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钛微合金钢板的工业试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b -T i 微合金化钢板的工业试制
代晓莉,范建文,谢瑞萍,张维旭,王彦锋
(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1
)摘
要:用热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N b -T i 微合金钢的再结晶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炼钢、控轧
控冷工艺,进行N b -T i 微合金钢的工业试制。

分析了N b 、T i 等微合金元素对钢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对Q 345钢进行N b 、T i 微合金处理并采用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后,板材铁素体晶粒度提高1.5~2.0级,力学性能达到了Q 390D 的要求。

关键词:N b -T i 微合金钢;T M C P ;热模拟中图分类号:T G 142.13;T G 1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996(2005)01-0011-03
T r i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N b -T iL i c r o -a l l o y e d s t e e l p
l a t e D A I X i a o -l i ,F A NJ i a n -w e n ,X I ER u i -p i n g ,Z H A N G W e i -x u ,W A N GY a n -f e n g
(T h eT e c h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h o u g a n g ,B e i j i n g 1
0004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 r u l e s o f t h eN b -T im i c r o -a l l o y e dC -M n s t e e l h a v e b e e n r e s e a r c h e db y t
h e h o t s i m u l a t i o n t e s t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s u l t s o b t a i n e d i n t h e l a b o r a t o r y ,t h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s t e e l m a k i n g a n dT M C P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h a v e b e e nm a d e u p a n d t h e i n d u s t r y t r i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h a s b e e n p e r f o r m e d .S o m e r e s e a r c hw o r k h a s b e e n d o n e a b o u t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N b a n dT i e l e m e n t s o n t h e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a n d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f e r r i t e g r a i n s i z e l e v e l o f t h i s N b -T i m i c r o -a l l o y e d s t e e l p l a t e a d v a n c e s 1.5t o 2.0l e v e l a n d t h e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r e a c hQ 390D .
K e y w
o r d s :N b -T i m i c r o -a l l o y e d s t e e l ;T M C P ;h o t s i m u l a t i o n 收稿日期:2004-03-01作者简介:代晓莉(1977-)
,女(汉族),黑龙江人,工程师,硕士。

1前言
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
汽车零部件、管线钢等[1-3]。

利用N b 在钢中的
物理冶金特性,通过N b 、T i 微合金化技术及控
轧控冷技术,可使普通碳锰钢的晶粒明显细化,同时有较强的析出强化作用,从而在使材料冲击韧性不降低甚至有所改善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
材料的强度水平[4]。

为了提高板材质量,研发
新产品,在普通C -M n 钢的基础上,结合首钢总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了N b 、T i 微合金化的
应用研究。

2研究工作
2.1实验室工作
在进行工业试制前首先在G l e e b l e -2000热
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热模拟试验,研究材料的再结晶规律,以便科学制定轧制规程。

试样以10࠷/s 的速度加热到1200࠷,保温10m i n 后,以2࠷/s 的速度冷却到一定温度进行
双道次变形,变形温度范围为1120~840࠷,变形量为30%,道次间隔时间为0.1~100.0s 。

采用2种化学成分(普通C -M n 钢和N b -T i 微合金钢)试样,成分如表1所示,用于研究N b 、T i 微合金化对材料再结晶规律的影响。

试验获得变形温度、道次间隔时间对N b -T i 微合金钢软化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作为对比,采用同样方法获得Q 345钢的软化规律,道次变形量为20%,软化率的变化如图1b 所示,软化
率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材料的再结晶规律[5,6]。

·
11·2005年2月
·第22卷
·第1期F e b .2005V o l .22N o .1
轧钢
S T E E LR O L L I N G
图1N b -T i 微合金钢与Q 345钢软化率曲线
a )N i -T i 微合金钢,变形量30%
变形温度/࠷:1-1120;2-1080;3-1040;4-1000;5-960;6-920;7-880;8-840
;b )Q 345钢,变形量20%
变形温度/࠷:1-1000;2-960;3-920;4-880;5-840;6-800
由图1可以看出,道次间隔时间为10s 时,N b -T i 微合金钢的未再结晶区约在900࠷以下,
Q 345钢的未再结晶区在840࠷以下,N b -T i 微合金钢的未再结晶区比Q 345钢范围扩大,可以保证轧机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使轧机有能力加大未再结晶区的总压下量。

实验室研究为制定工业试制中的轧制规程提供了
依据。

2.2工业试制
2.2.1炼钢
冶炼工艺:铁水脱硫扒渣预处理→210t 转炉吹炼→挡渣出钢→钢包合金化→精炼站喂丝、调整成分→板坯连铸(全保护浇注)→铸坯精整。

表1试样化学成分
%


C S i M n P S N b T i Q 345(C -M n 钢)
0.12~0.160.25~0.401.25~1.40≤0.02≤0.02--N b -T i 微合金钢
0.12~0.16
0.25~0.40
1.25~1.40
≤0.02
≤0.02
0.03~0.05
0.01~0.02
2.2.2轧钢
根据实验室热模拟结果制定了控轧工艺。

工业轧制在首钢中板厂3300m m 轧机上进行,轧制规格包括厚12、16、20、25m m4种,基本覆盖了中板厚度范围。

在轧制工艺上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1)加热温度为1200~1250࠷,以保证N b (C ,N )完全固溶,同时存在未溶T i N 质点来抑制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并可降低终轧温度。

(2
)轧制过程实行控制轧制,进行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轧制。

根据N b -T i 微合金钢再结晶图所示,为了避免出现混晶组织,第1轧程粗轧阶段开轧温度控制在1000~1150࠷,采用大压下轧制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晶粒组织;第1阶段轧制结束后待温到材料未再结晶温度880࠷左右,然后进行第2轧程,即精轧阶段,控制总压
下量和道次压下量,以增加形变带和形变诱导析出效果,此阶段总变形量大一些对提高板材性能有益。

(3)终轧温度控制在780~840࠷左右。

(4
)终轧后采用水幕冷却,水冷终止温度控制在630~690࠷。

2.3板材的组织性能检验
对现场截取的中板试样进行金相组织及性能检验,按照国标G B /T 700-1988进行晶粒度及带状物评级,并对试样按国标进行横、纵向常温拉伸、不同温度下的冲击试验,以及时效冲击和冷弯试验。

3工业试制结果
3.1微观组织
金相观察结果表明,N b -T i 微合金钢中铁素体晶粒细小,晶粒度达到10级以上,带状物为4.5级;而相同轧制温度范围内Q 345钢的晶
·
21·轧钢
2005年2
月出版
粒度为8~9级。

由此可见,在原有Q 345成分的基础上添加N b 、T i 之后,微观组织有较明显变化。

图2为N b -T i 微合金钢板的金相组织。

图2N b -T i 微合金钢(X -02
)板的金相组织3.2力学性能
选取7块N b -T i 微合金钢板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并对首钢Q 345钢板的力学性能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N b -T i 微合金钢板与Q 345钢板的力学性能比较

样规格/m m 屈服强度/M P a 抗拉强度/M P a 伸长率/%冲击功/J N b -T i 微合金钢X -011241555327123X -02
1246557531115X -031640253831117X -041646256729115X -05
2043354828119X -062542256030130X -07
2541554530126Q 345钢
12
37952928123163735262799203715242810125
375
532
27
91
从表2可以看出,N b -T i 微合金钢与Q 345钢相比,不仅强度明显提高,而且塑性、冲击性能也有所提高,完全达到Q 390D 钢板的要求,部分达到Q 420级的要求,显示出N b 、T i 细化晶粒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钢种再结晶规律的掌握,制定合理的轧制工艺对提高钢材的各项性能也起到了较大作用。

4讨论
(1
)由图1可以看出,两道次间隔时间为10s 、N b -T i 微合金钢在880࠷时材料的软化率约在0.1左右,并且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软化率上升缓慢;在道次间隔时间为100s 时软化率不足0.3。

而Q 345钢的软化率在道次间隔时间为10s 时能达到0.8左右,道次间隔时间为100s
时完全软化。

这些现象表明,在普碳钢中加入N b 、T i 等微量合金元素后可以阻止奥氏体晶粒
形核、长大,延迟材料的再结晶。

(2)同一规格的N b -T i 微合金钢比Q 345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高30、40M P a ,伸长率基本相同或稍高,冲击功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N b 、T i 的细化晶粒作用。

并且,降低未再结晶轧制温度能使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改善。

同一规格的N b -T i 微合金钢,以厚12m m 板为例,X -02比X-01材料除冲击功稍降低外,其他力学性能均上升,二者的区别是,X -02比X -01在未结晶区轧制时压下量增加,轧制温度
下降。

这些现象表明,增加未再结晶区的板材压下量,降低轧制温度能提高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

(3)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N b -T i 微合金钢的晶粒均较细,晶粒度达到10级以上,而Q 345钢的晶粒度一般为8~9级,显示了N b 、T i 良好的细化晶粒作用。

5结论
(1)普碳钢化学成分中添加N b 、T i 可以降
低材料的再结晶温度;N b 含量为0.03%的钢板,再结晶温度在900࠷左右。

(2)N b -T i 微合金钢晶粒细小,板材晶粒度在10级以上,N b 、T i 细化晶粒的作用显著。

(3
)采用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可以较大地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钢板强度可达Q 390D 级,部分钢板强度可达Q 420级。

参考文献:
[1]G e o f f r e y T
i t h e r .1981~2001年间铌市场及技术的发展[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1-16.[2]东涛,孟繁茂,王祖滨,等.神奇的N b 一铌在钢铁中的应用[Z ].北京:中信美国钢铁公司,1996.[3]王祖滨,东涛.低合金高强度钢[M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4]王占学.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5]P a l m i e r eEJ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N i o b i u ms u p
e r -s a t u r a t i o n i n a u s t e n i t e o n t h e s t a t i c r e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 o f l o wc a r b o n m i c r o a l l o y e d s t e e l s [J ].M e t a l lT r a ,1996,27(4):951-960.
[6]K w o nO ,D e a r d oA J .I n t e r a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r e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 a n d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i nh o t -d e f o r m e dm i c r o a l l o y
e ds t e e l s [J ].A c t a M c t ,1991,39:529-537.
·
31·第22卷·第1期代晓莉等:N b -T i
微合金化钢板的工业试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