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题片解说词:现代农业示范区扬帆起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题片解说词:现代农业示范区扬帆起

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题片解说词:现代农
业示范区扬帆起航
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题片解说词:现代农业示范区扬帆起航千年历史的年轮在这里定格,运河文化在这里沉淀,燕赵豪情与齐鲁文风在这里完美结合;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在这里融合。

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雅书重文、物阜民丰,这里是古运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xxxx。

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冀鲁两省交界处,东隔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德州市百里相连。

县域总面积941平方公里,辖9镇4乡538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41万,耕地91万亩,人均1.8亩。

xx县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xx位于环首都两小时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内。

县城周边30公里范围内,共分布着5条铁路、5条高速,东依京沪高铁,西靠京九线,北枕石德线。

xx距北京280公里、天津220公里、石家庄150公里、济南120公里。

人流、物流可一小时上天,两小时进京,三小时入海。

xx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携多项国家级农产品生产基地县之厚誉。

xx县立足于“京津冀一体化”,结合传统优势产业格局,依托xxx现代农业园区、建国镇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坊庄乡xx三豆
合作社及土元养殖基地,形成了“一园一带两片”设施农业产业基地。

xx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棉花百强县”、“xx红小豆之乡”。

xx龙凤贡面被列入“xx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甘珠”牌红小豆获得国家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标识,出口日本、韩国等地。

xxx现代农业园区位于xx县城西南方,该区域土地平整开阔,数万亩良田成方连片,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水资源丰富,电力系统、
灌溉系统、排涝体系等基础设施完备。

县委、县政府邀请中国农科院专家编制了《xxx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以“高、新、特、优、省”作为发展理念,确立了xxx“一个平台、两个目标、三个推手、四大板块”的目标,规划建设起步区面积4万亩、核心区12万亩、带动区20万亩、辐射区80万亩的现代农业园区。

多元招商,引智发展。

xxx园区将农业龙头企业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本地优势产业向结合,实现优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聘请了中国农科院农业专家团作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特别顾问。

xx绿康蔬菜集团等入园企业分别与中国农科院、xx农业大学等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引进20多项最新的科技研发成果。

政府主导,平台运作…… 【打造特色的农业品牌现代的都市农业显魅力】潮涌湖城,大地生金。

近年来,银川市委、政府按照自治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因地制宜,科学
规划,积极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着“两强、四优、四新”
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将农业的发展定位于“以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势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勤劳的银川各族儿女,用心血、用汗水、用科技、用智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春潮涌动的旋律。

202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64.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完成农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达到
6160元,增长14.3% ,增幅连续七年名列全区第一。

历尽天华成此景,站在“十二五”的新征程上,银川农业,已经托起了湖城腾飞梦想的最坚固支点。

【主导产业已具规模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坐拥塞上米粮川,一览诗意大平原。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银川市委、政府顺应新农村发展的要求,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强、四优、四新”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强提升传统产业改造、优势产业开发和特
色产业培植,加快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畜牧业快速发展,努力把银川市农业打造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奶产业生产加工基地,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清真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生态渔业生产加工基地,特色果品生产加工基地,优质商品粮及饲草生产加工基地,由此形成集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中心城市。

数载磨砺,终结硕果。

如今,银川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设施园艺、奶牛、淡水鱼、清真牛羊肉、特色果品、优质粮食等产业已呈现出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

目前,新发展设施园艺5.15万亩、奶牛2万头、露地蔬菜2万亩、黄牛2万头、羊50万只、水产养殖18660亩、稻蟹2.8万亩、长红枣1.1万亩、有机大米6300亩、玉米制种3万亩、瓜菜制种5000亩、酿酒葡萄1.4万亩、花卉1000亩。

而且,“十一五”期间,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到了8.
1 %。

银川市已成为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西部优质奶源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淡水渔业生产基地,辐射周边的蔬菜基地,独具特色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

一组组翔实的数字,犹如一串串金黄的稻穗,美好的蓝图催人奋进,银川市立足于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按照与城市总体发展相协调,保护生态、发挥优势、效益最大化原则,打破县域界限和产业发展布局现状,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
全面建设三个现代农业发展圈、四个优势特色产业带、五个生态畜牧养殖区。

永宁县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产业,打造“西部四季鲜果“之乡;贺兰县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特色蔬菜、水产、畜牧业等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县”;灵武市重点发展长红枣、生猪、羊产业,打造“中国长枣之乡”;兴庆区强力推进花卉产业发展,打造“西部花都”;金凤区重点发展水产业和设施园艺,打造“都市休闲
农业区”;西夏区重点发展黄牛养殖和林果业,打造“现代养殖示范区”。

多年的发展,“两强、四优、四新”农业发展的战略思维演绎成一篇华丽的乐章唱响在美丽的塞上大地。

【龙头带动效应明显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层次。

因此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

银川市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振兴工程”,培育出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机制好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提高企业对产业的支撑能力。

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了3.7万个,规模以上企业达130个,新扶持命名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7家、市级29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7家,初步形成了粮食、蔬菜、乳品、枸杞、葡萄、畜产品等较为完备的加工体系。

“建设大银川”的号角,如春雷阵阵,激荡着银川农业工作者的心,“乘势而上,奋力突破”,农业招商引资、都市会展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显著。


2021年已落实农业招商引资项目127个,总投资额109亿元,其中投资7.5亿元的蒙牛乳品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的敦煌种业基地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惠港蔬菜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银川,使银川农业更加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转方式,谋发展,龙头升级,招商引资一系列的组合拳使银川现代农业发展华丽转身精彩呈现,从而让银川吸引了更多的外部目光,也让银川农业走向了外部的精彩。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取得进展,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必先行。

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无疑给我市现代农业导引、提速。

尤其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的加快,科技对农业产业化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

县(市)、乡、村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并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关键,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
为重点,逐步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

同时,充分依托广播、电视、政府网站、农经网等媒体,组建了上下联通、内外联接、资源共享、反应灵敏、具有权威性的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的方式,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不断加强与外面的交流与合作。

结合“阳光工程”、
“新型农民培训”等工作,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农业科技承包等活动,定期组织送科技、送良种、送信息下乡活动,加大乡土人才培训力度。

目前,我市已创建了29个区级、20个市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办了100多家科技创业实体;试验、示范、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

与此同时,我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农业科技转化率达65%。

就这样各项惠民利民的举措,千方百计把市场、企业、农户联系在一起,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持、良种支持和信息支持,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长渠分流接古渡,芦花细语沐银川”。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银川市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建设起完善农田排灌系统,大力推广了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实用技术。

与此同时以购机补贴政策为契机,推进“五免四优一救助”农机免费管理试点工作,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园”,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了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

走进今天的湖城银川,一张由山、水、沟田、林、路、村庄综合治理勾勒出的时代宏图上,农田水利,成为了千百户农民平稳走在了增产增收的大道之上的必要条,切实发挥了农业的生
产、就业、观光、生态、会展、文化等多种功能,努力发挥农业最大效益。

【片尾——展望篇】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

新一轮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然吹响,历经多年艰苦努力,塞上江南的美景已然绘就,古老的山川处处增添锦绣。

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银川新模式日渐成熟,农业工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如同一幅锦绣画卷,在塞上江南这片千年沃土之上,自由舒展。

蓝图已绘就、大业在望的湖城现代农业一定会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