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高新区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和气体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2 B.1:2:2 C.2:2:1 D.9:2:4
2.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a b c m
A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二氧化碳
B硝酸硝酸铁硝酸亚铁铁
C硫酸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氢氧化钠
D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气
A.A B.B C.C D.D
3.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水的质量为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
B.反应③最多能产生0.05 mol O2
C.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
D.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②>③
4.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列物质的量关系进行反应,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Cl2):n(Fe)=5:4 5Cl2+4Fe2FeCl2+2FeCl3
B.n(Cl2):n(FeBr2)=1:1 Fe2++2Br﹣+Cl2=Fe3++Br2+2Cl﹣
C.n(MnO4﹣):n(H2O2)=2:3 2MnO4﹣+3H2O2+6H+=2Mn2++4O2↑+6H2O
D.n(Fe):n[HNO3(稀)]=1:3 4Fe+12H++3NO3﹣═3Fe2++Fe3++3NO↑+6H2O
5.物质X是某反应中的生成物,其质量先增大后减小,下列各操作中指定物质数量变化符合此特征的是()
A B C D
操作向AlCl3溶液中通
入NH3向NaHCO3溶液中滴加
石灰水
向NaCO3溶液中滴加
盐酸
向KBr溶液中滴加
稀氯水
X Al(OH)3Na2CO3NaCl Br2
A.A B.B C.C D.D
6.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室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7.在Na+浓度为0.9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K+、Ag+、Mg2+、Ba2+
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

12L气体
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

6g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且c(K+)≤1.3mol•L﹣1
B.实验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C.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D.实验II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SO42﹣
二.非选择题
8.某同学用NaCl固体配制200mL 1mol/L的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其质量是 g.
(2)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①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
度线相切;
②盖好容量瓶瓶塞,充分摇匀;
③把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④称量固体;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⑥把称量好的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3)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配制溶液时,容量瓶未干燥:
b.配制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从配制好的溶液中取出10mL:.
9.醋硝香豆素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能阻碍血栓扩展,醋硝香豆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②引入的官能团名称是.
(2)关于E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吸收峰
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和E
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存在顺反异构
(3)写出G的结构简式.
(4)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环,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①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0.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1)实验原理: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②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g,滴定管的读数为amL.
②称取xgAlN样品置于装置B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mL.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NaOH溶液,与装置B 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④打开活塞K2,(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
⑤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g.
(4)数据分析:
①若Al4C3反应后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得Al4C3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AlN的质量分数为.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和气体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2 B.1:2:2 C.2:2:1 D.9:2:4
【考点】GK: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根据图象分析,A点时沉淀的量最大,所以沉淀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从A点到B 点,沉淀的质量减少,减少的量是氢氧化铝,为0.2mol,沉淀不溶解的量是氢氧化镁,物质的量是0.1mol,根据原子守恒确定镁离子、铝离子的物质的量;当沉淀的量最大时,根据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气体总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原子守恒从而计算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由图知,沉淀中含0。

1mol Mg(OH)2和0。

2mol Al(OH)3,即原溶液中含Mg2+0。

1mol,含Al3+0.2mol,则沉淀2种金属阳离子共需NaOH0.8mol.由图中横坐标知与3种阳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需Na2O20.5mol,而0.5molNa2O2与水反应生成1molNaOH和0。

25molO2,由NH4+消耗NaOH的量或生成NH3的体积均可求得原溶液中含0.2molNH4+,
所以Mg2+、NH4+、Al3+之比=0。

1mol:0。

2mol:0.2mol=1:2:2,
故选B.
2.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a b c m
A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二氧化碳
B硝酸硝酸铁硝酸亚铁铁
C硫酸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氢氧化钠
D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气
A.A B.B C.C D.D
【考点】GF:钠的重要化合物;EG:硝酸的化学性质;EL: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GK: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生成;
B.硝酸与Fe反应生成硝酸铁或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Fe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C.硫酸铝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生成偏铝酸钠,硫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D.氮气与二氧化氮不反应,即a与c不反应.
【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与少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故A正确;
B.硝酸与少量的Fe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与过量的Fe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硝酸
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Fe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故B正确;C.硫酸铝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生成偏铝酸钠,硫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故C正确;
D.氮气与氧气生成NO,NO与氧气生成二氧化氮,氮气与二氧化氮不反应,即a与c不反应,所以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故D错误.
故选D.
3.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水的质量为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
B.反应③最多能产生0.05 mol O2
C.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
D.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②>③
【考点】GE:钠的化学性质;GF: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不是氧离子,根据化学式判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
B、根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计算O2.
C、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等”规律.
D、根据固体的物质的量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分数公式判断质量分数相对大小.
【解答】解:A、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是O2 2﹣,所以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故A错误;
B、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mol 1mol
0.1mol 0.05mol
根据方程式则最多能产生0.05 mol O2,故B正确;
C、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C错误;
D、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如下:
Na+H2O=NaOH+H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2.3g﹣0.1g=2。

2g;
Na2O+H2O=2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0。

1mol×62g/mol=6。

2g;
Na2O2+H2O=2NaOH+O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2)﹣m(O2)=m(Na2O)=6。

2g
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大小顺序为:钠<氧化钠=过氧化钠,
根据钠原子守恒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mol、0.2mol、0.2mol,通过以上分析可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所以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①<②=③,故D错误.
故选B.
4.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列物质的量关系进行反应,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Cl2):n(Fe)=5:4 5Cl2+4Fe2FeCl2+2FeCl3
B.n(Cl2):n(FeBr2)=1:1 Fe2++2Br﹣+Cl2=Fe3++Br2+2Cl﹣
C.n(MnO4﹣):n(H2O2)=2:3 2MnO4﹣+3H2O2+6H+=2Mn2++4O2↑+6H2O
D.n(Fe):n[HNO3(稀)]=1:3 4Fe+12H++3NO3﹣═3Fe2++Fe3++3NO↑+6H2O
【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与反应物的量无关;
B.亚铁离子的还原性较强,氯气不足时亚铁离子优先反应,剩余的氯气再氧化溴离子;
C.2mol高锰酸根离子完全反应转化成锰离子得到10mol电子,能够氧化5mol双氧水,该反应不满足电子守恒;
D.n(Fe):n[HNO3(稀)]=1:3,介于3:8和1:4之间,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混合物.【解答】解:A.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会生成氯化亚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2Fe2FeCl3,故A错误;
B.n(Cl2):n(FeBr2)=1:1,设二者各为1mol,1mol亚铁离子优先被氧化,消耗了0。

5mol 氯气,剩余的0。

5mol氯气能够氧化1mol溴离子,则参与反应的亚铁离子和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故B错误;
C.高锰酸根离子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H
2O2+6H +=2Mn2++5O
2↑+8H2O,故C错误;
D.n(Fe):n[HNO3(稀)]=1:3,3mol稀硝酸与Fe反应生成硝酸铁时消耗Fe的物质的量为:3mol×=0.75mol,剩余的0.25molFe能够还原0.5mol铁离子生成0.75mol亚铁离子,则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0.75mol:0。

25mol=1: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12H++3NO3﹣═3Fe2++Fe3++3NO↑+6H2O,故D正确;
故选D.
5.物质X是某反应中的生成物,其质量先增大后减小,下列各操作中指定物质数量变化符合此特征的是( )
A B C D
操作向AlCl3溶液中通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向NaCO3溶液中滴加向KBr溶液中滴加
入NH3石灰水盐酸稀氯水
X Al(OH)3Na2CO3NaCl Br2
A.A B.B C.C D.D
【考点】GK:镁、铝的重要化合物;GF: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向AlCl3溶液中通入NH3,生成的Al(OH)3质量增大;
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开始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钠,继续滴加碳酸钠减小;
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氯化钠质量增多;
D、向KBr溶液中滴加稀氯水,反应过程中生成溴单质质量增大后不变.
【解答】解:A、向AlCl3溶液中通入NH3生成的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但不溶于弱碱,所以溶液质量增大,故A不符合;
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开始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钠,继续滴加碳酸钠减小,其质量先增大后减小,故B符合;
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继续滴加反应过程中氯化钠质量增多,故C不符合;
D、向KBr溶液中滴加稀氯水,反应过程中生成溴单质质量增大后不变,故D不符合;
故选C.
6.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室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考点】RD: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GJ:铝的化学性质;GP: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分析】A、铜与盐酸或NaOH溶液不反应,铝与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剩余的固体为铜,根据生成的氢气可以计算混合物中铝的质量.
B、铜和铝都均可以与稀硝酸反应,最后没有固体剩余.
C、铝在浓硝酸中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发生钝化现象,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实际测量铜的质量减少.
D、测量气体的体积不如测量固体的质量简单易操作.
【解答】解:A、铜与盐酸或NaOH溶液不反应,铝与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剩余的固体为铜,根据生成的氢气可以计算混合物中铝的质量,故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故A 正确;
B、铜和铝都均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利用测量气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铜、铝的质量,反应最后没有固体剩余,不能通过测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进行,故B错误;
C、铝在浓硝酸中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发生钝化现象,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实际测量铜的质量减少,铜的含量降低,故C正确;
D、测量气体的体积不如测量固体的质量简单易操作,故D正确.
故选:B.
7.在Na+浓度为0。

9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K+、Ag+、Mg2+、Ba2+
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

12L气体
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且c(K+)≤1。

3mol•L﹣1
B.实验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C.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D.实验II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SO42﹣
【考点】GS: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

12L气体,气体为二氧化碳,则一定含CO32﹣,则不含Ag+、Mg2+、Ba2+,n(CO32﹣)=n(CO2)=1.12L÷22。

4L/mol=0.05mol;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可知I中白色沉淀含硅酸,则原溶液一定含SiO32﹣,n(SiO32﹣)=n(SiO2)=3.6g÷60g/mol=0。

06mol;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原溶液一定不含SO42﹣,以此来解答.【解答】解: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

12L气体,气体为二氧化碳,则一定含CO32﹣,则不含Ag+、Mg2+、Ba2+,n(CO32﹣)=n(CO2)=1。

12L÷22.4L/mol=0。

05mol;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可知I中白色沉淀含硅酸,则原溶液一定含SiO32﹣,n(SiO32﹣)=n(SiO2)=3。

6g÷60g/mol=0.06mol;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原溶液一定不含SO42﹣,
由电荷守恒可知,阴离子电荷总数大于阳离子电荷总数,则原溶液一定含K+,
综上所述,原溶液一定含K+、Na+、CO32﹣、SiO32﹣,不含Ag+、Mg2+、Ba2+、SO42﹣,可能含NO3﹣,A.K+一定存在,若不含NO3﹣,由电荷守恒可知,0。

5mol/L×2+0.6mol/L×2=0。

9mol/L+c(K+),
则c(K+)≥1.3mol•L﹣1,故A错误;
B.实验I一定含CO32﹣,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故B正确;
C.Ⅱ中可能沉淀加热分解,则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故C正确;
D.实验III能确定不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一定不存在SO42﹣,故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8.某同学用NaCl固体配制200mL 1mol/L的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其质量是11.7 g.
(2)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④⑥③⑤①②(填序号).
①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②盖好容量瓶瓶塞,充分摇匀;
③把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④称量固体;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⑥把称量好的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3)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配制溶液时,容量瓶未干燥:无影响
b.配制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偏低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高
d.从配制好的溶液中取出10mL:无影响.
【考点】R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1)根据质量m=CVM来计算;
(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对操作顺序进行排序;
(3)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解:(1)由于实验室无200mL的容量瓶,故应选用250mL的容量瓶,故配制出的是250mL 的1mol/l的溶液,所需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m=CVM=1mol/L×0.25L×58。

5g/mol=11.7g,故答案为:11.7g;
(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对操作顺序进行排序,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⑥③⑤①②,故答案为:④⑥③⑤①②;
(3)a.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b.配制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d.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故取出10mL后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9.醋硝香豆素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能阻碍血栓扩展,醋硝香豆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②引入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2)关于E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填字母序号).
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吸收峰
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和E
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存在顺反异构
(3)写出G的结构简式.
(4)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环,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 种.
①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考点】HC:有机物的合成.
【分析】甲苯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根据D的结构知,A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结合C相对分子质量知,C结构简式为,D和丙酮反应生成E,E结构简式为,苯酚和丙二酸酐反应生成G,E和G反应生成醋酸香豆素,根据醋酸香豆素结构简式知,G结构简式为,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C结构简式为,可知反应②引入的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2)E为,
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五组吸收峰,故错误;
b.E中含有碳碳双键、羰基、硝基,D中含有醛基、硝基,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和E,故错误;
c.E中含有碳碳双键、羰基、硝基、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故正确;
d.碳碳双键碳原子连接不同的支链,所以存在顺反异构,故正确;
故答案为:cd;
(3)由以上分析可知G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G为,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环,G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
①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
②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含有羧基,
如果取代基为﹣COOH、﹣C≡CH、﹣OH,
如果﹣COOH、﹣OH位于邻位,有4种同分异构体;
如果﹣COOH、﹣OH位于间位,有4种同分异构体;
如果﹣COOH、﹣OH位于对位,有2种同分异构体;
如果取代基为﹣C≡CCOOH、﹣OH,有邻间对三种结构;
所以有13种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13.
10.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1)实验原理: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②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N+NaOH+H2O=NaAlO2+NH3↑.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g,滴定管的读数为amL.
②称取xgAlN样品置于装置B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mL.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NaOH溶液,与装置B 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④打开活塞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
⑤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g.
(4)数据分析:
①若Al4C3反应后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得Al4C3的质量分数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AlN的质量分数为×100% .
【考点】RD: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分析】用足量硫酸与样品中Al4C3完全反应,量取生成的甲烷气体,从而可测得Al4C3的百分含量;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从而求得AlN的质量分数,
(1)AlN溶于强碱溶液时会生成NH3;
(3)装置中残留部分氨气,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的氨气,被装置D完全吸收;
(4)①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测定气体甲烷的体积偏小;
②根据氮原子的守恒,氨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lN的物质的量,可求得AlN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题目信息AlN溶于强碱溶液时会生成NH3,化学方程式为AlN+NaOH+H2O=NaAlO2+NH3↑,故答案为:AlN+NaOH+H2O=NaAlO2+NH3↑;
(3)④装置中残留部分氨气,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的氨气,被装置D完全吸收,防止测定的氨气的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通入空气一段时间;
(4)①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测定气体甲烷的体积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②氨气的质量为(z﹣y)g ,物质的量为mol,根据氮原子的守恒,氨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lN 的物质的量,所以AlN 的质量为mol×41g/mol=g,故AlN 的质量分数为×100%=×100%,故答案为:×100%.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