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24课 月迹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们”盼望着月亮出来,在 镜子里看见了月亮。
第二部分(第3~19自然段):写“我们”在院子里望月、议月。 第三部分(第20~24自然段):写“我们”在院内外、河边寻 月,愿望得到了满足。
课文通过记叙山村的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 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 子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 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 满足。
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 鲜好玩。孩子们对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心里有 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他们 总是“觉得不满足”的。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 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孩子们跑到院 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 “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寻月 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找到了月亮,他们陶 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时间:中秋节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事情:寻月亮
➢ 孩子们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亮?月亮有什么变化?
镜中月 白道儿、半圆、爬得高、满盈、亏了 院中月 玉玉的、银银的、大、圆、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河中月 哪一处的水里都有 眼中月 小小的、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空中月 白光光的
表现人物心理情绪变化的词句
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三妹是我们当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
儿,心里却有了一丝这嫉些孩妒子。们心理的变化过 我们便争执程起表来现。出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
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孩子们
我们越发觉争得强奇好了胜。的心理;童心的纯洁。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掉。
奶奶在文中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形象呢?有什么作用呢?
①奶奶是一个了解爱护并有意 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的人。
②奶奶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 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的人。
③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们关注外界,探索 自然,巧妙地调解孩子们之间的矛盾纠纷,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们 高尚品德的熏陶。
④奶奶是文章中的关键人物。中秋之夜,她给孩子们讲述美 好的传说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最终让他们得到了心理 上的最大满足,她的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 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 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 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轨迹、 美的过程。
月迹
镜中月 白道儿→半圆→满盈→ 月形 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亏了→全没了踪迹
院中月 玉玉的、银银的
月色 高兴
河中月 银光、都有月亮
月光 兴奋
眼中月 小小的、这么多
月的美好 满足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24.月迹
qiāo(悄悄)
léi(果实累 累)ຫໍສະໝຸດ 悄累 lěi(日积月
qiǎo(悄寂)
累)
lèi(劳累)
shū
倏忽
jì dù
嫉妒
niǎo
cháng é
袅袅 嫦娥
xiān rèn
锨刃
cí
陶瓷
款款:慢慢地。 屏住气:暂时抑止呼吸;有意闭住气。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可察觉的形迹。 累累:连续不断,排列成串。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倏忽:指很快地,忽然间。 袅袅:指烟雾缭绕升腾,也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