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改
进和调整,这就需要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
在新课
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任务增加,针对这种情况,要设计出与新课程改革相
适应的数学作业方案,严格遵循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对数学作业的设计过程进
行系统化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教学案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数学作业的设计,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作业设计;初中数学教学
引言: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得到大幅改进和调整,尽管学
生在课堂学习方面取得主体地位,但作业负担过重仍是一个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
理念要求学生通过作业促进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单纯地做题。
因此,教师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全面设计作业,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标准及时调整作
业设计,充分利用数学作业这一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一、课程改革下数学作业设计的概述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固定的教学
内容,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新一轮的新课改下,不同地区也逐步
发展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比较普遍的有:洋思中学采用的“先学后教、
当堂操练”的模式;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模式;
剑河县第四中学推行“五步三查”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合
作的学习形式是适应本校乃至本地区的一种教学课改模式等等,围绕着学生的全
面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结合我校的课程改革“五步三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对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
兴趣,使他们获得到适应他们个人能力的层次知识,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学
习的存在感。
二、课程改革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适量性原则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任务,让他们“熟能生巧”。
事实上,这种实质是需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形成的,过度的训
练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不能
的让学生参与学习和练习,进而要对不同学习情况和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优化性
的作业设计。
比如:九年级中考复习的方程组和不等式的应用中光靠练习,单凭
熟练是无法解决对知识的理解,作业量的增加反而会导致让学生背负更大的荷。
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有效的针对性作业,才能有效地提高
学生数学学习效果,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氛围中使得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在布置
数学作业的时候,老师要抓住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
发展情况,进行精炼。
同时,作业应该围绕扩大课堂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实
际应用能力为核心,并在不断的练习中找到“适量”的量度。
(二)目的性原则
初中数学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做到以下几
个方面:首先,教学计划的内容要结合课程标准,合理设计当堂授课内容相关的
作业,这是数学作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设计的内容必须体现教育理念与
价值,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有所帮助。
对于教学中
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制定作业计划时,应进行适当的分析,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
由浅入深地完成习题。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化的数学作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种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促进新旧知识的有效转换。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把不同种类的题目组合起来。
例如,对于概
念类的题目,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常见的题目,让全体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进阶类的作业和设计社会实践类的作业,让中等生和
优等生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三、课程改革下数学作业设计
(一)优化作业,分层设计
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随着学年级的升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不同,慢慢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照顾到各种学情的学生,
满足各种学习情况的需求。
在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时,教师们应先结合每一位学生
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学生分层便于针对性的作业分层设计。
同时,在不同
学段为学生们设计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差异和他们的自身能力进行适
当的层次调整,有针对性的调整题目的内容将作业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难度。
作业
分为相对基础的必做作业、进阶性的不同层次做、创造性和趣味性较强且涉及到
课外知识的拓展作业尖子生做。
让学生可以先打好基础,然后逐步按照各层次学
生的学习情况改变层次且提高难度。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类似于闯关的作业模
式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不断的挑战自我中感受
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由于学生之间基础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学习
目标进行分层设计,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合理的
设置难易程度。
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中对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获得了不少的收获。
首先,体现了以学生个体为主体同层次为团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
计作业,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其次,分层作业设计是以给学生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分开区别评价。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存在感,增强学
生的自信心。
再次,分层作业设计的发展方向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中要以精彩的内
容来吸引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
(二)整体型作业,“单元”设计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教学是一种系统持续的交流活动,是局部与
整体的结合,学习就变成了“放大缩小”式的学习时要学会联系性的学习。
为了
使教学对学生产生持续的影响,作业设计时必须着眼于整体和局部,并从某一节
课的知识点“跳出来”以便立足长远。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累加”,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数学知识像螺旋一样逐渐上升。
因此教师
应该合理设计单元延伸型的作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进一步深化
旧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训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起到以
点带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褚国方. 例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多元”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 文理导航, 2018(14):2.
[2] 陈兴国.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作业多样化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 新课程:中学, 2019(7):2.
[3] 王华. 基于课标与学生认知特点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研究[D]. 上
海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