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年度乳腺癌筛查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RADS 6类
已活检证实为恶性。
2024/2/2
15
乳腺X线摄影优缺点分析
优点
操作简便、费用较低、辐射剂量小、对钙化灶敏感等。
2024/2/2
缺点
对致密型乳腺病变显示不佳、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受乳腺压迫和投照体位 影响等。此外,乳腺X线摄影对年轻女性的辐射风险也需关注。因此,在选择乳腺X 线摄影作为筛查手段时,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6
04 超声检查在筛查中应用
2024/2/2
17
超声检查原理及设备介绍
超声检查原理
利用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 特性,将回声信号转化为图像,从而 观察乳腺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
超声设备介绍
包括便携式超声仪、实时三维超声仪等, 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024/2/2
18
超声图像解读与诊断标准
发病率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且发病 年龄趋于年轻化。
4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生殖因素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其患病风险相对较 高。
如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未育或晚育等, 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生活方式
其他因素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过度 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发 病风险。
13
图像解读与BI-RADS分类系统
BI-RADS 1类
阴性,无异常发现。
BI-RADS 2类
良性病变,建议定期随访。
BI-RADS 3类
可能良性病变,短期随访(6个月)。
2024/2/2
14
图像解读与BI-RADS分类系统
BI-RADS 4类
可疑恶性病变,需活检明确。
BI-RADS 5类
高度怀疑恶性,应积极处理。
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检查 发现异常
需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性检查, 如乳腺活检等,以明确病变性 质。
乳腺活检发现癌细胞
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 术后病理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 案。
2024/2/2
筛查结果阴性但有可疑症 状
确诊为乳腺癌
如乳房皮肤改变、乳头溢液等, 应继续进行乳腺检查或转诊至 乳腺专科医生处进一步评估。
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 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 配合医生治疗,以期获得最佳 治疗效果。
28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2/2
29
方案。
26
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应提前进行筛查,筛查频率可能需要高于普通人群,具体根据医生建议而定。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需要密切随访,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2024/2/2
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者
应增加乳腺检查的频率和项目,以及早发现可能的癌变。
27
筛查结果异常处理流程
乳腺癌筛查课件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筛查意义及方法 • 乳腺X线摄影在筛查中应用 • 超声检查在筛查中应用 • 磁共振成像在筛查中应用 • 乳腺癌筛查策略及建议
2
01 乳腺癌概述
2024/2/2
3
定义与发病率
2024/2/2
定义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 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 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 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 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 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 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 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且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左右,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 病分期等因素。
23
磁共振成像优缺点分析
优点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乳腺内部 结构;无放射性损伤,可重复检查;对多 灶性、多中心性病灶检出率高。
VS
缺点
检查时间较长,患者需保持静止不动;对 钙化灶显示不佳;费用相对较高。
2024/2/2
24
06 乳腺癌筛查策略及建议
2024/2/2
25
不同年龄段女性筛查策略
缺点
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对于微小钙 化等病变的显示不如X线检查敏感, 有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 评估。
20
05 磁共振成像在筛查中应用
2024/2/2
21
磁共振成像原理及设备介绍
磁共振成像(MRI)原理
利用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的氢质子发生共振,接收共振信号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 像。
MRI设备介绍
包括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圈、计算机系统等主要部件,其中超导磁体是MRI设 备的核心。
2024/2/2
22
磁共振图像解读与诊断标准
图像解读
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信号强度、边界等特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病灶。
诊断标准
结合乳腺X线摄影、超声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并制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2024/2/2
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治疗后,乳房外观及功能受 影响较小,能够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2024/2/2
8
筛查方法及适用人群
2024/2/2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
01
适用于40岁以上女性,能够清晰显示乳腺内钙化灶和肿块,是
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乳腺超声检查
02
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女性,尤其对于年轻、致密型乳腺具有较好
2024/2/2
10
03 乳腺X线摄影在筛查中应 用
2024/2/2
11
乳腺X线摄影原理及设备介绍
2024/2/2
乳腺X线摄影原理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通过乳腺组 织后的衰减不同,在胶片上形成图 像,从而观察乳腺内部结构。
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X线机、乳腺压迫装置、 胶片暗盒及滤线栅等。现代乳腺X 线机多为数字化设备,如全数字化 乳腺X线摄影(FFDM)系统。
2024/2/2
6
02 乳腺癌筛查意义及方法
2024/2/2
7
早期发现与治愈率关系
1 2
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远高于晚期 早期乳腺癌的肿瘤较小,未发生转移,通过及时 手术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
早期发现可降低治疗难度和成本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相对简单,手术范围小,术后 恢复快,治疗成本也相对较低。
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以 及长期精神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都可能 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2024/2/2
5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 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 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 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 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
的诊断价值。
乳腺MRI检查
03
适用于高危人群或疑似乳腺癌患者的进一步评估,能够提供更
准确的诊断信息。
9
筛查间隔与持续时间
一般风险人群
建议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查,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检查,持续至70岁或预期寿命。
高危人群
对于具有乳腺癌家族史、BRCA基因突变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提前至20岁开始进行筛查,每年进行一 次乳腺MRI检查及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检查,持续至70岁或预期寿命。同时,高危人群还需定期进行乳腺 自查和临床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20-39岁女性
每月进行乳腺自我检查,每3年接 受一次临床乳腺检查。
40-49岁女性
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钼靶 检查),同时结合临床乳腺检查。
2024/2/2
50-69岁女性
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和 超声检查,如发现异常,可增加其 他检查手段如磁共振成像(MRI)。
70岁以上女性
根据个体情况,可继续按照上述建 议进行筛查,或咨询医生调整筛查
超声图像解读
观察乳腺组织的回声、形态、边界、血流等特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根据超声图像特征进行BI-RADS分类评估,确定病变性 质和风险等级。
2024/2/2
19
超声检查优缺点分析
2024/2/2
优点
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可重复性 好,能够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结构和病 变形态。
12
图像解读与BI-RADS分类系统
图像解读
观察乳腺X线片时,需注意乳腺组织 的密度、结构、钙化灶及肿块等异常 表现。
BI-RADS 0类
评估不完全,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BI-RADS分类系统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将乳腺病变分为0-6类,用于指导临 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024/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