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重庆合川区七间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重庆合川区七间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
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
C2H4
C.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和N2 O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H2参考答案:
B
略
2. 有NaCl、FeCl2、FeCl3、MgCl2、CuCl2、AlCl3、NH4Cl六种溶液,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鉴别开来,该试剂是
A.H2SO4 B. NaOH溶液 C.氨
水 D.KSCN溶液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反应与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无关的是
A.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一氯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二氯甲烷
D.钠放入无水乙醇中放出氢气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强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④ D.③⑤⑥
参考答案:
C
【知识点】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①错误;
②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CO32-、Na+、AlO2-、NO3-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②正确;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HCO3-、NH4+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③错误;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Na+、Ba2+、Cl-、I-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H+和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④正确;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S2-、ClO-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⑤错误;
⑥酸性溶液中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⑥错误;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
5. 100mLlmol·L-1的Ca(HCO-3)2溶液中,放入2.3g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参考答案:
D
略
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成纤维,主要是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
B. 太阳能、氢能等都属于新能源
C. 煤的干馏也称为煤的焦化,可得煤油
D. 电能是使用最方便的一种二次能源
参考答案:
C
A. 生产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来自于没和石油,故A正确;
B. B、太阳能、氢能都属于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故B正确;
C. 石油分馏都可获得直馏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煤的干馏不能得到煤油,故C错误;
D. 我们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其它能源的消耗得到的,是二次能源,故D正确;故选C。
7. 科学家对石墨进行处理,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少,最终获得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如图)。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新型的纳米化合物
B.石墨烯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
参考答案:
B
略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施肥时草木灰不能和碳酸氢铵混合使用
B.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等轻质燃料
C.合成洗涤剂一般都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D.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一系列化工生产过程
参考答案:
B
9. 为了使鱼苗顺利运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需要保持体积适量的氧气,②使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时排除,③防止细菌大量繁殖,已知下述四种物质加入水中都可以起到供氧杀菌作用,在长距离储运鱼苗的水中,最好加入的药剂
是:
A.Na2O2
B.Cl2
C.CaO2·2H2O
D.H2O2
参考答案:
C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25℃,Cu(OH) 2在水中的溶度积比其在Cu(NO3) 2溶液中的大
B.一定温度下,将0.10 mol/L的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C.H3PO2属于一元弱酸,则H3PO2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3PO3+3OH?=PO23-+3H2O
D.常温下,NaHS 溶液中:c(H+)+c(H2S)=c(S2-)+c(OH-)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25℃,Cu(OH)2在水中的溶度积和在Cu(NO3)2溶液中的一样大,A错误;B.一定温度下,将0.10 mol/L的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B错误;C.H3PO2属于一元弱酸,则H3PO2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3+OH?=H2PO2-+H2O,C错误;D.常温下,NaHS 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c(H+)+c(H2S)=c(S2-)+c(OH-),D正确,答案选D。
11.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结论
原溶液中有SO
原溶液中无NH
B
略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益,科研中最有开发价值的是()。
(A)寻求H2的新来源(B)研制耐高温高压的新材料合成塔
(C)研制低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D)研制高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参考答案:
C
略
13.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
D.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参考答案:
C
略
14. 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
Z和Y两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
则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Y>Z B.Y>X>2 C.Z>X>Y D.Z>Y>X
参考答案:
D
略
15.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标准状况下,22.4L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B.0.1mol Fe在0.1mol 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C.2mol SO2和1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加热(V2O5催化)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2N A
D.将0.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Cu(NO3)2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1)装置A发生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B中,木条复燃,说明该红棕色气体可助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O2和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两种钠盐,装置C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
(4)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分为两份。
①一份溶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得蓝色晶体。
②另一份取20mL溶液,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用0.5000mol·L-1的Na2S2O3溶液来滴定反应产物,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40.00mL,则上述溶液中c(Cu2+)=___________ mol·L-1。
(已知2Cu2++4I-=2CuI↓+I2;I2+2S2O32-=21-+S4O62-)
参考答案:
(1)1:4
(2)安全瓶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气体中O2与NO2的体积比为1:4,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3)
(4)①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②1.0mol/L
【分析】
(1)加热Cu(NO3)2固体,分解产生的红棕色气体是NO2,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是氧气,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是氧化铜,氧化产物是O2,还原产物是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体积比;(2)根据装置B中导气管略露出胶塞分析;B中O2与NO2的体积比为1:4,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据此分析;(3) NO2和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4) 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详解】(1)加热Cu(NO3)2固体,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NO2,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是氧气,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是氧化铜,氧化产物是O2,还原产物是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O2、NO2的体积比为1:4;(2)根据装置B中导气管略露出胶塞,可以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故装置B的作用是安全瓶;(2)根据装置B中导气管略露出胶塞分析;B中O2与NO2的体积比为1:4,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3) NO2和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4)①硫酸铜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可得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②设溶液中c(Cu2+)=cmol/L
2Cu2+I22S2O32-
2 2
得c=1.0 mol/L。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4分)碳纳米管(CNTs—Carbon Nanotubes)的发现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突破,它又称巴基管(Buckytube),属富勒(Fullerene)碳系,是伴随着C60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出现的。
碳纳米管是处于纳米级范围内,具有完整分子结构的新型材料。
典型的碳纳米管直径小于100nm,长度为几μm。
(注:lnm=10-9m,1μm=10-6m)CNTs
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六边形碳环组成,此外还有一些五边形碳环和七边形碳环,试(1)这些五、七边形碳环在碳纳米管的什么位置比较多?
(2)你认为碳纳米管可能具有超导特性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共4分)
(1)碳纳米管管身弯曲开叉部位,以及两端封闭部分(2分)
(2)可能。
由于这种碳纳米管可以看成石墨结构卷曲而成,所以在它的径向存在自由电子导电,所以可能具有超导性(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给分) (2分)
略
18. (14分)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同周期中金属
性最强的元素,E的负一价离子与C的某种氢化物W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1)A、C、D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W的电子式。
(2)已知:①2E· → E-E;=-a kJ·mol-1② 2A· → A-A;=-b kJ·mol-1③E·+A· → A-E;=-c kJ·mol-1
写出298K时,A2与E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2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使之发生反应:2A2(g)+BC(g)X(g);=-a KJ·mol-1(a>0,X为A、B、C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初始投料与各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123
①在该温度下,假设甲容器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 4 min,则A2的平均反应速率( A2)为。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③下列现象能说明甲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A.容器内A2、BC、X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恒定
C.容器内A2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恒定
D.2V正(A2)=V逆(BC)
④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分别达平衡时各组数据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
A.α1+α2=1 B.Q1+Q2=a C.α3<α1
D.P3<2P1=2P2 E.n2<n3<1.0mol F.Q3=2Q1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甲容器的体系体积压缩到1L,若在第8min达到新的平
衡时A2的总转化率为75%,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min 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
曲线。
参考答案:
(1)分液(1分),分液漏斗、烧杯等(1分);蒸馏(1分)(2)甲苯(1分);酸性KMnO4溶液(1分),溶液褪色(1分)。
(3)
(4)(2.40×10-3×122×4)/1.22(2分);96%(2分)
19. 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
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D.+5价砷转化为+3价砷时,失去电子
参考答案: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压轴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5价砷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则+5价砷类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而这一转化是维生素C参加反应的导致的,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解答:解:A、+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反应中含化合价降低元素的物质为氧化剂,则+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故C正确;
D、化合价降低,元素得到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信息的利用及元素化合价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相关概念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