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1)工作环境:包 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 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等;(2)平面布局:功 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 有害物质、噪声、辐射;建筑物布置、构筑物布置; 风向、卫生防护距离等;(3)运输线路:施工便 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 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土方工程、混 凝土浇筑、钢筋加工、屋面防水、装饰装修等施工 工序和建筑材料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 (5)施工机具、设备、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
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评价。
10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 粉尘 •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多种粉尘,主要包括矽尘、水
泥尘、电焊尘、石棉尘以及其他粉尘等。 • 1、矽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铺
路机、压路机、打桩机、钻孔机、凿岩机、碎石设备作业; 挖方工程、土方工程、地下工程、竖井和隧道掘进作业;爆 破作业;喷砂除锈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 2、水泥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水泥运输、储存和使用。 • 3、电焊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电焊作业。 • 4、石棉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保温工程、防腐工程、绝缘 工程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 5、其他粉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木材加工产生木尘;钢筋、 铝合金切割产生金属尘;炸药运输、贮存和使用产生三硝基 甲苯粉尘;装饰作业使用腻子粉产生混合粉尘;使用石棉代 用品产生人造玻璃纤维、岩棉、渣棉粉尘
• 施工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组织,并 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职业病 危害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 组织演练,及时修订。
• 制订和实施对施工项目职业健康管理绩效 考评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 治长效机制。
21
• 根据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取以下职业病危 害防护措施;
18
• 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地方规章制度体系, 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明确有关部门的职业病 防治责任。
• 加强和完善建筑行业职业健康监督机构建设。
• 落实建筑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 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注意要按照施工项目部而不是笼统地以施工企 业为单位申报,摸清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分布情 况,建立基础数据库。并通过督促施工企业进 行职业危害申报,提高其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 识。
16
• 其他因素 • 1、紫外线作业主要有电焊作业、高原作业等; • 2、电离辐射作业主要有:挖掘工程、地下建筑以
及在放射性元素本底高的区域作业;可能存在氡及其 子体等电离辐射;X射线探伤、γ射线探伤时存在X射 线、γ射线电离辐射;石材种天然放射性物质; • 3、高气压作业主要有潜水作业、沉箱作业、隧道 作业等; • 4、低气压作业主要有高原地区作业; • 5、低温作业主要有北方冬季作业; • 6、高处作业主要有吊臂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升 降机作业和脚手架、梯子作业等; • 7、可能接触生物因素的作业主要有旧建筑物和污 染建筑物的拆除作业和疫区作业等,可能存在炭疽、 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11
• 噪声 •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主要是机械性噪
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
• 1、机械性噪声产生该类噪声的作业主要有:凿岩 机、钻孔机、打桩机、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自 卸车、挖泥船、升降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传 输机等作业;混凝土破碎机、碎石机、压路机、铺路 机、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等作业;混凝土振动棒、 电动圆锯、刨板机、金属切割机、电钻、磨光机、射 钉枪类工具等作业;构架、模板的装卸、安装、拆除、 清理、修复以及建筑物拆除作业等。
• 2、空气动力性噪声产生该类噪声的作业主要有: 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铆枪、发电机等作业; 爆破作业;管道吹扫作业等
12
• 高温 • 建筑施工活动多为露天作业,夏季受炎热气候
影响较大,少数施工活动还存在热源(如沥青设 备、焊接、预热等),因此建筑施活动存在不同 程度的高温危害。
• 振动 • 部分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危
• 其次,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大。建筑施工工程类型多; 建筑施工地点复杂;作业方式多样。施工工程和施工地点的多 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变性,受施工现场和条件的限制, 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设施。
6
• 工人流动性大,确实规范的管理 • 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差 • 缺少有效的监管
7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14
• 化学毒物 •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可产生多种化学毒物,主要有:
爆破作业产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油 漆、防腐作业产生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 酷类、汽油等有机蒸气,以及铅、汞、锅、铬等金 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涂料作业产生甲醛、 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以及铅、 汞、镉、铬等金属毒物;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 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 石棉、阴离子再生乳胶、聚氨脂、丙烯酸树脂、聚 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路面敷设 沥青作业产生沥青烟等;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铬、 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 等;地下储罐等地下工作场所作业产生硫化氢、甲 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状态。
• 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筑材料、施工设 备和施工工艺;配备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使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GBZ 2.1T和GBZ2.2的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进行经常性 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 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必须保证选 型正确,维护得当。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 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 并建立发放台账。
2
• 职业病高发,位居行业第三位 尘肺(矽肺、电焊工尘肺)、 中毒
(苯中毒) 、听力损伤
3
• 急性中毒事件时又发生
• 2005年7月17日某大学防水保护层施工现场,两名工 人在涂胶、粘贴防水保护膜作业时发生职业中毒(苯 系物、汽油和苯乙烯。)
• 2005年11月27日南平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某建筑 工地实施人工挖桩过程中,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经 现场抢救无效后死亡。
• 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加强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和 教育培训。
• 可能产生急性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设置检测报警装置、 警示标识、紧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域等。
22
防护措施
• 粉尘 • --技术革新。采取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
和工具,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具。 • --采用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建筑材料。如不使用石棉、含有石
棉的建筑材料。 • --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如挖土机、推土机、
刮土机、铺路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的驾驶室或操作室密闭 隔离,并在进风口设置滤尘装置。
23
• --采取湿式作业。如凿岩作业采用湿式凿岩机; 爆破采用水封爆破;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钻 孔采用湿式钻孔;隧道爆破作业后立即喷雾洒 水;场地平整时,配备洒水车,定时喷水作业; 拆除作业时采用湿法作业拆除、装卸和运输含 有石棉的建筑材料。
• 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方面: • 在施工前辨识。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
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 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 等情况。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 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识别范围必须 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如 冬雨期施工和临时性作业、紧急状况、事故状况) 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 备和设施(包括自有的、租赁的、借用的)可能产 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5
• 水泥添加剂是国外的称谓,在国内水泥添加剂和水 泥外加剂均指水泥助磨剂。水泥添加剂是一种改善 水泥粉磨效果和性能的化学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 水泥磨台时产量和水泥各龄期强度。水泥添加剂能 大幅度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静电吸附包球现象, 并可以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超细颗粒的再次聚结 趋势,减少过粉磨现象。水泥添加剂也能显著改善 水泥流动性,提高磨机的研磨效率和选粉机的选粉 效率,从而降低粉磨能耗。作为一种化学激发剂, 水泥添加剂能改善水泥颗粒分布并激发各混合材的 水化活性,从而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一 般掺加量为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三,吨水泥带入成本 在3-5元,水泥成本可降低5元左右。 水泥添加剂主 要成分包括:双凯聚合多元醇、双凯聚合醇胺、三 乙醇胺、氯化钙、乙二醇、糖蜜、尿素、甘油等。
害。产生局部振动的有振动棒、凿岩机、风钻、 射钉枪类、电钻、电锯、砂轮磨光机等手动工具; 全身振动作业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 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以 及运输车辆作业。
13
• 密闭空间 •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密闭空间作业,
主要包括:排水管、排水沟、螺旋桩、桩 基井、桩井孔、地下管道、烟道、隧道、 涵洞、地坑、箱体、密闭地下室等,以及 其他通风不足的场所作业;密闭储罐、反 应塔(釜)、炉等设备的安装作业;建筑 材料装卸的船舱、槽车作业。
9
• 在施工过程辨识。
• (1)项目经理部应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 构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接触 人数、接触时间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对不同 施工阶段、不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检测和评价,确定防控的重点。
• (2)当施工设备、材料、工艺或操作规程发生改变, 并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浓度或 强度发生变化时,项目经理部应重新组织职业病危
17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分为三 级防控措施:一级预防包括建设项目的职业危 害三同时审查、工程技术控制措施、对施工作 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岗前体检和个体防护、 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等;二级预防包括岗中、 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要及时调 离岗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三级预防包 括发现职业病患者后进行及时治疗,减少伤残 和死亡。
内容
• 建筑行业职业病防治状况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 施工期间职业病防治报告的编制
1
建筑行业职业病防治状况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之一,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 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建筑行业的职业 病危害问题也很突出,建筑行业涉及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几乎涵盖 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当多的建 筑施工人员在环境恶劣的施工场所工作, 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建筑施工人员 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也不利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19
• 施工项目部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 特点,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配备有 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并进行经常性 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 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紧急撤 离通道和泄险区域等。
20
• 2006年7月21日武夷山市某建筑工地1人中毒死亡(孔 桩底部CO:浓度均>5%(超过仪器检测限值),氧含量 分别为2.4%和2.6%。
• 2004年6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泵站施工单位指
挥民工进入污水管道内作业,2人发生中毒,另3人未
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即进入污水管道盲目施救,造成5人
全部死亡。
4
• 职业中暑 • 常见病、传染病等疾病居高不下
成都农民工59.69%患病(慢性咽炎、胆 囊炎、结膜炎、胆结石、肾结石等) • 食物中毒
5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 建筑行业职病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 • 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既有施工工艺产生的危
害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还有施工 过程产生的危害因素。既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 温作业、低温作业、高原(低气压)作业、水下(高压)作业 等产生的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危害也相当突出。 一个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过 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1)工作环境:包 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 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等;(2)平面布局:功 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 有害物质、噪声、辐射;建筑物布置、构筑物布置; 风向、卫生防护距离等;(3)运输线路:施工便 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 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土方工程、混 凝土浇筑、钢筋加工、屋面防水、装饰装修等施工 工序和建筑材料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 (5)施工机具、设备、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
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评价。
10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 粉尘 •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多种粉尘,主要包括矽尘、水
泥尘、电焊尘、石棉尘以及其他粉尘等。 • 1、矽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铺
路机、压路机、打桩机、钻孔机、凿岩机、碎石设备作业; 挖方工程、土方工程、地下工程、竖井和隧道掘进作业;爆 破作业;喷砂除锈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 2、水泥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水泥运输、储存和使用。 • 3、电焊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电焊作业。 • 4、石棉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保温工程、防腐工程、绝缘 工程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 5、其他粉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木材加工产生木尘;钢筋、 铝合金切割产生金属尘;炸药运输、贮存和使用产生三硝基 甲苯粉尘;装饰作业使用腻子粉产生混合粉尘;使用石棉代 用品产生人造玻璃纤维、岩棉、渣棉粉尘
• 施工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组织,并 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职业病 危害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 组织演练,及时修订。
• 制订和实施对施工项目职业健康管理绩效 考评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 治长效机制。
21
• 根据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取以下职业病危 害防护措施;
18
• 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地方规章制度体系, 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明确有关部门的职业病 防治责任。
• 加强和完善建筑行业职业健康监督机构建设。
• 落实建筑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 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注意要按照施工项目部而不是笼统地以施工企 业为单位申报,摸清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分布情 况,建立基础数据库。并通过督促施工企业进 行职业危害申报,提高其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 识。
16
• 其他因素 • 1、紫外线作业主要有电焊作业、高原作业等; • 2、电离辐射作业主要有:挖掘工程、地下建筑以
及在放射性元素本底高的区域作业;可能存在氡及其 子体等电离辐射;X射线探伤、γ射线探伤时存在X射 线、γ射线电离辐射;石材种天然放射性物质; • 3、高气压作业主要有潜水作业、沉箱作业、隧道 作业等; • 4、低气压作业主要有高原地区作业; • 5、低温作业主要有北方冬季作业; • 6、高处作业主要有吊臂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升 降机作业和脚手架、梯子作业等; • 7、可能接触生物因素的作业主要有旧建筑物和污 染建筑物的拆除作业和疫区作业等,可能存在炭疽、 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11
• 噪声 •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主要是机械性噪
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
• 1、机械性噪声产生该类噪声的作业主要有:凿岩 机、钻孔机、打桩机、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自 卸车、挖泥船、升降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传 输机等作业;混凝土破碎机、碎石机、压路机、铺路 机、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等作业;混凝土振动棒、 电动圆锯、刨板机、金属切割机、电钻、磨光机、射 钉枪类工具等作业;构架、模板的装卸、安装、拆除、 清理、修复以及建筑物拆除作业等。
• 2、空气动力性噪声产生该类噪声的作业主要有: 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铆枪、发电机等作业; 爆破作业;管道吹扫作业等
12
• 高温 • 建筑施工活动多为露天作业,夏季受炎热气候
影响较大,少数施工活动还存在热源(如沥青设 备、焊接、预热等),因此建筑施活动存在不同 程度的高温危害。
• 振动 • 部分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危
• 其次,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大。建筑施工工程类型多; 建筑施工地点复杂;作业方式多样。施工工程和施工地点的多 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变性,受施工现场和条件的限制, 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设施。
6
• 工人流动性大,确实规范的管理 • 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差 • 缺少有效的监管
7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14
• 化学毒物 •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可产生多种化学毒物,主要有:
爆破作业产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油 漆、防腐作业产生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 酷类、汽油等有机蒸气,以及铅、汞、锅、铬等金 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涂料作业产生甲醛、 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以及铅、 汞、镉、铬等金属毒物;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 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 石棉、阴离子再生乳胶、聚氨脂、丙烯酸树脂、聚 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路面敷设 沥青作业产生沥青烟等;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铬、 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 等;地下储罐等地下工作场所作业产生硫化氢、甲 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状态。
• 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筑材料、施工设 备和施工工艺;配备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使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GBZ 2.1T和GBZ2.2的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进行经常性 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 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必须保证选 型正确,维护得当。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 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 并建立发放台账。
2
• 职业病高发,位居行业第三位 尘肺(矽肺、电焊工尘肺)、 中毒
(苯中毒) 、听力损伤
3
• 急性中毒事件时又发生
• 2005年7月17日某大学防水保护层施工现场,两名工 人在涂胶、粘贴防水保护膜作业时发生职业中毒(苯 系物、汽油和苯乙烯。)
• 2005年11月27日南平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某建筑 工地实施人工挖桩过程中,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经 现场抢救无效后死亡。
• 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加强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和 教育培训。
• 可能产生急性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设置检测报警装置、 警示标识、紧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域等。
22
防护措施
• 粉尘 • --技术革新。采取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
和工具,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具。 • --采用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建筑材料。如不使用石棉、含有石
棉的建筑材料。 • --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如挖土机、推土机、
刮土机、铺路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的驾驶室或操作室密闭 隔离,并在进风口设置滤尘装置。
23
• --采取湿式作业。如凿岩作业采用湿式凿岩机; 爆破采用水封爆破;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钻 孔采用湿式钻孔;隧道爆破作业后立即喷雾洒 水;场地平整时,配备洒水车,定时喷水作业; 拆除作业时采用湿法作业拆除、装卸和运输含 有石棉的建筑材料。
• 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方面: • 在施工前辨识。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
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 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 等情况。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 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识别范围必须 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如 冬雨期施工和临时性作业、紧急状况、事故状况) 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 备和设施(包括自有的、租赁的、借用的)可能产 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5
• 水泥添加剂是国外的称谓,在国内水泥添加剂和水 泥外加剂均指水泥助磨剂。水泥添加剂是一种改善 水泥粉磨效果和性能的化学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 水泥磨台时产量和水泥各龄期强度。水泥添加剂能 大幅度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静电吸附包球现象, 并可以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超细颗粒的再次聚结 趋势,减少过粉磨现象。水泥添加剂也能显著改善 水泥流动性,提高磨机的研磨效率和选粉机的选粉 效率,从而降低粉磨能耗。作为一种化学激发剂, 水泥添加剂能改善水泥颗粒分布并激发各混合材的 水化活性,从而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一 般掺加量为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三,吨水泥带入成本 在3-5元,水泥成本可降低5元左右。 水泥添加剂主 要成分包括:双凯聚合多元醇、双凯聚合醇胺、三 乙醇胺、氯化钙、乙二醇、糖蜜、尿素、甘油等。
害。产生局部振动的有振动棒、凿岩机、风钻、 射钉枪类、电钻、电锯、砂轮磨光机等手动工具; 全身振动作业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 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以 及运输车辆作业。
13
• 密闭空间 •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密闭空间作业,
主要包括:排水管、排水沟、螺旋桩、桩 基井、桩井孔、地下管道、烟道、隧道、 涵洞、地坑、箱体、密闭地下室等,以及 其他通风不足的场所作业;密闭储罐、反 应塔(釜)、炉等设备的安装作业;建筑 材料装卸的船舱、槽车作业。
9
• 在施工过程辨识。
• (1)项目经理部应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 构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接触 人数、接触时间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对不同 施工阶段、不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检测和评价,确定防控的重点。
• (2)当施工设备、材料、工艺或操作规程发生改变, 并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浓度或 强度发生变化时,项目经理部应重新组织职业病危
17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分为三 级防控措施:一级预防包括建设项目的职业危 害三同时审查、工程技术控制措施、对施工作 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岗前体检和个体防护、 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等;二级预防包括岗中、 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要及时调 离岗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三级预防包 括发现职业病患者后进行及时治疗,减少伤残 和死亡。
内容
• 建筑行业职业病防治状况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 施工期间职业病防治报告的编制
1
建筑行业职业病防治状况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之一,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 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建筑行业的职业 病危害问题也很突出,建筑行业涉及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几乎涵盖 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当多的建 筑施工人员在环境恶劣的施工场所工作, 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建筑施工人员 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也不利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19
• 施工项目部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 特点,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配备有 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并进行经常性 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 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紧急撤 离通道和泄险区域等。
20
• 2006年7月21日武夷山市某建筑工地1人中毒死亡(孔 桩底部CO:浓度均>5%(超过仪器检测限值),氧含量 分别为2.4%和2.6%。
• 2004年6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泵站施工单位指
挥民工进入污水管道内作业,2人发生中毒,另3人未
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即进入污水管道盲目施救,造成5人
全部死亡。
4
• 职业中暑 • 常见病、传染病等疾病居高不下
成都农民工59.69%患病(慢性咽炎、胆 囊炎、结膜炎、胆结石、肾结石等) • 食物中毒
5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 建筑行业职病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 • 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既有施工工艺产生的危
害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还有施工 过程产生的危害因素。既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 温作业、低温作业、高原(低气压)作业、水下(高压)作业 等产生的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危害也相当突出。 一个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过 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