑过量
C.使用稀硫酸 D.使用浓硫酸
【解析】在制备硫酸亚铁的过程中,空气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可以加入过量的铁粉,将之还原为亚铁离子,使用的硫酸是否过量不会改变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的事实,使用浓硫酸会将亚铁离子氧化,所以不能使用,故答案为B。
【答案】B
【实战演练】
1.实验室向40ml硫酸亚铁溶液(浓度约为4.0mol/L)中加入过量硫酸铵来制取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其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是_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并不大,采用冷却结晶回收率不高,有人建议直接采用蒸发结晶,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降温过程中未见摩尔盐晶体析出,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使结晶出现;
(4)如图2所示为减压过滤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图有几处错误,请指出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处即可)
(5)另取等量硫酸亚铁溶液,用1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至终点耗用高锰酸钾溶液40ml,若实验最后得到摩尔盐晶体为58.8g,则本次实验的产率
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发、浓缩(2)不合理,有两个原因:若蒸发结晶,会有硫酸铵杂质,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3)用玻璃棒小心摩擦烧杯壁(或相其中投入晶种)(4)①布式漏斗吸滤瓶②布式漏斗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安全瓶的长管和短管连接顺序错误(5)①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不褪去(或溶液变红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75%
2.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绿矾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一)FeSO4•7H2O的制备.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铜、氧化
铁等杂质)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过滤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
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绿矾(FeSO4•7H2O)热分解的产物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在加热条件下SO3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该小组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绿矾固体置于A中,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
③观察到A 中固体逐渐变红棕色,B中试管收集到无色液体,C中溶液褪色;
④待A中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硫酸溶解,取少量滴入几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
⑤往B装置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
(4)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1:B中收集到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
结论2:C中溶液褪色,可推知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
结论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③和④可推知固体产物一定有Fe2O3.
【实验反思】
(5)请指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明显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解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少量FeO,取上述实验④中硫酸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若只选用一种试剂鉴别,该试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氯水和KSCN溶液b.酸性KMnO4溶液c.H2O2d.NaOH溶液
(7)该兴趣小组的某同学认为,绿矾受热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没有FeO,他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除油污(2)应该铁屑过量,否则溶液中可能有铁离子和铜离子存在(3)用冰水洗涤可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4)H2SO4溶液;SO2(5)在C装置后增加一套尾气处理装置(6)b(7)FeO有强还原性,SO3有氧化性,两者受热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