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合集下载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培养性状的观察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培养性状的观察

实验四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培养性状的观察在细菌学检验中,细菌的分离培养是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

从混杂微生物中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分离;纯培养是指一株菌种或一个培养物中所有的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

分离培养的目的在于从被检材料中,或者从污染的众多杂菌中分离出纯的病原菌。

细菌分离培养应先从被检材料或病料中分离培养单个菌落,然后钓取可疑菌落进行纯培养,再将纯培养物移植培养。

目的要求1.学习、掌握需氧菌和厌氧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技术。

2.了解细菌的菌落形态及其在各种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

3.了解培养性状对细菌鉴别的重要意义。

4.掌握钓菌、纯培养及移植技术。

操作步骤一.需氧性细菌分离培养法1. 平板划线分离法菌种被其他杂菌污染时或混合菌悬液常用平板划线法进行纯种分离,此法是借助将蘸有混合菌悬液的接种环在平板表面多方向连续划线,使混杂的微生物细胞在平板表面分散,经培养得到分散的由单个微生物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从而达到纯化目的。

但划线分离的培养基必须事先倾倒好,需充分冷凝待平板稍干后才可使用;为便于划线,一般培养基不宜太薄,每皿约倾倒20 ml 培养基,培养基应厚薄均匀,平板表面光滑。

划线分离主要有连续划线法(图4-1)和分区划线法(图4-2)两种。

划线法示意图见图4-3。

(1)连续划线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环直接取平板上待分离纯化的菌落。

将菌种点种在平板边缘一处,取出接种环,烧去多余菌体。

将接种环再次通过稍打开皿盖的缝隙伸入平板,在平板边缘空白处接触一下使接种环冷却,然后从接种细菌的部位在平板上自左向右轻轻划线,划线时平板面与接种环面成30~40度角,以手腕力量在平板表面轻巧滑动划线,接种环不要嵌入培养基内划破培养基,线条要平行密集,充分利用平板表面积,注意勿使前后两条线重叠。

划线完毕,关上皿盖。

灼烧接种环,待冷却后放置接种架上。

培 养皿倒置于适宜的恒温箱内培养。

培养后在划线平板上观察沿划线处长出的菌落形态,涂片镜检为纯种后再接种斜面。

微生物学--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微生物学--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5.指示剂
• 常用的指示剂:酚红、中性红、溴麝香草酚蓝、溴甲酚紫、 甲基红等
一、培养基
(二)培养基分类
1.按成分分类
• 合成培养基:是人工合成,组分明确,都是无机盐和化学 纯物质组成的培养基 • 天然培养基:也称复合培养基。是指含有化学成分不完全 明了或各批物质的成分很难一致的天然物质所组成的培养基, 如蛋白胨、牛肉膏、肉浸液、鸡蛋、马铃薯等。细菌检验常 用
一、培养基
6.灭菌 • 高压蒸汽灭菌
• 无糖:103.4kPa
121.3℃维持
15~20min
• 有糖: 68.95kPa 115℃ 维持
15min
• 间歇蒸汽灭菌法:血清、牛乳、鸡蛋 • 血清凝固器灭菌
一、培养基
7.质量检验 • 无菌试验:将制好的培养基在35℃温箱培养过夜,判定是否 灭菌合格 • 效果检查:按不同的培养要求,接种相应菌种,观察细菌的 生长、菌落形态、色素、溶血及生化反应等特征,判断培养基 是否符合要求
(2)结果 抗酸性细菌和非抗酸性细菌
三、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革兰染色
三、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未脱色细菌呈红色为抗酸性细菌 •脱色经复染呈蓝色为非抗酸性细菌
三、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3.其他染色方法
(1)鞭毛染色 (2)荚膜染色
第二节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重点提示
•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 培养基的种类 •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程序 • 细菌接种与培养方法 •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2020/2/28
7
常用诊断流程
• 表解法 区别比较复杂细菌,将各种细菌及其多 种
特性列成矩阵表格,使相互区别点十分明显,便于分析 比较

肠杆菌科初步分属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一、无菌操作技术1、定义是指在执行实验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无菌操作技术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是保证微生物实验准确和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2、内容无菌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1)创造无菌的培养环境。

包括提供密闭的培养容器、培养容器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等;2)在操作和培养过程中防止一切其它微生物的侵入的措施。

包括紫外线杀菌、甲醛熏蒸、超净台的消毒与检测、操作工具、器皿灭菌、操作方法等。

3、无菌操作原则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接种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2)在操作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3次后使用。

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须用消毒的钳、镊子等;3)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能触及试管或平皿边;4)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5)接种环或接种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须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6)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倾倒平板应在超净台内操作,并且在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反复用酒精灯烧。

二、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求1、无菌室(1)无菌室的结构:更衣间、缓冲间、操作间;(2)无菌室的消毒和防污染•每日(使用前)紫外线照射(0.5~1小时);•每月用新洁尔灭擦拭地面和墙壁一次的方式进行消毒;•每季度用甲醛、乳酸、过氧乙酸熏蒸(2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增加熏蒸频次。

(3)无菌室使用要求①无菌室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拭擦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②无菌室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线,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拭擦,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③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室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细菌学检验-总结

细菌学检验-总结

细菌学检验重点(选择20个20分,填空52个26分,名词解释6个18分,简答6个24分,论述1个12分)注:以下内容主要是老师的红字部分,可能看的过程有些吃力,大家结合课件和书本看哈,帮助理解,不过老师说过考点重点在红字部分的第一章细菌学实验的基本要求1、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差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2、生物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es)–实验对象: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综合措施: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设施、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的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原则•积极防止操作者在污染的环境中接触生物危害物;•主动封闭生物危害材料产生之源,防止从操作部位向周围环境释放;•尽量减少生物危害材料向周围环境意外释放所造成的后果。

3、实验室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生物安全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4、在主实验室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5、各级生物防护实验室特点•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P1):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P2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在处理危险度2 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混合营养物制品。
组成和作用
---营养物质:蛋白胨、肉浸液、牛肉膏、糖醇类、血液、 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无机盐类
---水 ---凝固剂:琼脂、明胶 ---抑制剂 ---指示剂
4
培养基的种类(按用途分类)
基础培养基:培养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如普通平板。 营养培养基:能满足营养需求较高细菌的生长,如血平板。 鉴别培养基:含有某些特定的底物,用于鉴别细菌,如克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斜面接种法 倾注培养法:用于细菌计数 涂布法
分区划线法
第一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二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三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其他接种方法
5
细菌培养法
一般培养(需氧培养)
---培养温度:35℃(采用恒温培养箱) ---培养时间:18~24h
二氧化碳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箱、烛缸法、化学法 厌氧培养法:厌氧培养箱、厌氧袋、厌氧罐、疱肉培养
2017-10-11
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目的: 主要用于诊断病人是否发生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用于检测注射用液和生物制品有无内毒素污染。
检测方法: 家兔发热法 鲎试验
细菌外毒素的测定
体内毒力试验: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被
相应抗毒素中和,若先给动物注射抗毒素,然后再注射外 毒素,则动物不产生中毒症状。
有动力 现象
无动力 现象
细菌的生物化学鉴定技术
3
6
细菌的代谢产物检测与鉴定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酶类试验 抑菌试验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糖类发酵试验 氧化-发酵试验 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 七叶苷水解试验 甲基红试验 VP试验

第一章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第一章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第一章细菌检验基本技术一、名词解释1.培养基2.Gram stain二、选择题【A1型题】1.做细菌培养时,采集标本的最佳时间是A、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B、应用抗菌药物之后采集标本C、一边应用抗菌药物一边采集标本D、采集标本与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没有关系E、应用抗菌药物一天后采集标本2.采集窦道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应选择A、坏死组织B、窦道底部取活组织C、窦道口取标本D、窦道流出的液体E、窦道中央的脓液3.盛装细菌学检查标本的容器A、用75%酒精浸泡24小时后直接应用B、用碘酒浸泡12小时后直接应用C、高压灭菌,煮沸或干热灭菌D、用浓H2SO4处理后,直接应用E、用水洗后直接应用4.尿液做厌氧菌培养时A、取消毒中段尿B、无菌注射器从耻骨上缘行膀胱穿刺术抽取C、自然导尿D、放入无菌试管送检E、盛装尿液的容器不必将标本与空气隔绝5.怀疑肠热病患者,应如何采集标本A、发病的第一周采集血液,第二周采集尿液,第三周采集粪便B、发病的第一周采集尿液,第二周采集血液,第三周采集粪便C、发病的第一周采集尿液,第二周采集粪便,第三周采集血液D、发病的第一周采集血液,第二周采集粪便,第三周采集尿液E、发病的第一周采集粪便,第二周采集血液,第三周采集粪便6.标本不需要保温送检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柰瑟菌B、淋病C、流感嗜血杆菌D、阿米巴滋养体E、大肠埃希菌7.采用运输拭子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可延长保存时间,但一般不超过多长时间A、1天B、2天C、3天D、4天E、5天8.细菌不用染色直接镜检主要用于检查A、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B、细菌的排列.C、细菌的形态D、细菌的夹膜E、细菌的鞭毛9.常用的碱性染料是A、伊红B、刚果红C、结晶紫D、瑞氏染料E、姬姆萨染料10.常用的酸性染料是A、结晶紫B、美蓝C、瑞氏染料D、姬姆萨染料E、伊红11.细菌经革兰染色,结果是A、革兰阳性菌为红色,革兰阴性菌为紫色B、革兰阳性菌为紫色,革兰阴性菌为红色C、革兰阳性菌为紫色,革兰阴性菌为兰色D、革兰阳性菌为兰色,革兰阴性菌为红色E、革兰阳性菌为兰色,革兰阴性菌为紫色12.下列不是抗酸性细菌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人结核分枝杆菌C、牛结核分枝杆菌D、非结核分枝杆菌E、异染颗粒染色13.敏感性最强的染色方法是A、革兰染色B、抗酸染色C、鞭毛染色D、荧光染色E、异染颗粒染色14.为进一步观察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应做下列哪种染色A、革兰染色B、抗酸染色C、鞭毛染色D、荧光染色E、异染颗粒染色15.为观察细菌的运动情况,常用下列哪种方法A、悬滴法B、革兰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D、鞭毛染色法E、墨汁染色法16.下列不是细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是A、蛋白质B、肉浸液C、牛肉膏D、琼脂E、血液17.在制备培养基时,为有利于检出病原菌而抑制非病原菌,常加入一定量的抑制剂,下列属于抑制剂的是A、维生素B、氨基酸C、胆盐D、嘌呤E、嘧啶18.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19.SS琼脂平板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20.克氏双糖铁琼脂(KIA)属于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21.糖发酵管属于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22.巧克力琼脂平板属于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23.疱肉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24.可用碱性琼脂或TCBC琼脂培养基分离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沙门菌C、志贺菌D、大肠埃希菌E、铜绿假单胞菌25.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的鉴别,其原因是A、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均为发酵型B、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均为氧化型C、肠杆菌科细菌为发酵型,非发酵菌为氧化型或产碱型D、肠杆菌科细菌为氧化型,非发酵菌为发酵型E、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均为产碱型26.七叶苷水解试验主要用于D群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该试验阳性的细菌是A、肺炎链球菌B、无乳链球菌C、化脓链球菌D、肠球菌E、草绿色链球菌27.硫化氢试验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属及种的鉴别,不产生硫化氢的细菌是A、沙门菌属B、肠杆菌属C、枸橼酸杆菌属D、变形杆菌属E、亚利桑那菌属28.氧化酶试验阴性的细菌是A、奈瑟菌属B、莫拉菌属C、葡萄球菌属D、铜绿假单胞菌E、弧菌29.过氧化氢酶试验(触酶试验)主要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初步分群,下列正确的是A、葡萄球菌阴性,链球菌属阳性B、微球菌阴性,链球菌属阳性C、葡萄球菌与链球菌均阴性D、葡萄球菌阳性,链球菌阴性E、葡萄球菌与链球菌均阴性30.葡萄球菌可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是结合凝固酶,另一种是分泌至菌体外的游离凝固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合凝固酶可用玻片法检出,游离凝固酶可用试管法检出B、结合凝固酶可用试管法检出,游离凝固酶可用玻片法检出C、结合凝固酶和游离凝固酶均可用玻片法检出D、结合凝固酶和游离凝固酶均可用试管法检出E、结合凝固酶和游离凝固酶不能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出31.下列CAMP试验阳性的细菌是A、A群链球菌B、B群链球菌C、C群链球菌D、D群链球菌E、F群链球菌32.下列对杆菌肽敏感的细菌是A、A群链球菌B、B群链球菌C、C群链球菌D、D群链球菌E、F群链球菌33.下列对optochin纸片敏感的细菌是A、A群链球菌B、B群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草绿色链球菌E、肠球菌34.对沙门菌属及志贺菌属进行血清分型时,一般采用的凝集反应试验是A、玻片法凝集试验B、反向间接血凝试验C、胶乳凝集试验D、协同凝集试验E、试管法凝集试验35.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耐β-内酰胺抗生素的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1)时,常用的方法是A、Southern印迹B、Northern印迹C、斑点杂交D、PCRE、生物芯片技术36.下列可产生内毒素的病原体是A、革兰阳性细菌B、真菌C、抗酸性细菌D、病毒E、革兰阴性细菌37.有关细菌培养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B、血琼脂平板属于营养培养基C、SS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D、疱肉培养基属于厌氧培养基E、蛋白胨水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38.细菌检查最快速的检测方法是A、电镜检查B、动物试验C、分离培养D、直接涂片镜检E、血清学试验39.用鲎试验测定的物质是A、类毒素B、肠毒素C、神经毒素D、外毒素E、内毒素40.细菌染色法中,最常用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是A、革兰染色B、抗酸染色C、鞭毛染色D、荚膜染色E、芽胞染色41.为鉴定肠杆菌科细菌进行IMViC试验,不属于IMViC试验项目的是A、VP试验B、甲基红试验C、硝还试验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E、吲哚试验42.芽胞、鞭毛、荚膜及异染颗粒等的染色称为A、美兰染色B、革兰氏染色C、抗酸染色D、特殊染色E、复红染色43.革兰染色阴性的细菌颜色是A、蓝色B、紫色C、红色D、黄色E、白色44.适于用麦康凯(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是A、肠道菌B、分离培养鼠疫杆菌C、白喉棒状杆菌D、培养布鲁氏菌E、百日咳杆菌45.常用痰涂片抗酸染色光镜检查进行初步诊断的细菌是A、军团菌B、支原体C、流感嗜血杆菌D、肺炎链球菌E、分枝杆菌46.患者6岁,春节后突然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为疾病诊断、病原体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以下是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一、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建立在经典微生物学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快速等优点,但易受主观因素和经验限制,且无法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准确鉴定。

1、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是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

该方法主要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观察。

2、培养基培养培养基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3、生化鉴定生化鉴定是通过测定微生物对各种生化试剂的反应,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从而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鉴定。

二、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快速化和高精度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1、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对样本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等领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或RNA等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核酸分子的序列、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特异性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3、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将色谱分离与质谱鉴定相结合的检测方法,通过将样本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了解其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的鉴定。

细菌学检验-4-细菌的分型及其检测技术

细菌学检验-4-细菌的分型及其检测技术
耐药(resistant, R):表示测试菌不能被测定药物常 规给药后在体内能够达到的浓度所抑制。
质量控制
培养基 菌液浓度 含药纸片 采用标准菌株作对照。
三、稀释法
是体外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待检菌生长活 性的方法。将抗菌药物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中稀释。
肉汤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
7.用无菌镊子或纸片分配器将抗菌纸片粘贴于 M-H琼脂的表面,一旦纸片贴上,不能移动;各 抗菌纸片中心距离应大于24mm,纸片距平板内 缘应大于15mm。
8.经过35℃16~24h孵育。
9.量取抑菌环直径(mm), 根据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敏感(susceptible, S):表示测试菌能被测定药物常 规剂量给药后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所抑制或杀灭。
中介(intermediate, I):指最小抑菌浓度(MIC)接 近药物的血液浓度或组织浓度,疗效低于敏感菌。中 介还可作为敏感和耐药的缓冲区,以减少实验条件的 失控而导致较大的错误结果。对于K-B纸片法结果表 现为“中介”的药物,应做定量药敏试验来确证其敏 感性。
institute )标准,报
告细菌对该抗生素: 敏感(susceptible,S)、 注:NCCLS是美国临床实验室标
准化委员会的英文缩写,推荐的
耐药(resistant,R)、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操作方 中介(intermediate,I)。法和判断标准被世界上许多国家
和地区所采用。
2005年该委员会更名为临床实验 室标准化协会 CLSI
操作方法 :
1.将在约56℃恒温的无菌M-H琼脂倾注直径为 90mm的平板,其厚度 4mm。
2.无菌挑取孵育16~24h的血平板上4~5个菌落。

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有
些对人类健康有益,有些则可能引发疾病。

因此,对细菌进行检验
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细菌检验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细菌检验方法之一是培养法。

培养法是通过将
样本置于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条件,促使
细菌在培养皿中生长和繁殖。

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细菌会形成典
型的菌落,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
断细菌的种类。

其次,鉴定细菌的生化试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生化试验是
通过检测细菌在特定生化反应条件下的代谢产物,来判断细菌的特性。

比如,利用氧化酶试验来判断细菌是否具有氧化酶酶活性,利
用大肠杆菌培养基来区分大肠杆菌等。

除此之外,PCR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检验方法。

PCR法是一种
快速、高效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扩增细菌DNA片段,再通过电
泳等手段来检测细菌的存在。

PCR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细菌。

最后,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也是细菌检验的重要环节。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是通过将不同抗生素涂布在培养皿上,观察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出对患者病情最有利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包括培养法、生化试验、PCR 法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细菌检验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细菌学检验

(完整word版)细菌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重点第一章细菌学实验的基本要求1、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差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2、生物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es)–实验对象: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综合措施: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设施、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的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原则•积极防止操作者在污染的环境中接触生物危害物;•主动封闭生物危害材料产生之源,防止从操作部位向周围环境释放;•尽量减少生物危害材料向周围环境意外释放所造成的后果。

3、实验室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生物安全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4、在主实验室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5、各级生物防护实验室特点•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P1):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P2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在处理危险度2 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SL-4/P4 ):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细菌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

1、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P52、细菌分离:从样本中获得活的纯化的细菌的过程,样本可以含有或不含有杂菌。

P263、细菌培养:从样本中获得活的纯化的细菌或将以获得的细菌增值,以便做进一步的研究和鉴定。

P264、培养基:指经人工配制,将供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按比例配制而成的基质,可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传代、鉴定、菌种保存等。

P265、菌落:单个细菌分裂增殖成为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P356、纯培养:挑取一个菌落,接种到另一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纯种菌落的过程。

P267、噬菌体:是一类能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P918、噬斑:噬菌体对宿主菌的裂解作用可使带菌平板上产生透亮的溶菌空斑,称噬斑。

P929、溶原性转换:某些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表现型性状改变很多,称为~。

10、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蛋白质类抗菌物质,这种物质仅对产生菌亲缘关系近的细菌有抗菌作用,而对产生菌本身不敏感。

P9611、药敏试验:指在体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细菌能力的实验。

P9912、最低抑菌浓度MIC:稀释法所测得的某抗菌药物抑制待测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P10013、消毒:只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14、抑菌: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P12115、灭菌:灭杀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使其达到无菌状态。

P12216、杀灭作用: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之彻底死亡,称为杀灭作用。

17、抑制作用:仅使之停止生长与繁殖,一旦作用因素去除仍可复苏,称为抑制作用。

P12318、防腐:杀灭清除无生命有机物中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

P12119、流通蒸汽消毒法:又称常压蒸汽消毒,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利用1000C的水蒸气进行消毒,细菌繁殖体15-20分钟可被杀灭,常不能杀灭全部细菌芽孢。

细菌学检验知识点总结

细菌学检验知识点总结

细菌学检验知识点总结细菌学检验是临床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细菌的病原性、药敏试验等方面。

细菌学检验的结果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细菌学检验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病原细菌检测方法1. 细菌培养和鉴定细菌培养是检验的第一步,通过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以让细菌生长,然后进行鉴定。

而鉴定通常包括对菌落形态、涂片染色、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分析。

2.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技术、16S rR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病原细菌进行检测和鉴定,是细菌学检验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3. 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免疫学技术,如ELISA、免疫荧光等,可以对病原细菌进行快速检测,缩短检验时间,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4. 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来确定病原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常见病原细菌及其特点1.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它们的特点是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紫色,具有厚壁和无外膜。

2.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它们的特点是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红色,具有薄壁和外膜。

3. 厌氧菌厌氧菌是一种在无氧环境中生长的细菌,如产气荚膜梭菌、肠道球菌等,它们的特点是无氧代谢,对氧敏感。

4. 耐酸菌耐酸菌是一种对酸性环境具有很强适应性的细菌,如结核菌等,它们的特点是能在酸性环境下生长。

5. 其他特殊细菌还有一些特殊的细菌,如立克次体、支原体等,它们的生长环境、生物学特性都与一般的细菌有所不同,需要采用特殊的检测方法。

三、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1.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是进行细菌培养的最基本的物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定期对培养基的成分、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价。

2. 设备的质量控制细菌学检验所需的设备如显微镜、高压灭菌器、生化培养柜等都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验,确保其稳定可靠。

尿液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尿液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 2.中段尿细菌计数:用来助诊尿路感染。 • 加样器取5微升或定量接种环取尿
液。 在血平板上35度18~24小时。菌落 计数,然后在计算出每毫升尿液细菌数。 •
2021/8/6
13
• 特殊菌落培养 (1)淋病奈瑟菌培养 巧克力平板培养基 5~10%CO2 (2)厌氧菌培养 穿刺接种 (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4)真菌培养
2021/8/6
14
• 细菌培养:48h无细菌生长,报告阴性。此 间有细菌生长,需进行鉴定相做药敏试验。
• 报告方式 培养48h无细菌生长,报告“2 天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及 其菌落计数(菌落数/ml)和药敏结果。
2021/8/6
15
2021/8/6
6
• 7、留取尿液标本应立即送检,否
则尿中细菌迅速繁殖,使菌落计
数不可靠而影响诊断;
8、无菌导尿管采集尿液,应在排
出15ml尿液后收集标本,但导尿
有潜在引入尿道菌的危险。
9、留置导尿管采尿,应先以
75%酒精消毒导管口,用无菌注
射器收集5—10ml尿,长期留置
导尿管患者,应在更换新尿管时
2021/8/6
2
• 常见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 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 形杆菌和伤寒沙门菌等。
2021/8/6
3
尿液标本
• 无菌采集中段尿
• 如考虑厌氧菌感染, 采取膀胱穿刺法采 集标本。
• 排尿困难者考虑导
尿采集标本。 2021/8/6
4
尿液标本的采集
• 1、一般原则 通常应采集中段晨 尿10~20ml送检。原则上应选择 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尿液; 2、沙门氏菌感染 一般在病后2 周左右采集尿液培养; 3、钩端螺旋体感染 一般在病后 2周左右采集尿液培养;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 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还是脂溶
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 征及迁移性等; 2)、在液体培养中: 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 3)、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
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1.点状 2.圆形 3.丝状 4. 不规则形 5.假根状 6.纺锤 状
d.表面:有无生长、性状(膜状、环状)、菌膜厚薄及 表面特征(光滑、颗粒、皱状);
e.其他:有无特殊气味,色素。如果是糖发酵培养基则 主要观察是否产酸和有无气体。
5)、穿刺接种法(半固体接种)
多用于保存菌种、观察动力及厌氧培养等也可以 用于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反应。 (1)如斜面接种法持好菌种管及培养基管; (2)以灭菌接种针从菌种管取菌,垂直刺入培养基的中 心(半固体或一般琼脂高层)直达近管底部(但不能 完全刺到管底),接种针应沿原路退出; (3)经培养后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到:沿穿刺线生长, 线外的培养基清亮表示细菌无动力;穿刺线模糊不清, 或沿穿刺线向外扩散生长,或整个培养基混浊表示细 菌有动力。
③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室操作,不得随 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在无 菌室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2、超净工作台
超净台的使用与保养: (1)风速保持在0.32-0.48米/秒; (2)使用前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3)让超净台预工作10-15分钟; (4)使用完毕后,用70%酒精将台面和台内四周擦拭干
(1)取菌技巧 D
1. 调整 Pipetman 刻度 (P1000 吸取 范围 200 ~ 1000μl)
2. 插上灭过菌之 Tip
(用力插紧)

细菌学检验-细菌的分型及其检测技术

细菌学检验-细菌的分型及其检测技术
institute )标准,报
告细菌对该抗生素: 敏感(susceptible,S) 、 注:NCCLS是美国临床实验室标
准化委员会的英文缩写,推荐的
耐药(resistant,R) 、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操作方 中介(intermediate, I)。法和判断标准被世界上许多国家
和地区所采用。
2005年该委员会更名为临床实验 室标准化协会 CLSI
? 质量控制
? 培养基 ? 菌液浓度 ? 含药纸片 ? 采用标准菌株作对照。
三、稀释法
? 是体外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待检菌生长活 性的方法。将抗菌药物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中稀释。
? 肉汤稀释法 ? 琼脂稀释法
? 测MIC(最小抑菌浓度):某抗菌药物抑制待测
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 测MBC (最小杀菌浓度):是指能杀灭 99.9%
7.用无菌镊子或纸片分配器将抗菌纸片粘贴于 M-H琼脂的表面,一旦纸片贴上,不能移动;各 抗菌纸片中心距离应大于24mm,纸片距平板内 缘应大于15mm。
8.经过35℃16~24h孵育。
9.量取抑菌环直径( mm), 根据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第四章
细菌的分型及其检测技术
? 细菌噬菌体分型技术 ? 细菌素分型技术 ? 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与分型 ? 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略) ? 色谱和质谱技术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
(略) ? 细菌的自动化鉴定技术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标本
直接涂片检查 分离培养 分子生物学技术
其它
(并非所有标本 )
(核酸杂交、 PCR) (HPLC)
? 通过观察是否形成抑菌斑(抑菌区 域),对实验菌进一步分型鉴定。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二、染色标本
· 细菌标本经染色后,除能清楚看到细菌的形态、大小、 排列方式外,还可根据染色反应将细菌进行分类,因 此染色标本的检查在细菌的初步鉴定中应用最广,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一)常用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复合染料。 ·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革兰染色、抗酸染色、
荧光染色。
革兰染色
三、生化反应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原理:不同种类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的酶, 因而对各种糖(醇、苷)类的代谢能力也有所不同,即使能分 解某种糖(醇、苷)类,其代谢产物可因菌种而异。检查细菌 对培养基中所含糖(醇、苷)降解后产酸或产酸产气的能力, 可用以鉴定细菌种类。
方法:将待试菌接种于葡萄糖磷酸盐蛋白胨水中, 35℃孵育48~96h后,于5ml培养基中滴加5~6滴甲基红指示 剂,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呈现红色者为阳性,桔黄色为阴性,桔 红色为弱阳性。
应用:常用于肠杆菌科内某些种属的鉴别,如大肠 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肠 杆菌属和哈夫尼亚菌属为阴性,而沙门菌属、志贺菌 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为阳性。
3
革兰阳性菌细胞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
晶紫和碘牢固的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乙醇脱色;而革
兰阴性菌细胞内含极少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吸附染料量少,形
成的复合物分子也较小,故易被乙醇脱色。
2. 染色方法
1 标本涂片、干燥和固定。 2 染色:在已固定细菌涂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数滴, 室温作用1min,用细流水轻轻冲洗,甩去积水。再滴 加碘液数滴,室温作用1min,冲洗。滴加95%酒精数滴, 轻轻摇动玻片几秒钟,使均匀脱色,然后斜持玻片, 使脱掉的染料随酒精流去,再滴加酒精,直到流下的 酒精无色为止(约需30s),立即用细流水将酒精冲掉。 再滴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约30s后用细流水冲洗。 3 标本染色后,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滴香柏油后 用油镜观察。

检验科细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细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细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细菌学是研究微生物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学科,细菌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在医学、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细菌学中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一、基本实验室设备与培养基在进行细菌学检测与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室设备和培养基。

实验室设备包括培养皿、管子、显微镜、离心机等,培养基主要有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不同种类的专用培养基。

二、常见的细菌检测方法1. 直接镜检法直接镜检法是一种快速初步检测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等特征,从而进行初步鉴定。

这个方法适用于样本中细菌数量较多的情况,如尿液、咽拭子等。

2.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是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抗药性的方法。

在实验中,将培养好的细菌移植到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3. 生化试验细菌的生化特性是其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对细菌进行一系列的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等,可以鉴定不同种类的细菌,并了解其代谢特性和生长需求。

4. 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基因扩增技术,通过扩增细菌的特定基因序列来进行检测和分析。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目标细菌的存在,并可用于检测复杂样本中的微生物。

5. 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实时监测PCR扩增过程的方法。

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时间,可以定量检测细菌的数量,并了解其基因表达水平和变化趋势。

三、细菌学分析方法1. 细菌菌落计数法细菌菌落计数法是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上培养细菌并计数菌落数量,从而了解样本中细菌的数量。

该方法适用于对水样、土壤样本等进行菌数测定。

2. 细菌总量测定细菌总量测定是通过检测细菌的生物总量来进行分析。

该方法一般采用比色法或荧光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检验科细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细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细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细菌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种类、数量、构成和变化规律等内容。

在检验科中,细菌学的检测与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种类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细菌学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一、细菌培养法细菌培养法是一种将患者的样本(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接种于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提供的适宜环境,使细菌在体外生长繁殖的方法。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可以初步确定细菌的种类。

此外,还可以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酶标记法酶标记法利用酶作为标记物,通过酶与其底物发生反应,产生显色或荧光信号来检测细菌的存在和活性。

常见的酶标记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测定(EIA)。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敏感度高,广泛应用于细菌学的检测和分析中。

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是一种体外合成DNA的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细菌的遗传物质。

通过PCR扩增细菌DNA片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微生物进行快速鉴定,尤其适用于检测数量极少的致病菌。

PCR技术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已成为现代细菌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四、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定样品中各种分子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样品组分和结构的方法。

在细菌学中,质谱分析可以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类,以及对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分析。

质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为细菌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

五、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目标物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的技术。

在细菌学中,荧光染色可以帮助区分细菌的不同种类,观察其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细菌的特征,为细菌学的研究和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综上所述,细菌学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包括细菌培养法、酶标记法、PCR技术、质谱分析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暗视野显微镜(dark-field microscope):具有暗视野聚 光器,用于观察不染色标本活菌的形态、运动方式。
3、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具有环状光 栅聚光器和相差物镜,既可观察活体细胞的外形和运动 方式,又能观察其内部细微结构及这些结构的数量。
3.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用药前
(三)粪便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急性期、新鲜粪便
2. 采样方法:自然排便、直肠拭子、Cary-Blair运送培 能厌氧培养
编辑ppt
4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四)痰及上呼吸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晨痰、鼻咽拭子 2. 采样方法: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采集法、胃内采痰
编辑ppt
8
四、生活饮用水细菌学检验样本
(一)水样采集
许多水体随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很大变化,要采集具有代 表性的样品,必须定出合理的采样规划。
(二)采样点的选择
注意样品的代表性,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
(三)采样器具
采样瓶、自动采样器、容器可加硫代硫酸钠
(四)样品送检及注意事项
4h内检验、可冷藏
童3ml~5ml;当怀疑为真菌感染时,应采集双份量, 分别作双相培养(37℃/28℃)。骨髓1 ml~2 ml。 4. 样本的送检:尽快,室温 5. 注意事项:同时需氧和厌氧培养
编辑ppt
3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二)尿液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晨尿、用药前
2. 采样方法:10ml,中段尿、肾盂尿、导尿
编辑ppt
16
二、不染色检查
细菌的活体观察,主要用于观察动力 悬滴法——凹玻片
压滴法——平玻片
编辑ppt
17
三、染色检查
常用碱性染料(美蓝、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 沙黄等)
单染色法,复染色法,特殊结构染色法(鞭毛、芽孢、 荚膜等),负染色法、荧光染色法,革兰染色法(结 晶紫、碘液、95%酒精、碱性复红),抗酸染色法 (分枝杆菌、石炭酸复红、美蓝)
编辑ppt
14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法
了解标本中有无细菌及其大致的数量。 验证培养物是否为纯种。 形态检查结果可做初步诊断。 不染色检查法和染色检查法。 借助显微镜对形态、大小、排列、结构的直接观察。
编辑ppt
15
一、显微镜检查
1、普通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分辨率0.2μm, 用于细菌染色标本的观察。
微生物直接采到固体培养基上(如Andersen采样器), Ⅱ类是把微生物先采到液体或其它介质上,再转种到培 养基或细胞上显示(如Porton采样器)。
编辑ppt
12
六、空气样本
按照流量的有效数字分,3位数以上为大流量(≥500 L/min),2~3位数为中流量(499L/min~11 L/min),1位 数为小流量(≤10L/min)。
6
二、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样本
(一)样品采集原则 注意代表性,防止样品受污染、变质和细菌生长 大样(一整批 )、中样(混合200g )和小样(检样25g) (二)样品采集方法 无菌用具、包装完好、混合、震摇、冷冻、冷藏 (三)采样的数量 根据食品种类的不同,采样的数量也应不同 (四)注意事项 3h内送实验室,无菌操作
编辑ppt
10
五、消毒及卫生用品
(二)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用品 同一批号3个运输包装中至少随机抽取12个最小包装
量;1/4用于检测、1/4用于留样、2/4就地封存准备复 测。
编辑ppt
11
六、空气样本
平板沉降法和采样器采集法 (一)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分类 按照采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Ⅰ和Ⅱ类),Ⅰ类是将
按照采样器所用介质性质又可分为固体及液体采样器。 按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六种:撞击式、沉降式、过
滤式、静电吸附式、旋风式和离心撞击式采样器。
编辑ppt
13
六、空气样本
(二)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采样的介质 采样介质(包括培养基)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支撑、黏附、
保护和生长作用。常用有凡士林、聚硅酮,氧化烯二十 二烷酮(OED)和SGB(糖、甘油、牛血清白蛋白) (三)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采样方法及送检 1. 平板沉降法:参见医院空气采样规定。 2. 空气采样器采样:常用Andersen采样器
编辑ppt
7
三、化妆品细菌学检验样本
(一)采样数量 每批两个大包装抽取4个包装,10g或10ml (二)样本的处理 1. 液体样品:10倍稀释,油性物用液体石蜡、土温-80 2. 膏霜乳剂样品:亲水性-玻璃珠,疏水性-先行乳化 3. 固体样品的处理:均质后取上清液 (三)样品送检原则及注意事项 1. 维持样品污染原状(出厂污染状态) 2. 去除残留防腐剂及抑菌剂(吐温-80和卵磷脂 ) 3. 注意事项(室温存放,多项目时先做微生物)
编辑ppt
9
五、消毒及卫生用品
(一)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及卫生用品 物表 :5cm×5cm灭菌规格板,100cm2 区域 空气:高度150cm、距墙100cm;面积≤30m2,设
一条对角线上内、中、外3点;面积 > 30m2,设4角 及中央5点,暴皿5min;或用采样器 手/皮肤粘膜:含中和剂棉拭子,5cm×5cm规格板 医疗用品:破坏、棉拭子 消毒剂:1ml加至9ml中和剂中
细菌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编辑ppt
1
第一节 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在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领域所涉及的细菌学检验样 本种类繁多,包括来自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 消毒及卫生用品、环境及物品(水、土壤、空气, 各种物品)、正常人体及临床等的样本。
编辑ppt
2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一)血及骨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发热期、用药之前、 病情发展 2. 采样部位及频率:多部位、高频率 3. 样本采集的量:成人血量10ml,婴儿1ml~2ml,儿
法、气管穿刺法等 ;咽拭子 3. 注意事项:先漱口、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可4℃保存
编辑ppt
5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五)其它临床样本 化脓和创伤样本:棉拭子 脑脊液、胆汁、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和鞘膜液
等:穿刺 生殖道:棉拭子 组织样本:内镜 炎症或组织坏死部位:手术
编辑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