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四分数加减法3看课外书时间第一课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马庆高单位鲖城镇希望小学
课题名称五年级数学上册四分数加减法3 看课外书时间第一课时教案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集合图表示,掌握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
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的乐趣,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内容
出示课件一些整个的物品如:一个月饼一个橘子一张卡纸
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不够一个的话要怎样描述?引导学生使用分数,从而达到复习以前学习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知识(分数的形式如分子、分母、分数线)
二.理解单位“1”
(一)由1到单位“1”
1.以本班为一个集体为例引出一个整体可以用“1“来表示,引申到一个组为“1”;一桌为
“1”
2.课件上出示把3个橘子看做“1”,6个橘子可以看做“1”,把12个橘子看做“1”
3.分组出示更多不同类型的东西,巩固把一个物体和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做单位“1”的知识
小结:一个物体、一种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者是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并且.有几个这样的“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二)由单位“1”到单位“1”
1.我们刚才把我们整个班看做单位“1”那我们有多少个“1”?把一个组看做“1”时又有多少个“1”?一桌两个同学看做“1”时又有多少个“1”?
2.出示课件如果我们把三个苹果看做单位“1”,6个苹果可以看做几?12个、15个呢?小结:有几个这样整体表示的“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揭示3个苹果所组成的“1”所表示的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提出单位“1”的定义。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理解单个物体表示的单位“1”和分数的关系
1出示1个月饼被平均分成4份的形式,拿出其中一份问学生如何表示?
能用整数表示吗?
应该如何表示?
1/4
2.出示把月饼不平均分的形式问学生如何表示其中1份,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和答案吗?
3.出示几组图片请同学们口述怎样才是把单位“1”平均分,请同学把手中的规则的对称卡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小结:当我们要描述的物体不够单位“1”时用分数来表示,而且要特别强调要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
(二)理解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表示的单位“1”和分数的关系
1.出示把3个苹果看做单位“1”,拿出1个苹果问学生怎样表示?(1/3)
2.出示7个苹果看做单位“1”,拿出1个怎样表示,3个、5个呢?
3.出示把线段等分的形式,取出一段或几段,请学生用分数表示?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被等分的一些物体或现象,我们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学生利用手中的卡纸制作分数。
1.学生把刚才等分的卡纸拿出来,按照老师的要求分组表示出1/2、3/4、3/5等等。
四.深化拓展
1.单位“1”不同,为什么可以用相同分数来表示,进一步引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五.巩固练习
1. 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可以用分数表示(巩固“平均分”的知识)
2.出示图片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小结:用分数的意义来解释练习中的分数。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我们的生活中看到很多不完整的东西
,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完整的概念来描述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分数。
把什么看做单位“1”,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分就是分数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