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的党员——记东北工业集团吉林江机公司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廉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干的党员——记东北工业集团吉林江机公司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廉江
作者:林浩
来源:《新长征》 2014年第6期
林浩
他是车间主任,制定并完善了产品装配的生产方案。
他是亲历实践者,将理念与实际有机结合,空间跟美学、美学与实用变成了不可分割的有
机体。
他是授业者,经常奔走于各道装配工序,与员工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他又是一名践行者,把27 年的装配心得、解决问题的窍门都落实到八分厂38 车间的装配线上。
他就是廉江,东北工业集团吉林江机公司八分厂38 车间主任,一名很普通的党员。
与廉
江认识的人都感觉到他身上总是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勇气,同时还有种儒雅的范儿。
而正是凭着这种不服输的勇气和儒雅风范,他在工作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一
个又一个难题,曾被吉林省总工会评为“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
今年50 岁的廉江,1986 年7 月从沈阳第一工业学校毕业,分配到38 车间担任产品技术
专责。
二十余年来,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对产品各道工序的揣摩、熟悉,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
专责成长为一名装配专家。
细心中节创百万元
“作为一名吉林江机公司的员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不要畏惧,我们要想办法去解
决困难。
”这是廉江的口头禅。
刚刚接任东北工业集团吉林江机公司八分厂38 车间主任这个职位时,命运好像与他这个
严谨的人开了一个玩笑。
一向以注重产品质量而闻名的八分厂38 车间正在装配的615 产品的良品率停留在95%。
装配线上的615 产品绝缘有时合格,有时不合格,这种反复的现象以前从来没有过。
5%的废品率,廉江心疼呀!什么原因?员工们不认真?可对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廉江比
谁都清楚,同事们那种爱厂如家的劲丝毫不逊于他;技术工艺有纰漏?可从技术部到分厂技术科,再到车间技术组,都是精干的团队,没有原因啊,可是良品率却总是达不到100%。
廉江着急,几名技术骨干着急,分厂领导也着急。
廉江每天到装配线上,细心观察每个615 产品装配时的全过程,记录下每道工序装配的细节,之后利用中午和晚间的休息时间查资料,并按照资料所记录的情况做试验……不对、不对,一个个红色的“×”在廉江脑海中跳跃。
廉江知道,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学会管理好自己情绪的
本领,要学会倾听,倾听所有人的意见。
他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老员工的经验进行了归纳,之后,又在办公室里进行试验。
试验中,
廉江记录下了天气情况、室内温(湿)度、装配时手的力气,随着这些数据的变化,615 产品
不合格的数据也在逐渐地减少。
经过3 天的试验、分析,他突然发现615产品绝缘电阻和气候
有着直接的关系。
廉江拿着自己精心试验所得出的数据,向分厂领导汇报了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615 产品挂锡后绝缘不好和环氧树脂胶吸潮等两个主要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分厂领导
在认真分析研究后,同意了他的改进意见。
615 产品又一次开始装配了,按照廉江所说的,员
工们细心地操作着。
第一批产品进入了检验室,检验结果所有615 产品百分之百合格。
仅此一
项就为公司节约100 余万元。
培训让工作更有序
在廉江的办公桌上摆着 3 张照片,一张是38 车间的“全家福”,一张是公司南大门广场,一张是八分厂厂区一角。
这3 张照片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着朝气、和谐。
廉江介绍说:他一直坚持“人才强企”这个理念,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从而增强每名员
工的技术潜质,使车间不会出现技术断档。
自2005 年以来,廉江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费购买了计算机入门、仪器仪表使用
等大量技术书籍。
之后,又将所有书籍无偿奉献给车间,成立了读书角。
在学习时,他主动当
老师,将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一一地传递给其他员工。
同时,为了
让员工能在工作中掌握技术要领,他对每一个产品都建立了完善的操作性极强的生产方案,这
些方案的实施,让员工在生产装配中将自己的技术很好地发挥出来。
工作中,廉江根据车间承担的所有任务节点,让员工自己利用所学的知识,从作业台空间、材料进入作业线的先后顺序、质量要求、装配进度等多个方面规划工作流程,班组根据流程安排,适当调整人员,这些符合工作实际的流程,使所有等待装配和正在装配的产品在紧张中有
序地向前推进,实现了廉江提出的“装配第一个产品、学习第二个产品、预约第三个产品”的
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争主动、保质量的目的。
在廉江的带领下,38 车间装配团队从装配产品到管理细节,从技能培训到实际操作,都展现出了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运用精益工具降低成本
近几年来,面对着所生产产品品种多、小批量、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再加上新
产品不断增加,廉江知道一旦一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其它产品的装配进程。
为此,他
每天第一个来到车间检查产品所需要的材料,下班前在查看当天工作记录无问题后,才最后一
个离开工作岗位。
在检查中,他自己也有一本明细账,账上用红蓝铅笔勾画出产品质量的曲线图,当曲线图
很稳定时,廉江心里别提多踏实了;当曲线图波动时,他比谁都着急。
2012 年7 月6 日,廉
江发现正在装配的354 产品某道工序的曲线图波动很大,曲线图中显示,从7 月6 日至7 月
8 日,这道工序的合格率只在50%的地方徘徊,而员工想尽了一切办法,却都没有什么明显的
改变。
所有354 产品这道涂查二硫化钼的工序,在完成业任务后,员工就从一批产品零件中进行
筛选,筛选后的合格零件立即进入装配线,而不合格品又要进行二次返工,返工的零件又要进
行重复的筛选操作。
人力、物力、时间被大量浪费,而此时的354 产品装配时间节点也在一点
点地临近。
廉江的目光停留在了车间张贴在墙上的精益生产看板上,这种浪费与精益生产相悖,他决
定改变现有的工作方法,采用新的加工方案。
354 产品这道工序长期用人工涂查二硫化钼,人工涂查时手法不平稳,造成了涂查不均匀,抛光质量不好。
能不能采用机械振动涂查二硫化钼呢?廉江将这个建议向分厂领导提了出来,分厂领导二
话没说便答应了,因为领导知道,廉江每一次每一个建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提出来的,
如果没有十成的把握,这个在厂里职工心目中最严谨的人,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开始试验,分厂领导、技术专责、员工们围在电磁振动机旁,几十双眼睛盯着正在转动的
机器。
廉江亲手开动机器,振动涂查二硫化钼,第一个零件从机器中拿出来,所有人都看到了:这是一个涂查均匀、抛光质量很好、达到工艺要求的零件。
此项合理的建议,又一次验证了廉江创新的思维,而这个建议一改几十年来几个同行业厂
家的加工工艺。
许多看到工艺修改后的行业中的专家说:“吉林江机公司的技术水平就是高。
”
如今,已经成为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的廉江还是不满足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料、装配、检验……几乎每个工序他都要亲自参与,在参与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用廉江的话说:做工作要有巧思,还要耐心细致,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
责任编辑/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