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可爱的社区人》教学设计及反思_城关中心小学_金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社区人
浙江省玉环县城关中心小学金湖
教学目标:
1.体会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工作的辛苦。

2.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3.了解社区志愿者,并能产生成为志愿者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工作的辛苦。

难点:培养学生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教学过程:
(一)板块一:了解身边的社区工作者
1.过渡: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区中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

今天,金老师带大家看看一位社区医生的故事。

(播放视频:《黄医生的故事》)
2.看了黄医生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3.我们每天都在社区中生活,一定也会有很多人给我们带来过温暖。

谁来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二)板块二:了解默默奉献的社区劳动者
1.了解默默奉献的劳动者
过渡:在你们温馨的故事中,我仿佛也见到了这些可爱的社区人!社区的和谐美丽可不只是他们的功劳。

你们看:(课件:劳动者默默工作的图片)(旁白:当我们欣赏路边的每一道风景,也许你忽略了,是他们用双手献上的一片绿荫;当我们走在整洁的道路上,也许你忘了,是他们不管刮风下雨在辛苦工作;当我们在温暖的被窝里安心地睡觉,也许你不会知道,是他们在深夜的巡逻为我们带来的安全……)
2.做火眼金睛的小悟空
过渡: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者也在为社区默默地奉献着。

让我们做做“小小孙悟空”,用我们的火眼金睛找出那些为社区默默奉献的人?四人小
组讨论,看谁找得多。

(四人小组讨论。

师相机贴图)
3.想象: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的社区会变成什么样?(师指板书)
4.小结:看来,我们能幸福舒适地生活,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让我们在掌声中为他们颁奖。

(出示并在黑板上贴颁奖台)
(三)板块三:体验社区工作者的辛苦
1.《台风来袭》情景剧(出示图片)
玉环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侵袭,每当台风来临,小小的海岛就要遭受狂风暴雨,海上掀起巨浪。

台风肆虐过后,社区可遭了秧,你看,马路变成了小河,人们被困在家中,寸步难行;大树被连根拔起,水管也断裂了,家里喝不上干净的水;街上的广告牌被大风刮倒了,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电线垂落下来,一端挂在了水里……
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你们还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
在大家最困难的时候,社区中谁会来帮助我们?(生畅谈,相机出示工作者名牌)
(角色体验)医生,您怎么走得这么匆匆啊?清洁工,您这是准备做什么呢?
4.小结:你瞧,经过大家的努力,社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

(出示社区恢复的图片)
5.情感抒发:
多亏了这些可爱的社区工作者。

假如他们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板块四:了解可爱的社区志愿者
1.了解社区志愿者
社区工作中,不光有社区工作者,还有很多可爱的社区志愿者。

你们看,志愿者们在行动(志愿者劳动的场面的照片)。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而且就藏在我们身边,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用掌声请出她。

(请出优秀的社区志愿者)杨老师不但是大家熟悉的优秀的美术老师,还是一位优秀的社区志愿者。

2.(介绍杨老师的社区工作)杨老师,您能为同学们介绍您成为志愿者的过程吗?您又为社区做了哪些事?
3.学生采访:同学们,机会难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杨老师的吗?
(现场采访可爱的社区志愿者)
(五)板块五:我要成为可爱的社区人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调查了自己社区的垃圾问题,这可是你们成为社区志愿者的第一步,我们请各社区的代表们来汇报一下吧!(分小组汇报搜集的社区垃圾处理情况。


2.除了这些,我们的举手之劳也能为社区做贡献,你们看:(出示公益广告,旁白:随手捡起一张小小的纸,停留的两秒钟,这小小的一推……)都能让我们成为可爱的社区人。

3.(生写爱心卡)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一张爱心卡,请把你们想为社区做的事记在爱心卡上吧。

4.汇报展示
5.(出示儿歌《可爱的社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一起读儿歌,做可爱的社区人。

~社区是大家,住着你我他。

你来做绿化,我来种鲜花。

他来搞活动,她把卫生抓。

有难大家帮,有福共分享。

有缘成邻居,相爱是一家。

我们都是可爱的——社区人。

结语: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社区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下课。

板书:可爱的社区人
激情悟理,层层深入
——《可爱的社区人》教学反思《可爱的社区人》是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人执教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体会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工作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并能产生成为志愿者的意识。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社区接触不多,了解不深,难以体会社区工作者劳动的辛苦。

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努力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到社区工作者劳动的辛苦。

1.多媒体展示,激发情感
孩子们往往对社区劳动者的工作熟视无睹,光靠老师的描述,难以给学生最大的情感冲击。

为了重新唤醒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画面,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社区劳动者工作的图片、视频,配以音乐、文字。

在多种感官的冲击下,孩子们听得认真,看得认真,体会到社区工作者的辛苦后,对社区劳动者产生了敬意,发自内心地感谢为社区默默奉献的工作者。

这一环节的安排,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情感。

在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通过一个简短的公益广告,直观、简洁地告诉了孩子们,他们能为社区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事。

多媒体在课堂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角色扮演,动情明理
由于玉环是台风多发地,所以我利用身边最常见的气候现象,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体会社区工作者的忙碌,并运用社区前后变化的照片,让孩子们发现那些默默工作的人。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情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动情中明理”的效果。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将自己化身为社区工作者,有的严肃地说:我正要去救护那些受伤的人民;有的则说:台风过后,到处都是黄泥,我要赶紧去轻松,好让大家早点恢复正常的生活。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体会到了社区工作者的巨大作用,对工作者的尊敬再次加深。

3.身边的志愿者,激发热情
志愿者在社区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认识社区志愿者,并使学生产生成为社区志愿者的愿望,为社区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课堂中利用身边的社区志愿者,激发孩子们的热情。

当美术老师走上讲台时,他
们由对美术老师的尊重延伸为对社区志愿者的尊重,并在这位优秀的社区志愿者的讲述中,产生了想要效仿,激发他们参与到社区工作中的热情。

多位学生在采访中询问老师,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参与到社区中。

他们在课堂的教学中,由外在的感受,直至产生了内驱力,愿为社区贡献一份力。

在课堂的一步步深入中,他们将更加尊重每一位社区工作者,孩子们从社区的陌生人变成了社区的关注者,从社区服务他们,变成他们想要主动为社区服务,这也是本课设计成功的一个地方。

当然,如果在课后进行延伸教学,设计出参与社区活动的反馈表,一定更能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