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预习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方”就是死亡,说明小女孩
在那个现实世界中只有寒冷、饥
饿和痛苦,死了才能摆脱寒冷,
摆脱饥饿,摆脱痛苦。
3.自由选择,练习朗读。
加以引导:为什么死后的小女
孩嘴上带着微笑?从中可见 小女孩十分可怜与悲惨,可见 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三、挖掘两个“幸
福”,深化理解(用
时:10分钟)
1.出示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
者安徒生的资料。
1.先谈自己观看图片后的感受, 然后交流质疑:这个小女孩是 谁?为什么会死?为什么死时
嘴上带着微笑?为什么她手里 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2.齐读课题。
3.交流搜集的安徒生的生平资 料和代表作品。
1.学生在质疑时,教师首先要 尊重学生的质疑,其次要加以 引导和梳理,选取有价值的问 题板书在黑板一角。
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 她曾
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
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理解两个 “幸福”分别指的是什么。
2.透过这两个“幸福”可以感
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1.讨论明确:第一个“幸福”指 小女孩死之前,幻想到火炉、烤 鹅、圣诞树和奶奶这些美好的东 西;第二个“幸福”指小女孩活 在世上遭受饥饿、寒冷、他人的 欺负,得不到亲人的疼爱,没有 快乐和幸福,她的命运是悲惨 的。她这样痛苦地活着不如死了 幸福,死了可以摆脱痛苦。
2.汇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认读会
1.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平舌
音“诉”及4个多音字,指导 学生用不同的读音组词。指导 对比识记(可以范写)“冷一一怜”。
故事。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1)重点指导:“饿、燃、烛”
这3个字的读音及“挣、几、晃、
喷”4个多音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写小女孩;最后
写小女孩。”然
后提示学生根据刚刚概括出 的课文的主要内容将课文分 成三部分。
三、探究文本,品
味“可怜”(用时:
16分钟)
1.出示提示,引导读文自学。
(1)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
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2)边读边画出感受深刻的句
子,写写批注。
2.引导学生交流:从这几个自
然段中读懂了什么?结合相关
的语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
4自然段。
1.自读第1〜4自然段,感受小
女孩的可怜,画出相关语句,写 写批注,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 流。
2.结合具体语句汇报,感受小 女孩的可怜。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
年夜。(开头强调“大年夜”是
为小女孩的死奠定悲伤的感情
基调。)
(2)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一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根据上面的理解谈自己的想
法。
小女孩为什么会冻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的 黑暗和人们的冷酷这两方面 去谈。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引
入问题(用时:3分
钟)
回顾问题,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
解决?
2.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 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 主汇报感受深刻的句子,并作 必要的引导。引导时可以启发 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谈感受,还 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进 行想象,以达到对小女孩悲惨 命运的深刻理解。
3.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要 加以指导,提示学生要用低沉
女孩家的贫困,突出小女孩在家
庭中没有地位。)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女孩
的可怜。
的语气去读。
四、对比交流,深
化理解(用时:4分
钟)
1.启发回忆:我们在大年夜是 怎样度过的?
2.对比表达:过新年时,同学们 是幸福的、幸运的。对比卖火柴 的小女孩,你有哪些感受?写下 来。
3.谈感受:小女孩为什么会冻 死?
1.谈谈自己在大年夜度过了怎
样美好的时光。
1.师生合作读,体会诗歌中对小
女孩的同情。
2.动笔写话,然后把写的内容
读给大家听。
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出 示:大年夜那天、六一儿童节 那天、过生日那天。让学生自 主选择情境,发挥想象,把自 己的想法写下来。
在教师组织下复习回顾:
解决的问题:
这个小女孩是谁?为什么会冻死?
没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为什么 她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 柴梗?
回顾问题后要让学生明 确最后没解决的两个问题就 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 题。
二、紧扣重点,感
悟五次擦燃火柴
(用时:20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研读课文第
5〜9自然段。
“焰、裙”的字形。
3.师生交流,概括课文主要内
容,并划分课文的段落。
认字及多音字,并组词,再回读 文中的新词。
(2)正确书写生字。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文的主 要内容:先写大年夜的晚上,一 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 火柴;再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看到的种种幻象;最后写小女孩 冻死在街头。
2.在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容时,为降低要求,可以出示 下面的提示:“先写大年夜的 晚上,;再
2.指名汇报搜集的安徒生的 资料,如果学生搜集得不全 面,教师要做适当补充。
二、自主读文,合
作探究(用时:15
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自主
学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的读音,有拿不准的字词可以随
时请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或同学。
(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
1.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生字新 词,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 读顺。
(1)带着问题快速默读,思考:
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
擦燃火柴时看到了什么?
(2)画一画描写小女孩想象的句
子,分析小女孩看到这些事物的
1.根据提示边读文边寻找答案, 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共同填 写学生活动卡。
2.谈自己的理解,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汇报:对小女孩来说,“没 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
2.交流后汇报:作者对穷苦人 民深深的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 社会的强烈不满。
对第二个“幸福”的理
解,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其实, 那不是真正的幸福,作者不说
“她曾经多么痛苦,她是在大 年夜被冻死了 ”,是“以喜写 悲”。
四、拓展延伸,提
升幸福(用时:7分
钟)
1.出示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
么》。
2.指导练笔:如果小女孩来到 我们身边,你会怎样关心、帮助 她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1.在学生自学时要进行学习
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圈圈画 画、联系上下文思考等。学生 合作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分工 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活动卡。
2.品读句子含义时,教师要
原因。
2.引导体会“她俩在光明和快 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 苦的地方去了”的含义。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 容。
8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挣、几、晃、喷”4个多音字,会写“柴、冷”等13个字,
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向是她妈妈穿的。(特别提到了
小女孩穿的那双大拖鞋,意在为 小女孩的可怜奠定感情基础。) (3)雪花落在……没注意这些。
(这段外貌描写意在激起人们对
小女孩的同情和喜爱。)
(4)她不敢回家……可以灌进
来。(从这段描写中能感受到小
1.品读第1〜4自然段时,要 注意大年夜这个特定的时间,体会小女孩的可怜与大年夜 的鲜明对比。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教师)
2.搜集作者安徒生的相关资料和作品。(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图片导入,引
出课题(用时:5分
钟)
1.出示小女孩死去的图片,启发
质疑:看到这张图片你会产生怎
样的感受?你会产生哪些疑
问?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组织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
在那个现实世界中只有寒冷、饥
饿和痛苦,死了才能摆脱寒冷,
摆脱饥饿,摆脱痛苦。
3.自由选择,练习朗读。
加以引导:为什么死后的小女
孩嘴上带着微笑?从中可见 小女孩十分可怜与悲惨,可见 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三、挖掘两个“幸
福”,深化理解(用
时:10分钟)
1.出示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
者安徒生的资料。
1.先谈自己观看图片后的感受, 然后交流质疑:这个小女孩是 谁?为什么会死?为什么死时
嘴上带着微笑?为什么她手里 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2.齐读课题。
3.交流搜集的安徒生的生平资 料和代表作品。
1.学生在质疑时,教师首先要 尊重学生的质疑,其次要加以 引导和梳理,选取有价值的问 题板书在黑板一角。
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 她曾
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
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理解两个 “幸福”分别指的是什么。
2.透过这两个“幸福”可以感
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1.讨论明确:第一个“幸福”指 小女孩死之前,幻想到火炉、烤 鹅、圣诞树和奶奶这些美好的东 西;第二个“幸福”指小女孩活 在世上遭受饥饿、寒冷、他人的 欺负,得不到亲人的疼爱,没有 快乐和幸福,她的命运是悲惨 的。她这样痛苦地活着不如死了 幸福,死了可以摆脱痛苦。
2.汇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认读会
1.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平舌
音“诉”及4个多音字,指导 学生用不同的读音组词。指导 对比识记(可以范写)“冷一一怜”。
故事。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1)重点指导:“饿、燃、烛”
这3个字的读音及“挣、几、晃、
喷”4个多音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写小女孩;最后
写小女孩。”然
后提示学生根据刚刚概括出 的课文的主要内容将课文分 成三部分。
三、探究文本,品
味“可怜”(用时:
16分钟)
1.出示提示,引导读文自学。
(1)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
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2)边读边画出感受深刻的句
子,写写批注。
2.引导学生交流:从这几个自
然段中读懂了什么?结合相关
的语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
4自然段。
1.自读第1〜4自然段,感受小
女孩的可怜,画出相关语句,写 写批注,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 流。
2.结合具体语句汇报,感受小 女孩的可怜。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
年夜。(开头强调“大年夜”是
为小女孩的死奠定悲伤的感情
基调。)
(2)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一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根据上面的理解谈自己的想
法。
小女孩为什么会冻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的 黑暗和人们的冷酷这两方面 去谈。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引
入问题(用时:3分
钟)
回顾问题,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
解决?
2.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 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 主汇报感受深刻的句子,并作 必要的引导。引导时可以启发 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谈感受,还 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进 行想象,以达到对小女孩悲惨 命运的深刻理解。
3.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要 加以指导,提示学生要用低沉
女孩家的贫困,突出小女孩在家
庭中没有地位。)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女孩
的可怜。
的语气去读。
四、对比交流,深
化理解(用时:4分
钟)
1.启发回忆:我们在大年夜是 怎样度过的?
2.对比表达:过新年时,同学们 是幸福的、幸运的。对比卖火柴 的小女孩,你有哪些感受?写下 来。
3.谈感受:小女孩为什么会冻 死?
1.谈谈自己在大年夜度过了怎
样美好的时光。
1.师生合作读,体会诗歌中对小
女孩的同情。
2.动笔写话,然后把写的内容
读给大家听。
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出 示:大年夜那天、六一儿童节 那天、过生日那天。让学生自 主选择情境,发挥想象,把自 己的想法写下来。
在教师组织下复习回顾:
解决的问题:
这个小女孩是谁?为什么会冻死?
没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为什么 她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 柴梗?
回顾问题后要让学生明 确最后没解决的两个问题就 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 题。
二、紧扣重点,感
悟五次擦燃火柴
(用时:20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研读课文第
5〜9自然段。
“焰、裙”的字形。
3.师生交流,概括课文主要内
容,并划分课文的段落。
认字及多音字,并组词,再回读 文中的新词。
(2)正确书写生字。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文的主 要内容:先写大年夜的晚上,一 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 火柴;再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看到的种种幻象;最后写小女孩 冻死在街头。
2.在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容时,为降低要求,可以出示 下面的提示:“先写大年夜的 晚上,;再
2.指名汇报搜集的安徒生的 资料,如果学生搜集得不全 面,教师要做适当补充。
二、自主读文,合
作探究(用时:15
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自主
学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的读音,有拿不准的字词可以随
时请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或同学。
(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
1.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生字新 词,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 读顺。
(1)带着问题快速默读,思考:
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
擦燃火柴时看到了什么?
(2)画一画描写小女孩想象的句
子,分析小女孩看到这些事物的
1.根据提示边读文边寻找答案, 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共同填 写学生活动卡。
2.谈自己的理解,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汇报:对小女孩来说,“没 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
2.交流后汇报:作者对穷苦人 民深深的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 社会的强烈不满。
对第二个“幸福”的理
解,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其实, 那不是真正的幸福,作者不说
“她曾经多么痛苦,她是在大 年夜被冻死了 ”,是“以喜写 悲”。
四、拓展延伸,提
升幸福(用时:7分
钟)
1.出示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
么》。
2.指导练笔:如果小女孩来到 我们身边,你会怎样关心、帮助 她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1.在学生自学时要进行学习
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圈圈画 画、联系上下文思考等。学生 合作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分工 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活动卡。
2.品读句子含义时,教师要
原因。
2.引导体会“她俩在光明和快 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 苦的地方去了”的含义。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 容。
8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挣、几、晃、喷”4个多音字,会写“柴、冷”等13个字,
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向是她妈妈穿的。(特别提到了
小女孩穿的那双大拖鞋,意在为 小女孩的可怜奠定感情基础。) (3)雪花落在……没注意这些。
(这段外貌描写意在激起人们对
小女孩的同情和喜爱。)
(4)她不敢回家……可以灌进
来。(从这段描写中能感受到小
1.品读第1〜4自然段时,要 注意大年夜这个特定的时间,体会小女孩的可怜与大年夜 的鲜明对比。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教师)
2.搜集作者安徒生的相关资料和作品。(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图片导入,引
出课题(用时:5分
钟)
1.出示小女孩死去的图片,启发
质疑:看到这张图片你会产生怎
样的感受?你会产生哪些疑
问?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组织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