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

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不愧被称为“中国的高尔基”。

他是中国第一个民族现代派,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都是他笔下的现实主义的典型人物,他是最早使用现代技法的大师。

如果说调和,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也是最杰出的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学观与现代派的调和者。

他以人类文明的目光关照灾难深重的民族,以欧化的艺术手法改造传统技巧,在适应照顾中国读者的同时,显示自己思想和文学的先锋性。

鲁迅在谈到整个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时,说它“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的,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

”并说他搞小说创作:“大约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

”而他“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

”这说明了鲁迅与外国文学有着紧密的关系。

他借鉴并批判的择取外国思想文化。

1934年,鲁迅在他的著名杂文《拿来主义》的结论中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充分肯定了“拿来”的重要性。

这是鲁迅对文艺创作中的借鉴与提高关系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他从创作开始时就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正是遵循了这条基本原则,鲁迅在借鉴和吸收了西方作家创作营养的同时,写出了有极大影响的前期小说。

从《呐喊》和《彷徨》的创作实际来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外国作家的创作对鲁迅的影响不仅是很大的,而且有的甚至是宜接的。

这种借鉴的最突出表现,首先是故事情节构思的一致性。

如鲁迅《药》中华老栓用馒头醮了革命者夏瑜的鲜血为其儿子治病的故事,就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工人和白手人》十
分相似。

鲁迅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这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外国文学著作的影响
优秀的外国文学对鲁迅的创作有着很大很直接的影响。

尤其是俄国文学,而且他也是较早将外国文学引进中国的人,他一直提倡青年应多看外国文学,少看或者不看中国文学的。

鲁迅最早的《狂人日记》就是受一位苏联作家影响创作的,也翻译过很多苏联文学,并组织发行外国文学的木刻本,比如《死魂灵》
二、受到日本思想文化的深刻启发
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后留学日本,而鲁迅在小说中明确地使用“国民性”这一概念,从国民精神的角度思考改造中国社会的问题,正是始于留学日本后。

这与鲁迅所处的思想文化环境和时代风潮有着密切的关系。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正是日本先后取得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胜利,国民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的时期,讨论国民性的文章和言论大量涌现。

例如:浮田和民的《伟大国民的特性》,度边国武的《日本国民的能力》等等。

日本人通过国民性大讨论,达到了认识国民特性,发扬国民精神,强盛国家的目的。

这使得置身于思想启蒙和文艺活动中的鲁迅,直接感受并接受了明治日本的思想文化。

于是也走上了用思想文化救国的道路。

三、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
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自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就开始了,这一理论几乎没有经过多少时间的过渡,就在学术领域和文学艺术创作领域全面地普及开来。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鲁迅的《狂人日记》,从表到里,无不带有明显的精神分析特征,这的确是值得深刻体味的。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鲁迅一生所受到最大影响的学者有两位,一是弗洛伊德,一是厨川白村。

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对鲁迅文艺思想的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鲁迅在接触厨川白村之前,思想正处在一个十分苦闷的时期,他的大部分写作时间用于了《野草》里的文章。

他以自己思想的磨难,深深体验着“苦闷”的真味。

由此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

鲁迅在创作中注重“承传”与“择取”。

他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

”他指出,这种“承传”与“择取”,必然是“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

”而且“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蜕变。


例如一部《野草》,就是“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从而“更加丰满”的艺术的结晶。

他采用波特莱尔和屠格涅夫散文诗的象征笔法,以一个个的“小感想”作为“具象”的载体,开出了一朵朵开在“废弛的地狱边缘的惨白色小花”。

他要“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以达到寓意深远的主旨的目标。

《野草》同时又是“择取”中国遗产,“别开新面”的产物。

总之,鲁迅的文学创作与外国文学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一方面,外国文化滋润了鲁迅的反叛精神,为他提供了犀利的思想武器,促使他成了旧时代和旧文化的最有力的批判者,他还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思想的蜕变和飞跃,并从外国文学中吸取“精粹”,化作自己的血肉,创作了风格完全不同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辉煌巨著。

另一方面,除了学习借鉴外,他并非一味的生搬硬套,而是结合实际情况批判的继承外国的优秀文化与思想。

此外,他还把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融入到外国思想文化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