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1)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2)洋货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破产。
(3)巨额________,官吏搜刮百姓。
(4)连年自然灾害,中国的________矛盾和________矛盾空前激化。
2.兴起
(1)金田起义:________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____________”。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2)永安建制:太平军攻克________,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________。
(3)定都天京:________年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廷对峙。
3.发展
(1)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郊区,由于____________,最终失败。
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清军兵力,为________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征: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挺进________,同汉族地主武装________的湘军交战失利。
________增援西征军,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目的:满足________得到土地的愿望。
2.时间:________年冬。
3.内容
(1)分配原则: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处不均匀”。
产品——“天下人人不受私,____________”。
(2)土地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_______和__________平分土地。
(3)产品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________。
4.目标:建立“____________,有饭同食,____________,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5.评价
(1)它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2)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____________的思想结晶。
(3)它体现了绝对____________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进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____________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
(2)经过:①1856年,韦昌辉杀掉________,继而________被处死。
②________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锐部队负气出走。
(3)影响:清军乘机反扑,天京再次被围困;石达开在大渡河被围,最后牺牲。
太平天国转入防御阶段。
2.重振国威
(1)重建新领导核心:洪秀全提拔________、________指挥军事,让________总理朝政,
实行政治改革。
(2)暂时稳定局势: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________的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
②取得三河镇大捷,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3)颁布《资政新篇》:①时间、制定者:________年,________。
②目的:振兴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③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________选举;发展________,奖励技术发明;开设____________等。
④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____________提出的在中国发展____________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现。
3.进攻受挫
(1)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等又攻破________的大营。
李秀成乘机东征,在进攻上海时,________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回________。
(2)趁太平军东线用兵之机,湘军攻陷________,天京失去屏障。
________被俘,英勇就义。
4.结果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湘军攻破________,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知识点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
鸦片战争金田起义
A.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2.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看,这一运动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的矛盾
3.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
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A.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起义
C.禁烟运动D.抗击英法联军斗争
4.右图是
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知识点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5.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6.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哪些要求()
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②实现“耕者有其田”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④绝对平均主义理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7.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它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
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知识点三天国悲剧
8.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其中发生在今南京市的有()
①金田起义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定都天京④提出《资政新篇》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
”“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来采”。
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0.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和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图一图二
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
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摘自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体现了怎样的分配原则和方法?其目的是什么?
(2)图二是否可以说明图一的纲领得以贯彻实施?
(3)据材料二,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最初下榻于明朝中山王徐达府第,即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内政官官邸,4月迁居两江总督府。
材料二1853年5月,天王府正式动工,据报道:“他们毁掉(清朝)皇帝行宫及寺庙、道观,搬取其砖瓦、石头和木料。
为了扩大地基,从两江总督府至西华门一带,所毁坏的官厅民居不可胜计。
每天驱使男女苦工上万人,并力兴筑,半年而成,极为壮丽华美。
逼迫金陵一带的文弱之人,挑土搬砖,稍有不顺监工之心,鞭子棍棒立马上身,使‘三寸金莲’的妇人和未成年的孩子受尽凌辱,真是亘古未闻,天地惨变。
”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2)1956年10月1日,在南京堂子街原太平天国天王府建立了太平天国纪念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作为我国惟一太平天国史专业博物馆为何建于南京?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知识清单
一、1.(3)赔款(4)民族阶级
2.(1)1851太平天国(2)永安政权(3)1853
3.(1)天津孤军深入西征军(2)湖南曾国藩石达开
二、1.农民
2.1853
3.(1)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物物归上主(2)人口年龄(3)国库
4.有田同耕有衣同穿
5.(2)反封建斗争(3)平均主义
三、1.(1)领导集团(2)①杨秀清韦昌辉②石达开
2.(1)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2)①江北(3)①1859洪仁玕③公众工商业新式学堂④首次资本主义
3.(1)江南英法苏州(2)安庆陈玉成
4.天京
对点训练
1.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和战后赔款以及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人民带来新的灾难,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故B项是正确选项。
]
2.A[鸦片战争后,巨额战争赔款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农民暴动,太平天国运动把矛头直指清王朝。
]
3.B 4.C
5.A[《天朝田亩制度》违背了客观规律,只能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不能选B,《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实行巩固小农经济,废除商品经济,故不能选C,《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不是反帝革命纲领,故不能选D。
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题意。
]
6.D
7.D[《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根本不可能实施,故选D项。
]
8.B[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金田村排除含①的选项,答案是B。
]
9.B[本题主要考查对《资政新篇》内容及主张的掌握。
解题的关键是:①正确解读材料信息;②认识《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10.C[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材料所给的信息是“外国侵略者仇视中国革命”,以及时间限制“1853年”,此时外国侵略者正加紧侵略中国,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的说法是错误的。
]
综合运用
11.(1)《天朝田亩制度》实行特殊分配的制度,不管是谁生产的产品,生产多少,都实行“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
方法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不能。
田凭是发给农民的,这说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但并不意味着《天朝田亩制度》得以贯彻和全面实施。
(3)承认西方国家长处,主张有限度开放;外国人活动要有益于天国,不准毁谤天国。
12.(1)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滋生腐败;太平天国天王的封建思想浓厚;兴建天王府劳民伤财。
(2)南京是太平天国政权的都城,也是太平天国重要的活动区域;南京这一城市是太平天国时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考:这场内讧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答案是必然的。
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是天京变乱的重要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数千年形成的
观念使它们不可能克服思想上的局限性。
因此天京变乱的发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1)历史作用: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②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打破了西方殖民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
④其领导人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⑤同亚洲其他各国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
(2)局限性: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享乐,特权思想膨胀。
②战略上的失误。
偏师北伐,犯了兵家大忌。
③时代的局限性: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二、学习延伸
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案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民主。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推翻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还不可能明确地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和主张,进行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这次运动尽管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运动与旧式的农民起义相比,从理论基础、组织领导、纲领、任务、向西方学习等方面都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