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真菌性肺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真菌性肺炎不良反应的观
察与护理
廖巧芬;胡晓蓉;卢卫明;程晓莉;李胜群;谢小悦;孙巧丽
【摘要】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真菌性肺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输注中合理使用药物 ,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及时处理.结果 25例患者中23例顺利完成整个治疗疗程 ,2例患者因顽固性低钾难以纠正 ,中途放弃使用.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两性霉素B 脂质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15(030)023
【总页数】2页(P2170-2171)
【关键词】两性霉素B脂质体;恶性血液病;真菌性肺炎;不良反应;护理
【作者】廖巧芬;胡晓蓉;卢卫明;程晓莉;李胜群;谢小悦;孙巧丽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5
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机能和抵抗力下降,以及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素、抗真菌药物等,易发生各种真菌感染,其中肺部真菌感染是真菌感染的主要情况之一[1]。

两性霉素B为目前治疗深部真菌的高效
药物,但由于此药不良反应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

我科2013年1月-2015年3月对25例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真菌性肺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发热、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低钾血症等,通过积极预防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者中男20例、女5例,年龄27~65岁,中位年龄54岁;所患疾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4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各1例。

25例患者痰标本中培养出真菌者17例,经验性治疗(痰涂片及培养阴性,肺部CT影像学提示肺部真菌感染,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3 d后体温及临床症状无改善者)8例。

1.2 用药方法起始剂量为0.1 mg/(kg·d),用注射用水稀释溶解并振荡摇匀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内缓慢静脉输注,观察有无不适。

第2天开始剂量增加0.25~0.50 mg/(kg·d),并逐日递增至维持剂量:1~3 mg/(kg·d),疗程7~45 d。

1.3 结果 25例患者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后,17例在痰标本中培养出真菌的患者,12例经治疗后痰标本培养真菌为阴性,8例经验性治疗患者中5例患者肺部CT
影像学检查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

两性霉素B脂质体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畏
寒发热5例(20.0%), 消化道反应12例(48.0%),肝功能异常8例(32.0%),肾功
能异常12例(48.0%),低钾血症19例(76.0%)。

2.1 药物配制及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见光易氧化分解,需现配现用,在配制时
先用灭菌注射用水10 mL溶解每瓶药物,然后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中,充分摇匀。

输注时输液瓶及输液管均需避光,用输液泵控制速度(30滴/min),
匀速输入,每剂滴注时间至少6 h。

输注前后各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冲管,且单独一路静脉输注,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由于两性霉素B对血管刺激性大,头皮套管针与头皮钢针穿刺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59%,严重者可导致血栓性静
脉炎[2]。

本组25例患者均从深静脉置管给药。

2.2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2.2.1 畏寒发热是治疗此病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输液30 min后[3]。

本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遵医嘱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中加入地塞米松3 mg同时静脉滴注,预防发热反应。

每1 h 测量体温一次,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一旦出现发热,立即停止输注药物,
同时报告医生。

2.2.2 消化道反应两性霉素B脂质体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痛及腹泻等。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有呕吐者准确记录恶心、呕吐次数及量,对恶心呕吐明显者,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有腹泻者记录次数及量,遵医嘱使用黄连素片等药物。

根据饮食习惯选择患者喜欢的食物,忌辛辣、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指导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呕吐后勤用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腹泻后勤用温水清洗肛周,每晚用1∶10 碘伏坐浴,保持肛周清洁,预防肛周感染。

2.2.3 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

在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巩膜黄染、腹胀及凝血功能异常等肝功
能异常表现,每周2次复查肝功能,对出现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者,及
时遵医嘱使用天晴甘美及泰特等护肝药物。

2.2.4 肾功能异常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肾组织中浓度最高,且经肾脏排泄缓慢,很容易造成肾功能损害[4]。

主要表现为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
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

在两性霉素B
脂质体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尿色、性状,准确记录尿量,每周2次复查尿常
规、肾功能。

每日早晨起床排空尿后测量体重一次,观察患者有无水肿表现。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大于2 000 mL),不同步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药物。

2.2.5 低钾血症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患者几乎都会发生低血钾,原因是两性霉素B影响钾离子代谢,使钾离子排泄增加[5]。

主要表现为精神疲乏,四肢乏力,胃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胸闷、心悸等。

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药
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上述症状,隔日监测电解质,常规口服及静脉补钾,当血钾≤3.0 mmoL/L,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加10%氯化钾20 mL加25%
硫酸镁10 mL微泵以15 mL/h静脉补钾,补钾期间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心悸,准确记录尿量,每小时尿量大于30 mL方可静脉
泵补钾,鼓励患者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绿色蔬菜、紫菜、瘦肉等。

2.3 心理护理恶性血液病并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由于病情急、进展快,生活质量差,加之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疗程长,患者往往对疾病担心预后,时常会产生恐
惧和悲观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

为此,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使用前告知患者使用该药的有效性、治疗过程及常见不良反应,动员病友介绍成功经验,让患者家属及周围朋友多关心体贴病人,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两性霉素B脂质体为现今治疗深部真菌的高效药物,是含有两性霉素B的双层脂
质体,其胆固醇成分可增强药物稳定性,使两性霉素B尽可能在疏水层中保留最
大的含量,降低与人体细胞膜中胆固醇的结合,而增强对真菌细胞麦角胆固醇的结合,从而发挥两性霉素B的最大杀伤能力。

但由于不良反应大,患者难以耐受,
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6]。

通过总结25例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过
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见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及
早预防与处理,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程度,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顺利完成治疗。

【相关文献】
[1] 陈玉红,简黎,温文姬.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2,10(5):410.
[2] 周蓉. 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14):
53-54.
[3] 孙立娣,吴杰.浅谈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当代医药
论丛,2014,12(1):274-275.
[4] 江翠婵,梁洁芳.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深部真菌感染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J].广州医药,2013,44(4):75-77.
[5] 张旭红,王楼蕾.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4,10(7):109-110.
[6] 袁颖,周芹,郑立. 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合并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6):56-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