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周华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周华胜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他们今后的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让学生敢于说“不”、为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再创造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小
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作为数学教师,为培养出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挑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要特别关注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积极实施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
重培养小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创新能力,就要让学生敢于说“不”
绝大多数教师在学生面前都有一种“权威”感,这样会把学生的个性特长扼杀掉,学生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也不敢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发现老师授课时的“错误”,用非常简单的理由指出老师的“错误”,进而发展到让学生即使在对自己的想法尚不确定时,也敢于说出来,再
由同学们来判断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四年级
数学有一道判断题: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0。
大部分学生都说是错误的。
我故意
说他们做错了。
有一部分同学持相反意见。
我说,我们现在学了自然数和0,书
上说了自然数和整数,所以这道题是对的。
学生反驳我说:第一,自然数和0都
是整数,并不说明整数只有自然数和0,它还有一部分我们还没有学过;第二,
我可以说我和玲玲是四年级甲班的学生,但不能说四年级甲班的学生只有我和玲玲。
当然,这一道题涉及初中正负数问题,对学生只能点到即止。
主要是说明要
让学生敢于向老师和课本说“不”,让学生敢于对教材、对答案、对老师说“不”,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抓手。
为此,必须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基本的应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起。
教师在课堂中应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重组所学的知识。
同时鼓励
学生质疑,针对新课内容、方法进行质疑,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的能力。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植树小组每人每天种8棵树,照这样计算,5人
4天一共种多少棵树?”(用两种方法解答)所用方法是:第一种,先求出5人1
天种多少棵,再求5人4天种多少棵;第二种,先求出每个人4天种多少棵,再
求5人4天种多少棵。
教师故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用两种方法解决,等教学完所
用方法后,提问学生:学完这道题,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学生就会提出问题:是否只有这两种方法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经过
讨论后得出结论。
二、培养创新能力,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边思维、边创造,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再创造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交流合作,自主地、创造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1.给予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保证。
学习数学是一种有
意识的行动,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潜能发挥。
解决数学问题要求在数学问题空间中
认真探索,探索出一条由问题的初始状态通往目标状态的路径。
学生的探索之路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径,思路和方法正确,能顺利前进;思路和方法不当,会曲折迂回。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征和规律,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
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圆锥有什么特征?圆锥的高在哪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告知答案,而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大胆猜测和推测,或进行实验验证,或看书质疑,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2.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是学生自主、创新的核心。
自主解决的探索性集中表现为思维决策的选择性。
提高学生敢于选择、善于选择、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以运用,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和核心。
比如,教学“圆的周长”时,通过用卷尺或绳子直接量,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周量,截断铁丝圈拉直量等方法,进行“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的渗透。
学生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面积时,就可联想到用“化曲为直”和“化圆为方”的方法来达到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
解决策略的思维方法还有符号思想、对应思想、化归思想、转换思想、极限思想、统计思想等。
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主要的数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抽象概括方法、归纳演绎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等,通过一系列思想方法的渗透,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策略的开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凌朝阳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4,(02)。
[2]刘顺民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