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日月明(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日月明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 11 个生字和日字旁 1 个偏旁。

会写“木、林”等5 个生字和卧钩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室。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直接揭题“日月明”,让学生谈谈发现。

(“日和月”组成明)相机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和明亮。

2、揭示本课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

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

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三)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四行生字。

1、“日月明,田力男”。

(1)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

(2)写出汉字“男”,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3)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2、“小大尖,小土尘”。

(1)让学生说说“尖、尘”分别是什么意思,教师揭示末端细小为“尖”,细微的土为“尘。

(2)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想象“尖”的东西有哪些?在哪
儿见到过“尘?
3、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1)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众、双、木、林、森”的意思。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
为“众”;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

4.小结会意字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尘、从、众、林、森”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

5.齐读课文。

(1)可击打节拍,再次感受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

(2)质疑:课文有没有不懂的句子?预设:“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存疑,下节课解决。


三、游戏巩固,灵活认字游戏:苹果
1.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有七只苹果。

2.在苹果中写上所学生字:明、尘、从、众、双、林、森。

3.请学生来认读,如“明,日月明”,读对了,学生一起说“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

4.指导学生给摘下的苹果分分类,哪些是两个字组成的,哪些是 3 个字组成的,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四、写字练习 1. 指导写“木”。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

(2)学生尝试写“木”。

检查点评。

学生再次书写“木”。

2. 指导写“林”。

(1)学生观察“林”,说说发现了什么。

老师讲讲好朋友之间谦让的小故事。

(2)学生尝试写“林”。

检查点评。

重点强调右边的“木”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再次书写“林”。

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领导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