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3011_浅析发展短波通信技术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浅析发展短波通信技术的现实意义
【摘要】
【关键词】
短波通信技术是一种以短波形式进行信号传递的无线电通信技术。
基于短波的特点,短波通信技术利用电离层反射,可轻而易举的将信号传递至较远空间,传播路径简单易行、安全可靠,被广泛应用于电信、军事等领域[1]。
相较于卫星通信技术,短波无需其它特定的载体设备,不易受其它因素干扰,不易被截获、侦知,是一种较理想的通信方式。
本文对发展短波通信技术的现实意义进行概述。
一、短波通信具有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
短波一般是指信号波长在10m ~100m 之间,频率范围3兆赫~30兆赫的无线电波,短波通信技术是利用短波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技术。
一直以来,短波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通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是远程通信主要手段。
短波通信虽然发展历史较早,但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其具有以下以下几点优势。
1.1 具有无与伦比的抗打击能力
短波通信技术历史悠久,已发展出各种类型信号发射与传输装置。
近年来,短波通信设备发展迅速,逐渐向小巧精致方向发展,但功能却没有被削弱,综合性能大大提高,许多通信盲点、技术难点被逐渐攻克。
短波通信所依赖的基线向宽带、全向、“无盲区”、高增益方向发展,其体积越来越小,综合性能却越来越高[1]。
基站天线、车载天线建设成本低,转移速度快,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抗打击能力。
短波通信可通过单个独立的装置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组网,信号通过电离层传递无需中继设备,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技术,理论上通过一台简单的仪器设备,便可轻易完成数千公里外环球通信[2]。
短波通信组网形式简单,不易受广泛性破坏,且重建容易,一旦发生战争,在中继设备、网络枢纽遭对方破坏或干扰的情况下,短波通信抗摧毁能力、自主通信能力将得以凸显。
1.2 设备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短波技术原理相对简单,技术设备精巧,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山区、戈壁、海洋等缺乏中继设备区域理想的通信技术。
1.3 信号安全性强
因设备数量庞大,组网方便,无需中继设备,战时不易被辨别、破坏,保密性强,虽易被干扰、稳定性差、信噪比高,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不易被地方侦知、破解。
1.4 具有良好的人才基础
短波通信技术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原理相对简单,多数设备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在基层地区拥有较丰富的人才储备,在军队、民间均有许多精通短波通信设备维护、组装、运用的人才,若遇重大事件特别是战争事件,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未来短波通信主要应用领域2.1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目前主流的信息通信方法,是家庭办公、实时通讯、数据传递重要手段,具有信道稳定、信息传递速度快等优点。
但应注意的是数据通信对物理信道条件要求较高,线路与中继设备相对固定,严重制约了数据通信个体化应用。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特别是集成电路、微小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短波通信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短波通信设备向集成化、小型化发展,被逐渐应用数据通信领域,极大的增强了数据通信灵活性。
2.2 语音数据通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通信业务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及时、稳定、适应性强、廉价的通信技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短波通信技术成为首选。
目前市场上的短波通讯设备种类繁多,但业务类型较固定、终端设备性能通用性较差,无法满足个体化需求。
近年来,软件无线电技术迅速兴起发展,被誉为是革命性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未来主流通信技术。
软件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软件平台,实现无线信号发送、传输、接收平台化操作的技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与兼容性,若能移植至短波通信设备上,可极大的提升设备的兼容性与综合性能,提升信号发射、传输、接收能力,短波实时语音数据通信家庭化、个人化将不是梦想。
三、小结
短波通信技术发展历史悠久,但因具有自适应强、信号安全性强、设备机动灵活等优点,在军用、民用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笔者相信,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发展,短波通信技术必将在未来的通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尤慧.关于短波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网络通信,2013(11):13-14
[2]姜威.浅析短波、超短波通信的发展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6):1025-1027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