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尺规作图问题
2023年中考数学---《尺规作图》知识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尺规作图》知识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总结1.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2.基本要求它使用的直尺和圆规带有想像性质,跟现实中的并非完全相同.①直尺必须没有刻度,无限长,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侧.只可以用它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不可以在上画刻度.②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亦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你之前构造过的长度3.基本作图有:(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具体步骤:①以线段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线段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在线段的两侧别分交于M、N。
如图①②连接MN,过MN的直线即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②(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具体步骤:①以角的顶点O为圆心,一定长度为半径画圆弧,圆弧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两点M、N。
如图①。
②分别以点M与点N为圆心,大于MN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交于点P。
如图②。
③连接OP,OP即为角的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4.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5.设计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主要把简单作图放入实际问题中.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
专项练习题1.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线段m,n.求作△ABC,使∠A=90°,AB=m,BC=n.【分析】先在直线l上取点A,过A点作AD⊥l,再在直线l上截取AB=m,然后以B点为圆心,n为半径画弧交AD于C,则△ABC满足条件.【解答】解:如图,△ABC为所作.2.如图,在△ABC中,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1)作∠ACB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证:AD=AE.【分析】(1)按照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2)证明△ACE≌△ABD,即可得出AD=AE.【解答】(1)解:如图所示.(2)证明:∵AB=AC,∴∠ABC=∠ACB,∵B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角平分线,∴∠ABD=∠ACE,∵AB=AC,∠A=∠A,∴△ACE≌△ABD(ASA),∴AD=AE.3.如图,已知线段AC和线段a.(1)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并标明相应的字母,不写作法)①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l,交线段AC于点O;②以线段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使得AB=a,并且点B在线段AC的上方.(2)当AC=4,a=2时,求(1)中所作矩形ABCD的面积.【分析】(1)①按照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②以点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A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线段AC上方交于点B,同理,以点O为圆心,OC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C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线段AC下方交于点D,连接AD,CD,AB,BC,即可得矩形ABCD.(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①如图,直线l即为所求.②如图,矩形ABCD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90°,∵a=2,∴AB=CD=2,∴BC=AD===,∴矩形ABCD的面积为AB•BC=2×=.4.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AB=BC,AD⊥DC于点D.(1)用尺规作∠ABC的角平分线,交CD于点E;(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AE.求证:四边形ABCE是菱形.【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再结合AB=BC,可证得四边形ABCE为菱形.【解答】(1)解:如图所示.(2)证明:∵BE是∠ABC的角平分线,∴∠ABE=∠CBE,∵AB∥CD,∴∠ABE=∠BEC,∴∠CBE=∠BEC,∴BC=EC,∵AB=BC,∴AB=EC,∴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AB=BC,∴四边形ABCE为菱形.5.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点A,B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出格点线段(线段的端点在格点上),并写出结论.(1)在图1中画一条线段垂直AB.(2)在图2中画一条线段平分AB.【分析】(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作出图形即可;(2)利用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线段EF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2)如图2中,线段EF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6.“水城河畔,樱花绽放,凉都宫中,书画成风”的风景,引来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留念.已知水城河与南环路之间的某路段平行宽度为200米,为避免交通拥堵,请在水城河与南环路之间设计一条停车带,使得每个停车位到水城河与到凉都宫点F的距离相等.(1)利用尺规作出凉都宫到水城河的距离(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图中格点处标出三个符合条件的停车位P1,P2,P3;(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M(0,2),N(2,0),停车位P(x,y),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在图中画出停车带,并判断点P(4,﹣4)是否在停车带上.【分析】(1)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作图即可;(2)根据停车位到水城河与到凉都宫点F的距离相等,可得点P1,P2,P3;(3)根据停车位P(x,y)到点F(0,﹣1)和直线y=1的距离相等,得1﹣y=,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线段F A的长即为所求;(2)如图,点P1,P2,P3即为所求;(3)∵停车位P(x,y)到点F(0,﹣1)和直线y=1的距离相等,∴1﹣y=,化简得y=﹣,当x=4时,y=﹣4,∴点P(4,﹣4)在停车带上.7.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网格中△ABC的形状是;(2)在图①中确定一点D,连结DB、DC,使△DBC与△ABC全等;(3)在图②中△ABC的边BC上确定一点E,连结AE,使△ABE∽△CBA;(4)在图③中△ABC的边AB上确定一点P,在边BC上确定一点Q,连结PQ,使△PBQ∽△ABC,且相似比为1:2.【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作出图形即可;(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作出图形即可;(4)作出AB,BC的中点P,Q即可.【解答】解:(1)∵AC==,AB==2,BC=5,∴AC2+AB2=BC2,∴∠BA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2)如图①中,点D,点D′,点D″即为所求;(3)如图②中,点E即为所求;(4)如图③,点P,点Q即为所求.8.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C=45°.(1)请用尺规作出⊙O的切线A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B与切线AD所夹的锐角为75°,⊙O的半径为2,求BC的长.【分析】(1)过点A作AD⊥AO即可;(2)连接OB,OC.证明∠ACB=75°,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推出∠BOC=120°,求出CH可得结论.【解答】解:(1)如图,切线AD 即为所求;(2)过点O 作OH ⊥BC 于H ,连接OB ,OC .∵AD 是切线,∴OA ⊥AD ,∴∠OAD =90°,∵∠DAB =75°,∴∠OAB =15°,∵OA =OB ,∴∠OAB =∠OBA =15°,∴∠BOA =150°,∴∠BCA =∠AOB =75°,∵∠ABC =45°,∴∠BAC =180°﹣45°﹣75°=60°,∴∠BOC =2∠BAC =120°,∵OB =OC =2,∴∠BCO =∠CBO =30°,∵OH ⊥BC ,∴CH =BH =OC •cos30°=,∴BC =2. 9.如图,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分别以点A ,D 为圆心,大于21A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AB ,AD ,AC 于点E ,O ,F ,连接DE ,DF .(1)由作图可知,直线MN 是线段AD 的 .(2)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分析】(1)根据作法得到MN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则AF=DF,AE=DE,进而得出DF∥AB,同理DE∥AF,于是可判断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加上F A=FD,则可判断四边形AEDF为菱形.【解答】(1)解:根据作法可知:MN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为:垂直平分线;(2)证明:∵MN是AD的垂直平分线,∴AF=DF,AE=DE,∴∠F AD=∠FDA,∵AD平分∠BAC,∴∠BAD=∠CAD,∴∠FDA=∠BAD,∴DF∥AB,同理DE∥AF,∴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F A=FD,∴四边形AEDF为菱形.10.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B=8,BC=5.(1)作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H;(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连接CD,求△BCD的周长.【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B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DB,则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DCA,则DC=DA,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得到△BCD的周长=AB+BC.【解答】解:(1)如图,DH为所作;(2)∵DH垂直平分BC,∴DC=DB,∴∠B=∠DCB,∵∠B+∠A=90°,∠DCB+∠DCA=90°,∴∠A=∠DCA,∴DC=DA,∴△BCD的周长=DC+DB+BC=DA+DB+BC=AB+BC=8+5=13.11.已知:△ABC.(1)尺规作图: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内切圆的圆心O.(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如果△ABC的周长为14cm,内切圆的半径为1.3cm,求△ABC的面积.【分析】(1)作∠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点O即为所求;(2)△ABC的面积=(a+b+c)•r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点O即为所求;(2)由题意,△ABC的面积=×14×1.3=9.1(cm2).12.已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E是边AD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m,使m∥AB;(2)在图2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n,使n∥AD.【分析】(1)如图1中,连接AC,BD交于点O,作直线OE即可;(2)如图2中,同法作出点O,连接BE交AC于点T,连接DT,延长TD交AB于点R,作直线OR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直线m即为所求;(2)如图2中,直线n即为所求;13.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顶点均在格点上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图中△ABC为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作图,不需证明.(1)在图1中,作出与△ABC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要求所作格点三角形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不与△ABC重叠;(2)在图2中,作出以BC为对角线的所有格点菱形.【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菱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ABD1,△ABD2,△ACD3,△ACD4,△CBD5即为所求;(2)如图2中,菱形ABDC,菱形BECF即为所求.14.【问题提出】如何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直线或圆弧平分已知扇形的面积?【初步尝试】如图1,已知扇形OAB,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过圆心O作一条直线,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直线平分;【问题联想】如图2,已知线段MN,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以MN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MNP;【问题再解】如图3,已知扇形OAB,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以点O为圆心的圆弧,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圆弧平分.(友情提醒:以上作图均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分析】【初步尝试】如图1,作∠AOB的角平分线OP即可;【问题联想】如图2,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RT,垂足为R,在射线RT上截取RP=RM,连接MP,NP,三角形MNP即为所求;【问题再解】方法一: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OBE,作BC⊥OE,以O为圆心,OC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D,交OA于点F,弧DF即为所求.方法二:作OB的中垂线交OB于点C,然后以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OB中垂线于点D,再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E、F.则弧EF即为所求.【解答】解:【初步尝试】如图1,直线OP即为所求;【问题联想】如图2,三角形MNP即为所求;【问题再解】如图3中,即为所求.15.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相应格点图形.(1)如图1,作一条线段,使它是AB向右平移一格后的图形;(2)如图2,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使AB和AC是它的两条边;(3)如图3,作一个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不等于1.【分析】(1)把点B、A向右作平移1个单位得到CD;(2)作A点关于BC的对称点D即可;(3)延长CB到D使CD=2CB,延长CA到E点使CE=2CA,则△EDC满足条件.【解答】解:(1)如图1,CD为所作;(2)如图2,(3)如图3,△EDC为所作.。
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就是不可能用尺规作图完成的作图问题。
这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几何三大问题的古典难题:■三等分角问题:三等分一个任意角;■倍立方问题: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两倍;■化圆为方问题: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
在2400年前的古希腊已提出这些问题,直至1837年,法国数学家万芝尔才首先证明“三等分角”和“倍立方”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π是超越数后,“化圆为方”也被证明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另类做法】[编辑本段]■总述人们用尺规解几何三大作图题屡遭失败之后,一方面是从反面怀疑它是否可作;另一方面就很自然地考虑,假如跳出尺规作图的框框,也就是不限用尺规,而是借助于另外一些曲线,或者借助于尺规以外的一些工具,是不是可解决这些问题呢?人们发现,一旦跳出了尺规作图的框框,问题的解决将是轻而易举的.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许多人做过,而且取得了不少成就,下面的词条内容就择要介绍一二.■关于三等分一任意角问题★作法一尼科梅德斯(Nicomedes,公元前250年左右)方法对于已知锐角∠O,在角的一边上取任意点B,作OB的垂线,交∠O的另一边于点A.以O为定点,BA为定直线,2OA为定长,作出蚌线的右支C.从点A作BA的垂线,和蚌线C相交于点S,那么∠BOS=1/3∠BOA★作法二帕斯卡(Pascal,B.1623—1662)的方法,对于∠AOB,在其一边上取任意长OA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作一圆(图12).延长AO,和圆O交于点C.以圆O为定圆,以C为定点,以定圆O的半径为定长,作一蚶线蚶线和角的另一边OB相交于点E.连结CE,过点O作OS∥CE,那么∠BOS=1/3∠BOA★作法三帕普斯(Pappus,约公元320年)方法,对于∠AOB,在它的两边上截取OA=OB.连结AB 并三等分,设两分点分别为C和D.以点C为中心,点A、D分别为顶点,作离心率e=√2的双曲线.以点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弧,交双曲线于点S.则∠BOS=1/3∠BOA★作法四玫瑰线方法:交∠AOB的两边于点A和B,分别以O和A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S,则有∠BOS=1/3∠BOA■关于立方倍积问题★作法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的方法: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两直线交于点O,在一条直线上截取OA=a,在另一条直线上截取OB=2a,这里a为已知立方体的棱长.在这两条直线上分别取点C、D,使∠ACD=∠BDC=90°(这只要移动两根直角尺,使一个角尺的边缘通过点A,另一个角尺的边缘通过点B,并使两直角尺的另一边重合,直角顶点分别在两直线上,这时两直角尺的直角顶点即为点C、D).线段OC之长即为所求立方体的一边.★作法二门纳马斯(Menaechmus,约公元前375—325年)方法:从a∶x=x∶y=y∶2a可得y2=2ax,x2=ay.所以,在直角坐标平面上画出上述两个二次方程所对应的两条抛物线(图16).这两条抛物线交于O、A两点,那么点A在x轴上的投影到原点的距离,就是所求的立方体的棱长.★作法三阿波罗尼(Apollonius de Perge,约公元前260—200年)方法:作一矩形ABCD,这里AB=a、AD=2a.以此矩形对角线交点G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圆,与AB、AD之延长线分别交于E、F,使E、C、F三点共线,则AB∶DF=DF∶BE=BE∶AD,线段DF之长即为所求立方体的棱长.■化圆为方问题★作法:对于已知圆O,作出它在第一象限的圆积线①l.连结这一圆积线的两个端点B、F,过点B引BF的垂线BG,交x轴于G.在OA上取一点H,使HA=1/2GO.以H为圆心,HG 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点K.则以OK为一边的正方形,即为所求作的与圆O等积的正方形.【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积极意义】[编辑本段]我们可以看出,几何三大问题如果不限制作图工具,便很容易解决.从历史上看,好些数学结果是为解决三大问题而得出的副产品,特别是开创了对圆锥曲线的研究,发现了一批著名的曲线,等等.不仅如此,三大问题还和近代的方程论、群论等数学分支发生了关系.【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相关趣事】[编辑本段]阿纳克萨戈勒斯是古希腊著名学者,在天文学中,他曾因解释日,月食的成因而闻名遐迩,并且认识到月球自身并不发光.正是他出色的研究成果给他带来了不幸, 在他大约50岁的时候,横祸从天而降,蒙受了冤狱之苦.灾难的起因是他认为太阳是一块炽热的石头.由于当时的宗教早已一口咬定太阳是神灵,而这位学者却无视宗教的权威,说太阳是一块石头,因而被投入监狱.尽管被囚禁的时间并不太长,可是,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冤屈,苦闷,无聊实在让人度日如年.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阿纳克萨戈勒斯看不到外面的朝霞暮霭,每天只有不长时间,阳光能穿过牢房那狭小的方形窗户进入室内.每当阳光进入囚室,在墙壁上撒下一片光亮时,总会引起作为学者的他的种种联想.有一天,他在凝视圆圆的太阳赏赐给他的方形的光亮时,他那习惯于思索的头脑突发奇想:能不能(仅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正方形,使其面积与一个已知圆的面积恰好相等呢就这样,一道世界名题——"化圆为方"问题诞生了,它与"立方倍积"问题,"三等分任意角"问题一起被后人称作古希腊几何作图三大难题. 阿纳克萨戈勒斯想到化圆为方问题之后非常兴奋,因为他身边没有书籍,没有笔,很难研究别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却不同,只要用草棍在地上画就行了,草棍在牢房里有的是.他在进入高墙之前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最痛苦的时候,是数学排除了他的几分烦恼.不过,他一生也未能解决他提出的这个问题。
几何三大问题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证明
1.立方倍积问题假设已知立方体的棱长为c,所求立方体的棱长为x.按给定的条件,应有x3=2a3.令a=1,则上述方程取更简单的形式x3-2=0.根据初等代数知识,如果上述的有理系数三次方程含有有理根,不外是±1,±2.但经逐一代入试验,均不符合.可见方程x3-2=0必不能用尺规作出,这就证明了立方倍积问题是尺规作图不能问题.2.三等分任意角问题对于已知的锐角∠O=θ,设OP、OS是它的三等分角线.以O为圆心,单位长为半径画弧,交∠O的两边于点A、B,交三等分角线OS于点C.过点C作CD⊥OA,交OA于点D.这样,OS能否用尺规来作出,就等价于点C能否用尺规作出,也就是点D能否用尺规来作出.令OD=x,则有4x3-3x-cosθ=0.如果能证明上述三次方程的根一般不能仅用尺规作出,则点D不可得,于是射线OS也就不能作出.欲证明此事,可选一特例考察之.8x3-6x-1=0.以2x=y代入此方程,可得较简单的形式y3-3y-1=0.根据代数的知识,如果有理系数一元三次方程y3-3y-1=0含有有理根,不外是±1.但经逐一代入试验后,均不符合,可见此方程没有有理根.于是,根据本书第14页定理2可知,方程y3-3y-1=0的任何实根不能用尺规作图来完成,即60°角不能用尺规三等分.三等分60°角尚且不能,这就表明了三等分任意角属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当然,这个结论是对一般情形而言的,假如θ等于某些特殊值,则作图未必就不可能.例如,当θ=90°时,便有cos90°=0,此时方程4x3-3x-cosθ=0就变为4x3-3x=0.解之,得(见图6).注意,当cosθ取值为无理数时,如θ=30°、45°等,则我们所用的定理2就不再适用了.3.化圆为方问题假设已知圆的半径为r,求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图7).按条件,应有x2=πr2.令r=1,即得不可作.但π是超越数,自然不是有理系数的代数方程的根,更不是从1出发通过有限次加、减、乘、除及正实数开平方所能表示,即π不能仅用尺规作图来完成,所以化圆为方问题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4.正七边形和正九边形的作图问题正多边形的作图,亦即等分圆周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吸引着人们.古希腊时期,人们已会运用尺规作出3,4,5,6.10,15边数的正多边形,但是企图作正七边形或正九边形却终归失败.现在来证明正七边形和正九边形都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图8).∵7θ=2π,∴3θ=2π-4θ,∴ cos3θ=cos(2π-4θ)=cos4θ.根据三角恒等式,有cos3θ=4cos3θ-3cosθ,cos4θ=8cos4θ-8cos2θ+1,所以4cos3θ-3cosθ=8cos4θ-8cos2θ+1.即8cos4θ-4cos3θ-8cos2θ+3cosθ+1=x4-x3-4x2+3x+2=0.分解因式,得(x-2)(x3+x2-2x-1)=0.x3+x2-2x-1=0.由试验,知±1均不能满足这方程,可见上述三次方程无有理根.于是,运用本书第14页的定理2,可知上述三次方程的任何实根均不能用尺规作图来完成,因而正七边形属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作图,而θ=40°角属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否则,利用作角平分线的办法,可作出20°角,将导致三等分60°角成为可能).所以正九边形也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由正七边形和正九边形是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可直接推得边数为2n×7和2n×9(n为正整数)的正多边形也是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对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除了直接应用本书第14页的定理来判断外,通常还有两种间接判断方法:1°有的作图问题,经过分析后发现可以归结为已知的作图不能问题,则可断定该问题也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例如正九边形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上述证明所采用的方法就是.2°有时,对问题的一般情形进行讨论既繁且难,而取其特例考察,则简易得多.因此欲决定某题属作图不能问题时,不妨相机证明它的特例不能作图,特例既经证实,一般情形的不能作图便不言而喻了(但特例可行则不等于这问题可作).例如解决三等分角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即是.。
尺规作图方法大全含练习试题
BPA aOQPNM O N MBPA 尺规作图【知识回顾】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求作:线段AB ,使AB = a . 作法:(1) 作射线AP ;(2) 在射线AP 上截取AB=a . 则线段AB 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2)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求作:点O ,使MO=NO (即O 是MN 的中点). 作法:(1)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P ,Q ; (2)连接PQ 交MN 于O .则点O 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 ,求作:射线OP, 使∠AOP =∠BOP (即OP 平分∠AOB )。
作法:(1)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M ,N ;(2)分别以M 、N为圆心,大于 的线段长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 内于P; (3) 作射线OP 。
则射线OP 就是∠AOB 的角平分线。
(4)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
求作:∠A ’O ’B ’,使A ’O ’B ’=∠AOB③②①a bP BB A P(1)作射线O ’A ’; (2)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 于M ,交OB 于N ; (3)以O ’为圆心,以OM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M ’; (4)以M ’为圆心,以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 ’; (5)连接O ’N ’并延长到B ’。
则∠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
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
作数对;
扩域“列”与扩域“树”
❖ “列”: 有理数域 ❖ “树”:
r1 r2 2(r1, r2 Q)
Q
2∈Q
3∈Q
5 ∈Q ......
F1={a+b 2 |a,b∈Q} F'1={a+b 3 |a,b∈Q} F''1={a+b 5 |a,b∈Q} ......
扩域“列”与扩域“树”
扩域“树”的基本特征: ❖ 每一支都是一个扩域“列”; ❖ 在这些扩域“列”中,每一个扩域中的数都
可以用尺规作出; ❖ 某一个扩域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扩域“列”中.
只能作图
❖ 对尺规作图而言, 从单位1出发, 利用尺规作图, 可以 作出有理数域中的每一个数。然后, 我们可以选择 有理数域中的一个数, 作它的算术平方根(这里要求), 进而作出所有形如的数,其中是数域中的任意数。从 而,用尺规可以作出一个新的数域.重复这样的过程, 我们就可以作出数域“树”。
❖ 数域“树”中每一个数都可以用尺规作出,而且, 尺规所能作出数的范围仅限于数域“树”中的数。
❖ 我们可以把它写成一个定理: 尺规能且仅能作出的数的范围为数域“树”。
❖ 没有针对一个问题,去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 方法。
不可作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思路:我们对尺规作图一类问题进行考虑。 ❖ 确定尺规作图的范围; ❖ 判断我们要求作的具体问题是否在这个范围
内。
不可作图问题证明的基本步骤
❖ 1)尺规作图代数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 2)范围界定,与数域建立联系——数域与扩
尺规作图
❖ 古时候人们约定,所谓圆规直尺作图是指: 使用直尺,我们能过任何给定的不同两点, 作一条直线;使用圆规,我们能以给定点为 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一个圆. 在作图中,使 用的直尺是没有刻度标记的直尺;
尺规作图与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
尺规作图与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1 尺规作图初学几何,最令同学们感兴趣的就是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是指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只用直尺、圆规可以完成许多作图问题,比如我们在中学时就已熟知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以及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稍复杂一点的:作圆内接正六边形。
在所有这些问题中,直尺的功能仅仅是作为一个画直线的工具,而不能用以测量或标示出距离。
只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传统要回溯到古希腊时期,希腊人认为直线和圆是最基本的图形,而直尺和圆规使它们具体化,所以便选择只用这两种工具作图。
尺规作图有五项“公法”:•(1)根据两个已经确定的点作出经过这两个点的直线。
•(2)以一个已经确定的点为圆心,以两个已经确定的点之间的距离为半径作圆。
•(3)确定两个已经作出的相交直线的交点。
•(4)确定已经作出的相交的圆和直线的交点。
•(5)确定已经作出的相交的两个圆的交点。
“合法”的尺规作图,便是用直尺、圆规有限次运用上述五项基本的“公法”进行作图,从而解决很多复杂的作图问题。
2 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古希腊人研究尺规作图,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尺规作图作图问题:•倍立方体:给定立方体的一边,求作另一立方体(的边),使后者体积是前者体积的两倍。
•三等分角:三等分任意一个角。
•化圆为方:作一正方形使其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
问题的提出是自然的,因为这些是古希腊人在解决了一些作图题之后的引伸:•以正方形对角线为一边的正方形有两倍于前者的面积,便理所当然地提出相应的倍立方体问题;•可以作角平分线,即可以二等分任意角,自然地就想继续搞三等分;•化圆为方是古希腊人在求作一定形状的图形使之与给定图形等面积这类问题中的一个典型问题。
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既引人入胜,又十分困难。
问题的妙处在于它们从形式上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上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
在探索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就隐含了近代代数学的思想,直到19世纪,这三个作图题的不可能性才被证实,这时相距问题的第一次提出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
尺规作图(一)
五、解作图题的步骤
1. 分析:找作图的线索; 2. 作法:利用公法和成法说明作图过程; 3. 证明:证明所作图形满足条件; 4. 讨论:讨论图形的多寡、定位与否,已知
条件对图形的影响.
(9). 已知弓形的弦长和其内接角,求作弓形弧;
(10). 分一定线段成若干等分; (11). 内分、外分一定线段成已知比(正有理数、
部分特殊无理数); (12). 作三已知线段的第四比例项(a:b = c:x) ;
(13). 作二已知线段的第三比例项(a:b = b:x); (14). 作二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 (a:x = x:b) ;
尺规作图(一)
作图题:根据已知条件,做出具备此条件的图形.
一、作图题的地位和作用:
1. 它是几何学的根基; 2. 它是理论和实际的具体体现; 3. 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理论基础;
(如画法几何、绘图学) 4. 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作图可能、不可能问题:
1. 仅用直尺和圆规经过有限次运用能够作出的 图形,称为尺规作图可能问题; 2. 仅用直尺和圆规经过有限次运用不能够作出的 图形,称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或不可作问题); 3. 古代三大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三等分任意角,化圆为方,倍立方;
三、定位作图与不定位作图
1.定位作图:必须在指定位置作出图形; 如:求作圆周使其与定圆和定直线相切; 2.不定位作图:所作图形只要满足条件即可, 对其位置没有要求; 如:求作定圆内的最长弦; 注:不定位作图中,满足条件的彼此合同的图形
只算作一个解.
四、公法与成法
尺规作图的三大难题
龙源期刊网
尺规作图的三大难题
作者:顾志勇
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5年第10期
古希腊人用尺规作图,主要目的在于训练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对作图的工具有严格的限制.他们规定作图只能用直尺和圆规,而他们所谓的直尺是没有刻度的.正是在这种严格的限制下,产生了种种难题.
相传德利安人为了摆脱某种瘟疫,遵照神谕,必须把阿波罗的立方体祭坛的体积扩大一倍.后来,这个问题提到柏拉图那里,柏拉图又把它交给了几何学家.这就是著名的倍立方问题.除倍立方问题外,还有三等分任意角、化圆为方(作一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给定的圆面积)等问题.
在数学史中,很难找到像这样长期被人关注的问题.两千多年以来,无数人的聪明才智倾注于这三个问题而毫无结果.但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探索,促进了希腊几何学的发展,引出了大量的发现.如圆锥曲线、许多二次和三次曲线以及几种超越曲线的发现等;后来又有关于有理数域、代数数、超越数、群论和方程论若干部分的发展.直到19世纪,即距第一次提出这三个问题两千年之后,这三个问题才被证实在所给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解决的.
现在还有不少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辅助工具,用来解决这些尺规作图无法解决的问题.下面的工具就可以用来解决三等分任意角的问题(这样的作图就相当于用量角器三等分任意角,已不属于尺规作图范畴).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
2024中考备考热点09 尺规作图(7大题型+满分技巧+限时分层检测)(原卷版)
热点09 尺规作图中考数学中《尺规作图》部分主要考向分为三类:一、尺规作图的痕迹(每年1道,3~8分)二、尺规作图画图(每年1道,3~12分)三、网格问题中的作图设计(每年1题,6~8分)尺规作图指的是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已知线段的中垂线、已知角的角平分线;部分题型则考察由作图痕迹逆向推导是什么线,然后利用中垂线或者角平分线的性质继续解题。
最近几年又出现一类不用“尺规”,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图中按要求画图或找点。
当考察作图痕迹时,基本以选择题为主,实际画图题或者网格类问题则是简单题,虽然难度中等,但是对应考点的综合性已经越来越强,需要在做题时更加全面的分析。
考向一:尺规作图的痕迹【题型1 线段中垂线的尺规作图痕迹】满分技巧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图痕迹: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1.(2023•凉山州)如图,在等腰△ABC中,∠A=40°,分别以点A、点B为圆心,大于AB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和点N,连接MN,直线MN与AC交于点D,连接BD,则∠DBC的度数是()A.20°B.30°C.40°D.50°2.(2023•西宁)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P,Q两点,作直线PQ交AB,AC于点D,E,连接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线PQ是AC的垂直平分线B.CD=ABC.DE=BCD.S△ADE:S四边形DBCE=1:43.(2023•随州)如图,在▱ABCD中,分别以B,D为圆心,大于B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过M,N两点作直线交BD于点O,交AD,BC于点E,F,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E=CF B.DE=BF C.OE=OF D.DE=DC4.如图,在△ABC中,∠C=40°,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B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边AC于点D,连接BD,则∠ADB的度数为()A.40°B.50°C.80°D.100°5.(2023•西藏)如图,在△ABC中,∠A=90°,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AB于点E.若线段AE=5,AC=12,则BE长为.6.(2023•广元)如图,a∥b,直线l与直线a,b分别交于B,A两点,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F,作直线EF,分别交直线a,b于点C,D,连接AC,若∠CDA =34°,则∠CAB的度数为.【题型2 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痕迹】满分技巧1、角平分线的画法: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2023•衢州)如图,在△ABC中,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D,E.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交于∠BAC内一点F.连结AF并延长,交BC于点G.连结DG,EG.添加下列条件,不能使BG=CG成立的是()A.AB=AC B.AG⊥BC C.∠DGB=∠EGC D.AG=AC2.(2023•辽宁)如图,在Rt△ABC中,∠C=90°,AB=5,BC=3,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于点E,F,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的内部相交于点G,作射线AG,交BC于点D,则BD的长为()A.B.C.D.3.阅读以下作图步骤:①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C,OD,使OC=OD;②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M;③作射线OM,连接CM,DM,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作图,一定可以推得的结论是()A.∠1=∠2且CM=DM B.∠1=∠3且CM=DMC.∠1=∠2且OD=DM D.∠2=∠3且OD=DM4.(2023•湖北)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C,BD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P,作射线BP,过点C作BP 的垂线分别交BD,AD于点M,N,则CN的长为()A.B.C.D.45.(2023•丹东)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以点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BC于点E,F,分别以E,F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内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D于点G,交CD的延长线于点H.若AB=AG=4,GD=5,则CH的长为()A.6B.8C.9D.106.(2023•内蒙古)如图,在△ABC中,∠ABC=90°,∠BAC=60°,以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D,连接B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B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D于点M,交BC于点E,连接DE,则S△BDE:S△CDE是()A.1:2B.1:C.2:5D.3:87.如图,在▱ABCD中,∠D=60°.以点B为圆心,以BA的长为半径作弧交边BC于点E,连接AE.分别以点A,E为圆心,以大于A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E于点O,交边AD 于点F,则的值为.8.(2023•鞍山)如图,△ABC中,在CA,CB上分别截取CD,CE,使CD=CE,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CB内交于点F,作射线CF,交AB于点M,过点M作MN⊥BC,垂足为点N.若BN=CN,AM=4,BM=5,则AC的长为.9.(2023•甘孜州)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AB<AD)中,按如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BAD内交于点P;③作射线AP交BC于点E.若∠B=120°,则∠EAD为°.10.(2023•阜新)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连接AC,在AC和AD上分别截取AE,AF,使AE=AF,分别以点E和点F为圆心,以大于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G,作射线AG交CD 于点H,则线段DH的长是.考向二:尺规作图画图【题型3 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满分技巧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图步骤:1、分别以线段两端点为圆心,相同适当长(大于线段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上下各得两个弧的一个交点;2、过两个弧的交点作一条直线,则该直线即为所求作的线段中垂线。
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讲解
尺规作图
古时候人们约定,所谓圆规直尺作图是指: 使用直尺,我们能过任何给定的不同两点, 作一条直线;使用圆规,我们能以给定点为 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一个圆. 在作图中,使 用的直尺是没有刻度标记的直尺;
只用圆规、直尺,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不可 作。
不限制用圆规和直尺,三大作图问题 是可作的
数域“树”中每一个数都可以用尺规作出,而且, 尺规所能作出数的范围仅限于数域“树”中的数。
我们可以把它写成一个定理: 尺规能且仅能作出的数的范围为数域“树”。
没有针对一个问题,去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 方法。
不可作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思路:我们对尺规作图一类问题进行考虑。 确定尺规作图的范围; 判断我们要求作的具体问题是否在这个范围
内。
不可作图问题证明的基本步骤
1)尺规作图代数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2)范围界定,与数域建立联系——数域与扩
可以用尺规作出; 某一个扩域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扩域“列”中.
只能作图
对尺规作图而言, 从单位1出发, 利用尺规作图, 可以 作出有理数域中的每一个数。然后, 我们可以选择 有理数域中的一个数, 作它的算术平方根(这里要求), 进而作出所有形如的数,其中是数域中的任意数。从 而,用尺规可以作出一个新的数域.重复这样的过程, 我们就可以作出数域“树”。
一、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 与尺规作图
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
古希腊有三个十分著名的作图问题,这三个作 图问题规定只能用圆规和直尺解决.它们分别是: 倍立方体:求作一个立方体的边,使该立方体的体 积为给定立方体的两倍. 化圆为方: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其面积与一个给定 的圆的面积相等. 三等分角:求作一个角,使其等于给定的角的三分 之一.
三大几何作图问题
三大几何作图问题三大几何作图问题是:倍立方、化圆为方和三等分任意角.由于限制了只能使用直尺和圆规,使问题变得难以解决并富有理论魁力,刺激了许多学者投身研究.早期对化圆为方作出贡献的有安纳萨戈拉斯(Anaxagoras,约500B.C.~428B.C.),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hios,前5世纪下半叶)、安蒂丰(Antiphon,约480B.C.~411B.C.)和希比亚斯(Hippias of Elis,400B.C.左右)等人;从事倍立方问题研究的学者也很多,欧托基奥斯(Eutocius,约480~?)曾记载了柏拉图、埃拉托塞尼(Eratosthenes,约276B.C.~195B.C.)、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约262B.C.~190B.C.)和帕波斯(Pappus,约300~350)等人共12种作图方法:尼科米迪斯(Nicomedes,约250B.C.左右)、帕波斯等人则给出了三等分角的方法.当然所有这些研究都无法严格遵守尺规作图的限制,但它们却引出了大量的新发现(如圆锥曲线、许多三、四次曲线和某些超越曲线等),对整个希腊几何产生巨大影响.三大作图问题自智人学派提出之时起,历经二千余年,最终被证明不可能只用直尺、圆规求解(1837年旺策尔「P.L.Wantze1」首先证明了倍立方和三等分任意角不可能只用尺规作图;1882年林德曼[C.L.F.Lindemann]证明了π的超越性,从而确立了尺规化圆为方的不可能).关于三大几何作图问题的起源和古代探讨,在智人学派之后一些希腊学者的著述中留有记载,这些分散片断的记载,成为了解早期希腊数学的珍贵资料.以下选录部分内容,各节作者与出处将随文注明.倍立方A.赛翁论倍立方问题的可能起源于埃拉托塞尼在其题为《柏拉图》的著作中写道:当先知得到神的谕示向提洛岛的人们宣布,为了止息瘟疫,他们必须建造一个祭坛,体积是现有那个祭坛的两倍时,工匠们试图弄清怎样才能造成一个立体,使其体积为另一个立体的两倍,为此他们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于是他们就这个问题去请教柏拉图.柏拉图告诉他们,先知发布这个谕示,并不是因为他想得到一个体积加倍的祭坛,而是因为他希望通过派给他们这项工作,来责罚希腊人对于数学的忽视和对几何学的轻视.B.普罗克洛斯论希波克拉底对这一问题的简化.“简化”是将一个问题或定理转化成另一个已知的或已构造出的问题或定理,使得原命题清晰明了.例如,为解决倍立方问题,几何学家们转而探究另一问题,即依赖于找到两个比例中项.从那以后,他们致力于如何找到两条已知线段间连比例中的两个中项的探索.据说最先有效地简化这些困难作图的是希俄斯的希波克拉底民他还化月牙形为方,并作出许多几何学上的其他发现.说到作图,如果曾经有过这方面的天才的话,这个人就是希波克拉底.历史上传说,古代的一位悲剧诗人描述了弥诺斯为格劳科斯修坟,当弥诺斯发现坟墓的每一边都是一百尺时,他说:“你们设计显然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如果边长加倍,表面积变成原来的四倍,体积变成八倍.当今的几何学家们也在探索将已知立方体的体积加倍而不改变其形状的途径.这个问题以二倍立方体著称,即已知一个立方体,他们想办法将其变为两倍”.当长期以来所有的探索都徒劳无功时,希俄斯的希波克拉底最先发现,如果能找到一个方法,作出已知的两条线段间连比例中的两个比例中项,其中长线段是短线段的两倍,立方体就变成两倍.这样他的难点被分解成另一个不太复杂的问题.“后来传说,某些提洛岛的人为遵循先知的谕示,想办法将一个祭坛加倍,他们陷入了同样的困境.于是他们派代表去请求学园中柏拉图学派的几何学家帮他们找到解法.这些几何学家们积极地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求两条已知线段间顺个比例中项.据说塔林敦的阿尔希塔斯应用半圆柱体得到一种解法,而欧多克索斯用了所谓的“曲线”所有解决这一问题的人在寻找演绎的证明方面是成功的,但除门奈赫莫斯①(尽管他只是很勉强地做到),他们都不能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证明这个作图小现在我发现了一种简单方法,通过应用一种器具,不仅能得到两线段问的两个比例中项,而且能得到所需要的许多比例中项.应用这一发现,我们能够将任何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已知立体化成立方体,或者将其从一种形状变成另一种形状,而且也可以作出一个与已知立体形状相同,但体积大一些的立体,也就是保持相似性.……化圆为方A.安蒂丰化圆为方安蒂丰画了一个圆,并作一个能够内接于它的多边形.我们假设这个内接图形是正方形.然后他将正方形的每边分成两部分,从分点向圆周作垂线,显然这些垂线平分圆周上的相应弧段.接着他从垂线与圆周的交点向正方形边的端点连线,于是得到四个以线段(即正方形的边)为底的三角形,整个内接的图形现在成为八边形.他以同样的方法重复这一过程,得到的内接图形为十六边形.他一再地重复这一过程,随着圆面积的逐渐穷竭,一个多边形将内接于圆,由于其边极微小,将与圆重合.正如我们从《原本》中所知,既然通常我们能够作出一个等于任何已知多边形的正方形,那么注意到与圆重合的多边形与圆相等,事实上我们就作出了等于一个圆的正方形.B.布里松化圆为方他作一个正方形外切于圆,作另一个正方形内接于圆,在这两个正方形之间作第三个正方形.然后他说这两个正方形(即内接和外切正方形)之间的圆及中间的正方形都小于外部的正方形且大于内部的正方形,他认为分别比相同的量大和小的两个量相等.因此他说圆被化成正方形.三等分角帕波斯论三等分一个角的方法当早期的几何学家们用平面方法探究上述关于角的问题时他们无法解决它,因为这个问题从性质来看是一个立体问题,由于他们还不熟悉圆锥曲线,因此陷于困惑.但是他们后来借助于圆锥曲线用以下描述的斜伸法将角三等分.用斜伸法解已知一个直角平行四边形ABΓΔ,延长BΓ,使之满足作出AE,使得线段EZ等于已知线段.假设已经作出这些,并作ΔH,HZ平行于EZ,EΔ.由于ZE已知且等于ΔH,所以ΔH 也已知.Δ已知,所以H位于在适当位置给定的圆周上.由于BΓ,ΓΔ包含的矩形已知且等于BZ,EΔ包含的矩形已知,即BZ,ZH包含的矩形已知,故H位于一双曲线上.但它也位于在适当位置给定的圆周上,所以H已知.证明了这一点后,用下述方法三等分已知直线角.首先设ABΓ是一个锐角,从直线AB上任一点作垂线AΓ,并作平行四边形ΓZ,延长ZA至E,由于Γz是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在EA,AΓ间作线段EΔ,使之趋于B且等于AB 的两倍——上面已经证明这是可能的,我认为EBΓ是已知角ABΓ的三分之一.因为设EΔ被H平分,连接AH,则三条线段ΔH,HA,HE相等,所以ΔE是AH的两倍.但它也是AB的两倍,所以BA等于AH,角ABΔ等于角AHΔ.由于AHΔ等于AEΔ,即ΓBΔ的两倍,所以ABΔ等于ΔBΓ的两倍.如果我们平分角ABΔ,那么就三等分了角ABΓ.用圆锥曲线的直接解法这种立体轨迹提供了另一种三分已知弧的方法,不必用到斜线.设过A,Γ的直线在适当的位置给定,从已知点A,Γ作折线ABΓ,使得角AΓB是角ΓAB 的2倍,我认为B位于一双曲线上.因为设BΔ垂直于AΓ并且截取ΔE等于ΓΔ,当连接BE时,它将与AE相等.设EZ等于ΔE,所以ΓZ=3ΓΔ.现在置ΓH等于AF/3,所以点H将给定,剩下部分AZ等于3*HΔ.由于BE*BE-EZ*EZ=BΔ*BΔ,且BE*BE一EZ*EZ=ΔA*AZ,所以ΔA*AZ=BΔ*BΔ,即3*A Δ*ΔH=BΔ*BΔ,所以B位于以AH为横轴,AH为共轭轴的双曲线上.显然Γ点在圆锥曲线顶点H截取的线段ΓH是横轴AH的二分之一.综合也是清晰的.因为要求分割AΓ使得AH是HΓ的2倍 ,就要过H以AH为轴画共轭轴为AH的双曲线,并且证明它将使我们作出上面提到的具有2倍之比的角度.如果A,Γ两点是弧的端点,那么以这种方法画的双曲线截得已知圆上的一段弧的三分之一就易于理解了.。
尺规作图---重点难点考点真题(word+答案)
专题尺规作图问题专题知识回顾1.尺规作图的定义:只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通过有限次操作,完成画图的一种作图方法.尺规作图可以要求写作图步骤,也可以要求不一定要写作图步骤,但必须保留作图痕迹。
2.尺规作图的五种基本情况:(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3.对尺规作图题解法: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不要求写出证明过程)并能给出合情推理。
4.中考要求:(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能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3)能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专题典型题考法及解析【例题1】(2019•湖南长沙)如图,Rt△ABC中,∠C=90°,∠B=3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CAD的度数是()A.20°B.30°C.45°D.60°【例题2】(2019山东枣庄)如图,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CBD=75°,(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AB的垂直平分线EF,垂足为E,交AD于F;(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条件下,连接BF,求∠DBF的度数.【例题3】(2019年贵州安顺模拟题)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B.(SSS)C.(ASA)D.(AAS)【例题4】(2019•山东青岛)请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α,直线l及l上两点A,B.求作:Rt△ABC,使点C在直线l的上方,且∠ABC=90°,∠BAC=∠α.一一、选择题1.(2019•广西北部湾)如图,在△ABC中,AC=BC, ∠A=400,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知∠BCG的度数为()A.400B.450 C.500D.6002.(2019·贵州贵阳)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B和点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B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作射线CM交AB于点E.若AE=2,BE=1,则EC的长度是()A.2B.3C.D.3.(2019•河北省)根据圆规作图的痕迹,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的是()A.B.C.D.4.(2019•山东潍坊)如图,已知∠AO B.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的两边于C,D两点,连接C D.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E,连接CE,DE.③连接OE交CD于点M.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专题典型训练题A.∠CEO=∠DEO B.CM=MDC.∠OCD=∠ECD D.S四边形OCED=CD•OE 5.(2019•湖北宜昌)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确定点D是BC边中点的是( )A.B.C.D.6.(经典题)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尺规作图著名问题
尺规作图著名问题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就是不可能用尺规作图完成的作图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几何三大问题的古典难题:■三等分角问题:三等分一个任意角;■倍立方问题: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两倍;■化圆为方问题: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
以上三个问题在2400年前的古希腊已提出这些问题,但在欧几里得几何学的限制下,以上三个问题都不可能解决的。
直至1837年,法国数学家万芝尔才首先证明“三等分角”和“倍立方”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而后在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π是超越数后,“化圆为方”也被证明为尺规作图作品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还有另外两个著名问题:■正多边形作法·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五边形。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六边形。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七边形——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题目,曾经使许多著名数学家都束手无策,因为正七边形是不能由尺规作出的。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九边形,此图也不能作出来,因为单用直尺和圆规,是不足以把一个角分成三等份的。
·问题的解决:高斯,大学二年级时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尺规作图正多边形的边数目必须是2的非负整数次方和不同的费马素数的积,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
■四等分圆周只准许使用圆规,将一个已知圆心的圆周4等分.这个问题传言是拿破仑·波拿巴出的,向全法国数学家的挑战。
编辑本段相关延伸用生锈圆规(即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只用直尺及生锈圆规作正五边形■生锈圆规作图,已知两点A、B,找出一点C使得AB = BC = CA 尺规作图。
■已知两点A、B,只用半径固定的圆规,求作C使C是线段AB的中点。
■尺规作图,是古希腊人按“尽可能简单”这个思想出发的,能更简洁的表达吗?顺着这思路就有了更简洁的表达。
10世纪时,有数学家提出用直尺和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
几何三大问题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证明
1.立方倍积问题假设已知立方体的棱长为c,所求立方体的棱长为x.按给定的条件,应有x3=2a3.令a=1,则上述方程取更简单的形式x3-2=0.根据初等代数知识,如果上述的有理系数三次方程含有有理根,不外是±1,±2.但经逐一代入试验,均不符合.可见方程x3-2=0必不能用尺规作出,这就证明了立方倍积问题是尺规作图不能问题.2.三等分任意角问题对于已知的锐角∠O=θ,设OP、OS是它的三等分角线.以O为圆心,单位长为半径画弧,交∠O的两边于点A、B,交三等分角线OS于点C.过点C作CD⊥OA,交OA于点D.这样,OS能否用尺规来作出,就等价于点C能否用尺规作出,也就是点D能否用尺规来作出.令OD=x,则有4x3-3x-cosθ=0.如果能证明上述三次方程的根一般不能仅用尺规作出,则点D不可得,于是射线OS也就不能作出.欲证明此事,可选一特例考察之.8x3-6x-1=0.以2x=y代入此方程,可得较简单的形式y3-3y-1=0.根据代数的知识,如果有理系数一元三次方程y3-3y-1=0含有有理根,不外是±1.但经逐一代入试验后,均不符合,可见此方程没有有理根.于是,根据本书第14页定理2可知,方程y3-3y-1=0的任何实根不能用尺规作图来完成,即60°角不能用尺规三等分.三等分60°角尚且不能,这就表明了三等分任意角属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当然,这个结论是对一般情形而言的,假如θ等于某些特殊值,则作图未必就不可能.例如,当θ=90°时,便有cos90°=0,此时方程4x3-3x-cosθ=0就变为4x3-3x=0.解之,得(见图6).注意,当cosθ取值为无理数时,如θ=30°、45°等,则我们所用的定理2就不再适用了.3.化圆为方问题假设已知圆的半径为r,求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图7).按条件,应有x2=πr2.令r=1,即得不可作.但π是超越数,自然不是有理系数的代数方程的根,更不是从1出发通过有限次加、减、乘、除及正实数开平方所能表示,即π不能仅用尺规作图来完成,所以化圆为方问题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4.正七边形和正九边形的作图问题正多边形的作图,亦即等分圆周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吸引着人们.古希腊时期,人们已会运用尺规作出3,4,5,6.10,15边数的正多边形,但是企图作正七边形或正九边形却终归失败.现在来证明正七边形和正九边形都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图8).∵7θ=2π,∴3θ=2π-4θ,∴ cos3θ=cos(2π-4θ)=cos4θ.根据三角恒等式,有cos3θ=4cos3θ-3cosθ,cos4θ=8cos4θ-8cos2θ+1,所以4cos3θ-3cosθ=8cos4θ-8cos2θ+1.即8cos4θ-4cos3θ-8cos2θ+3cosθ+1=x4-x3-4x2+3x+2=0.分解因式,得(x-2)(x3+x2-2x-1)=0.x3+x2-2x-1=0.由试验,知±1均不能满足这方程,可见上述三次方程无有理根.于是,运用本书第14页的定理2,可知上述三次方程的任何实根均不能用尺规作图来完成,因而正七边形属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作图,而θ=40°角属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否则,利用作角平分线的办法,可作出20°角,将导致三等分60°角成为可能).所以正九边形也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由正七边形和正九边形是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可直接推得边数为2n×7和2n×9(n为正整数)的正多边形也是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对于尺规作图不能问题,除了直接应用本书第14页的定理来判断外,通常还有两种间接判断方法:1°有的作图问题,经过分析后发现可以归结为已知的作图不能问题,则可断定该问题也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例如正九边形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上述证明所采用的方法就是.2°有时,对问题的一般情形进行讨论既繁且难,而取其特例考察,则简易得多.因此欲决定某题属作图不能问题时,不妨相机证明它的特例不能作图,特例既经证实,一般情形的不能作图便不言而喻了(但特例可行则不等于这问题可作).例如解决三等分角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即是.。
阅读材料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阅读材料: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本文内容来自《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主要介绍尺规作图时可能遇到的三大难题。
一、立方不可能倍
立方不可能倍,这是由公元五世纪时柏拉图学派数学家希帕索斯发现的。
他试图用尺规作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体的体积倍增,但失败了。
后来,正如哥德尔证明数学的不完备性一样,费马、笛卡尔等数学家证明了希帕索斯定理的正确性。
二、圆面积无理可求
圆却是无理数和欧拉数e的悖论。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希腊数学家麦涅尼斯发现了圆周率,但直到二千年后人们才发现,用尺规作图无法得到一个正方形面积与一个圆面积相等的长和宽比。
这是因为圆的面积是不可理解的数学悖论,一如虚数,永远无法表示为一个有限的小数,因此也不能使用尺规作图。
三、三等分角度难题
尺规作图可以将一个角度分成2、4、8等份,但无法分成3、5、6等份。
这
是因为尺规作图中基本构件只有直线和圆,而三等分角度需要平分圆周角,这实际上是一种立方根问题,即要求解三次方程的根,而尺规作图仅适用于一、二次方程。
结语
尺规作图虽然有其限制性和局限性,但古希腊数学家依然用它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几何问题。
今天,尺规作图也是数学勾股定理,勾股题等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同时,三大难题的发现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及其应用的局限性。
以下哪一个不是尺规作图的三大几何问题 ( ) A 三等分任意角 B 立方倍积 C 作1
以下哪一个不是尺规作图的三大几何问题
A.三等分任意角
B.立方倍积
C.作17 边形
D.化圆为方
答案解析C
扩展资料:尺规作图三大问题是:化圆为方、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
1、化圆为方:求作一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一已知圆
化圆为方是古希腊尺规作图问题之一,即:求一正方形,其面积等于一给定圆的面积。
由π为超越数可知,该问题仅用直尺和圆规是无法完成的。
2、三等分任意角;
三等分角是古希腊几何尺规作图当中的名题,和化圆为方、倍立方问题被并列为古代数学的三大难题之一,而如今数学上已证实了这个问题无解。
该问题的完整叙述为:在只用圆规及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将一个给定角三等分。
在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前提下,此题无解。
3、倍立方:求作一立方体使其体积是一已知立方体的二倍。
1637年笛卡儿创建解析几何以後,许多几何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来研究。
1837年旺策尔给出三等分任一角及倍立方不可能用尺规作图的证明。
1882年林得曼也证明了π的超越性(即π不为任何整数系数多次式的根),
化圆为方的不可能性也得以确立。
简述三大几何难题
三大几何难题古希腊是世界数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希腊数学的成就是辉煌的,它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其中,几何是希腊数学研究的重心,柏拉图在他的柏拉图学院的大门上就写着“不懂几何的人,勿入此门”。
历史上第一个公理化的演绎体系《几何原本》阐述的也基本上为几何内容。
古希腊的几何发展得如此繁荣,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著名的尺规作图三大难题。
它们分别是化圆为方、三等分任意角以及倍立方问题。
这三个问题首先是“巧辨学派”提出并且研究的,但看上去很简单的三个问题,却困扰了数学家们两千多年之久。
这些问题的难处,是作图只能用直尺和圆规这两种工具,其中直尺是指只能画直线,而没有刻度的尺。
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对作图作了规定,只有圆和直线才被承认是可几何作图的,因此在这本书的巨大影响下,尺规作图便成为希腊几何学的金科玉律。
并且,古代希腊人较重视规、矩在数学中训练思维和智力的作用,而忽视规矩的实用价值。
因此,在作图中对规、矩的使用方法加以很多限制,在这里,就是要在有限的次数中解决这三个问题。
化圆为方圆和正方形都是常见的几何图形,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可否作一个正方形和已知圆等积,这就是化圆为方问题。
三等分任意角用尺规二等分一个角很容易就可以作出来,那么三等分角呢?三等分180,90角也很容易,但是60,45等这些一般角可以用尺规作出来吗?倍立方关于倍立方问题是起源于一个祭祀问题,第罗斯岛上流行着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一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人们来到阿波罗神前,请求阿波罗神像的指示.阿波罗神给了祈求人这样一个指示:“神殿前有一个正方体祭坛,如果能不改变它的形状而把它的体积增加1倍,那么就能消灭传染病.”人们连夜赶造了一个长、宽、高都比正方体祭坛大一倍的祭坛,可是,那传染病传播得更加厉害了.人们又来到阿波罗神像前祈求.神说:“我要你们增加一倍的是祭坛的体积,你们把长、宽、高都增加1倍,祭坛的体积不是要比原来体积大7倍了吗?”人们绞尽脑汁想找出一个答案,可是始终没有人能解答这个难题.由三大问题的起源,可以看出,化圆为方和三等分角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更一般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这也是希腊数学的理论性的演绎推理与抽象性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人入胜的千古难题
——三大尺规作图问题
尺规作图是我们熟知的内容。
尺规作图对作图的工具——直尺和圆规的作用有所限制。
直尺和圆规所能作的基本图形只有:过两点画一条直线、作圆、作两条直线的交点、作两圆的交点、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的交点。
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数学家,已经习惯于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以下简称尺规)来作图了。
在他们看来,直线和圆是可以信赖的最基本的图形,而直尺和圆规是这两种图形的具体体现,因而只有用尺规作出的图形才是可信的。
于是他们热衷于在尺规限制下探讨几何作图问题。
数学家们总是对用简单的工具解决困难的问题备加赞赏,自然对用尺规去画各种图形饶有兴趣。
尺规作图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是培养人的思维与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所谓三大几何作图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传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雅典流行疫病,为了消除灾难,人们向太阳神阿波罗求助,阿波罗提出要求,说必须将他神殿前的立方体祭坛的体积扩大1倍,否则疫病会继续流行。
起初,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满足这一要求会有多大困难,但经过多次努力还不能办到时,才感到事态的严重。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求教于当时最伟大的学者柏拉图,柏拉图经过慎重的思考,也感到无能为力。
这就是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之一的倍立方体问题。
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已知一个立方体,求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两倍。
任意给定一个角,仅用直尺和圆规作它的角平分线是很容易的,这就是说,二等分任意角是很容易做到的。
于是,人们自然想到,任意给定一个角,仅用直尺和圆规将它三等分,想必也不会有多大困难。
但是,尽管费了很大的气力,却没能把看来容易的事做成。
于是,第二个尺规作图难题——三等分任意角问题产生了。
正方形是一种美丽的直线形,圆是一种既简单又优美的曲线图形,它们都有面积,能不能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一个给定的圆的面积?这就是尺规作图三大难题的第三个问题——化圆为方问题。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既引人入胜,又十分困难。
希腊人为解决三大几何问题付出了许多努力,后来许多国家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也一再向这三大问题发起攻击,可是,这三大问题却在长达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悬而未决。
问题的妙处在于它们从形式上看非常简单,似乎应该可以用尺规作图来完成,而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内涵。
它们都要求作图只能使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而且只能有限次地使用直尺和圆规。
某个图形是可作的就是指从若干点出发,可以通过有限个上述基本图形复合得到。
这一过程中隐含了近代代数学的思想。
尺规三大作图难题的研究在数学史上持续了二千年,耗费了许多数学家的聪明才智,甚至是毕生的精力。
屡遭失败以后,人们一方面是从反面怀疑它是否可作;另一方面很自然地考虑不限用尺规,而是借助于另外一些曲线,或者借助于尺规以外的一些工具,是不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
十八世纪,人们应用代数方法对尺规作图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数学家们把一个几何作图问题化归为一个代数方程来加以考虑,一个尺规作图问题能否解决,要看与此问题相应的代数方程的根能否通过对系数进行加减乘除和开平方运算求出。
1637年,笛卡尔首先提出立方倍积问题不可能用尺规作图得出。
1837年,法国数学家旺策尔给出三等分任意角和立方倍积问题都是尺规作图不可能问题的证明。
后来人们发现,早在1830年前后,18岁的法国中学生伽罗华首创的后来称为“伽罗华理论”的理论,能证明三大作图问题都是尺规作图不能做到的问题,但证明“化圆为方”的不可能时,还必须先证明圆周率π是“超越数”。
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了π是超越数,于是“化圆为方”问题获得解决。
至此,困扰人们2000多年的三大作图问题都被证明为尺规作图不可能问题。
认识到有些事情确实是不可能的,并不比证明这些事情是可能的轻松,这是数学思想的一大飞跃。
人们发现,一旦改变了作图工具的限制,问题就会变成另外的样子。
比如直尺上如果有了刻度,则倍立方体和三等分任意角就都是可作的了。
数学家们在这些问题上演绎出很多故事。
在求解三等分任意角时,希腊数学家相继发展了高等几何。
门奈赫莫斯发明用蚌线,希皮亚斯发明用割圆曲线,以及阿基米德发明用螺线求解的方法。
因研究化圆为方问题而出名的安蒂丰直觉地认识到当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倍增时,这个内接正多边形将越来越接近圆,“最后”的正多边形必将与圆周重合,即多边形与圆的“差”必将“穷竭”。
因此,后人认为是安蒂丰首先提出了“穷竭法”,虽然事实上“最后”的正多边形是无法达到的,“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作为一种求圆的面积的近似方法,安蒂丰提出的穷竭法是很有价值的。
直到最近,中国数学家和一位有志气的中学生,先后解决了美国著名几何学家佩多提出的关于“生锈圆规”(即半径固定的圆规)的两个作图问题,为尺规作图又添了精彩的一笔。
三大尺规作图问题能给我们一点启示,这就是对待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的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历史长、影响深,得到过一些著名数学家钻研而尚未解决的那些著名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通常的方法所能解决的。
对此,往往要越出通常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于是,解决这个问题本身的意义又不仅在于这个问题的解,更在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可望得到不少新的成果和发现新的方法。
【附录】
一、【伽罗华简介】
伽罗华(1811年~1832年)英年夭折的法国数学家。
伽罗华中学时即因阅读了大量
数学名家的著作而有很高的数学修养。
16岁时就开始研究一般五次或五次以上高次方程的代数解法问题。
1828年,17岁的伽罗华声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将论文送交法兰西科学院审查。
由于保管不善,论文被负责审查的柯西丢失。
1830年,伽罗华第二次将论文送交科学院审查,这次负责审查的是著名数学家富里叶。
不久富里叶去世,在富里叶的遗留文稿中,没有找到伽罗华的原稿,论文第二次被丢失。
1831年,在数学家泊松的劝说下,伽罗华第三次将论文送交法兰西科学院审查。
四个月后,泊松提出的审查意见是:“完全不能理解”。
数学大师不能理解,论文只能退稿了。
伽罗华因反对国王而两次被捕监禁。
因爱情纠纷与人决斗而受重伤,1832年5月31日清晨死去。
14年后的1846年,法国数学家刘维尔从伽罗华的弟弟手中收集到一些尚未发表的手稿,其中包括伽罗华的杰出论文《关于用根式解代数方程的可解性条件》,陆续发表在自己创办并主编的《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杂志上,伽罗华的研究才为人所知。
1852年起,有人首先读懂了伽罗华的论文并弄清了他的思想。
历史证明,伽罗华的工作不仅解决了方程具有代数解的等价条件,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在方程研究中引进了一个非常新的概念——群,这一理论在整个数学以及近代物理化学、量子化学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伽罗华,把他发现的群称为“伽罗华群”。
1866年起“伽罗华理论”被编入大学数学教材。
伽罗华所开创的工作及群、环、域等代数结构的研究发展成为“近世代数学”。
伽罗华的工作使五次代数方程不可能有普遍的根式解及平面几何尺规作图三大难题等迎刃而解;伽罗华的工作使代数学乃至整个数学来了个划时代的变革。
伽罗华被后人誉为卓越的数学家。
二、【“化圆为方”问题诞生的故事】
阿纳克萨戈勒斯是古希腊著名学者,在天文学中,他曾因解释日、月食的成因而闻名遐迩,并且认识到月球自身并不发光。
正是他出色的研究成果给他带来了不幸,在他大约50岁的时候,横祸从天而降,蒙受了冤狱之苦。
灾难的起因是他认为太阳是一块炽热的石头。
由于当时的宗教早已一口咬定太阳是神灵,而这位学者却无视宗教的权威,说太阳是一块石头,因而被投入监狱。
尽管被囚禁的时间并不太长,可是,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冤屈、苦闷、无聊实在让人度日如年。
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阿纳克萨戈勒斯看不到外面的朝霞暮霭,每天只有不长时间,阳光能穿过牢房那狭小的方形窗户进入室内。
每当阳光进入囚室,在墙壁上撒下一片光亮时,总会引起作为学者的他的种种联想。
有一天,他在凝视圆圆的太阳赏赐给他的方形的光亮时,他那习惯于思索的头脑突发奇想:能不能(仅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正方形,使其面积与一个已知圆的面积恰好相等呢?
就这样,一道世界名题——“化圆为方”问题诞生了,它与“立方倍积”问题、“三等分任意角”问题一起被后人称作古希腊几何作图三大难题。
阿纳克萨戈勒斯想到化圆为方问题之后非常兴奋,因为他身边没有书籍,没有笔,很难研究别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却不同,只要用草棍在地上画就行了,草棍在牢房里有的是。
他在进入高墙之前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最痛苦的时候,是数学排除了他的几分烦恼。
不过,他一生也未能解决他提出的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