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第四单元伟岸人格单元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署名(shǔ)羞怯(qiè)诧异(chà)惊骇(hài)
B.横眉(hénɡ)孺子(rú)摔垮(shuāi)寒噤(jīn)C.消遣(qiǎn)半截(jié)颤音(zhàn)熙熙攘攘(x ī)
D.间断(jiān)禁锢(gù)韵律(yùn)无边无垠(yí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奠基矿坑忍耐徒然
B.孕育彷徨潜藏时晨
C.筹划降临苦役沉重
D.覆亡挚友欢欣利剑
3.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鲜为人知鲜:新鲜,奇异。
B.鞠躬尽瘁鞠躬:一种礼节。
C.家喻户晓喻:比喻。
D.鱼贯而入贯:一个接着一个。
4.用“/”标出的句间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D.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5.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B.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于1936年10月19日逝世。
其著作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杂文等多种样式。
C.居里夫人为法籍波兰物理、化学家,1903年与丈夫居里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D.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热爱化学,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化学的理论研究,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
6.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4分)
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7.(2011•贵州铜仁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邓稼先》选文,完成第8~12题。
(13分)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
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
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8.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2分)
9.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10.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1.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
(2分)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
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表达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12.为什么说“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没有彷徨,没有矛盾”?(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7题。
(14分)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和核弹政治的瓜葛是众所周知的,他签署了那封著名的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信,说服美国认真考虑他的想法,并且他在战后从事阻止核战争的各项努力。
但是,这些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被拖入政界的孤立行动。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踌躇于政治和方程之间”。
爱因斯坦最早从事政治活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他在柏林当教授。
由于目睹战争草菅人命而不胜厌恶,他加入了反战示威行列中。
他拥护国内反抗活动,公开鼓励人民拒绝征兵,因而不讨他的同事们喜欢。
后来,在“二战”时他又致力于调解和改善国际关系。
这也不得人心,而且他的政治态度很快使他难以访问美国,甚至连讲学都有困难。
爱因斯坦第二个伟大的事业是犹太复国主义。
虽然他在血统上是犹太人,但他拒绝接受《圣经》上关于上帝的说法。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其间,越发看清反犹太主义,导致他逐渐和犹太团体相认同,而后成为一个直言不讳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拥护者。
再度不受欢迎也未能阻止他发表自己的主张。
他的理论一发表就受到攻击,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反爱因斯坦的组织。
有一个人被定罪为教唆他人去谋杀爱因斯坦(只罚了6美金)。
但爱因斯坦是冷静的。
当一本书以题为“100个反爱因斯坦的作家”出版时,他反驳道:“如果真是我错了的话,那么一个人反对我就足够了!”
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爱因斯坦正在美国,他宣布不再回德国。
后来的纳粹义勇军抄查了他的房子,并没收了他的银行账号。
一家柏林报纸的头条写道:“来自爱因斯坦的好消息——他不回来了。
”面对纳粹的威胁,爱因斯坦放弃了和平主义,担忧德国科学家会制造核弹,因而建议美国应该发展自己的核弹。
但是,在第一枚原子弹爆炸之前,他就曾经公开警告过人类关于核战争的危险性,并提议对核武器进行国际控制。
纵观爱因斯坦一生,他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可能成效甚微——肯定只说服了很少的朋友。
然而,他对犹太复国主义事业的口头支持在1952年被及时承认,其时他被推荐为以色列的总统。
但他谢绝了。
他说他认为自己在政治上太天真。
可是,也许其真正的原因却并非如此,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而言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一个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
13.爱因斯坦的一生是“踌躇于政治和方程之间”。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14.爱因斯坦一生致力于和平,文中写他做了哪些事?(3分)15.爱因斯坦对制造核弹的态度是矛盾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态度?这说明了什么?(4分)
16.爱因斯坦拒绝被推荐为以色列的总统,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17.冷战过去了,但核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爱因斯坦在阻止核武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3分)
(三)(2011•江苏扬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第18~21题。
(13分)
有一缕阳光叫感动
于兆文
①小区里常见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或相互搀扶着,慢慢向前走着;或一前一后,老太太在前,用一根拐杖牵着后面的老头。
两位老人总是那么有说有笑、幸福而又安详地从我面前走过。
两位相依相携的老人,成了小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②老头是一个瞎子,听说在一次矿难中被人从矿井里救出时,眼睛没遮挡,被强烈的阳光刺瞎了。
矿上也没赔几个钱,辗转来到我们这里,就买了底楼的两间车库,一间住人,另一间堆放废品,靠收废品为生。
③开始时,两位老人总是隔三四天,趁着晌午上门去各家收些废品。
收废品的那天,他俩早早吃了午饭,轻敲着各家的门,许多人当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