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观止》是由康熙年间两位名不见经传(zhuàn)的选家所编,他们披沙拣金,遴(lín)选了二百多篇百读不厌的佳作。
B.北京画院配合“明清人物画”展览的微信导览,对展品均有详实的资料解读,而回顾古人、追本溯(shuò)源的方式,可以让人在时空转换中汲(jí)取传统书画的艺术养分。
C.如果不顺着领导的“杆儿”爬,会招致领导怨怼,“顺杆爬”者自然趋之若鹜,可见欲摒(bĭng)除此种陋习,实在需要上位者能做到豁(huò)达大度,广开言路。
D.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过什么隽(juàn)永的哲言,或要我恪(k è)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答案解析】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B.溯(sù);C.摒(bìng);
D.艰忍——坚忍。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在古代曾经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可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民歌大会,让很多人在歌声中与我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相遇,和我们的祖先相遇,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祖国大地的温
度,听到了我们祖国母亲的心跳。
我想我们的责任只有一个,就是如何让这些爷爷奶奶传下来的美好的民歌,这些每一一首都可以用珍珠和钻石来比喻的民歌,永远响彻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
(选自民歌大会不但让很多人与我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相遇,和我们的祖先相遇,而且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大地的温度,听到了祖国母亲的心跳。
【答案解析】17.B18.A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某一概念的理解能力。
回答本题要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B“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基础”错,原文是“民歌是我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B原文为“仅仅靠GDP不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先进性”;C《三十里铺》错,不属于这样的民歌;D原文中“同时”表示前后为并列关系,选项中“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与原文不符。
4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江南春
叶德成
①春迟迟,暖风拂面。
草萋萋,万木葱茏。
不知不觉,春天又一
次来到人间。
此时百花怒放,并蒂串连,把春风的多彩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可算是“春天交响曲”。
此情此景,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慷慨给予的春光和绚烂,收获一种时光沉淀下来的沉静与安详。
②春意渐浓,人流如潮,踏春而来,足音轻叩,行走在江南斑斓的春天里。
杏花、桃花、樱花,层层叠上,多情姿媚,流香四溢,芳馨袭人。
漫山遍野的花仙子楚楚动人、美艳多姿,株株花繁似锦,红的灿若蒸霞,绿的娇嫩含羞,像一首抒情的诗,像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蜜蜂乐了,蝴蝶乐了,游人乐了。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不知是春风醉了江南,还是江南醉了春风。
“赏花开自在,寻恋之芳踪”,眼中漾着淡淡花香。
也不知我的脚步是否惊扰了千年繁华的“吴越春梦”。
③江南宝地、太湖之滨,江南地区矗立着一座座山水兼得、人文荟萃的城市。
二十几年前大学毕业不久,年少不更事的我辞去优越的政府机关工作,从闽南只身踏上江南这块热土打拼,历经万难千险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创出了一番天地,现在回想起来感慨万千。
如今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更爱上了这里的江南风光。
④蠡园是江南名城无锡的一个著名游览胜地,与范蠡、西施的故事有着很深的渊源。
传说当年范蠡与西施就是隐居于此,因范蠡、西施泛舟湖上而得名的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
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阁,层波叠影。
后人在蠡湖之滨又建造了蠡园,园以湖名,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
丽明媚。
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咏有佳句:“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
”蠡园的假山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无限情趣。
⑤这里还有江南独秀的太湖鼋头渚,有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梅梁胜迹,有乾隆皇帝下江南钦命的“天下第二泉”,有江南名园“寄畅园”、惠山祠堂群、惠山古街、龙光塔等数不胜数的胜迹,堪称“露天历史博物馆”。
古城墙下的花红柳绿,荡漾着盎然春意,成为春日里踏青的最好去处。
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江南的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渺,峰峦隐现,气象万千。
独占鳌头的江南太湖风景鼋头渚,山清水秀,天然胜景。
赵朴初赞道“鼋头渚景色胜天堂”,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头渚的风韵名扬境内海外。
春风吹来,吹开了鼋头渚畔的万树樱花,长春桥两旁的百余株单瓣早樱,远望如雪花飞絮,近看浓淡相宜,花枝水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从山下俯视,感觉那阵阵春风吹皱了湖水,吹绿了山野。
在春日姹紫嫣红中,在苍翠绵延的山峰里,忽见樱花的粉红、雪白,铺天盖地缀满枝头,那种明快的青春气息和撼人的气氛,让人屏住呼吸,让人心潮涌动,让人过目难忘。
⑦醉在江南的旖旎风光之间,坐下来喝茶聊天让人醉意更浓。
“太湖翠竹韵飘香,壶中清友自芬芳。
”最美江南,春茶最好。
江南茶品种很多,除了太湖翠竹还有洞庭碧螺春、无锡毫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
”
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
这套茶艺共12道程序,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太湖毫茶外形纹紧而卷曲,肥壮翠绿,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茶汤晶莹隐翠,叶底嫩匀。
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别具风味。
若以二泉水冲泡,相得益彰,则更得毫茶之真味。
⑧在这高速旋转的生活节奏中,不妨独坐春山,一壶茶、一卷诗,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细细感受一下春的诗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过激、不当真、不生气,调心安适,通透人生,处处美景也。
(选自《华夏散文》,有删改)
19.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21.第四段讲述关于范蠡和西施的传说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22.概括文章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19.文章第①段描绘了一幅万木葱茏、百花怒放、多姿多彩的绚烂春景图,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又为后文具体描写江南春天做了铺垫。
20.运用拟人、排比、引用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蜜蜂和游人共乐的场面以及江南春风的醉人和花开时节的繁华,增添了文句意蕴,丰富了文章内容。
21.点明了蠡湖名字的由来,表明江南的春天自古以来就美丽迷
人,所以他们才会隐居于此;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江南春天神奇迷人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热爱之情。
22.主旨:珍爱春天,热爱生活。
看法:①春光难觅,值得珍惜。
我们应该珍爱春天,热爱生活。
②自然的春天易逝,生命的春光应该永驻奋斗者的年华中。
③生活中,不要汲汲于功名利禄,要学会偶尔,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去体味自然和人生的春天的美好纯净,去顿悟生命的可贵,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种勇敢,也是一种境界。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重要段落的作用。
赏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内容上:第①段抓住“暖风拂面”,“草萋萋”,“万木葱茏““百花怒放”,“并蒂串连”等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多彩多姿”的“绚烂”春景图,作者的内心感受是“收获一种时光沉淀下来的沉静与安详”,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感情。
这是内容上的作用。
下文描写“江南春”的景象,其结构上的作用是巧妙地引出下文。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哪些,具有怎样的特点,能起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然后回到原文,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蜜蜂乐了,蝴蝶乐了”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蜜蜂乐了,蝴蝶乐了,游人乐了”运用排比修辞手法,“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运用引用修辞方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蜜蜂和游人共乐的场面,赞美了江南春风的醉人和花开时节的繁华景象,丰富了文章内容。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的作用。
这道题考的是简要分析第四段讲述关于范蠡和西施的传说的用意。
作答用意题,可以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入手。
“传说当年范蠡与西施就是隐居于此,因范蠡、西施泛舟湖上而得名的蠡湖”,这在内容上:是点明了蠡湖名字的由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二是丰富了文章内容。
“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阁,层波叠影。
……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丽明媚。
……蠡园的假山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无限情趣。
”情感上:借范蠡和西施对江南春天的喜爱,表达了自己对江南春天的喜爱。
该传说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江南春天神奇迷人的色彩。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主旨。
这道题考的是概括文章主旨,并要求联系现实谈谈看法。
阅读全文,本文描写了“江南春”的美景,文均在透露出“珍爱春天”这一信息,由文章第⑧节“在这高速旋转的生活节奏中,不妨独坐春山,一壶茶、一卷诗,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细细感受一下春的诗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过激、不当真、不生气,调心安适,通透人生,处处美景也。
”可以看出“珍爱生活”的主题。
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应该包括三点,一是热爱自然界的春天,二是热爱生命的春天,三是热爱生活,懂得体味生活。
点睛:提炼主旨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一)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大意。
(二)提炼和概括主旨。
二、提炼文章主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意不同文体的特点。
把握记叙文的主旨可
以从人物形象、情节或事件的发展、景与情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概括说明文的主旨应抓住那些最能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本质内容;议论文在概括主旨时要紧扣最能表现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字。
(二)仔细研读全文和寻找关键语句。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通过材料取舍、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来表现的。
它统摄全篇,渗透在全文材料中,又往往体现在某些关键语句中。
因此,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离不开在熟悉全文内容、剖析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寻找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语句。
(三)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
文章是社会客观现实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产物。
任何作品都难免留有时代的烙印,渗透着作者的主观认识。
因此,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思想状况,也是概括文章中心的重要途径。
(四)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把握文章主旨的准确性“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把同一题材不同主旨或主旨相近而题材、文体、手法不同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或不同点,探究其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和提炼文章的主旨。
提炼文章的主旨,是整体阅读能力的一种体现,需要在语文学习的长期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
48
补写出空缺部分。
(1)层层的叶子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有袅娜地开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蓼洲周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荣于身后。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______,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2).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3).忠义暴于朝廷(4).赠谥褒美(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6).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羞涩”“谥褒”“稷”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4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春是速朽的。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自拟题目。
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没有不朽的青春,唯有让青春不朽
没有什么是不朽的,青春也无法逃脱时间的魔咒。
正是因为青春有一天也终将老去,人们才有珍惜时间珍惜青春一说。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需惜少年时。
”只有那些珍视青春之人,才能在青春的金马车驶过后,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是的,他的确来过。
”
毕淑敏曾说:“世界很宽,时间很瘦,时间从我们的指尖细碎溜走。
”时光不能再来,正如诗中所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青春是每个人都必然得到的上帝的馈赠,青春时的经历则是将上帝的馈赠转化为自己的财富。
这财富只属于你自己,你能被别人剥夺去所有的外在之物,唯有这财富是任何人无法争夺也争夺不了的。
如果你回忆青春,发现在时光长河中,不曾拥有过这个财富,那你有何颜面说自己曾拥有过青春?那只是空有一段被称作青春的岁月罢了。
青春并不等于骄狂并不等于放荡。
多少人借青春之名释放自己压抑的欲望:用父母的金钱与自己的青春挥霍的富二代有之,牺牲自己未来去吸毒的演员有之,不明是非炒作自己的网络红人也有之。
青春在他们手中并非独一无二的奢侈品,反倒是成了过期作废的消费品。
我不知道若干年后他们会如何评价自己有过的青春年华,也许他们至死也不会醒悟青春已经不在了吧。
青春不会不朽,我们却能试图让青春保鲜。
年过六十的普京还驰骋在政坛之上,这位被福布斯评为全世界权利第三大的小老头,在我看来比时下的大部分年轻人更有活力。
开飞机,打猎,潜水,登山等等这些年轻人或许都不敢尝试的极限运动却是普京的最爱,难怪他能让全世界所有女人爱慕,所有男人嫉妒。
比起容貌上青春永驻,我更渴望能在心态上始终如普京般年轻。
有的人正处在青春,他的青春已经腐朽了。
有的人虽年龄上远离青春多年,心却不老。
还好,我正值青春年少;还好,我的青春之路刚刚起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这是一
种青春的豪气。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一种青春的潇洒。
纵使终有一天我也不再青春年少,那些曾经的万丈豪情也必会成为不朽的过往,但是我已经拥有过我自己的青春,足矣。
没有不朽的青春,我们却能让青春不朽。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互异相斥的,“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春是速朽的”,应作取舍,有自己明确的态度,不能摇摆不定。
“青春”是个不定指的概念,既可以作为界定或标明时间区域的词语,理解为青年时代壮丽的时光,少年、青年与“中年”“老年”相对应,具有短暂、美好、珍贵、多变等特点;也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有其象征意义,象征朝气、活力、阳光、雨露、新奇、成长、理想、憧憬、自由等。
“青春”还是一个未定型的概念,亦即处于“青春”时期的所有一切都不是不变的,并没有完全“成型”,而且在不断变化之中。
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互异相斥的,应作取舍,有自己明确的态度,不能摇摆不定。
要读出引申义与象征义,对“青春”进行辩证的深入思考。
“青春”是珍贵美好的,充满激情和活力,充满希冀和憧憬,但“青春”也有伤痛、烦恼、无助、诱惑、迷惘、无奈、叛逆、迷失、风险;“青春”还会慵懒、怠惰、涣散……青春易逝“速朽”,但也永恒“不朽”。
有志者珍惜青春,无志者蹉跎青春,颓废者糟蹋青春,成功者笑傲青春,落魄者慨叹青春。
“朽”与“不朽”,因人而异,而又取决于“人”,取决于人对人生、生命持有的态度。
若能在此层面
深入思考,则文章会胜人一筹。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从“青春不朽,青春永恒”的角度看:1、青春充满了希冀、憧憬,青春因有所追求而不朽;2、青春永远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时光,青春的风采永远熠熠生辉;3、珍惜美好的青春,才会让易逝的生命不朽;4、有追求,不蹉跎,在人生旅途上留下青春的足迹,闪耀青春的光芒,刻下青春的诗行,青春万岁,万岁青春。
从“青春易逝,青春会朽”的角度看:1、青春稍纵即逝,任何人都会成长、成熟,青春自然也会消失,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2、世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任何违背规律的想法都是天真的,不切实际的;3、青春易逝,无须慨叹,无须愤激,倍加珍惜方为上策;4、作践青春的人,没有青春。
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1、青春易逝,唯有精神永恒,在有限的青春岁月中,让生命开花,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2、“朽”与“不朽”没有定则,因人而异,因人而变,取决于人有怎样的理想、志趣、追求、品格、品位;3、正确认识青春的光明与幽暗,热情与诱惑,偏执与迷失,才能实现青春的价值;4、智者定位人生,让生命永恒;愚者错位人生,使生命速朽。
从其他角度看:1、世间的一切都会改变,都会消失,唯有时间最为公平,是不朽的,可以见证一切;2、亲情因血缘而不朽,不会因身份的高低、地域的远近、聚散的多少而改变;3、爱情因美好而不朽,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爱情,见证了永恒,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