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的临床表现及针对性护理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的临床表现及针对性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18T13:29:10.07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20年第11期作者:杨兰俞善红(通讯作者)[导读] 研究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的临床表现和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随机筛选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杨兰俞善红(通讯作者)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的临床表现和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随机筛选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手术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通过最终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期焦虑情绪以及疼痛程度均较轻,患者苏醒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指标均保持良好,且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较少,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两组数据差异性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全身麻醉患者手术护理中,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程度以及应激反应发生几率。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早期疼痛;针对性护理;临床表现
全麻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率较高,但术后苏醒期由于麻醉药物作用逐渐消失,患者会产生明显的疼痛,严重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躁情绪以及肢体躁动等不良现象,进而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频率等,若患者疼痛未能得到及时改善,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1]。

为此,本文研究中笔者详细分析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早期疼痛的影响效果,详情已在下文中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随机筛选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病例人数分别有30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龄均值为(60.5±2.5)岁。

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7:13例,平均年龄(60.0±2.4)岁,组间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建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高年资护士及护士长组成,小组成员要通过全面培训后上岗,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全麻手术术后疼痛相关护理知识及护理要点;②风险评估:护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手术创伤程度、苏醒期疼痛程度、心理状态以及文化程度等,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

③认知教育:在手术前以及苏醒后要加强对患者的认知教育,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术后疼痛原因、术后相关注意事项、躁动的危害性和良好配合的重要性,并给予患者更多的亲情关怀、支持与理解,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以便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④加强监护力度:患者苏醒期要由专人看护,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对患者的输液管理以及体位管理,以便确保患者体循环通畅。

待患者意识恢复后,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轻度疼痛者可通过播放舒缓音乐以及语音交流等方式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并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减轻患者因疼痛产生的焦躁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引起护理不良事件;针对严重疼痛者要及时遵医嘱采取镇静镇痛药物。

以便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事件发生几率[2]。

1.3观察标准
两组患者苏醒期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V AS)量表进行评估,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总评分值为10分,低分则表示疼痛程度轻。

评分对比麻醉前、麻醉苏醒后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方式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指标有24项,100分为总分,分数越低焦虑情绪越轻。

将两组患者麻醉苏醒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等疼痛应激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对比。

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并对比。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本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两组数据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组间患者最终护理治疗效果
麻醉前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的差异性较小(P>0.05);麻醉苏醒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较大,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平均动脉压等各项指标均保持良好,患者早期疼痛程度较轻,且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较少,各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P<0.05),见下表1、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