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导学案之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一、理解、积累“傲视、污秽、犀利、播弄、虐待、迟疑、鞭挞、罪孽、拖泥带水”等词语。

二、了解中国古代第一名诗人屈原的人生经历。

能力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育正确、流畅、有情感朗诵课文的能力。

二、体会象征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的古仁人情怀,做一个酷爱祖国的人。

相关资料链接:
1、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学者。

他的高作很多,有话剧《屈原》等,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

2、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

身世贵族,曾做
左徒、三闾医生,主张连齐抗秦,选用贤达,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被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医生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影响极大。

3、文学常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腕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露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按照不同标准分类,《屈原》别离属于话剧、多幕剧、历史剧、悲剧。

一、课前预习。

1、读课文,熟悉文章大意。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傲视()吼怒()污秽()犀利()
虐待()迟疑()鞭挞()罪孽()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傲视:
犀利:
播弄:
虐待:污秽:
雷霆:迟疑:
鞭挞:
祈祷:
忏悔:
罪孽:
拖泥带水:
3、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是我国杰出的、。

代表作品有诗集,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作品,开一代诗风;剧本有。

(2)屈原,名,又名,字,时期人。

重要作品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二、文本分析。

1、朗诵课文。

2、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屈原的生平及重要作品。

3、了解戏剧的资料。

4、文体介绍:
象征:概念——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它是按照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

作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的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加倍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