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XX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反思2 苏教版四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在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这一思想为指导设计结构,效果较好。
一、查——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大意。
预习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步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应该首先指导好学生的预习。
学习新课前,我提出预习要求,通读课文后进行回查一想:①查生字表,看看生字出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组成哪些新词;②查字典、词典,填写生字词语预习表,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并且做到会认会写;③查有关资料,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及其不良影响。
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做上记号,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
预习,让学生经过自身的探究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有了基础,兴趣浓厚。
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解惑答疑,课堂气氛活跃。
二、读-—理清课文思路,体会作者感情。
对《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课中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步是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口诵心惟,读思结合,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
第二步是精读课文,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三、说——理清重点句段,感受高科技产品的奇妙。
加强说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文二、三自然段具体说明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
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三项说话训练:①理解性说话;②模仿性说话;③想象性说话。
四、思——品味说明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看到孩子们对《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非常感兴趣,我让学生对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及其不良的影响进行热情讨论.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书信的格式
(1)称呼。
把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怎样称呼,要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说,当面怎样称呼,信上就怎样称呼。
有时可以在称呼前面加“敬爱的”“亲爱的”这样的词语.
(2)正文。
这是信的主要部分。
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部分.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您好!"“你身体好吗?”如果写的是回信,可以写“×月×日的来信已收到”等内容。
如果来信中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代办的事,可以先把问题回答清楚,或者把代办事情的结果告诉对方,然后再写自己想说的话。
如果说的事情多,就应该分段写,写完一件,再写一件。
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
正文完了,结尾应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结尾的写法,根据对象而定。
如果给长辈写信,可以写“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给平辈写信,可以写“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顺利";如果给晚辈写信,可以写“祝你进步”“望你努力学习”。
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可以带姓,也可以不带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写姓)。
有时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称谓,如“弟、儿、侄、妹”。
如果加称谓,一般不带姓。
如果是给单位或组织写信,姓名要写齐全。
(5)日期。
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如果在信里问候别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后,另起一行,写上“请代向××问好!"“××并此问好!”
如果信已经写好,但是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完,可以写在信的后面。
先写一个“附"字,后面加上冒号,写完补充的话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号。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
字迹要工整,地名要详细。
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
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
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应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
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应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信封的右下角有六个小方格,应在这里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边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边20毫米以下的区域是条码打印区,不要在这个区域里写字或署名,以免影响投递.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红笔写,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6)托人转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写“面交”“烦交"等字样,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写“×××托"或“×××拜托”就可以了。
新型玻璃
一.说教材
《新型玻璃》是四年级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精读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这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且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新型玻璃》这一课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3大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能力目标:1、体会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创新设计,发展语言及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演的方法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它应该是一种享受。
四.说教程(第二课时)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构建新的课堂模式。
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改变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大占天下的局面,把活动引入课堂,把训练贯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
你们看,我们的展销会吸引了这么多的客商.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厂长、经理或者是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二)确定目标,自主阅读
1、师: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
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学好课文,熟悉新型玻璃。
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什么?名称、特点、作用……)
2、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怎么学?读课文、想、勾画、圈一圈、收集资料……)
3、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
(三)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3、师:最近,老师家里要装修房子,请你帮老师的忙,我该用那种玻璃?为什么?
4、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家里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5、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给老师听。
(四)发挥潜能,创造设计
1、过渡:你们的建议真好!老师谢谢你们。
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2.同学们设计新型玻璃。
(五)抓住重点,训练说话
1、过渡: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
(六)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你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五.说板书
23 新型玻璃
学什么? 怎么学?学得怎样?
名称读课文(想、勾画、一圈)
特点收集资料
作用讨论交流
……推销设计
这个板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的过程来完善。
充分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的方法.重在了方法的指导。
当前,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加速着教育技术化的进程。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加强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把课堂变成一个乐园,一个溶炉,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我会为此而努力,永不懈怠!
爬山虎的脚
班级姓名
一、给下面的斜体字注音.
二、比一比,再组词。
休()迹( ) 曲( ) 经()拂()
体( ) 弯()田( ) 茎( ) 佛( )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嫩绿的()嫩红的( )
灰色的()鲜红的( )
灰黑的()蔚蓝的()
四、把下面的词语分类写下来。
床轮船喜鹊沙发飞机牛汽车狗桌子书架
黄莺燕子猪羊
家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缩写句子。
1.父亲难过地落下辛酸的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种颜色的喇叭花像一匹美丽的花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的花丛中千百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抄写课文中的比喻句.
参考答案:
一、nèn xì fú chù hén
二、休(休息)迹(痕迹)曲(歌曲)经(经常)拂(拂过)
体(身体)弯(弯曲)田(田地)茎(草茎)佛(佛爷)三、
嫩绿的(小草)嫩红的(叶子)灰色的(军装)鲜红的(花朵)灰黑的(煤尘)蔚蓝的(天空)四、
交通工具:轮船,飞机,汽车.
飞禽:喜鹊,黄莺,燕子.
家畜:牛,狗,猪,羊。
五、
1.父亲落下眼泪。
2.喇叭花像一匹布。
3.骆驼是交通工具。
4.蝴蝶在飞舞。
六、略。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1885年),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02年,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
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
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
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
1885年,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
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被选入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