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文学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府诗集文学常识
乐府诗集文学常识
一、诗歌常识
(一)古诗的分类
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
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
1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和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新乐府创于初唐。
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⑤题目和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
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⑥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
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
⑦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
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
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
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 2
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
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
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
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
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三、中国古代诗人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原作品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
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4.曹操,“三曹”之首。
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
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
属乐府歌辞。
开创“建安风骨”新风。
5.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
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
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洛神赋》。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7.北朝乐府。
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四)唐
8.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
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9.王之涣,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
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
属边塞诗派。
10.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
11.王昌龄,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善边塞诗。
1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3.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
1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与杜甫并称“李杜”。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天门山》《秋浦歌》等,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
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
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
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17.岑参,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
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18.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
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
19.李贺,字长吉。
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
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
被称为“诗鬼”。
24.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
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
20.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主要作品为《锦瑟》《无题》等。
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21.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
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
(五)宋
22.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主要作品为《苏幕遮》《渔家傲》等,属豪放派。
23.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
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2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谥文忠。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最伟大的文人。
开创了豪放词派。
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2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26.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人称“小李白”。
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
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
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2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拭并称“苏辛”。
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
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28.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主要作品为《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
(六)元
29.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30.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
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31.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元曲“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之一。
古诗文文学常识2016-07-17 12:33 | #2楼
一、中国古代诗歌
1、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有《李太白全集》,《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越中览古》《苏台览古》等选入高中课本。
2、《长恨歌》——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乐府诗——白居易——唐代。
3、《琵琶行》——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乐府诗——白居易——唐代。
4、《长恨歌传》——唐传奇小说——陈鸿——中唐。
5、《离骚》的作者是屈原,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歌,(主要收录屈原的诗)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的又一部诗歌集,它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诗歌总集。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
《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6、《湘夫人》《国殇》——《楚辞》——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古体诗。
7、鲍照——南北朝——《拟行路难》(其四)——古体诗——乐府诗。
8、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
自号“少陵野老”。
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有《杜工部集》,名篇“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阁夜》《登高》《蜀相》《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诗篇,我们都欣赏过。
9、《蜀相》《登高》《阁夜》——杜甫——近体诗——七言律诗;《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1
——杜甫——近体诗——五言律诗。
10、陆游,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
主要作品有《示儿》《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钗头凤》《卜算子咏梅》等,结集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他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有九千多首,是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11、《书愤》《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南宋——近体诗——七言律诗。
12、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中唐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一起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选入初、高中课本的有散文《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七言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连四州》。
13、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个田园诗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杂诗十二首》(其
二)等。
14、《归园田居》《饮酒》《杂诗十二首》(其二)——诗歌————古体诗——陶渊明——东晋
1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6、《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古体诗——
乐府诗;《越中览古》《苏台览古》——七言绝句。
1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开豪放词派之风,有《东坡全集》。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北宋——七律。
18、《李凭箜篌引》——李贺——中唐——古体诗——乐府诗
19、温庭筠——晚唐——花间词人之鼻祖——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菩萨蛮》——词。
20、《燕歌行》——高适——古体诗——乐府诗——边塞诗人——盛唐。
2
21、“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一段曲子)和套数(多段曲子)。
22、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元代——元曲——散曲——套数。
23、周邦彦——北宋——《苏幕遮》——词——“词家之冠”,“词中老杜”。
24、《虞美人》——词——李煜——史称南唐后主。
25、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是词《杨州慢》。
26、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积雨辋川庄作》——近体诗——七律。
27、韦庄——晚唐——《菩萨蛮》(其二)——词——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
28、《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29、《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古体诗——乐府诗——“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
30、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漱玉词》。
《一剪梅》《声声慢》是其代表作。
31、阮籍——西晋——《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古体诗——五言诗——“竹林七贤”之一。
32、黄遵宪——近代——《今别离》(其一)——古体诗。
33、“乐府”原是音乐机关的名字,后来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34、唐诗和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唐诗一方面继承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并使之更为完善;一方面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
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地超越了前代。
35、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愁为主,代表作家有北宋的柳永,南宋的李清照、江夔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北宋的苏轼、南宋的辛弃疾等。
36、“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37、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代表——高适、岑参。
38、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晚唐)。
39、近体诗是唐代之后出现的,它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律诗和绝句包括五言和七言。
唐代以前的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但唐代之后出现的诗不一定就是近体诗。
二、中国古代散文
1、《过小孤山大孤山》——《入蜀记》——日记体游记——游记散文——陆游——南宋。
2、《庄子》——庄子及其门人以及后学者——战国时期宋国——道家学派代表——先秦诸子散文。
3、《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选入高中课本有《疱丁解牛》《秋水》《逍遥游》等。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52万字,含
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
《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史,也是唯一的一部通史。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巨著,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著作。
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
《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
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
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
5、司马迁,字子长,任太史令,因李陵事受宫刑下狱,后任中书令,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初、高中选入课本的《陈涉世家》《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毛遂自荐》《项羽之死》均选自《史记》。
6、“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上起《史记》,下至《明史》。
其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编著者分别是西汉的司马迁、东汉的班固、南朝的范晔和西晋的陈寿。
《苏武传》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的《汉书》,《张衡传》选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
7、“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8、《项羽之死》——司马迁——西汉——《史记项羽本纪》。
9、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
《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
绝句《过华清宫》是他的作品。
“赋”,是一种
介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句式骈散结合,声调和谐,善于运用铺陈夸张,借古讽今等。
文学常识2016-07-17 9:45 | #3楼
起源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
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
这便是诗的起源。
意象
意象是诗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诗一般不会通篇以抽象语言直接表达抽象的情思,而要借助意象表达。
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融汇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诗家名人
1、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2、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3、诗鬼――李贺(790-816),字长吉。
晚唐诗人。
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
今存诗242首。
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
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
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因此,后人称李贺为“诗鬼”。
4、诗神――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被后人尊称为诗神。
(另一说“诗神” 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
5、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6、诗隐――孟浩然,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
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被人们称为“诗隐”。
7、诗魔――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8、诗佛――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诘。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
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9、诗豪――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
10、诗囚――孟郊。
因长年生活在穷苦潦倒之中,虽然都曾得到过当时韩愈的奖掖与资助,但并没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顿。
所以在他的诗中象"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
所以有诗囚之称。
11、诗杰――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古代诗歌分类.
1古体诗
2近体诗
3词
4曲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魏晋和唐
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
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
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词
1、词是诗的分支,起源于民间歌谣,起于隋代,流行于宋代。
全称曲子词,简称曲词。
又叫诗余。
2、词可以入乐而歌唱,句子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
3、每一首词都有一个乐谱,每一个乐谱都有一定的音律、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