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及要求14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

我校地处城乡之间,属于城乡插花地区,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学生的素质较差,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是靠卖菜、拖三轮车为生。

家庭条件差、家长无文化,他们整天忙着为维持生活而起早抹黑四处奔波,根本没有时间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

更谈不上辅导学生,虽然有部分家长在洪城大市场做生意,家庭条件好,有电脑有互联网,但他们为了做生意有的一个月也难见孩子一面,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根本没有办法去教育子女。

加上学校教学还处在一种传统教学模式,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

因此,学生的眼界不开阔、知识面狭小、生活枯燥、作文水平提不高。

而在国内对城乡插花地区的教育研究的甚少,而利用信息资源与作文教学应用研究的就更少。

因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为了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提出了《信息资源在小学写作教学的应用与研究》这一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的子课题。

通过信息资源与作文教学整合,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指导学生利用信息
大型企业经典管理资料模板,WORD文档,欢迎下载交流
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
学生作文水平。

1、强化理论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既然是革命,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因此,我校为提高教师理论知识做了以下工作:(1)、组织教师外出听课。

一方面舍得投入,把教师带出武进学习经验,每学期课题组都有三四人次赴外地听课学习。

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

第三,积极参加南昌市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2)邀请专家、上级领导作讲座,了解教改动态,了解先进的经验。

(3)要求教师从网上学习理论经验,参与网上论坛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

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尤其是集中学习,更讲究其高效性及活动意义。

分散学习也要保质保量,要求写好个人心得,学校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督促。

2、组织各类培训。

要求课题组成员成为落实各类培训的先行者。

2005年1月,组织老师进行行动研究课题培训;2005年3-6月,组织青年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培训;2005年6月进行“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培训”;2006年5月,进行“如何撰写案例反思与教案一得培训”。

分享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分享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

分享是件快乐的事件,乐于分享的人,事业更容易成功。

3、坚持例会制。

在一年多的研究中,我们始终坚持例会制。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安排课务时就有意识地安排一节课,让课题组老师每周有共同的一节空课,以很好地参加好每两周一次的例会活动。

活动定人定时定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传达会议精神的、有介绍外出体会的、有学习先进文章的、有组织观看优秀课录像的、有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等等,不能说每次活动都效果显著,但一年多来踏踏实实地开展,确实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促进了实验教师素质的一定程度的提高!
4、撰写研究性文章。

要求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每月写好一篇研究性文章,并由学校组织,择优参加各级各类电教论文的、案例的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一年多来,教师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或各级各类杂志上获奖和发表的文章有近四十篇。

说明了课题组的教师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乐于笔耕,这是一
种非常科学而认真的科研态度。

二、阶段成果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同心同德,进行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取得了一些
阶段性成果。

堂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了一批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在课件制作和论文撰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熊俊杰、胡佳音、应红忠等教师在南昌市课件制作竞赛中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方平里教师撰写的论文《城乡插花地区小学生作文情况调查与研究对策》获江西省教育年会二等奖,南昌市教育年会一等奖。

应红忠教师撰写的论文《给学生一个机会,让说之花处处开放》获省三等奖。

胡佳音教师撰写的论文《呼唤绿色作文》获省三等奖。

方平里等14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作文比赛获园丁奖。

3、完善了本校的教育资源库,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通过研究,进一步开发与运用了网络资源,并建设了本校的教育资源库,提升网络应用水平和技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现我校的校园网站上专门开辟了学生作文栏目供学生学习,里面收集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习作。

学生可以在网上交流。

另外,我校2005年创建了校报“磨墨坊”,我们将学生的作文刊登在校
报上再发给全校学生互相学习。

三、方法经验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全、四有、五个转变,它们分别是指:三全:全员性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评价,四有:前有规划,中有纪律,后有总结,原始资料、研究过程
我们每学期在课题组内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人承担一个研究专题,每季度设计一份优秀的作文教学设计案例,每学期叙写一个系列的教学小故事,每年写一篇教科研论文)。

鼓励教师小课题做大文章,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真正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从而促进课题研究步入正常轨道。

研究课题基本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计划,逐步完善研究方案和实施过程。

在注重行动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尝试叙事研究,鼓励教师叙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事件,及时反思评析,从而给我们的教育科研带来源头活水。

3、坚持问题研究,构建以校为本科研制度
我们坚持从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开展问题研究,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原则,从小处着手。

本学期我们真正启动了校本研究,坚持课题三个走向:走向教师、走向课堂、走向校本。

我们始终重视教师信息素养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课题组组长按照计划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技术以及整合理论,学习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

集中学习内容以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课程改革理论等为主,鼓励教师结合个人所教学科和自己确定的研究专题自主学习相关理论。

同时动员教师围绕一堂课、一个专题报告作专题反思,并利用论坛、沙龙加强交流、讨论,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我们还加大了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利用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手段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