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2-海特涵洞使用方法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2-海特涵洞使用方法说明.
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课题
海特涵洞软件的应用与出图范本
目录
第一部分 (4)
海特涵洞软件操作方法说明 (4)
1.1基本操作 (5)
1.2涵洞设计 (7)
1.2.1圆管涵设计步骤 (7)
1.2.2盖板涵设计步骤 (16)
1.2.3倒虹吸涵设计步骤 (19)
第二部分 (21)
海特涵洞软件操作注意事项 (21)
范例一:圆管涵设计范例 (28)
范例二:盖板涵设计范例 (30)
范例三:倒虹吸涵设计范例 (32)
海特软件操作说明及注意
事项
第一部分
海特涵洞软件操作方法说明
1.1基本操作
1.1.1运行软件
软件启动时间稍长,请耐心等待
1.1.2确认项目管理器
软件完全打开后,在屏幕左端应出现项目管理器的窗口,如没有,请在屏幕上方嵌入的一排海特菜单栏中选择“视图”,在下拉菜单中单击“项目管理器”。
这样就会打开项目管理器窗口。
如下图:
1.1.3新建项目组
在屏幕上方嵌入的一排海特菜单栏中选择“文件”,,在下拉菜单中单击“新建项目组”,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项目组名称及保存路径,然后确定。
(初次使用时,新建项目组命令可能会自动弹出,只需将左下角的方框勾选去掉即可)如下图:
1.1.4添加涵洞
新建的项目组会在项目管理器中显示出来。
在项目管理器中右击项目组的名称,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涵洞命令。
然后在接下来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涵洞类型模板并输入涵洞桩号,最后确定。
如下图:
1.2涵洞设计
新建的涵洞桩号会出现在项目管理器中,右击新建的涵洞,弹出的菜单里会显示出所有可以进行的操作及参数的编辑。
下面以新建的圆管涵进行详细说明。
1.2.1圆管涵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
1.涵洞选型。
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涵洞选型”,在弹出的对话
框中选择左右洞口的形式(一般可选锥坡洞口)和洞口与洞身结合部类型(一般可选一字墙)。
然后输入涵洞斜交角度,最后选择涵洞孔数。
在“高级参数”里,可以选择设计荷载,如下图。
2.输入地面线。
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地面线”,先输入地面线中心高。
此数据即为测量资料中对应桩号点的现地高程。
点选抬杆法输入,然后连续点击“删除一点”删除文本框中程序默认的左侧和右侧的所有地面线数据,以输入新的数据(在海特涵洞里,以多个点的输入来控制地面线)。
输入的地面线数据原则上应该和该桩号点的横断高程数据一致。
如果选择了“相对前一点坐标输入”,“X方向上增量”就是横断高程数据中的“偏距”,“Y方向上增量”指的是当前正在输入一点与前一个输入过的点的高程差值。
从路中线开始,先自路中线向路边输入左侧各控制点,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输入右侧控制点。
左右两侧全部的控制点输入完成后,地面线的线条就会显示出来。
全部输入完成后点确定。
如下图:
3.输入设计线。
一共有四种输入方法,即“抬杆法输入”、“鼠标点取输入”、“标准断面输入”、“文体整体输入”。
最简单的是“抬杆法输入”及标准断面输入”这两种方法。
抬杆法的输入法: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设计线”,先输入设计线中心高。
然后输入设计线左右侧各控制点的数据。
输入方法和地面线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设计线的线条实际上就是该桩号处标准横断面的设计线。
标准断面输入法:点击“标准横断面”钮,会弹出标准横断面数据的对话框。
先输入路线中线点的高程,即路中高程。
然后输入“左路拱参数”,输入完成后点“拷贝左侧数据”会直接将左路拱参数对
称到右路拱。
然后输入左、右侧路基边坡数据。
确定高度和坡度然后点“增加”后会增加一个边坡数据。
全部完成后点“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标准横断面输入法无法输入机非分隔带。
如下图:
4.纵断面数据输入。
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纵面布置”。
在纵面布置里,输入进口标高和纵坡等参数,在“详细参数”选项卡里找到“自动计算边缘点”选项并勾上。
全部输入完成后点确定。
如下图:
5.洞身参数输入。
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洞身结合部”——“洞身参数”,在“基本参数”里输入除“填土高”以外的所有数据。
然后选择“详细参数”,输入垫层参数和基础参数,基础类型一般可选B型,然后参照我院以前的涵洞标准设计图来确定基础最小厚度、包封角度及襟边宽度等数据。
上下斜坡面比一般可选0
6.沉降缝设置。
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洞身结合部”——“自定义沉降缝”,把“采用用户计算沉降缝”的勾选去掉,然后输入沉降缝最小间距,程序就会自动沿涵长设置沉降缝。
如下图:
7.输入洞口与洞身结合部数据(以一字墙为例)。
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洞身结合部”——“左一字墙”。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更改一字墙的一些参数。
其中,涵顶以上墙高为程序自动计算,不需要输入。
如果想要将一字墙的背坡改成垂直的,则可在“墙背坡”中输入一个极大值,例如10000。
然后点选“自动计算翼长”。
最后点确定。
用同样的方法输入右一字
墙的参数。
如右图:
8.输入左右洞口参数。
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洞口参数”——“标准左洞口”。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确认所有的参数,都完成后点确定。
用同样的方法输入右洞口参数。
如下图:
9.材料设定。
在海特里可以对大部分的结构部件材料进行修改,点“选项”——“材料设置”打开材料编辑窗口,在这里可以编辑材料方案,修改完成后可保存,最后确定。
如下图。
10.力学验算。
当以上所有参数的输入都完成后,涵洞设计即进入出图阶段。
在此之前需要对涵洞进行力学验算。
在屏幕上方嵌入的一排海特菜单栏中选择“力学计算”——“结构验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计算所需的所有参数。
“填土高”可以选择“最大值”或“最小值”来验算。
全部数据输入完成后点“结构验算”,然后在“计算书”选项卡中会出现计算过程,点“提示”
选项卡会显示所需要验算的所有项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如全部满足,点确
定。
如下图:
11.出图。
力学验算完成后,证明此涵洞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可
以出图。
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增设计图”——“布置图”,稍等片刻,布置图会自动由程序绘出。
检查每个小图,如果都没有问题则可以点“文件”——“发布设计图”,选择发布的设计图和路径后点发布。
这样,可以编辑和打印的图纸就出现在选择的路径中了。
如下图:
补充说明
1.由于管节一般为预制,包括配筋在内的标准管节的设计图一般不需要,
施工单位可直接购买合适标准管。
2.预制管节的内径尺寸分为400、600、800、1000、1200等几种类型。
管
内径的选择应根据沟底高程和道路设计线纵断高程综合确定,尽量减
少下挖,最好在满足涵顶最小填土高的情况下让涵底标高和沟底标高
一致。
不同的管径其相应的管壁、管基尺寸也不同,具体的参数可参
照我院之前的设计图来确定。
3.涵底标高计算公式里的涵顶以上最小填土高0.7m基本为经验确定,但不
排除特殊的涵洞需要增大这个数值的可能。
4.一般不需要进行水力计算,是因为一般的管涵都为灌溉而设,
涵前雍水
高度不是太大。
但特殊的管涵不排除需要进行水力验算的可能。
1.2.2盖板涵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
1.涵洞选型。
新建一盖板涵后,右击涵洞桩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涵洞选型”,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左右洞口的形式(一般可选锥坡洞口)和洞口与洞身结合部类型(一般可选一字墙)。
然后输入涵洞斜交角度,最后选择涵洞孔数。
选择帽石的尺寸等数据。
在“高级参数”里输入荷载等级。
2.输入地面线。
方法与圆管涵基本相同。
3.输入设计线。
方法与圆管涵基本相同。
4.纵断面数据输入。
方法与圆管涵基本相同。
5.洞身参数输入。
在规范数据选项卡里,确认所有的结构参数,如标准跨径、
净高、盖板尺寸等。
一般可以将“采用正跨径”和“采用净跨径”勾选然后输入相应的值。
例如,盖板涵为B ×H= 4 ×2m。
则可输入“单孔正净跨径”和“洞身净高”数值为400和200。
然后输入盖板以及基础等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分离式台帽”的勾选去掉,可以将台帽和台身做成整体式。
也可以将基础做成整体式。
在盖板涵下部参数选项卡里,可以设置基础换填以及垫层等。
如下图:
6.沉降缝的设置与圆管涵相同。
7.洞口与洞身结合部参数的输入与圆管涵相同。
另外要说明的是,盖板涵可
以自定义洞身断面,也可以通过设置将涵底做成阶梯式,即“阶梯涵分段”。
8.洞口参数的输入和圆管涵相同。
9.力学计算。
认真输入并确认所有的细部尺寸以及土力学参数,在高级参数
里可以设置钢筋的用料和配置。
在计算完成后的提示信息里,盖板涵要比圆管涵多几项内容。
要注意的是,每次计算一定将默认的“使用新规范”
选项勾选去掉后,手动选择荷载等级,才能正确计算出结果,如下图。
还有一个要说明的重要问题是,我们单位现在使用的海特涵洞的基底容许应力修正值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计算结果有很大误差。
所
以基底容许应力修正值需要根据规范里的公式进行计算,才能用来检验基底应力是否满足要求。
10.出图。
出图的方法与圆管涵相同。
确认设计图无误后即可发布。
需要注意
的是,盖板涵的设计图要增加盖板和台帽的配筋图。
在生成盖板涵的盖板及台帽配筋图之前,需要认真考虑盖板的涵长调整形式,在洞身属性里,可以设置“矩形板+异形板”或者“采用机动板调整涵长”两种方法。
选择“矩形板+异形板”会在涵洞两头出现两块异形板,如果涵洞夹角过大,会使这两块板出现小角度锐角,这两块异形板的配筋就需要特别注意。
选择“新增设计图”——“盖板涵异形板设计参数”,仔细考虑并设置其中所有的参数,包括主筋、箍筋、吊装钢筋钢筋、栓钉的间距、直径以及钢筋等级,然后选择“力学计算”,设置“台身抗压强度”、“基底容许应力”、“设计荷载”等参数,完成后点“结构验算”,验算通过后生成配筋图。
虽然程序可以对矩形板进行验算,但是程序无法给出针对异形板的结构验算,所以异形板的配筋设计图生成后需要手动计验算配筋率、最不利位
置的剪力和弯矩等,检验配筋是否满足力学要求。
验算方法可以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如果不满足,需要相应调整配筋后再验算,直至达到力学要求为止。
1.2.3倒虹吸涵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
1.涵洞选型。
新建涵洞并选择“倒虹吸”模板,可以选择洞口形式为“倒虹吸竖井”。
2.输入地面线。
方法与圆管涵基本相同。
3.输入设计线。
方法与圆管涵基本相同。
4.纵断面数据输入。
方法与圆管涵基本相同。
5.洞身参数的输入与圆管涵基本相同。
6.沉降缝的设置与圆管涵相同。
7.倒虹吸涵无一字墙等洞身结合部件,管节直接与竖井相连接。
8.洞口参数输入。
洞口参数的输入是倒虹吸涵设计的要点之一。
竖井的尺寸和排水沟尺寸需要针对每一倒虹吸涵特别计算。
竖井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竖井深度= 沟底标高- 涵底标高+ 沉砂池深度
竖井长度一般根据管径大小确定。
排水沟深度应与现状水沟的深度一致,坡度应与现状水沟边坡坡度大致相同。
即排水沟剖面图中内壁线应与实际水沟的剖面线尽量一致。
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