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及
治理对策
调研报告: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最终会走向腐败。
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位居权力运作的核心部位,发挥关键作用,直接关系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事业的兴衰成败。
因此,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督管理,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防止权力滥用产生腐败,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实践难题。
一、当前基层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具体表现
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在基层,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职权行使方面,特权主要表现为:一是分工不分权。
班子分工流于形式,把人财物等实权全部抓在手中,独揽所有事务的“拍板权”。
如极个别单位甚至出现了“班子成员参加的会议决定普通问题,少数人参加的会议决定重大问题,个别人参加的会议决定核心问题,一对一的口头交代决定特别重要问题”的非正常现象。
二是决策一言堂。
民主集中制原则形同虚设,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往往是先定调后过套。
三是花钱一支笔。
开支不管是否合理,只要有领导的特批就可以暂时让制度靠边。
如201X年查处的田心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某,利用掌管财务的权力,挪用公款130万元。
四是用人一句话。
选人用人全凭领导一句话,领导说你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二)在职务消费方面,特权主要表现为:服务一条龙,大到衣食住行玩,小到
油盐酱醋茶,都是公款消费,处处彰显特权;出门有公车代步,吃饭有公务接待,购物有公款消费,每年还要千方百计寻机到各地甚至国外考察学习,铺张浪费成风;领导上任伊始,不谋工作谋待遇,
首先购买新车,装修办公室,专用小车越坐越豪华,办公条件越来越超前。
视单位为个人之家,公车私用,私客公待,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公款高额消费。
总之,领导假公济私的一切费用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公款报销。
如201X年查处的县民政局党组副书记雷某,在担任田心乡党委书记期间,小到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大到家用电脑、妻儿外出游玩开支等全部单位买单。
(三)在思想、生活方面,特权主要表现为:思想上“狂妄自大”。
认为自己是领导,应该获得比普通百姓更高、更好、更特殊的照顾和待遇。
心理上刻意追求优越感,在对待个人事情上只能受益,不能吃亏。
在对待个人升迁问题上,信奉先付出后回报,一旦掌权,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与人际关系放肆捞钱,形式多样,难以察觉。
有的利用自己的职务或职权影响,经商办企业,当起“红顶商人”,或者为亲属、子女和身边人谋私利。
如201X年查处的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王某、副局长黄某,分别收受煤矿干股2万元,每人获取红利达10万元之多。
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
应当说,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整体上得到了加强。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清除,反而是借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机进一步发展起来,以至于形成了人们十分担心的制度化趋势。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体制机制不顺。
特权是法律政策之外的权益,但往往又是法律政策造成的特权。
因为特权不同于腐败,腐败总是单个的、违法的,而特权却是普遍的、有法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