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克苏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敕造/赦免嗔怪/瞋视麦穗/恩惠绽放/淀粉
B . 开拓/拓本监生/监管炮烙/烙印忖度/踱步
C . 树梢/稍息谗言/谄媚伺候/窥伺胳膊/胳肢窝
D . 草窠/巢穴脊背/贫瘠提防/河堤蹿红/撺掇
2. (2分) (2020高二上·吴忠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颛臾社稷饿莩浅尝辄止
B . 崭新蜕变纾罪休戚与共
C . 编纂镂刻后嗣不屑一顾
D . 搭讪幽咽烟囱峥嵘岁月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初春校园,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 .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C . 1861年美国自由州与蓄奴州暴发战争,林肯总统向国会重申他无意干涉奴隶制,号召人们为国家统一而战。
D . 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的楼市旺季时节,交易情形也不瘟不火,景况大不如前。
4.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什么《水浒传》里血腥场面那么多,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快意呢?那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里都有压抑,通过这种场面使内心的压抑都释放出来了。
B . 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和对沙皇制度的专横和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他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影响。
C . 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D . 钱钟书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都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入。
他不仅在为人上,而且在学问上为后辈学子树立了楷模。
5. (2分)下列各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恶徼以为知者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 .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C .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 .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6. (2分) (2016高一上·河北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古今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 行李之往来
B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 秋毫不敢有所近
7. (2分) (2018高一上·湖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 . 萦青缭白
B . 日削月割
C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 . 吾从而师之
8. (2分) (2016高一上·宁夏期中)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尝为晋君赐(恩惠)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B .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籍)
C .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D .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9. (2分) (2020高一下·滕州月考)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识有诸诸: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爱:舍不得
B . 诚有百姓者诚:的确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恶:怎么
C .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形:表现今也制民之产制:规定
D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重视殆有甚焉殆:恐怕
10. (2分)判断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 .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1. (2分) (2019高一上·三明月考)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茂林修竹修:高,长
B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日期
C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引申为阅读
D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思想情趣,情致
12. (2分)下列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皇览揆余初度兮度日如年
B . 固众芳之所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 . 春与秋其代序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D . 及前王之踵武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3. (2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B . 鲁达打死郑屠后,“拔步走”以及回头指着已经死掉的郑屠故意大声说“你诈死”,然后“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等言语动作表现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C . 《筑路》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个精彩片段。
面临着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及尖锐的阶级斗争,筑路者,特别是积极分子,以惊人的毅力和无比顽强的意志同困难进行斗争,表现了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尔便是其中的一个。
他总是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
即使面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从未有过轻生的念头,表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D .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石猴跳入水帘洞的三个瞬间,体现了他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石猴向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并能与大家分享的优良品质。
14. (2分)对下列诗句的大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青泥岭的山路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折九道弯,蜿蜒小路绕着山岸转。
B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那悲伤的鸟儿在古木上号叫,雄鸟前飞雌鸟跟随在林间盘旋。
C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又听见子规鸟在夜月下悲啼,不由得使行路之人面对着空旷的深山发愁。
D .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成都这儿虽然说是快乐之地,但不如早早回家安全。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5. (6分) (2017高一上·钦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现代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构建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
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
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太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
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
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
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
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
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
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联系。
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
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通衢大道,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
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
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比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
(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
B . 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
C . 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太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
D . 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物时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汉字的分类中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感知方式,分类的依据一个是现象、一个事物的表象,这种分类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分类方式。
B . 象形的“初文”是汉字衍生的根基,作为义符,每个“初文”都能提示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汉字的大体意思,后来“初文”又被视为该类汉字的“部首”。
C . 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了汉字归类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联系的特征。
D . “役”字原不从“彳”,后来才以“彳”为义符,因为“彳”是纵横相交思维十字路口的象形,所以人们看到“役”字就会产生从役之人奔波于路的联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字既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反过来又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旳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就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
B . 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因而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某个意思肘,无需严密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
C . 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
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
D . 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观念,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6. (20分) (2019高三上·建平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动物园的领导是个野心家。
对他来说,园中的动物不过是自己往上爬的晋身之阶而已。
动物园里的长颈鹿脖子很短,獾没有自己的窝,旱獭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极少叫唤。
这些缺点不应该出现在动物园里,尤其是在这座经常有学校组织参观的动物园里。
②这是一座省级动物园,但是缺少几种基本的动物,例如大象。
但他们饲养了三千只野兔,以此暂时顶替。
然而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动物园也要逐渐完善。
终于轮到填补大象空缺的时候了。
恰值国庆日,动物园接到通知,大象的配给批文最终解决了。
然而当工作人员得知动物园的总经理给华沙方面写了一封请愿书的消息时,感到十分惊诧,这封请愿书拒绝了大象的配给,还阐述了用更加经济的手段获得大象的计划。
③请愿书是这么写的:“我和全体工作人员都意识到,饲养大象会给波兰矿工和炼钢工人带来巨大负担。
我们想降低自己的成本,建议用‘我们自己的大象’来替代批文配给的大象。
我们可以用胶皮制作一头大象,仿照真大象的尺寸,内部充气,并用围栏将其围起来。
这头‘大象’在细节处理和描绘上也力求逼真,即使从近处审视都无法辨别真伪。
让我们记住,大象是一种笨重的动物,不会进行任何跳跃和奔跑的动作,也不会打滚儿。
我们还要在围栏边立一个牌子,说明这是一头非常愚笨的大象。
由此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制造一架新的喷气式飞机或者修复一批教堂古迹。
请注意,这个创意以及本计划的编制都是我对我们共同事业和战斗的一点微薄献礼。
此致敬礼!”下面还有签名。
④这封请愿书显然到了一位素餐尸位的官员手上,这位官僚并不探究事件的本质,只是命人去制作巨大的橡皮皮囊,然后充上空气。
⑤给大象充气的任务交到了两个看门人手上,他们从皮囊的两端分别往里充气。
出于谨慎考虑,整个工作必须在当夜完成。
城市的居民已经知道要来一头真的大象,都想先睹为快。
⑥两位看门人把自己锁在工棚里,开始充气。
然而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他们发现,灰色的皮囊只是在地面上方凸起了并不明显的一点,形成了一个扁平的鼓包,根本看不出大象的样子。
夜越来越深,喧嚣和嘈杂的人声也早已隐去,动物园里只飘荡着胡狼的嚎叫。
两个筋疲力尽的人休息了片刻,还要提防着好不容易充进的那些气跑掉。
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并不习惯这样的体力活。
⑦“要是这样,我们恐怕得天亮才能完成。
”其中一人对同伴说,“到家之后,我该怎么跟老婆解释呢?要知
道她肯定不相信我,如果我说,我一夜都在给大象充气。
”
⑧“那当然,”另一个人赞同道,“给大象充气这种事说出来谁信啊。
”
⑨又折腾了半个小时后,他们实在累坏了。
大象的躯干又涨大了一些,但离充满的完整状态还差得很远。
⑩当他们休息时,其中一人注意到墙上凸出来的煤气阀。
他突发奇想,是否可以用煤气代替空气把大象充满呢?他把这想法告诉了同伴。
于是他们决定试试。
把煤气阀接上大象,结果事情的发展正如他们希望的那样,不一会儿工作间里就站起了一头大象,庞大的躯干、粗壮的腿、巨大的耳朵和特有的长鼻子,栩栩如生,大小和真的一样。
⑪第二天清早,有人把大象搬到了特意为它准备的带有围栏的场地——就在动物园的中心位置,猴笼的旁边。
大象被摆在天然岩石的背景下,看起来颇威严,前面还竖着一面牌子,上书“特别笨重——根本不会跑”几个大字。
⑫这天来参观的第一批观众中有一群由老师带领的当地小学生。
老师想用实地观摩的方式来给学生们讲授关于大象的课程。
全班学生在大象的围栏前站好后,老师开始讲课:“大象是一种食草动物,它们在长鼻子的帮助下拽下嫩树枝,吃上面的叶子。
”围在大象周围的小学生们充满惊奇地看着大象,等待着,想看看大象如何折下树枝,然而大象站在围栏里纹丝不动。
⑬勤奋好学的学生们刷刷地做着笔记。
老师继续说:“成年象的体重在四千到六千公斤左右,因此毫不奇怪,它们是目前陆地上生存的最大的动物。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森林之王是大象。
”一阵轻风吹过动物园。
突然,大象抖动了起来,开始飘向空中。
它在地面上方逡巡了一会儿,但在风的吹动下继续向上攀升,整个庞大的身躯呈现在蔚蓝色的天空背景下。
又过了一会儿,它飞得越来越高了,向地面的观众们展示着四条张开的圆柱形粗腿、鼓鼓的肚子和长鼻子。
然后它随风横向飞过围栏,高高地消失在树丛上方。
吓傻了的猴子们仰天发呆。
⑭后来,大象在附近的植物园被找到,它跌落在仙人掌上,被扎爆了。
⑮那些在动物园里的小学生,后来都中途辍学,成了无赖和流氓,整天喝伏特加、砸人家玻璃。
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有大象。
(有删改)
(1)本文第⑥—⑩段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两个看门人给大象充气的过程,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2)本文用平实的语言制造出了荒诞的喜剧效果,结合第⑫、⑬两段对此加以分析。
(3)读完小说,有人认为标题应为《大象》,也有人认为应为《飞上天的大象》,你更认同哪一个?试分析理由。
(4)这篇小说的结尾直白明了,请分析其独到之处。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7. (11分) (2020高一上·白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昌㝢,字俨望。
父攸之,位侍中。
昌㝢少而清靖,独立不群,所交者必当世清名,是以风流籍甚。
仕宋为尚书仪曹郎、建平王景素征北南徐州府主簿,以风素见重。
母老求禄,出为湘东太守。
还为齐高帝骠骑功曹。
昌㝢在郡,景素被诛,昌㝢痛之,至是启高帝理其冤,又与司空褚彦回书极言之。
高帝嘉其义。
历位中书郎、王俭卫军长史,俭谓昌㝢曰:“后任朝事者,非卿而谁?”临海王昭秀为荆州,以昌㝢为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事。
明帝将践阼,先使裴叔业赍诏昌㝢,令以便宜从事。
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叔业曰:“若尔便是拒诏,拒诏,军法行事耳。
”答曰:“能见杀者君也,能拒诏者仆也。
君不能见杀,政有沿流之计耳。
”昌㝢素有名德,叔业不敢逼而退。
上闻而嘉之,昭秀由此得还都。
昌㝢后为吏部尚书,尝有一客姓闵求官。
昌㝢谓曰:“君是谁后?”答曰:“子骞后。
”昌㝢团扇掩口而笑,谓坐客曰:“遥遥华胄。
”昌㝢不杂交游,通和泛爱,历郡皆以清白称。
后卒于侍中、领骁骑将军。
赠太常,谥曰简子。
(摘编自《南史·何昌㝢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
B . 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
C . 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
D . 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文中指表字,旧时的人于本名外,取与名含义相关的字以表示德行、特性等。
B . 王,文中指封建时代的最高官爵,可以封给皇族或有功的大臣。
如建平王、临海王。
C . 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 . 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何昌㝢为人清白,有好名声。
他年少时卓尔不群,与有清白名声的人交往,从不乱交朋友,为人通达和悦,有爱心,为官声誉很好。
B . 何昌㝢知遇感恩,重情重义。
他曾在建平王景素手下任职,景素受害后,他非常痛心,上奏皇帝,写信给司空褚彦回,陈述景素的冤情。
C . 何昌㝢受到重视,担任要职。
他因风流素雅而被看重,临海王昭秀让他代理荆州事务;他曾担任吏部尚书等职;他曾被人称为是执掌朝政的人。
D . 何昌㝢为人正直,不惧权势。
何昌㝢拒绝了裴叔业的要求,不惧裴叔业的威胁,还表示不惜杀了裴叔业,最终裴叔业不得不退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帝将践阼,先使裴叔业赍旨诏昌㝢,令以便宜从事。
②昌㝢团扇掩口而笑,谓坐客曰:“遥遥华冑。
”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18. (6分)(2019·天河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述“高官厚禄如果不合礼义就不应该接受”这一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荀子以日常生活为例,阐明学习的意义,即使“________”,但通过火烤把它加工成车轮,也能做到“________”。
(3)《蜀道难》中,“________”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蜀地山峰之高,“________”一句极言其绝壁之陡险。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19. (5分)(2017·宜宾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康德)
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的忙起来。
(梁实秋)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自己针对现实的思考,自选角度作文。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5-1、
15-2、
15-3、
16-1、
16-2、
16-3、
16-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7-1、
17-2、
17-3、
17-4、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18-1、
18-2、
18-3、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