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zài)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 要是猛然看见一排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恹恹.(yàn)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C. 这三种情感就像飓风一样,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pīn)临绝望的边缘。
D. 他踌躇.(chú)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2. 下列依次填入括号里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ㅤㅤ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宜,自出()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A. 制心榭映
B. 治新榭应
C. 治新谢映
D. 制心谢应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经典诗句,有的是诗人妙手偶得
....,但大多是字斟句酌后的结晶。
B. 崂山上有的石头像极了某种动物,惟妙惟肖
....,让游客赞叹不已。
C. 面对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却无动于衷
....,实在不该。
D. 做人要诚实,不要等到谎言被戳穿时,张目结舌,落荒而逃
....。
4.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双减”后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
基础。
B.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C. 我最爱香气四溢的食堂,美味的饭菜驱走身体内最后一丝寒意,使一上午学习的劳累顿时
烟消云散。
D. 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
5. 请阅读下列文字,补写横线处所缺的诗句。
ㅤㅤ吟咏古诗文名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志士仁人的气度风范。
“①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这是大丈夫坚持正义,守望初心的最强宣言:“报君黄金台上意,②______。
”(《雁门太守行》李贺),这是将士们不畏艰险、忠君报国的满腔赤诚;
“③______,浑欲不胜簪”(《春望》杜甫),这是士大夫感时伤世、思宗悲己的满腔凄楚;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④______。
”(《相见欢》朱敦儒),这是亡国遗民对收复山河的热切渴望和对旧都难还的满腔悲愤;“⑤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这是爱国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慨叹;“相顾无相识,⑥______。
”(《野望》王绩),这是隐居高士超然物外,思慕先贤的隐逸情怀。
6. 依次在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未来的博物馆在哪里,长什么样?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个个博物馆形象IP开发,让历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①“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类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
②一件件珍贵文物移步线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体验
③数字化带来了极具想象力的答案
④近年来,博物馆业加快与数字化牵手,一个个文物保护研究项进驻互联网,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②③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ㅤㅤ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凤凰新闻2021年10月16日0时55分讯)①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18字以内)②请你结合这则新闻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探汪洋蛟龙入海
下联:______
8.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汉阳城、鹦鹉洲上茂盛的草木,这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后文写乡愁做了铺垫。
B. 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表现出诗人恬静淡泊、超脱世俗的情怀。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人以传神之笔勾画了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的景象。
D.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写出了诗人看到的西湖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内心隐隐的一丝惆怅。
9. 对以下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如梦令(其一)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 《如梦令》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B. 《渔家傲》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彷徨忧愁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
C. 《如梦令》末句表达了主人公惊吓恐惧之情,《渔家做》末句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求。
D. 《如梦令》中“误入藕花深处”显示出主人公沉醉于美景的忘情之态。
10. 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 《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中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C. 书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句中的“大迁移”是指井冈山会师。
D. 书中讲到了很多英雄人物,比如“货币的解剖”讲的是林伯渠(原名林祖涵)的故事:“一个红色的窑工”讲的是徐海东的故事。
11. 下列对《昆虫记》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文学巨著,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B. 《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蟑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C. 《昆虫记》一书中法布尔用生动活泼,轻松诙谐的笔调,作者笔下的虫子可爱有趣,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D. 《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仅采用动物解剖法,而且采用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
12. 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
高阳应将为室。
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①,加涂其上②,必将挠③。
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④。
”高阳应曰:“缘⑤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
(选自《吕氏春秋•别类》)【注释】①生:湿。
②加涂其上:加上粉刷的东西。
③挠:弯曲。
④败:坍塌。
⑤缘:根据。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何苦.而不平______
②室之始成也善.______
(2) 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B.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C.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D.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3)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于甲乙两文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B.甲文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不要受外界影响,应坚持不懈。
C.乙文告诉我们要依据实际经验从长远整体的角度去做事。
D.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不应太过于全面,否则太浪费时间。
13.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ㅤㅤ端午期间,河南卫视晚会《端午奇妙游》收获了如潮好评。
《端午奇妙游》的创作团队首创了“网剧+网综”的节目样态,整台节目以网剧的形式呈现,由4 个唐小妹在端午节这天
的行踪,拉出4 条平行中有交错的故事线,引出7 个综艺节目,以网综、漫画、追剧、水下舞等多种形式,共同讲述《唐宫夜宴》的前传故事。
各节目既有关联,又相互独立,故事性强,趣味盎然。
各个节目内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也层出不穷。
开场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原名《祈》)惊艳观众,吸粉无数。
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适应了当代年轻人跳跃性强的思维特点和追求新奇的审美口味,受到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摘编光明日报《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出圈”的是中国风》)【材料二】ㅤㅤ《端午奇妙游》用奇思妙想将电视节目与赛龙舟、采草药、挂艾草等习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使艺术创作更具深邃丰厚的人文情怀,让观众通过电视综艺追思先贤,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龙舟祭》以端午前夕祭祀盛景为题,融合了舞蹈、杂技、鼓乐等元素;《唐印》将傀儡戏与舞蹈巧妙结合,带给观众新奇的视听享受;《医圣传人》将悬壶济世的大医风骨娓娓道来,展现中医文化魅力……互联网思维与科技手段赋能,电视综艺创新呈现方式,融入多种潮流元素,让珍贵文物和古朴文化穿越历史长河、穿透荧屏隔阂,走进千家万户。
ㅤㅤ专家认为,我国许多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当沉下心来立足本土,深度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潜力,运用创新表达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地方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吸引力。
赓续传统、与时俱进,让古老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可亲、可感、可触。
(摘编人民政协网《炸圈背后,<端午奇妙游>做对了什么》)【材料三】
ㅤㅤ文化遗产保护是永恒的,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传承以及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尤其要利用好新技术。
我们有影像的手段、数字的手段,可以进行远距离、超时空的传播,为传承保护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还要不断开发文化的衍生品,做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转换。
比如,过去口头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经过不断衍生,出现了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
所以,文化遗产首先是通过衍生产品才能“活”下去,才有持续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在传播中“出圈”。
还可以把文化遗产转化成可以看的、可以吃的、可以玩的。
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城市文化生活和当今人们的审美,让古老文化在和高新科技对接中走得更远,让更多人享受其中。
(摘编人民网《传统文化,“出圈”靠什么?》)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端午奇妙游》节目以漫画、追剧、水下舞等多种形式,共同讲述《唐宫夜宴》的前传故事。
B.《端午奇妙游》将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适应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审美口味,所以会受到追捧。
C.《端午奇妙游》的奇特形式,既让观众通过电视综艺追思先贤,又让人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D.曾经口头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经过不断衍生变成戏剧、影视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端午奇妙游》收获了如潮好评与其创作团队首创了“网剧+网综”的节目样态是有关系的。
B.《端午奇妙游》的成功表明,利用互联网思维与科技手段赋能,创新呈现方式,可以带给观众新奇的视听享受。
C.专家认为,只要深度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潜力,运用创新表达展现其魅力,就可以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D.影像和数字的手段,可以进行远距离、超时空传播,为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3) 如何让传统文化“火出圈”?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14. 现代文阅读。
菜园里的不死之物
①春节过去半个月,母亲就想种土豆了。
②母亲拿出一只杭州篮,篮里排着五六行土豆,数数有二三十只,都是长出了芽头的。
芽头是嫩青色的,芽尖处颜色偏蓝,而且有些晶亮。
芽头半寸长,一寸长的很少,且多是三四个簇在一起,也有五六个的。
母亲左手拿着土豆,右手拿着菜刀从芽头四周切下去,切出三角锥或者金字塔。
不管哪一种切法,芽头都在那块土豆肉的中央。
切好后,再将畚箕里的蓬尘灰涂在切面的周围,然后放入另一只杭州篮里。
母亲拍拍手说,起来,去菜园,我们种土豆
去。
③种土豆不是累,而是烦。
首先得整地。
被整的这块地很大,是一畦长八米、宽两米的土地。
整地时,这块深挖到了一尺左右,底下铺着一层青草。
母亲说这是基肥,马铃薯吃肥厉害,施了基肥可以使得土地肥沃,可以让土豆吃饱喝足。
这块地铁搭已经铲了三次,土块也晒了三四个日头,地块已经疏松,并且已经做成了垄地。
垄地一高一低,起伏有致,非常有气势。
现在垄口开着,④我问,切成片的土豆还活么?母亲笑了笑说,当然活着,到了土里,不消一周,就能长出苗苗来,以后就能生出更多的土豆。
⑤三个月过去,六月中旬到了,土豆好吃的时节也到了。
母亲让我跟着去起土豆,撩开一排土豆秧,顺着茎根起开泥土,最后看见了连着茎根的一长串一长串的土豆。
土豆最大的像鸡蛋,有六七个;大多数与麻雀蛋一般大,最小的比黄豆大一点点,倒是滚圆的。
母亲问,你看见了啥?我说看见了土豆——我终于知道,土豆原是不死之物,可以一个芽头变成一串土豆,像死而复生。
但这样的机会是母亲给予的——土豆要想在新的一年继续自己的生命,让生命更加灿烂,就得把自己长成好看的样子,因为母亲选择留种的标准就是看品相。
⑥这菜园,不死之物并非只有土豆。
⑦很难忘记的还有花生。
花生在海边村叫长生果,也叫花生果。
我十来岁左右,花生是很难吃到的,只能到了年底时,南汇的舅舅捎来一二斤。
母亲视若珍宝,非要年初一过了后才油
氽一碗当菜吃,要吃好几顿的。
余下的花生母亲藏了起来。
四月到了,母亲说我们种花生去。
花生种法与土豆种法有点不同:一是花生直接放入泥里,二是地面不需要起垄,三是泥土不需要深挖。
只需将烂泥捣碎成鸡鸭粪的大小即可。
不过,母亲说这泥土最好先晒上一两个太阳——一两天的意思,将泥土晒晒香。
晒熟的泥土花生出芽轻松,芽头也不容易被虫子咬掉。
花生播种是排排对对的,所以长出来的叶面也是一长排一长排的。
花生要半年时间才能起底。
起底的花生是一绺一绺的,颜色雪白。
花生节壳大多数是两节,一节的很少。
母亲说,花生长多长少,长大长小,长圆长扁,除了种子的质量,主要看地力的壮与不壮。
⑧从我懂事起,老家种得最多的是山芋。
母亲说种山芋去了,手里拿的是一把把的山芋秧苗。
秧苗像河边斫来的一把把青草,叶儿半尺长,闻闻也有青草香。
种山芋,是将山芋秧苗插入泥土里,然后培土浇水,水只需要一点点。
种山芋种的是山芋秧,山芋秧哪儿来,母亲没有说。
种山芋也需要起垄的,垄离地面半尺高,垄与垄的间距是一尺半,垄旁边的沟渠要当中高两头低,出水要流畅,光照时间也要长。
山芋是十月份收成的,山芋的好坏看山芋藤的长相就能知道,山芋藤的叶子大、脉络清、秆粗直,茎皮暗红,地下的山芋就个子大、圆整,颜色也均匀,表皮没有疙瘩。
一根山芋藤,山芋是长在节节上的。
山芋节很短,有时一二公分就有一个节,一个节就是一只山芋,节多山芋就多。
收获的时候挖出来,拎起山芋藤,山芋一只只竖起来,很像丝网捕鱼的样子,藤叶是绿的,山芋是红的,红绿相间,很闹猛。
⑨最近几年,我们家种起了地瓜。
地瓜的留种不是地瓜果实,而是地瓜秧上花朵里生出来的果实,这种果实就是地瓜的种子,是用来落种的。
种地瓜不需要起垄,平地就可以,但地泥需要细耕,细耕才能蓬松,而且要放地脚肥——泥底下放草肥。
地瓜的根系又粗又长,吸收营养不含糊,而且扎地本领强大,相互渗透厉害,所以行距要大。
地瓜收获的季节与山芋同期,地瓜收获时,大家都感到惊奇的。
一根苗下,地瓜通常有七八个,大的比拳头还要大,三角形,底座宽,是坐在土里的,很稳扎。
地瓜比山芋甜,水分比山芋多,肉色比山芋白,肉质嫩相,且有一股淡淡的果香气味。
这气味带点青草药味,地下的虫子不太喜欢吃,啃一啃就不愿啃了,所以圆润无比的地瓜不多,一般都有大小不等的浅浅的坑洼,有长条的,也有圆形的,都是虫子尝鲜留下来的印痕。
它影响了美观,却不影响丰收,更不影响食欲。
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书上说的。
真正的农民说:“种啥出啥,种啥生啥。
”一粒种子,放进了泥土,不多时,就可以变成一棵新芽,变成一株嫩苗,变成一种果蔬。
有自然的朝阳与雨露,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有农人的照应与呵护,生命就可以得以延续而蓬勃生长。
总之,不死之物要想长生不老,首先要靠自己,二要靠别人,三要靠土地和阳光,反正一样
都不可缺少的,你说是哇?
(1) 阅读全文,试着分析“不死之物”都具有那些特点?
(2) 请任选角度,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收获的时候挖出来,拎起山芋藤,山芋一只只竖起来,很像丝网捕鱼的样子,藤叶是绿的,山芋是红的,红绿相间,很闹猛。
(3) 试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三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4)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5) 文章最后一段说道:“总之,不死之物要想长生不老,首先要靠自己,二要事别人,三要靠土地和阳光,反正一样都不可缺少的,你说是哇?”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15. 命题作文。
拥抱自然,锻炼身体,社会实践,家务劳动……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净化心灵……只要你积极投入生活,用心品味,就常常会有收获。
请以“这也是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记载”中的“载”应读作“zǎi”;
B.有误,“恹恹欲睡”中的“恹”读作“yān”;
C.有误,“濒临”中的“濒”应读作“bīn”;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答案】A
【解析】第一个括号里应填的字是“因地制宜”的“制”,
第二个括号里应填的字是“自出心裁”的“心”;
第三个括号里应填的字是“亭台轩榭”的“榭”;
第四个括号里应填的字是“映衬”的“映”。
故选:A。
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形近字、同音异形字是考试重点,学生需在平时注意整理积累,可通过词义区别或练习来加深记忆。
易错字需注意,辨字形与意义,多练习多运用。
3.【答案】B
【解析】A.正确,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B.有误,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搭配不当,使用有误;
C.正确,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D.正确,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故选:B。
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
是否恰当。
4.【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句式杂糅,删去“而取得”。
故选:D。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5.【答案】富贵不能淫,提携玉龙为君死,白头搔更短,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东风不与周郎便,长歌怀采薇
【解析】①富贵不能淫(注意“淫”的书写)
②提携玉龙为君死(注意“携”的书写)
③白头搔更短(注意“搔”的书写)
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意“倩”的书写)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
⑥长歌怀采薇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题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6.【答案】D
【解析】本文段是介绍未来博物馆的,开头一句提出了这一问题,句③做出了直接的回答“数字化”;然后句①具体说明了未来博物馆的规划;最后句④和句②列举了已初具形态的的数字化体验,与后文一起构成排比句。
所以排序为:③①④②。
故选:D。
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
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语序排列答题技巧: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7.【答案】圆国梦英雄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