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芝二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
物理期末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3 分,共计12×3 分=36 分)
1. 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

速度方向变化,动能一定变化
D。

物体的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动能将变为原来的四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知,质量大,动能不一定大,还跟速度有关.故A错误.根据知,速度大,动能不一定大,还与质量有关.故B 错误.速度方向改变,动能不一定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C错误.根据知,物体的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动能将变为原来的四倍.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考查了对动能的理解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动能的表达式E K=1
mv2,以及知道动能是
2
标量
2. 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有正负,因此功是矢量
B。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C.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是瓦特
D。

物体发生1m位移的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大小为1N的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1J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功是标量,其正负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故A错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多少能量转化就必然有多少功产生,故B正确;功和能量的单位均为焦耳,瓦特是功率的单位,故C错误;若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则功不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故D错误。

考点:功能关系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明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能的单位均为焦耳;功为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

3。

3。

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角速度为ω,周期为T。

关于这些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w r B。

v=2π
T C。

ω=2πR
T
D. v=ωr
【答案】D
【解析】
【详解】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v=rω,故A错误,D正确.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为v=2πr
T
,故BC错误。

故选D.
4。

4。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一定变化B。

加速度一定变化
C。

合力一定为零D。

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故A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合力一定不为零,但合力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所以加速度不一定变化,故BCD错误。

故选A。

5。

5。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速度B。

动能C。

角速度D。

周期
【答案】A
【解析】
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故A正确.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动能也不变.故B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大小与方向均不变.故C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也不变,故D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6.6.如图所示,地球绕OO′轴自转,则下列正确的是()
A。

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
B。

A、B两点线速度相等
C. A、B两点的转动半径相同
D。

A、B两点的转动周期不同
【答案】A
【解析】
AB两点都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B转动的半径大于A转动的半径.两点共轴转动,角速度相同,A正确C错误;根据公式v=ωr可得两点的线速度不同,B错误;根据公式T=2π
ω
可得两点的周期相同,D 错误.
7。

7。

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速度大的先落地B。

质量大的先落地
C. 两个石子同时落地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平抛运动的时间取决于下落的高度,根据ℎ=1
2
gt2,结合两者下落的高度相同,可知两者同时落地,C正确.
8。

8。

当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实际绕行速率() A。

一定等于7。

9km/s B. 一定等于或小于7.9km/s
C。

一定大于7。

9km/s D。

一定介于7.9km/s—11.2km/s之间【答案】B
【解析】
人造地球卫星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 mM
R 2=mv2
R
得v=√GM
R

据此列式讨论即得.
解:第一宇宙速度为在地球表面绕地球做圆运动的最大速度由G mM
R
2=
mv2 R 得v=√GM
R
,当R=R地时,v=7.9km/s.
因为卫星轨道R≥R地,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环绕地球最大速度,故v≤7。

9km/s.故B正确.
故选B.
9.9。

人造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 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

所有卫星角速度都相同,与半径无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F=GMm
(R+ℎ)2=m4π2
T2
(R+ℎ)=mv2
R+ℎ
;可知半径
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与半径有关; 10。

10。

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A。

某行星的质量
B。

太阳的质量
C。

某行星的密度
D。

太阳的密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研究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力,列出等式求出中心体的质量.
解:A、研究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m r,知道行星的运动轨道半径r和周期T,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G,通过前面的表达式只能算出太阳M的质量,也就是中心体的质量,无法求出行星的质量,也就是环绕体的质量.故A错误;
B、通过以上分析知道可以求出太阳M的质量,故B正确;
C、本题不知道行星的质量和体积,也就无法知道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故C错误.
D、本题不知道太阳的体积,也就不知道太阳的平均密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研究天体运动,运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只能求出中心体的质量.
11。

11。

如图,一薄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OO’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

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相对圆盘静止。

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
B。

由于木块相对圆盘静止,所以不受摩擦力
C。

由于木块运动,所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D. 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选项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

1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一个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 一个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为零,它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也可能变化,如匀速上升的物体,合力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在增加,所以A错误.
B、根据A的分析可知,B错误.
C、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肯定不为零,如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所以C正确.
D、一个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为零,物体也可能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所以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计8×3分=24分)
13.13。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_,频率为
________,每隔________打一个点,某次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每个间距中有4个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E点的速度为_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1). 220V (2). 50HZ (3)。

0。

02S (4).
0.91m/s (5)。

2m/s2
【解析】
【详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 Z,每隔0.02s打一个点,某次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每个间距中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T=0。

1s;E点的速度为v E=
x DF 2T =(8.10+10.10)×10−2
0.2
m/s=0.91m/s;加速度为a=x CE−x AB
4T2
=(8.10+6.10−4.10−2.10)×10−2
4×0.12
m/s2=2m/s2。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越精确;能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大小.
14.14。

如图,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高为h的斜面上端滑到斜面底端。

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W G=________,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W N=________。

【答案】(1). mgh (2)。

0
【解析】
试题分析:当力和位移的夹角为锐角时,力对物体做正功,当力和位移的夹角为钝角时,力对物体做负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垂直于斜面向上的,而物体的运动是沿着斜面的向下的,所以重力与位移的夹角为锐角,根据功的公式可知,重力要对物体做正功,大小为mgh,而支持力是与物体的位移的方向垂直的,所以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
故答案为:mgh;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的理解,根据功的定义可以分析做功的情况.
15。

15.如图,在皮带轮传动装置中,已知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3倍,A和B两点分别在两轮的边缘上,C点离大轮轴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若皮带不打滑,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
v B:v c=_______________。

【答案】3:3:1
【解析】
【详解】对于A、B两点,皮带不打滑,A和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故:v A:v B=1:1;对于B、C两点,B、C在同一轮上,角速度ω相同,由公式v=ωr得到线速度之比:v B:v C=r B:r C=3:1;综上得到:v A:v B:v C=3:3:1。

【点睛】本题是圆周运动中典型问题,关键抓住相等量:皮带不打滑时,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4×10分=40分)
16。

16。

将小球以3m/s的速度平抛出去,他落地时的速度为5m/s,求: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及水平位移。

(取g=10m/s2)
【答案】0.4s 1.2m
【解析】
【详解】(1)小球的竖直分速度v y=√v2−v02=√25−9m/s=4m/s
则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v y
g =4
10
s=0.4s.
(2)水平射程x=v0t=3×0.4m=1。

2m.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17.17。

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
(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
(2)如果汽车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
【答案】(1)5000N (2)4640N
【解析】
(1)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二力平衡,故F=G=50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5000N.
(2)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F=m v2
r ,故F=G−m v2
r
=40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4000N。

点睛:本题关键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和受力情况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18。

18。

已知桑塔拉轿车的质量是1。

6×103Kg,它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
⑴通过的路程;
⑵发动机的牵引力;
⑶发动机的功率(g取10N/kg)
【答案】(1)1800m (2)1.6x103N (3)2.4x104
【解析】
【详解】(1)通过的路程S=vt=15m/s×2×60s=1800m;
(2)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牵引力F=0。

1G=0.1×1.6×103kg×10N/kg=1600N;
(3)功率P=Fv=1600N×15m/s=2.4×104W;
【点睛】本题考查路程、牵引力、功率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受到的阻力。

19.19.半径R=1m的1/4圆弧轨道下端与一水平轨道连接,水平轨道离地面高度h=1m,如图,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自圆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时速度为4m/s,滑块最终落在地面上,试求:
(1)不计空气阻力,滑块落在地面上时速度多大?
(2)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少?(取g=10N/kg )【答案】(1)6m/s (2) 2J
【解析】
(1)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2)对A到B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基本运用,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不需考虑速度的方向,这就是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