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篮球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运用
摘要:心理训练在当今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也成为一种主要
的教学手段。

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在篮球教学中应用运动表象训练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训练方法运动心理表象训练篮球
在体育教学中,篮球是一项主要的教学内容。

教材对篮球基本动作要求严格,而授课时间相对较少,学生难以掌握。

要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动作,势必需要增加授课时间。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篮球教学中进行了运动表象训
练的研究,以便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瑞安市滨江中学2010级学生,通过随机抽样选取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每班23人。

2.研究方法:采用教学实验法进行对比研究。

3.研究时间:实验期为2011年3月—4月间,教学时数为10学时。

4.研究内容: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内容相同,进度相同,考核标准、场地、
器材相同,对照班以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班着重进行运动表象训练。

二、实验过程
1.实验前测:实验开始前,调查两班学生情况,均为初学者,实验班与对照
班没有显著差异,具备实验条件。

2.实验措施:实验分为2个阶段,即初步完成动作阶段和动作提高阶段。


一阶段都提出了5步教学方法(见图1):
图1、五步教学法与表象训练过程关系图
3.实验后评:为了验证教学效果,在学习10课时结束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
学生按考核标准进行测试评定。

三、结果与分析
课时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考评。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班经过
表象训练教学后,能够加速篮球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见表1、表2)。

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行进间投篮达标成绩比较
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行进间投篮技评成绩比较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运用表象训练,使思维与运动有机结合起来,
行进间投篮达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差
异性。

表象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表象训练是一种自觉的表象活动,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自动地建立巩固和回忆动作表象。

用表象指导练习,
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行进间投篮技评比较可以看出二
者存在差异。

从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班技评优10人,占总人数的43.47%;
良好13人,占56.52%。

而对照班技评优4人,占总人数17.39%;良好11人,
占47.82%;及格8人,占34.78%。

通过以上比较显而易见,实验班只用表象训
练方法教学,各项技术技评和达标成绩均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方法。

四、小结与建议
1.运动表象训练充分运用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运动表象是把过去已有
的经验储存在记忆的运动感觉,再进行意识化的过程,它有两种性质,即视觉表
象和动觉表象。

视觉表象,是指对某一运动的观看所描绘出来的表象。

动觉表象,是指亲自参加某一运动表象的训练,使学生在视觉表象、动觉表象训练的基础上,形成运动表象,最后达到复合性感觉表象,使动作完美、协调地完成。

2.经过表象训练教学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在篮球技术教学中,能提高课
的效益,增加课的活动内容和方式,相对减少授课时数,且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
动作,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因此,运动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有推广的必要。

3.实验结果证明,我们采用5步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它促进了学生运动能
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4.表象训练要结合精练的语言提示进行,应遵循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由简
到繁,由易到难。

5.表象训练的方法和过程要规范,必要时可采用电化教学等方法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力为运动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