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民间英雄致敬——刘醒龙的《天行者》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民间英雄致敬——刘醒龙的《天行者》
读后感
掩卷而思,如果非得找两个词来概括《天行者》的主要内容的话,那就是“民办教师”和“转正”。
如果一定要找两个词来概括读《天行者》的感受的话,那就非“撼天动地”和“欣慰”莫属了。
如果有人认为我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世界上的书籍很多,浩如烟海,其中以教师为主角的作品,究竟能占几成,作为读者的你和我,应该较为清楚。
描写教师生活的书,本就不多,再缩小范围,叙述民办教师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刘醒龙的《天行者》横空出世,来的如春天的及时雨。
该书精心细致地向读者展现了界岭小学的三位民办教师的教育极其生活,可以说,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只有特殊时期才诞生的教师的一种——民办教师。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民办教师!十年浩劫之后,国家急需
大批的教师,来走进义务教育的学校,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让更多的孩子的能够沐浴知识的甘霖,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扯得有点远,先说《天行者》的主要内容。
该书以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张英才讲起,他经过当乡教育站长的舅舅的特殊照顾,来到了非常偏远,又位于山上的界岭小学做了一名民办教师。
界岭小学里,本来就有三位民办教师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
他每人拿着微薄的七十元的工资,却用超乎寻常的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认真地教书育人。
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转正,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过上像样的生活。
经过日思夜想的期盼,在斗转星移了好几个春秋后,他们终于盼来了转正的好消息。
事与愿违,面对高额的自行交付的以前的工龄钱,他们的转正梦想面临破灭。
多少年的同病相怜,已经让三人惺惺相惜。
包括曾经在界岭小学工作过的万站长、张英才、夏雪和骆雨等人,也深深地中了界岭小学的毒。
他们之间的故事,在字里行间漫延。
读这本书,有很多让人潸然泪下的情节。
同样生活在蓝天白云下的孩童,城里的孩子吃腻了牛肉和羊排,而在界岭小学孩子们的眼里,最奢侈最好吃的饭,竟然是用剩饭做成的油盐饭。
这里的人们,包括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竟然为了省鞋子而打赤脚。
可怜的叶碧秋,初潮来临时,连卫生纸和卫生巾都买不起。
艰苦的地理环境,隔断了界岭周围村庄和外界的联系,他们大多见不多识不广,被外界的人称谓男苕和女苕。
学校里的三位民办教师,用自己的微薄工资,力所能及地给学生提供帮助。
小说,由很多的故事情节组成。
其中,最能撼动我的心灵的,还是三个情节。
当万站长带来了一个转正的名额,包括张英才在内的四个民办教师参加投票。
要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都是包括张英才在内的四名民办教师朝思暮想想断肠的。
张英才没有听从舅舅的好意劝告,没有给自己投票,而是写上了余校长的名字。
张英才以为,有自己的一票,加上余校长投给自己的一票,余校长肯定能胜出。
最让人意想不到结果出现了,四个人还是每人得了一票,显而易见,余校长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张英才。
谁都清楚,转正
了,就意味着从此过上远离七十元工资的日子。
可高尚的心灵,在最关键的时刻,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了。
将最热切渴望的事情,拱手让人,有几个人能做到?界岭小学的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做到了。
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无以言表。
当蓝飞来到界岭小学做校长助理时,余校长趁着送叶碧秋去省城做小保姆的机会,悄悄地来到了省城,想去实验小学听课,学习人家的教学方法,结果被安排了当保安的差事。
一学期的辛勤努力,余校长攒下了一千块钱,打算用这笔钱作为儿子余志以后读大学的费用。
谁知开学之初雷电交加时,滚落的一块巨石砸毁了教室,村长又坐视不管,为了孩子们不在露天里读书上课,余校长将这笔钱全部用在了教室的修葺上。
要知道,在每个月只领几十元工资的民办教师家里,这可是来之不易的全部家底啊。
做民办教师做到这个份上,所有的词汇都用上,也不能准确形容余校长对教育、对孩子的一腔情怀吧?
第三个让人垂泪的情节,主角是邓有米。
在知道了转正机会的来临时,邓有米将二十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全部交给了教育局,喜滋滋地转成了公办教师。
余校长和孙四海,倾其所有,
也不可能拿出上万元钱来缴纳转正的钱,邓有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当夏雪的父母拿着十万元钱来捐资建校时,邓有米做了手脚,和乡建筑站的人达成了协议,留下了两万元钱作为提成,偷偷替余校长和孙四海上交了钱款。
可恶的乡建筑队人,没有将剩余的八万块钱用于盖楼,而是偷工减料,做了豆腐渣工程。
事情败漏,邓有米被开除公职。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余校长终于转成了公办教师!在部分人的眼里,邓有米是十恶不赦的,起码是道德败坏的,他不应该做拿提留款的事儿。
但事情总有来龙去脉,他是听了村长余实的“点拨”,才出此下策的,另外,留下的好处,他全部用于学校的另外两位民办教师转正,自己没有私吞一分钱。
这样的“傻”事儿,没有人想得出,而邓有米却做了,将“舍己为人”用在他身上,最妥当!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小说中,蓝小梅在年届半百时,遇到丧妻的余校长,两人一见钟情,演绎了梅开二度的夕阳红。
日益长成大姑娘的叶碧秋,一直对老师张英才存在着朦胧的爱意。
而王小兰和孙四海的爱情故事,更让人扼腕叹息。
谁也没有想到,在村长余实的“怂恿”下,瘫痪的丈夫将王小兰掐死了,留下了可怜的李子和孙四海……
在小说中,有一个新名词,叫“村阀”,是清高的孙四海专门用来形容村长余实的。
我们都知道军阀的意思,村阀的意思可想而知。
是的,村长余实集所有缺点于一身,还专门寻隙找茬,跟民办教师过不去。
在最后的村长选举中,气愤不过的孙四海,报名参加村里的选举,一举将余实从村长的位子上赶了下来,让敢怒不敢言的村民长长地喘气了。
孙四海虽然没有转正,以后也做不成民办教师了,相信做了村长的他,一定能够像做教师一样敬业和耿直。
这是一曲民办教师的赞歌!作为七八十年代读书的人们,甚至是九十年代的农村学生,有几个不是民办教师的拳拳爱心教授出来的?没有民办教师,哪里有农村孩子的“鲤鱼跳龙门”的好事?没有民办教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哪有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难怪小说的扉页上写着——“献给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
是的,我们遵从作者的说法,他们是民间英雄,是名
副其实的民间英雄!
向民间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