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战略
实施“三步走”战略,推动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
![实施“三步走”战略,推动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6d17e55312b3169a451a417.png)
实 施 资 源 整 合 和 技 术 改 造 是 风 定产 ” 的要求 , 面改造 , 设计 全 从
集 中度 , 提高 矿井 规模 和矿 井安 全 解决 煤矿 数 量过 多 、规模 过小 、 技 到 验 收 必 须 严 格 把 关 。 有 突 出矿 所
生产素 质 , 根本 上改 变全 省煤 矿 术 落后 , 从 提升 安全 保 障能 力和 生产 井 必 须 建 立 健 全 矿 井 安 全 监 控 系 散 、 、 的面貌 , 小 差 下决 心淘 汰落 后 技术 水平 等 问题 的一 条现 实途 径 。 统 , 按 “ 级 管 理 . 级 响 应 ’ 并 分 分 的
加快 产业升级 ” 的煤 矿整顿关 闭 的战 略地位 。 当前 , 进煤 炭 工业 度 , 促 安全健康 发 展 , 要按 照 国家 提 出 就
工作原则 和“ 一揽子 ” 解决 全省煤矿 提 升 ,矿 井 面 貌 有 一 个 大 的 改 观 ,
建 的 “ 顿 关 闭 、 合 技 改 、 理 强 整顿关 闭问题的总体方 案 ,通过科 为 下 阶段 管 理 强 矿 、 设 本 质 安 全 整 整 管 矿 ” 步 走 战 略 . 法 取 缔 关 闭 非 三 依 法 开 采 、 法 生 产 、 具 备 安 全 生 违 不
高 一 批 , 少 煤 矿 数 量 , 高 产 业 减 提
面完成煤 矿关 闭任务 。 生 产 技 术 水 平
作 业环境 , 减轻 工人 劳动强度 。
二 要 抓 好 瓦斯 治 理 。 斯 防 治 瓦
必 须按 照“ 抽后 采 、 先 监测 监控 、 以
中国煤炭工业 20 .0 33 07 1
维普资讯
在 无 人 车 的 问 题 ,开 采 深 度 5 0米
煤炭工业政策
![煤炭工业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127c0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b.png)
煤炭工业政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煤炭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它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二氧化碳排放、水污染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煤炭工业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采取了限制产能和控制煤炭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
过去,煤炭产能过剩严重,导致煤炭价格下跌,许多煤矿亏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施了限制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通过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矿,提高整体行业的生产效率。
政府对煤炭行业保持了一定的市场管制,防止不合理竞争和价格战的发生。
我国推动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煤炭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政府加大对煤炭行业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
我国还通过法律法规对煤炭行业进行规范管理。
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煤矿的安全生产,保护矿工的权益,防止矿难事故的发生。
政府还规定了煤炭企业的环保要求,要求企业合法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对于不符合相关法规的企业,政府将严肃追究责任,实行惩罚制度。
我国还积极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资源正在逐渐减少,政府鼓励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方向发展。
通过发展煤层气、煤电联产等新技术和新业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篇示例:中国煤炭工业是我国能源行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煤炭工业政策也在不断修订和调整,力求实现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煤炭工业政策的背景、政策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讲解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9b4f5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c.png)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讲解中国的煤炭产业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讲解我国煤炭产业政策的发展。
我国的煤炭产业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40年左右,我国就开始使用煤炭。
但直到19世纪,中国的煤炭产业才开始规模化发展。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煤炭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
20世纪初,我国的煤炭产业初步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
在“大跃进”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一大二小”方针,即发展大型的煤炭企业和小型的煤矿。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提高煤炭产量,满足国内工业对煤炭的需求。
然而,由于政策过于激进,没有考虑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煤炭产业政策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大幅增加。
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对煤炭的需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引导性政策,包括提高煤炭产量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煤炭资源逐渐变得稀缺,特别是高质量的煤炭资源。
由于采煤技术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高质量煤炭的开采难度逐渐增加。
其次,能源结构的转型也对煤炭产业带来了压力。
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的替代品也逐渐增加,使得煤炭的市场需求下降。
此外,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迫使煤炭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中国政府开始制定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
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是限制煤炭产能的调控政策。
为了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推动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政府开始关闭一批小型无效煤矿,同时提高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煤炭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要求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推动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
总结起来,我国的煤炭产业政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初期的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到现在的煤炭产能调控和绿色发展政策,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讲解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f164b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c.png)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演化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军事发展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为规范煤炭产业发展,逐渐从各类政府文件、规章、规程、制度等综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煤炭产业。
至2007年11月,我国第一部正式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历经了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按政策演化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从煤炭工业全面恢复发展、“大跃进”、“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前的动荡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还可划分为两个小时段。
一是,1949年至1957年,以提高煤炭产量为中心,推行矿井技术改造,全面恢复生产,煤炭产业开始步入规范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把煤炭和粮食作为同等重要物资,实行国家调拨分配制度,并作为国家重要工业部门管理。
1949年11月成立了燃料工业部,确定了煤炭产业“以全面恢复为主,部分新建则以东北为重点”生产方针;为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煤方法和煤矿安全对煤炭生产的制约,通过了《关于在全国煤矿全面推行新的采煤方法的决定》;在国营煤矿中推行生产方法改革,把原始、落后的穿洞式、高落式采煤方法改为长壁式采煤方法。
1951年,公布了第一部《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案,并成立了煤矿安全监察局;为加强私营煤矿管理和小煤矿管理,公布了《公私营煤矿暂行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管理要点》和《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逐步改善了这些煤矿的生产条件。
至1952年底,有83%的国营煤矿恢复了生产,大同、抚顺、焦作、阳泉、淄博、枣庄等规模较大的煤矿全部恢复了生产,还在东北地区重点建设了海州露天等13处新矿,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到7000万吨。
1953年,随着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保证钢铁工业对炼焦洗精煤需要,解决全国工业生产布局、国防上的不合理状况,提出“把基本建设放在首位”,重点扩建了开滦等15个老矿区,并开始平顶山、潞安等10新矿区的建设;发现了淮北的宿蒙、山东肥城、济宁、滕县等一批储量丰富、开发条件好的新煤田。
2023年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23年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6a76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d.png)
消费领域多元化
Diversified consumer sectors
1.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消费者对 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消费者对能源产 品的需求正逐渐多元化。在过去,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电力领域。然而,随 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消费者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2. 经济发展需求推动煤炭需求增长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需求的支撑作用明显。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快速 增长,煤炭在工业生产和能源供应中的地位依然稳固。因此,煤炭需求将受到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拉动, 预计市场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清洁煤技术创新引领
1.2023年我国煤炭行业清洁煤技术创新与绿色可持续发 展
2.2022年煤炭行业减排显著,为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2022年煤炭行业减排效果突出不仅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力量。据估算,由于煤炭行业减排,全球二氧化碳 排放量较前一年减少了2.5%,为控制球气候变暖提供了重要支持。
3.政府和企业合力推动煤炭行业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1.2022年煤炭市场受限,环保推动替代措施,煤炭地位稳固
根据市场趋势和预测,可以预见到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将受到新能源替代的一定限制。虽然随着环保意识和政策的推动,一些地区对煤炭的限制和替代措施可能会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便利和 成本相对较低,煤炭仍将在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国际煤炭需求下滑
国际煤炭需求下滑: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bea5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5.png)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自然也是煤炭生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煤炭工业的现状1. 生产规模煤炭工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生产规模非常庞大。
截至2020年,中国年煤炭产量约为40.05亿吨,同比增长1.4%。
据统计,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8.5%,其消费量也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
煤炭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国内资源产业中最大、最具规模的行业之一。
2. 供需格局煤炭供需格局变化也是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近年来,因为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煤炭产业在产量方面受到了限制,此外,目前中国的能源占比仍有很大的比例是以煤炭为主。
这使得近年来中国煤炭供需关系呈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煤炭总量达到超过2亿吨,同比增长3.1%,宽口径铁矿石原矿进口量更是同比增长8.2%,但是这种情况在2019年-2020年逐渐得到了缓解。
3. 前景分析随着国家的“煤改气”政策逐渐深入实施,煤炭工业的前景也有了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一些琳琅满目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也不断涌现。
可再生能源的时代来临,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化石燃料将逐渐被淘汰,未来煤炭工业将出现重大变革。
但是,在当前中国工业结构体系中,煤炭工业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煤炭工业也是国家实施“煤改气”战略的重要一环。
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1. 国际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能源利用和煤炭消费模式对全球的环境和气候等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能源的关注增加,中国煤炭工业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效率和减少污染,进一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2.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煤炭工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的关键。
中国政府已经加快了对新能源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等领域的投入,力图提升中国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中国煤炭工业也在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应用。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150331dd88d0d232d46aa6.png)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黄金十年,煤炭盛宴;寒冬四年,哀鸿遍野。
”其中乐与苦,唯有期间身处其中者,才能深切感受。
痛定思痛,企业唯有适应环境,才能在周期低谷中生存下来,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煤炭企业需要深入思考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行业特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产业发展总体特点:“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
这也是企业考虑自身发展战略时的一个重要信息输入。
我国工业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处于煤炭经济向石油经济转化阶段,石油产品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能源结构。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已经进入油气时代,而我国还是煤炭时代。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
是从强调能源供应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提高效率、节能、绿色低碳和低排放。
煤炭行业是指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的一个产业,它是国家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煤炭在我国能源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虽然比重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但煤炭在我国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目前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的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长趋势放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迫在眉睫。
我国煤炭产业进入调整阶段。
2002-2013年,我国煤炭产业出入快速增长期,产量逐年提高,2013年煤炭产量达到历年最高值39.74亿吨;2014-2018年,煤炭产业进入调整期,产能过剩、环境困扰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产量整体处于波动下降趋势,期间年产量在35亿吨上下浮动;2018年,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5.50亿吨。
•中国煤炭产业不断“西迁”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中国煤炭开发布局也做出了规划: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即逐步压缩东部生产规模、从严控制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接续煤矿建设、西部地区结合煤电和煤炭深加工项目用煤需要建设一体化煤矿。
煤炭产业发展五大战略
![煤炭产业发展五大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0f725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9.png)
煤炭产业发展五大战略目前我国煤炭主要面临的困难是煤炭安全供应保障能力低,产能与需求矛盾加剧;受运输瓶颈制约,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管理滞后,精查储量不足;矿区生态环境制约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总体生产力水平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针对上述问题,他着重提出了五大战略措施,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可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近几年,全国涌现出了一批以神华集团为代表的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如中煤集团、兖矿集团等;还有一批区域性煤炭企业集团,如山西焦煤集团、陕西煤业集团等。
煤炭企业大型化、集团化发展优势正在显现。
培育和组建一批实力强大、优势明显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是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高效、安全、环保、现代化煤矿,发挥技术、人才、投融资优势,推动煤炭产业升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安全开采。
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了大型煤炭基地规划,为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强化资源管理,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奠定了基础。
通过制定和实施大型煤炭基地规划,优化资源勘探和开发布局,规范资源市场和矿业权管理,加快大型煤矿项目建设,促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发展。
以煤为主,形成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多元产业格局,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基础上,形成以煤炭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产业集群。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
加强矿井建设和改造加强矿井建设和改造,以确保煤炭供需平衡。
必须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出发,立足当前,通过改造一批老矿井、新建一批现代化矿井,以资源或资金为纽带,对小煤矿进行资源整合与重组。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9e2655ee45c3b3567ec8ba7.png)
煤质量管理不断加强, 严格 限制高灰分 、 高硫 分煤炭开发, 严控不达标 的商品煤远距离运输。
( 二 ) 煤炭 需求 保 持低 速 增 长 。产 能 过 剩压 力长 期存 在
等 因 素影 响 , 稳 定 煤 炭 市场 价格 难 度较 大 ,“ 以量 补 价 ”、
“ 让利不让市场 ”的传统市场竞争模式难 以为继 ,预计 未来煤价将长期处于低位 。 ( 四) 清洁高效成为主流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 :郭欣 旺 ( 1 9 7 9 一)男 ,学历 :博士 ,职称 :工程 师 ,研 究方向 :煤炭经济和工程
・
91 ・
企 业管 理
加 快 煤 炭结 构调 整 ,不 断 优 化 新 建 项 目布 局 , 东 部 地 区 原 则 上 不 再 新 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矿 项 目; 中 部 地 区 ( 含 东 北 )按
当 前 我 国 经 济 增 速 放 缓 ,结 构 调 整 加 快 ,能 源 需求
国煤炭需求量分别为 3 9 亿吨和 4 2亿吨。到 2 0 2 0 年 ,全
国煤炭 消 费总 量控 制 在 4 2 亿 吨 左 右 ,煤 炭 消 费 比重 控 制
在6 2 % 以内。
强度 下降,清 洁能源快速发 展,煤 炭需求减弱 ,煤炭供
.
我国 已进入传统能源稳步发展与新能源加快开发并 存 的新时期,太阳能 、核 电、风 电、水 电等清洁能源 替
国家将按照安全 、绿色、集约、高效 的原则 ,加快
代作用逐 步增强,对煤炭挤压效应 将逐步显现,煤炭 需 发展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技术 ,鼓励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和 求将 进入 长期 低速 增长 期。预测 2 0 1 5 年、2 0 2 0年,全 劣质煤就地清洁转化利用。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d1f568cbceb19e8b8f6bad1.png)
、
基本情况和“ 五” 十 回顾
“ 十五 ” 期间 , 煤炭 产量持续增长 , 科
技 进 步 步 伐 加 快 , 资 主 体 趋 于 多元 化 , 投 大 型煤 炭基地 建 设取得 阶段 性成 果 , 大 型煤 炭 企 业 集 团 发 展 加 快 。 国 家 确 立 了
生产 能力20 万吨 、墙体 材料 的生产 能 90
力 5 亿 块 标 准 砖 。矿 井 水 产 生 量 4 亿 立 4 5 方米 , 利用 量 2 亿 立 方 米 。 0
煤炭工业 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行 业
管 理 职 能 分散 , 制 建 设 滞 后 ; 是 资源 法 二
开发秩序乱 , 资源回收率低 ; 是矿区环 三
好转 。“ 十五 ” 期间 , 国煤炭产量增长了 全
6 、%, 万 吨 死 亡 率 下 降 了3 .%。 0 5 97 百 92 2 0 年 , 国煤 矿 百 万 吨 死 亡 率27 1 全 .1 。其 中 ,
“ 五 ” 间 , 市 场 的 强 劲 拉 动 和 十 期 在 国 家 政 策 的 支 持 下 , 转 了 “ 五 ” 间 扭 九 期
建设规模严重 不足的局面 ,煤炭产 量年 均增 速达 1 %,保 障 了 国民 经济 发 展 。 1 20 年 , 0 5 煤炭产量2 亿 吨 , 0 0 2 比2 0 年增 长 6 . 在建规模44 97 %; 、亿吨/ , 九五 ” 年 是“ 末
国 有 重 点 煤 矿 09 9 .1 ,国 有 地 方 煤 矿 19 , . 3 乡镇煤矿518 9 .5 。
维普资讯
煤炭工业发展 “ 十一五” 规划
我 控 炭主 、 和 宏 五导业行强 善 调 年市发为 要 。 、 工体加 改 引 场展的 依 观 煤 重据
煤炭工业在我国发展之现状及未来趋势
![煤炭工业在我国发展之现状及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f191e1b6edb6f1aff001f31.png)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 摘Βιβλιοθήκη 常 江 要】 根据煤炭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在我 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性 , 本文阐述 了 业的特点 以及煤矿企业在我 匡的未来发展 方向。 行 f
[ 关键词] 煤炭工业 产业结构 资源综合开发 环境保护 关注 别需要再增加生产能力 4 亿吨和 l. 吨。 . 5 1亿 1 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煤炭 是我国重要 的基 础能源和重要 原料 , 煤炭 工业 的发展支撑 了 ( 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 . 三) 1 . 煤炭产业集 中度低 国民经济 的快 速发展 。在 2 世纪 5 年代和 6 年代 , 炭在我 国一次 0 0 0 煤 20 年我国前 8 煤炭企业市场 集中度为 2 . %, 04 家 0 8 远低 于世 界其 6 能 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中的 比重分别 占9 %和8 %以上 , 0 年煤 炭所 0 0 2 4 0 它主要产煤 国家 。 占的比例 分别为 7 .%和 6 . 56 7 %。 7 ( ) 一 改革开放 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2 . 煤炭企业负担过重 煤矿企业税 负比 19 年税制 改革 前提 高了6 94 个百分点 ;0 3 , 2 0 年 煤 1 . 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0 多亿元 ; 国有重点煤 矿企业 办社会 问 全 国原 煤产量 由改革 开放初 期的 6 亿吨左 右提 高到 2 0 年 产量 炭行业 支出铁路 建设 基金 约 10 04 地方 原 O l. 亿 吨 , 96 5 增长 2 倍多 , 于历史最高水平 , 处 为我 国国民经 济发展提供 题突出 , 政府接 收困难 , 国有重点煤矿办社会年净支出 6 亿元。 20 年末 , 国有重点煤矿在 职人员 2 7 04 原 5 万人 , 由于所在地区社会 了能源保 障。 2生产水平大 幅度提高 . 承受能力弱 , 难以减人提效 。 部分煤矿资源枯竭 , 生产能力下降 , 生产成本上升 , 富余人员 、 工伤 大中型煤 矿机械化水平 、 单产 、 单进 、 原煤工效 , 都逐年增高 。建成 了一批 国际领先 、 高产高效矿井 , 初步建全 了技 术 、 设计 、 制造 、 培训 比 抚恤人员多 , 转产困难。 较完整的技术保 障体 系。 3煤矿企业效 益差 、 . 职工 收入低 ‘ 3产业结构 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 2 0 年原 中央财政煤炭企业补 贴前亏损 面仍 高达 4 %, 04 8 补贴后仍 %的企 业亏损 。20 年原 国有重 点煤矿在 岗职工平 均收入 1 8 2 04 6 1 政企分开迈 出重大步伐 , 大多数 国有大 中型煤炭企业 开始建立现 有 6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代企业制度 。一些企业开始 了跨 地区 、 跨行业 的产业联合 , 、 、 、 元 , 煤 电 化 路、 、 港 航产业 链开始形成 , 一批劣势企业退 出市场。 ( 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四) 4 . 行业整体 效益不 断增加 1 . 煤炭安全形势严峻 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 , 0 年煤炭行业开始走 出低谷 , 2 1 0 呈 2 0 年煤 矿共死 亡 6 2 人 , 04 0 7 百万 吨死 亡率 为 3 8 显著 高于世界 . , 0 现恢 复性 增长 。2 0 年 后步人 快速 增长 周期 , 02 经济 运行 质量不 断提 其它主要 国家 。如美国为 0 3波 兰O 9 . , O .; 0 高。20 年全国规模 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 4 8 04 1 亿元。 大多数煤 矿生产和安全 技术装备落后 , 防灾抗灾能力 差 , 重大 、 特 ( ) 二 行业主要特点 大事故 频繁发生 。2 0 年共发生 死亡 1 人 以上特大和特别 重大事故 0 4 O 1 . 煤炭是资源性行 业 4 起 , 亡 10 人 。 2 死 08 煤炭是 不可再 生的 资源 。煤 矿的 寿命 取决 于其所拥 有 的煤 炭储 2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 量 。我 国大多数煤矿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 区、 社会负担重 , 经济基础 矿井生产 中排放 的煤矸 石约占原煤产 量的 8~1 %, 已累计 堆存 0 现 差 。地 区条件不一 , 煤炭企业发展 不平衡性在行业 中十分突 出。 煤矸石 3 多亿吨 , 0 占地超过 1 万亩。 5 矿 区地 面塌陷 、 田 自燃火灾 、 煤 部分煤 矸石 自燃 、 煤矿 瓦斯排放对 2 . 煤炭是高危行业 因煤矿 生产条件所 限 , 历史上看 , 从 在各 国工业部 门中 , 煤矿 的事 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影响 。 故死亡率是最高 的。我 国煤矿 9 %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 。高瓦斯和双 5 煤矿开采 每年排 出地下水约 2 亿立方 米 , 2 我国西北部主要煤炭产 突矿井 占全 国煤矿 矿井 总量的 1 ,0 / 9 %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随着 区, 3 煤炭开采加剧 了水资源的匮乏 , 矿区生 态环境造成影响 。 对 开采深度增加 , 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 多, 条件愈来愈复杂 。 井下煤层气年抽出量约 1 0 立方米 ,0 0亿 9 %直接排放到大气 中。 3煤炭是投资高风险行业 . ( ) 五 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 煤矿开采环节复杂 , 矿井建设投资大 , 周期长 , 见效慢 , 煤炭市场不 1 . 煤炭运输制约 确定 因素多。 因此 , 从建 井到生产 , 营风险大 , 经 多数煤 炭企业产业结 我 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 而煤炭消 费重心在东南部 , 形成 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市场适应 能力 和抗灾 能力 。 了“ 北煤南运 、 西煤东调 ” 的格局 , 运输距离 长, 运输 费用 高, 影响煤炭供 4 . 煤炭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 贡献 的行业 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铁路运力不 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 口 吐能力 港 吞 煤炭属 于初级产 品, 矿的效益 向后续 加工工业传递 和辐射 。单 满足不 了需要 ; 煤 公路长距离运输成本过高。 的产 品结构 , 企业经济效益难 以提高 , 国煤炭 开采 的价值 和效益体 我 2煤炭消费与环境保护问题 . 现在后续产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 煤炭在利用过程 中将产生大量 的污染物 和温室气体 。特别是煤 炭 二、 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 战 的不合理利用 , 排放 了大量烟尘 和有害气体 , 严重 污染环境 。随着煤炭 ( ) 一 资源保障问题 消 费量 的增加 , 环境保护压力将越来越大。 我 国煤炭 品种齐全 、 资源 比较丰富 , 资源勘探程度低 , 但 经济可采 我 国酸雨覆 盖区已扩大至 约 占国土总面积 的3 %,O 排放的 7 % 0 S: 5 储量和人均 占有量较少 , 资源破坏和浪 费严重 , 生态环境 和水资源严重 以上来 源于燃煤 。2 0 年 S 。 0 3 O 排放总 量增 加至 2 5 万 吨, 18 酸雨污染加 重 制约煤炭资源的开发。 我 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 。秦岭 、 大别 山以北 , 煤炭储量 占全 2 0 年燃煤总量增加 , 03 烟尘排放 总量增加至 14 万吨。 07 国总储量的 9 . 其 中晋 、 、 0 %, 7 陕 蒙三省 ( 占全国的 6 %。 区) 5 我国C: O 排放量 目 居世界第二位 , O 的排放约 8 %来 自 炭燃 前 C 0 煤 资源保证程度低 。截止 2 0 年末 , 国尚未 利用的精查储量约 为 00 我 烧。 60 0 亿吨 , 目前可供大 中型矿井利 用的精查储量仅 3 0 0 亿吨左右 。据估 三、 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算 , 22 年 , 到 0 0 煤炭精查储量需增加 约 15 亿吨 。 20 通过优化 结构 、 合理 开发利用 , 障煤炭长期稳定供 给 , 保 促进煤 炭 当 前我 国资源 破坏 和浪 费严重 。部 分煤 炭企 业存 在着 “ 厚弃 行业健康 、 采 协调 、 可持续发展。 薄 ”“ 、吃肥丢瘦 ” 等浪费资源现象 , 国煤矿平 均资源 回收率 为 3 %~ 全 0 煤 炭是 我 国重 要 的基 础能源 和重 要原 料 , 是不 可再生 的矿产 资 3% 右 , 5左 资源富集 地区的小 型矿井资源 回收率 只有 1% 一 5 0 1 %。我 国 源 。煤炭生产是高危险性和高风险 的行业 , 要把节约 资源 、 障安 全和 保 适合建设大型煤炭基 地的整装煤 田, 随意被分割肢解现象严重 。 保护环境 放在重要 的位 置 , 合理开发利 用 , 以保障煤炭 长期稳定供给 。 ( ) 二 煤矿生产能力与技 术结构 问题 煤炭行业必须淘 汰技术落后 的粗放 型生产方式 , 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 , 国 1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 . 家应制定长远战略对煤炭资源实行保 护性开采 和利用 。 全 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 % , 2 除部分 国有大矿 之外 , 大多数煤矿 优化行业 结构 。我 国煤 炭产业集 中度 仍然很低 , 备安全生产条 具 生产技 术水 平低 , 装备差 , 效率低 。特别 是乡镇煤矿 , 本上是非机械 件 的煤矿生产能力不足 , 基 必须抓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 培育 和发展 大型 化开采 。 煤炭企业集 团。煤炭是艰苦和危险 的行业 , 必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摘录)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摘录)](https://img.taocdn.com/s3/m/64eec36bcaaedd3383c4d377.png)
发强 度 , 维持现 有供应 能力 。中部资源 相对丰 富 , 开发强 度偏大 , 缓开发增 速 , 放 保障稳 定供 应 。西 部 资源 丰富 , 发潜力 开
大 , 高供 应能 力 , 提 增加调 出量 。 ( ) 二 建设 布局 按 照上大 压小 、 产能 置换 的原则 , 合理控 制煤炭新 增规模 。“ 十二五 ” 开工规模 7 4 t a 新 . 亿 / 。东部 ( 东北 ) 含 地区建设 接续 煤矿 , 新开 工规模 0 2 . 5亿 t a 占全国的 3 3 ; /, . % 中部地 区适度放 缓建设 , 开工 规模 1 8 亿 t a 占全 国 的 2 % 西部 新 .5 /, 5; 地 区重点开发 建设 , 开工规模 5 3亿 ta 占全 国的 7 . % 新 . /, 1 7 。内蒙古 、 西 、 陕 山西 、 甘肃 、 夏 、 宁 新疆 为重点 建设省 ( )新 区 ,
6 %以 上 。 5
( ) 矿建设 二 煤
“ 十一 五” 结转 建设 规模 3 6亿 t a “ . / , 十二 五” 开工 建设规 模 7 4亿 ta 建成 投产 规模 7 5亿 t a 结转 “ 三五 ” 新 . /, . /, 十
建设 规模 3 5亿 ta . /。
( ) 业 发 展 三 企
( ) 出 问题 二 突
() 1 资源 支撑难 以为继 。 国煤 炭人均 可采储量 少 , 我 仅为世 界的三 分之二 ; 发规模 大 , 采 比不 足世 界平均水 平 的三 开 储 分之 一 ; 资源 回采率低 , 分大 矿采肥丢 瘦 、 部 小矿乱 采滥挖 , 源破坏 浪费严重 ; 资 消费量大 , 占世界 的 4 % 约 8 。资源开 发和利 用方 式难 以支撑经 济社会 长远发展 。 () 2 生产 与消费 布局矛盾 加剧 。 东部煤 炭资源 日渐枯竭 , 量萎缩 ; 产 中部受资 源与环境 约束 的矛盾加 剧 , 煤炭 净调入 省 增加 ; 资源开发 加速 向生态环 境脆弱 的西部转 移 , 不得不 过早动用 战略后 备资源 。 北煤 南运 、 西煤 东调 的压力增 大 , 煤炭 生
煤炭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煤炭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4cc1c23aaea998fcc220e14.png)
#####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单位:市煤炭局一、编制规划的目的、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编制规划的目的、依据与指导思想:为推动全市煤炭工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根据省发改委《关于编制全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及编制提纲,#####煤炭局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年远景规划,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编制意义深远而重大。
本《规划》的编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煤炭产业、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民生为发展重点,立足本市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战略设想和目标任务,保障全市煤炭工业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煤炭能源保障。
*、规划适用期限和基准年规划适用期限为****到****年。
第一阶段****年到****年,第二阶段远景规划为****-****年,基准年为****年。
*、规划编制过程和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本规划编制中充分结合了各矿可申办扩层扩界远景储量,结合了目前正在积极勘探申办的省内、省外的煤田开发。
二、煤炭工业面临的形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和导向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国家经济宏观调节下,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工业、产业、建筑业、社会及发展迅速,煤炭的主要消费业如火力发电、建材、化工等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煤炭价格将会稳步有升,煤炭资源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不会动摇,市场前景较好。
*.安全发展任重道远。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伴随煤炭开采始终,冲击地压、高承压水、高地温等问题更加突出。
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管理薄弱,安全基层基础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
煤炭管理部门有弱化倾向,市(市)煤炭局经费保障不足,装备水平低,制约煤炭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
![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9cc26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3.png)
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促进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清洁利用,保障能源安全,制定了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本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战略,在严格控制煤炭生产、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发展煤炭产业。
同时,统筹好煤炭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安全发展的关系,协调推进煤炭资源开发管理与资源领域廉政建设专项治理工作。
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小煤矿。
着力培育国有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单井规模、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坚守“不安全不生产”的底线和“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通过提升办矿水平,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产业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推进清洁开采、清洁运输、清洁利用,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
三)坚持总量控制、集约发展。
严控生产和消费总量,产业布局向重点地区集中,煤炭开发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煤炭生产向骨干企业集团集中,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
四)坚持优化结构、机械换人。
严格安全、环保、节能等强制性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不安全、不达标、不合规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的小煤矿,坚决予以关停并强化监管。
着力提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三、主要目标2021年,全省原煤产量控制在4800万吨以内,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80亿元,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较2020年大幅下降。
2022年,全省原煤产量将控制在5800万吨以下,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利税总额100亿元,同时与“三区”重叠的煤矿应该退尽退,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
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42448e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8.png)
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煤炭产业的历史背景、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展开。
一、历史背景中国煤炭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现代煤炭产业的形成始于清朝末年的山西煤炭业。
20世纪初,煤炭工业逐渐兴起,成为中国工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支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实行集中经济体制,煤炭工业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于1950年代初开始实施国有化。
近年来,煤炭产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环境、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煤炭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现状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以能源企业为主导的现代煤炭产业体系。
2018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36.96亿吨,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煤炭产业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近年来环保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煤炭矿业企业倒闭,煤炭产量也在下降。
2019年,中国的煤炭产量下降了2.5%。
其次,煤炭开采过程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煤炭的开采、磨碎、输送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这些废水和废渣往往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此外,煤炭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逐步减少,这与产业升级、机器人替代等因素有关。
三、问题面对当前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寻求对策和解决办法。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环保管理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打击,推广先进的煤炭开采和运输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损害。
其次,应进一步鼓励产业升级,推动煤炭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强煤炭资源的清理整合,挖掘出更多的清洁能源替代品以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方向为了让煤炭产业持续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例如,通过智能化技术来提高采掘效率,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
煤化工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煤化工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e72e2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0.png)
煤化工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煤化工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化学品或能源的工业过程。
煤化工产业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之一,是煤炭深度加工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化工产业现状1. 产业规模中国是全球煤化工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煤化工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和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0年,中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约为4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煤炭行业总产值的40%左右。
煤化工产业已形成了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煤制化工、煤制新材料等为主要领域的综合化工产业体系。
2. 技术水平中国在煤化工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煤制油技术是煤化工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我国煤制油技术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并形成了一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此外,中国在煤制气、煤制化肥、煤制化工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技术突破,为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产业结构当前,中国煤化工产业呈现出特定的产业结构。
以煤制油为代表的传统煤化工产业仍然是主导,占据了煤化工产业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兴起,煤化工产业正向绿色、低碳、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新兴煤化工产业逐渐崭露头角。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1. 绿色转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煤化工产业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压力和机遇。
煤化工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推动煤化工产业高效、清洁、低碳转型。
深度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是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2. 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
3. 国际合作煤化工是具有高度集束效应和资源依赖性的产业,国际合作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煤化工产业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提高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化程度。
试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
![试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d432190a26925c52dc5bfef.png)
试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试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2002年第5期中州煤炭总第119期经营管理试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邓黎(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摘要:从煤炭行业的优势和劣势出发,分析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就我国煤炭行业如何走出困境,提出见解。
关键词:能源;结构调整;煤炭行业中图分类号:F407 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506(2002)05-0051-01 中国是一个迅猛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增加,但就整个能源消费的结构比较,煤炭的消费仍达到了72.9%的市场份额,这是与我国资源状况相符合的。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探明可使用的储量约为2万亿t,预计可使用500~700a,其中优质煤炭就可使用100a,相比石油和天然气,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有长足发展,煤炭的利用率也大大的提高了,而且我国正大力推介和发展的洁净煤技术,主要就是为了减少煤炭利用方面对环境的污染。
实践也已证明,煤炭完全可以成为洁净、高效的优质能源。
2 煤炭工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量猛增,结束了煤炭长期供不应求的历史。
回顾历史,我国煤炭产量的大量增长,主要依靠的是煤矿数量的增加, 有水快流的政策导向和利益驱动,地方煤矿、乡镇煤矿的迅猛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造成近些年来严重的供过于求。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重大安全事故频生,以致于影响到社会安宁。
面临加入WTO的新形势,大量的国外优质煤种将进入中国市场,对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产生不良影响。
十五期间我国能源及煤炭消费将持续增长,而煤炭生产企业的形势不容乐观。
2001年国务院为抑制煤炭的大量过剩,用行政手段关闭了为数不少的小煤矿,煤炭价格一度上扬,实现了煤炭行业的总体扭亏。
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下定决心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质量,大力加强煤炭工业的基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