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现史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主题一 “冷战”中的对峙 【知识主线】
【课标】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冷战”政策: (1)含义:以_美__国__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_苏__联__等社会主 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 制”共产主义。
(4)苏联解体,俄罗斯丧失了前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 是世界强国。 (5)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 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6)战后几十年来,一些地区性大国(如印度、巴西、南非) 和区域集团(如东盟、阿盟、非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
3.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 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 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1.世界多极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美 国想独霸世界已经力不从心。 (2)欧盟的建立和发展使欧洲国家的力量进一步壮大,美国 的领导地位受到挑战。 (3)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强大,日本正在加速由经济大国走向 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步伐,其影响力不可忽视。
(1)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_两__极__格__局__结束,暂时形 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_多__极__化__方向 发展。 (2)内容:“一超”是指_美__国__,“多强”是指_欧__盟__、_日__ _本__、_中__国__和_俄__罗__斯__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3)决定因素:_经__济__实__力__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 决定性作用。
2.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拓展归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 本主义最富强的国家,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 家,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冷战”对峙时期。
主题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课标】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 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1.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_和__平__与__发__展__成为世界的发展 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2.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跨__国__ _公__司__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 快;1995年,_世__界__贸__易__组__织__成立。 3.影响: (1)对世界。 ①积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_相__互__依__存__、_互__相__ _竞__争__。 ②消极:发展中国家由于_科__技__水__平__和_经__济__实__力__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2)对中国。 ①影响: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②应对: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经 济的高速发展。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 领导人会议;加入_世__界__贸__易__组__织__。
【要旨点拨】 1.杜鲁门主义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华约组织的成立是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 标志。 2.“冷战”政策既表现为两种制度的尖锐对立,又表现为美苏 对西欧、东欧甚至对西方、东方世界的激烈争夺。
(2)措施。 ①政治:1947年,_杜__鲁__门__主__义__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 破裂,“冷战”开始。 ②经济:推行援助西欧的“_马__歇__尔__计__划__”。 ③军事:1949年,建立了_北__大__西__洋__公__约__组织。 (3)影响: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_两__极__格__局__形成。 (4)结束:1991年_苏__联__解__体__,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 束。
2.美苏争霸: (1)原因:20世纪50年代_赫__鲁__晓__夫__担任苏联领导人后,对 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过程。 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_美__国__在美苏争霸中占 据优势,表现为1962年的_古__巴__导__弹__危__机__。 (右图:漫画体现两国的较量) ②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_苏__联__处于攻势,表 现为1979年占领_阿__富__汗__。
③20世纪80年代,苏联全面收缩,1989年苏联从_阿__富__汗__撤 军;美国因大规模扩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④_1_9_9_1_年,苏联解体,美苏_两__极__格__局__随之结束。 (3)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主题二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主线】
【课标】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1.“一超多强”:(如下图)
(3)“一超多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苏两极格局 和“冷战”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 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 国家联盟。 (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欧盟、日本、 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 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科索沃战争: (1)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 争、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2)概况:_1_9_9_9_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 事会,对_南__联__盟__进行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 击。 (3)影响:是美国对世界_多__极__化__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 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 过程。
主题一 “冷战”中的对峙 【知识主线】
【课标】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冷战”政策: (1)含义:以_美__国__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_苏__联__等社会主 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 制”共产主义。
(4)苏联解体,俄罗斯丧失了前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 是世界强国。 (5)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 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6)战后几十年来,一些地区性大国(如印度、巴西、南非) 和区域集团(如东盟、阿盟、非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
3.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 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 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1.世界多极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美 国想独霸世界已经力不从心。 (2)欧盟的建立和发展使欧洲国家的力量进一步壮大,美国 的领导地位受到挑战。 (3)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强大,日本正在加速由经济大国走向 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步伐,其影响力不可忽视。
(1)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_两__极__格__局__结束,暂时形 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_多__极__化__方向 发展。 (2)内容:“一超”是指_美__国__,“多强”是指_欧__盟__、_日__ _本__、_中__国__和_俄__罗__斯__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3)决定因素:_经__济__实__力__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 决定性作用。
2.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拓展归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 本主义最富强的国家,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 家,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冷战”对峙时期。
主题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课标】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 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1.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_和__平__与__发__展__成为世界的发展 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2.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跨__国__ _公__司__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 快;1995年,_世__界__贸__易__组__织__成立。 3.影响: (1)对世界。 ①积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_相__互__依__存__、_互__相__ _竞__争__。 ②消极:发展中国家由于_科__技__水__平__和_经__济__实__力__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2)对中国。 ①影响: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②应对: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经 济的高速发展。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 领导人会议;加入_世__界__贸__易__组__织__。
【要旨点拨】 1.杜鲁门主义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华约组织的成立是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 标志。 2.“冷战”政策既表现为两种制度的尖锐对立,又表现为美苏 对西欧、东欧甚至对西方、东方世界的激烈争夺。
(2)措施。 ①政治:1947年,_杜__鲁__门__主__义__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 破裂,“冷战”开始。 ②经济:推行援助西欧的“_马__歇__尔__计__划__”。 ③军事:1949年,建立了_北__大__西__洋__公__约__组织。 (3)影响: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_两__极__格__局__形成。 (4)结束:1991年_苏__联__解__体__,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 束。
2.美苏争霸: (1)原因:20世纪50年代_赫__鲁__晓__夫__担任苏联领导人后,对 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过程。 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_美__国__在美苏争霸中占 据优势,表现为1962年的_古__巴__导__弹__危__机__。 (右图:漫画体现两国的较量) ②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_苏__联__处于攻势,表 现为1979年占领_阿__富__汗__。
③20世纪80年代,苏联全面收缩,1989年苏联从_阿__富__汗__撤 军;美国因大规模扩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④_1_9_9_1_年,苏联解体,美苏_两__极__格__局__随之结束。 (3)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主题二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主线】
【课标】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1.“一超多强”:(如下图)
(3)“一超多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苏两极格局 和“冷战”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 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 国家联盟。 (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欧盟、日本、 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 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科索沃战争: (1)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 争、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2)概况:_1_9_9_9_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 事会,对_南__联__盟__进行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 击。 (3)影响:是美国对世界_多__极__化__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 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