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吹奏气息控制方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 19唱者伴奏时经常运用转调指法,要求演奏者要有深厚的气息功底。
二人台音乐主要有四种调门,依次是:三眼、下五眼、硬四眼和满六字。
这些称谓的意思是:“三眼”即把D调笛子按筒音作la来演奏C调;“下五眼”是把笛子筒音作#fa演奏bE调;“硬四眼”是把笛子筒音作mi演奏F调;“满六字”即把笛子筒音作si演奏bB调。
三、竹笛演奏技术的运用
竹笛演奏技术,有着各式各样的分类法,通常我们将竹笛演奏技术按风格流派来划分。
20世纪60年代,音乐学家初步认定中国竹笛的南,北两派,并以南派曲笛、北派梆笛为标志。
北派的竹笛由于在北方梆子戏曲中常作为伴奏乐器,故又名“梆笛”。
归纳起来,北方风格的梆笛曲有以下五个特点:①使用F调、G调、A调、bB调梆笛,这些梆笛相对于南方曲笛而言,笛管短小,演奏的声音高亢明亮、清脆、穿透力强;②音乐风格豪放粗犷、刚柔相济;③演奏时主要运用吐音、滑音、垛音、花舌音等演奏技法来表现和发展音乐;④此类乐曲多数是由演奏家根据他们所生活地域的民歌、戏曲等中国传统音乐改编创作而成;⑤乐曲表现的内容多以喜庆乐观、轻松活泼的生活现象为主,如《喜相逢》、《挂红灯》、《卖菜》、《扬鞭催马运粮忙》等。
对竹笛演奏技术的系统分析与探索,可以规范掌握竹笛常用的演奏技术及在不同音乐风格竹笛乐曲中不同气息技巧的应用。
(一)赠音
赠音的演奏符号标记为“贝”,通俗解释是将后面短时值的小装饰音送给前方的主千音,故而称赠音,它经常出现在一个乐句的结尾。
演奏方法为乐句吹奏结束时,在本音的上方四度或五度快速收住,此技巧多用于昆曲和江南丝竹笛曲音乐中,预示着下一乐句的开始。
由于,赠音是加在主干音后面的小音符,演奏赠音需在主干音快要停止时才略微带出来演奏。
赠音训练的目的是加强手指与气息互相配合的协调性,手指抬起的一瞬间气息同时收住。
赠音练习时需注意手指放松,气息与手指紧密配合,演奏音量要尽可能的弱,切不可出现其他杂音。
演奏此技术结束的一瞬间快速吸入大量气息,以便演奏下一乐句并保持乐句之间的连贯。
乐句中使用赠音与弱收乐句的处理方式有着不同的妙处,单纯的弱收乐句处理是为了使音乐逐渐缓慢地停下来。
而赠音技术则使音乐更具灵动性,也为下一乐句的到来有所铺垫。
丝竹音乐中,三度赠音、七度赠音都是较常用的,以C调曲笛do(c1)为例,赠音演奏即是三度赠音,在规整节拍内do音结束时,竹笛四、五、六指孔上方的无名指、中指、食指同时抬起,气息一并停顿,此时演奏出来的也即do的赠音。
赠音演奏时一定不能过度占用主干音的时值,要在规定时值中完成。
(二)打音
打音的演奏符号标记为“丁”,它经常出现在两个重复音的第二个音符上,演奏时用手指在本音上轻轻地打一下即可。
它的演奏方法为在打开手指的原音孔上快速地打一下,使它不需要轻吐或单吐即可以使两个音有所区分。
这种技巧经常使用于南方笛曲中。
打音也是江南丝竹乐曲中的四大技巧之一,演奏时气息保持在第一个音的状态,持续到第二个音时才打下方笛孔。
打音的运用在笛曲中
能生动模仿昆曲唱腔的韵味,运用时要注意手指放松、灵巧和有弹性,切不可笨拙、无力,音乐的韵味点到即可,不能拖泥带水。
以C调曲笛do(c1)为例,打音演奏即是先演奏do音一拍,保持住气息继续吹奏至第二拍时,食指轻轻打竹笛的第三孔一次——即气息保持不断情况下的断奏和归韵。
(三)装饰性技巧运用
竹笛吹奏中的循环换气和循环双吐技巧,是装饰性技巧,可以营造出类似于华彩的效果。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能力,越来越被广泛运用。
循环换气的方法是在吹奏过程中,嘴巴吐气的同时,鼻子吸气,利用口腔内的余气将气吹到吹孔里,循坏往复,连绵不断。
如赵松庭的《鹧鸪飞》、《早晨》等。
循环双吐,是常规双吐吹奏技法的延伸和发展,它是在循环换气的基础上,结合“风门”的有力配合并改变常规吐奏中舌动方式,而使快速吐音在不间断的吹奏中连续不断,给人以潇洒爽快、一气呵成的感觉。
参考曲目:莫凡《绿洲》、杨青《醉笛》等。
结 语
综上所述,呼吸方法、舌部与口腔技巧、演奏技术,所有这些都是竹笛吹奏气息控制研究这一概念的构成要素。
不过,这些特性还不能完全代表技术,因为技术大于演奏手艺。
从更广阔的层面讲,技术所需要的是另一种衡量尺度。
每个人掌握的技能各有千秋,这种不同,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年龄、自然“构造”、专业经验;其次取决于一个人的老师是谁、老师是如何教的;第三取决于他的艺术观及对演奏艺术实质与演奏思想的理解。
笛子演奏家掌握的技能越多、越广泛、越丰富、越灵活,易变性就越强。
换言之,即对各种不同演奏环境的适应性越强,从而使这些技能更具普遍性,其内在的调节功能和相互关系就越密切,功效也越高。
■
参考文献
[1] 齐道喜.浅谈竹笛演奏中气息的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3, (04):244.
[2] 王溪.浅议气息运用与控制对于竹笛演奏的影响[J].乐器,2014, (07):38-40.
[3] 朱清泉.气息与口风的联合训练对竹笛演奏时音色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3,(1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