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
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
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
的能力;
8. 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
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
C与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
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一)必修课
注:课程考核方式:表示考试,表示考查。

表示上半学期开课;表示下半学期开课
(二)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须修满44学分。

学生应在下列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32学分,其中点示限制性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由学校提供。

八、第二课堂活动
九、修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教学进程表
修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的学生应分别加修“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

十、教学进程安排表
符号说明:一理论教学;x假期;::考试;II毕业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S社会实践;?入学、毕业教育;
L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
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P专业实习。

8月31〜9月2日报到、注册,9月3日“入学教育”,9月4〜15日“军事理论与军训” ,9月18日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