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铁岭市县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辽宁省铁岭市县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B.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说明HClO酸性比H2SO4强
C.FeCl3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Cu,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D.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参考答案:
A
略
2. 已知某饱和溶液的:①溶液的质量②溶液的体积③溶剂的质量④溶质的摩尔质量
⑤溶液的密度⑥溶质的溶解度。
从以上条件的组合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④⑤⑥
参考答案:
A
略
3. (1999·广东卷)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a mol X,同时生成3a mol Y
C.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参考答案:
AC
略
4. 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AB2。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A、B可能在同一周期 B.A在B的前一周期
C.A肯定是金属元素 D.A可能在第三周期的ⅡA或ⅣA
参考答案:
B
5.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Cl-)>c(NH4+)>c(H+)>c(OH-)
B 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 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 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为pH大
参考答案:
答案:D
6. (双选)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Na2CO3溶液的pH>7
B.0.1mol/L Na2CO3溶液在35℃时碱性比25℃强,说明该水解反应是是放热反应
C.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c(Cl-)=c(NH4+)>c(H+)=c(OH一)
D.常温下,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参考答案:
AC
7.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
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ap大于c点对应的Kap
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BaSO4(s) Ba2+(aq)+SO42-(aq)的平衡
常数Ksp=c(Ba2+)·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
加入Na2SO4增大了SO42-浓度,平衡逆向进行,c(Ba2+)减少,故A错,蒸发时升高了温度,又溶解平衡是一个吸热反应,所以平衡正向进行,c(Ba2+)浓度增大,故B错;a点对应的Ksp小大于c点对应的Ksp,故D 错,只有C对。
8. (2001·广东、河南卷)12.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 g
B.4 g
C.8 g
D.10 g
参考答案:
BC
略
9.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X元素的单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单质投入冷浓硫酸中剧烈反应
B.几种最低价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W
C.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Z的氧化物对环境有污染,Y的氧化物没有污染
参考答案:
B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由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Y、Z处于第二周期,X、W处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X为Al,可推知Y为C、Z为N、W为S,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解答.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Al、Y为C、Z为N、W为S,
A.常温下,铝与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A错误;
B.非金属性N>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B正确;
C.如为亚硫酸,则为中强酸,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可导致温室效应,CO可导致环境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性质的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把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10. 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产品(如图3所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减排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高温催化分解为C、CO、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NaHCO3可用热分解的方法
C.过氧化尿素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
D.CO2合成甲醇及碳酸二甲酯,原子利用率为100%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比K的金属性强 B.Na和K的电子层数相同
C.Na和K都是强还原剂 D.Na和K灼烧时都能使火焰呈现紫色
参考答案:
C
略
12.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
是()
A.NH4+、Al3+、SO42-、NO3- B.K+、Na+、NO3-、SO32-
C.K+、MnO4-、NH4+、NO3- D.Na+、K+、HCO3-、NO3-
参考答案:
A
略
1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硝酸可保存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pH试纸不应事先润湿
C.配制一定物质的浓度的溶液时,选用的容量瓶规格由需配制的溶液体积决定D.中和滴定时为了使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明显,可多滴几滴指示剂
参考答案:
答案:BC
14. 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总反应为:Na2S4+3NaBr
2Na2S2+NaBr3。
其负极的反应物是()
A.Na2S2 B.NaBr3 C.Na2S4
D.NaBr
参考答案:
C
略
15.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O气体,另一个盛有N2和O2的混合气体。
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原子数
C.密
度 D.质量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6分)炼锌厂产生的工业废渣——锌渣(除了含Zn外,还含有Fe、Al、Cd和SiO2等杂质),利用锌渣制取并回收ZnSO4·7H2O和金属镉(Cd)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其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Zn2+、Cd2+、Fe2+以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3.2,4.7,
6.5,9.4,9.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时用到的试剂X为,写出溶解过程中加快浸出速率和提高浸出率的两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入C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3)调节pH过程可以选用(填“ZnO”或“NaOH”);本流程的pH调节一般调至5,其目的
是。
(4)写出过滤后加入过量的锌粉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5)在蒸发浓缩操作时,要采取实验措施
是:。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回答下列问题:
(l)实验室采用铜丝和浓H2SO4反应的原理,制取少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常需要哪些仪器?
(2)将SO2气体通入红棕色的溴水中,可以使溴水褪色。
甲同学分析说褪色是由SO2的还原性造成的;乙同学分析说褪色是SO2漂白性造成的。
请你根据SO2漂白性的特点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甲、乙两同学到底谁的分析正确?
参考答案:
(1)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
( 3分)
(2)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 看能否恢复原来颜色。
如恢复原来的颜色,则乙同学的分析正确,如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则甲同学的分析正确。
( 3分)本小题共6分
略
18. 某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1)根据上述数据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大X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宜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
C. 加催化剂
D. 分离Z
(3>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Z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下列图像不能表明该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4)44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开始充入1 mol X气体和3mol Y气体进行反应。
在某时刻测得c(X)=0.45 mol,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某容积固定的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当X、Y起始物质的量一定时,仅改变一个外界条件对Z体积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I为标准):
①曲线Ⅱ政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曲线Ⅲ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 (12分)(1)实验室中所用的氧化钢(CuO)是黑色粉末。
在使用电烙铁时,其头部是一铜制的烙铁头,长期使用,表面被氧化,但脱落下来的氧化膜却是红色的,试说明原因。
(2)法医鉴定砷中毒(通常为砒霜)的方法是用锌、盐酸和试样混在一起,将生成的气体导入热玻璃管,如果试样中有砷化物存在,则在玻璃管的壁上出现亮黑色的“砷镜”。
试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3)把C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立即会产生浑浊,但把S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却不容易看那浑浊,而CaCO3和CaSO3都是难溶的电解质,试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答因为Cu2O比CuO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总是生成红色的Cu2O
(2)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
2AsH32As+3H2↑
(3)因为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得多,而且H2SO4的酸性比H2CO3强得多,所以通SO2于澄清的石灰水中极易过量,过量后生成Ca(HSO4)2而溶解。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