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课程要求]
1.消费及其类型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对应学生用书p9
错误!错误!
两个影响: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行为的四种消费心理
四个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
1.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和具体因素
(1)消费从根本上说,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状况制约的。

人们的消费是由低级向高级层次递进发展的,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收入比较少的时候,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经济发展了,人们收入提高了,发展和享受方面的消费就会逐步增加。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就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居民收入。

(2)影响消费的具体因素:
①收入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当前可支配
收入越多,消费量就会越大。

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社会收入差距也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增加收入。

②其他因素。

物价水平、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物环境、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消费心理等也是影响人们消费活动的因素。

3.恩格尔系数
它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额/家庭消费总支出额×100%。

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原因是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恩格尔系数过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支出的增加,限制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过大,通常意味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变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4.消费类型
正确认识各种消费类型
当今,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

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比较
【提示】贷款消费与超前消费
贷款消费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非金融机构借贷,用于购买房屋、汽车或医疗、旅游等消费型支出的一种消费方式,正常情况下一般算适度消费,但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应算超前消费。

而超前消费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未来的收入水平和偿还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靠借钱或赊欠等搞一步到位消费。

1.(2017·江苏)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

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4%、16.4%和17.1%。

材料表明(D)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解析】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这并不能表明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A项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人们的消费是由求实心理主导的,B项不选;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消费,不代表人们的收入水平已得到大幅度提高,C项不选;旅游消费属于享受资料消费,文化、体育等消费属于发展资料消费,材料中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消费,这说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故本题答案选择D。

2.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D)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奢侈品”曲线、“日用品”曲线。

图中奢侈品曲线呈大幅上升趋势,由原来的2%上升到接近14%,日用品曲线呈下降趋势,由
原来的4%下降到2%左右。

可以推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用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小但也是处在不断增长之中,故③④符合题意,选D项;图中数据变化未能体现消费行为和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表述),①②不符合题意。

3.(2015·安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8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

主要考查了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可以结合材料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树立正确消费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面面观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对消费的影响。

(2)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做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既不是超前消费,也不是滞后消费行为。

过于节俭或过度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注意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合理消费,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0世纪末,绿色消费悄然兴起。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②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永远都不会过时。

③“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属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

1.比较几种不同的消费心理
2.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1)适度消费,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过于紧缩,又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合理进行消费。

(2)适度消费的“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国情,二是个人家庭收入。

人们的消费水平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才是适度消费。

(3)适度消费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既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2019·浙江4月)小明和小红原打算先买房再结婚,后得知政府将很快出台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措施,于是两人决定先结婚,等将来合适的时候再买房。

他们在买房问题上的态度转变说明(A)
A.消费受到商品未来价格预期的影响
B.消费行为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C.消费受到商品未来供给预期的影响
D.消费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解析】小明和小红原打算先买房再结婚,后得知政府将很快出台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措施,说明了二人预期因平抑房价政策的推行,在未来房价会有所下降,说明了消费受到商品未来价格预期的影响,A选项说法正确。

材料中二人的决定没有受到他人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平抑房价可能会导致商品房价格的变动,没有体现出商品房未来供给预期的情况,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二人未来收入情况,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本题选择A。

2.(2019·全国卷Ⅱ)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同比增长6.2%;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3.5%。

上述信息表明(A)
①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③消费品供给丰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④高档品消费增加,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从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及增幅可以看出,消费成为
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从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下降,通信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增长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反映消费品供给及产品结构变化情况,③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但看不出居民消费趋于理性,④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A。

3.(2016·全国卷Ⅲ)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D)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解析】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消费,是一种理性消费。

结合材料,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因此判断出试客的购买行为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故本题答案选D。

4.(2019·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经济信息。

(4分)
【解析】题目要求“提取材料中的经济信息”,属于概括类试题。

明确题设要求概括的信息为经济信息。

然后结合材料的图将图表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即可。

【答案】①2013—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网上零售额逐年增加,网上零售
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小。

②2013—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略有下降,网上零售额增速波动较大,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常考基础知识辨析】
1.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
纠错: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但收入水平不决定消费,消费由生产决定。

2.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
纠错:超前消费是指消费水平超出了收入的承受范围,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只要所贷款的数目在偿还能力之内,就不属于超前消费。

3.从众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不值得提倡。

(×)
纠错:从众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盲目从众不值得提倡。

4.提高消费水平,基础在于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

(×)
纠错: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5.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消费水平越高。

(×)
纠错: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大,通常意味着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变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6.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所以,消费越低越好。

(×)纠错:消费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同时,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一定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
纠错:制约消费水平有很多因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增加了人们的预期收入,不一定就能提高消费水平。

对应学生用书p12
消费助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从数据看,2018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2017年提高18.6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1%。

与此同时,高标准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农村扩消费短板等问题突出。

近年来,一系列促消费新政策密集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等。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家重视促进消费,并为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14分)
【答案提示】为什么: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或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③当前制约消费提质扩容的因素依然明显。

(或答“消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议:①通过居民增收政策,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增强购买力。

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可以让消费者提高心理预期,让消费者更加“能消费”。

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供给,让消费者更加“愿消费”。

④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更加“敢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