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地理(月球月相地球自转公转太阳宇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浙江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试题分类重组 18 地理(月球、月相、地球自转
公转、太阳、宇宙)
一、单选题
1.龙港市位于鳌江平原下游,该平原河网密布是浙江省第五大平原,形成该平原的外力因素主要是()
A.冰川B.流水C.风力D.生物
【答案】B
【解析】龙港市位于鳌江平原下游,该平原河网密布是浙江省第五大平原,形成该平原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故选B。

2.(2022·定海模拟)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

下列现象或证据与假说对应的是()
A.a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葡萄干镶嵌原子模型.
B.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海底扩张说
C.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
D.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拉马克“用进废退”进化论
【答案】C
【解析】A:a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A错误。

B: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构造学说,B错误。

C: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C正确。

D: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自然选择,D错误。

故选C。

3.(2022·滨江模拟)关于人类对地球表面板块的研究历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①舌羊齿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②“海底扩张学说”从解决动力来源方面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
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七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舌羊齿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正确。

②“海底扩张学说”从解决动力来源方面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正确。

③地球有六大板块,不是七大板块,错误。

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正确。

故选C。

4.(2022·慈溪模拟)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大部分能被我们感知
B.地震和火山的发生频繁区域有一定规律,大多是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C.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地震发生时,住在高楼的人不能乘坐电梯,可以躲在墙角处
【答案】A
【解析】A: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错误。

B:地震和火山的发生频繁区域有一定规律,大多是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正确。

C: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正确。

D:地震发生时,住在高楼的人不能乘坐电梯,可以躲在墙角处,正确。

故选A。

5.(2022·鹿城模拟)冬奥会一般在2月份举行,要求举办城市该时段的气温在17~10°C之间。

如图是冬奥会部分举办城市(图中黑点)分布示意图,这些城市满足这一举办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相近B.经度位置相近
C.地形特征相同D.海陆位置相同
【答案】A
【解析】读图可得,图中举办城市纬度位置相近,都分布在中纬度地区,该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降雪较多,故A正确。

故选A。

6.(2022·金华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B.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板块构造学说是已经被证实的完全正确的理论
【答案】C
【解析】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A错误。

B: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B错误。

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C正确。

D:板块构造学说没有被证实是完全正确的,D错误。

故选C。

7.(2022·杭州模拟)以下证据中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②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可以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

②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可以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

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不可以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

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可以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

故选B。

8.从地球上看,金星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而且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

只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

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

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由于图中甲位置的金星,观测者正好能看到整个被照亮的金星,因此在地球上可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A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2·温州模拟)根据天文学家预测,预计2022年7月13日将出现地月距离最近的超级月亮,当天将观测到比平时更亮,更大的圆月。

则下图中最符合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A.B.C.
D.
【答案】A
【解析】当月球位于满月位置时,三个天体处于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但月球不在地影内);且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

故选A。

10.(2022·定海模拟)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当晚,某校师生共聚“云端”,一起观看返回直播,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骄傲。

请问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当晚的月相为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当晚的月相为满月,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故选A。

11.(2022·滨江模拟)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8月15日)在杭州举行,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下列关于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在图1中的c点B.地球在图2中的C,D之间
C.杭州昼长夜短D.杭州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2022年9月10日(农历8月15日),分析解答。

A:月球在图1中的a点,A错误。

B:地球在图2中的A,B之间,B错误。

C:杭州昼长夜短,C正确。

D:杭州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是夏至(6月22日前后),D错误。

故选C。

12.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将上演金星伴月天文景观。

推测那一天的月相是()
A.上弦月B.新月C.满月D.下弦月
【答案】C
【解析】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满月。

故选C。

13.金星是地球的近邻,是除太阳和月球外全天最亮的天体。

我国古代称之为“太白”。

当它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或“晨星”;当它黄昏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或“昏星”。

右图是某时刻地球、月球、太阳、金星的运行位置,此刻地球上P点能观察到的是()
A.晨星、上弦月B.晨星、下弦月
C.昏星、上弦月D.昏星、下弦月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某时刻地球、月球、太阳、金星的运行位置,P点为早晨。

故看到的是晨星。

根据三者位置分析可知,月相是下弦月。

故选B。

14.我国“祝融号”探测器已在火星工作300多天,传回了很多火星方面的宝贵影像资料。

“祝融号”探测器太阳能电池板形状像蝴蝶翅膀,可以竖起来、抖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火星上的下列哪种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
A.昼夜温差大B.沙尘暴C.辐射大D.大气稀薄
【答案】B
【解析】做成蝴蝶的形状便于收纳,故是为了克服火星上的沙尘暴。

故选B。

15.(2022·龙泉模拟)2022年1月1日,中国“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如图是环绕器与火星的合影。

有关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恒星B.行星C.卫星D.会发光
【答案】B
【解析】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本身不会发光。

故选B。

16.(2022·长兴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

右图是地球绕日运动模式图。

下列关于开幕式那天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杭州当晚月相是满月
B.杭州当天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D.地球运行到B和C之间
【答案】D
【解析】A: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月相为满月,A正确。

B:2022年9月10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即AB之间,此时最接近秋分日,杭州当天昼长夜短,B正确。

C: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C正确。

D:地球运行到A和B之间,D错误。

故选D。

17.2022年3月20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此时地球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2022年3月20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此时地球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甲。

故选A。

18.(2022·慈溪模拟)北京时间2022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初十)凌晨5点22分,一颗此前尚未被发现的小行星“Sar2593”在挪威扬马延岛西南与地球大气层相撞,所幸的是这颗小行星的宽度在12米,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破坏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
B.当天晚上的月相是如右图
C.该小行星与大气发生摩擦时将动能转化为内能
D.小行星“Sar2593”之所以会落入地球大气层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春分日3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故2022年3月1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正确。

B:农历二月初十,为上弦月,当天晚上的月相是如图,正确。

C: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其表面会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错误。

D:小行星“Sar2593”之所以会落入地球大气层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正确。

故选C。

19.2022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七),富阳区取得抗疫的胜利,全区交通恢复正常。

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是上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和④之间
D.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答案】A
【解析】A:农历正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正确。

B:2022年2月7日,太阳直射点不在北回归线上,错误。

C:2022年2月7日,地球运行到图中④和①之间,错误。

D: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错误。

故选A。

20.下列现象:①昼夜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高度角最大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其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③⑥
【答案】C
【解析】①昼夜现象,是由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引起的,错误;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正确;③昼夜交替,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正确;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错误;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昼长夜短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错误;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正确。

所以②③⑥由自转引起,C选项正确。

故选C。

21.(2022·滨江模拟)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1B.4C.5D.7
【答案】D
【解析】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为满月,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同时4月16日在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

故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7。

故选D。

22.(2022九下·温州模拟)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

如图今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A.恒星B.行星C.卫星D.彗星
【答案】A
【解析】可能形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恒星灭亡的过程中坍塌可能会形成黑洞;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3.(2022·杭州模拟)今年9月10~25日杭州市将举办亚运会,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9月10日地球处丁和丙之间
B.亚运期间杭州的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C.亚运期间杭州地区经历的节气有秋分
D.9月25日正中午,杭州某中学操场上的同学发现自己的影子偏向南边
【答案】C
【解析】A:9月10日地球处乙和丙之间,错误。

B:亚运期间杭州的白昼时间一直变短,错误。

C:秋分为9月23日前后,亚运期间杭州地区经历的节气有秋分,正确。

D:杭州(120.2E ,30.3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9月25日正中午,操场上的同学的影子偏向北边,错误。

故选C。

24.“二月二龙抬头”是我国传统春耕节,此时梅花昂首怒放,而樱花花芽还在孕育中。

决定这两种植物开花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水分D.基因
【答案】D
【解析】决定这两种植物开花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基因。

故选D。

二、填空题
25.(2022·温州模拟)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3705米处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其形成原因是地下高温液态熔岩不断向上运动,在喷出地面之前由于温度降低变成固态岩石,从而形成“干热岩"。

(1)干热岩开采处生活着一种耐高温的氧化硫菌,它能利用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供自身生长的有机物。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氧化硫菌属于。

(2)右图是青藏高原所处位置的板块示意图,分析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干热岩资源的原因
是。

【答案】(1)生产者(2)板块交界处
【解析】(1)氧化硫菌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因此这类细菌是自养型细菌,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2)根据图示分析,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干热岩资源的原因是板块交界处。

26.气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1)假设一: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

太阳输出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的。

(2)假设二: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

①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光。

火山是运动的表现形式。

②部分学者认为火山活动的长期影响可能不是全球气温降低,因为火山喷发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会产生。

【答案】(1)聚变(核聚变或轻核聚变)(2)地壳;温室效应
【解析】(1)太阳输出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的聚变(核聚变或轻核聚变)。

(2)①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光。

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②部分学者认为火山活动的长期影响可能不是全球气温降低,因为火山喷发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

27.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享誉海外的“名片”。

如图为某游客夏天途径西安北站时拍下的一张“红日动车”照片。

(1)乘客候车时必须站在白色安全线以外,当动车通过速度为120km/h160mk/h时,安全线应设在距站台边缘距离1.5m处,若对动车进行大规模提速,则安全线与站台边缘的距离应设置成
1.5m。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根据这张照片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最有可能表示西安北站的交通图的是________。

A.B.C.D.
【答案】(1)大于(2)A
【解析】(1)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小,若对动车进行大规模提速,则安全线与站台边缘的距离应设置成大于1.5m。

(2)根据这张照片结合所学知识,人的影子跟轨道差不多平行,所以轨道走向应该是东西走向,故选A。

28.2022年1月14日上午,汤加发生了剧烈的火山喷发。

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如图。

此次火山喷发是由于板块(选填“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喷出的岩浆来自地球的(选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答案】碰撞;地幔
【解析】2022年1月14日上午,汤加发生了剧烈的火山喷发。

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如图。

此次火山喷发是由于板块碰撞形成的。

喷出的岩浆来自地球的地幔。

29.(2022·鹿城模拟)2022年1月,南太平洋汤加的火山连续燥发,导致该岛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1)如图是世界地图上引起此次火山爆发的两大板块,为了快速寻找到汤加的位置,小明建议先在图上沿曲线AB附近寻找,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自然因素有多种。

除火山外,请再列举一种:
【答案】(1)AB是板块交界处,多火山(2)地震、风力、流水等
【解析】(1)先在图上沿曲线AB附近寻找,理由是AB是板块交界处,多火山。

(2)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自然因素有多种。

除火山外,还有地震、风力、流水等。

30.气球可以用来完成很多科学实验,请分析回答:
(1)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黑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如图甲所示。

该实验可以模拟宇宙在不断地。

(2)用细线把两气球悬挂在木杆上,使两个气球的高度一致,相距约30cm,如图乙所示。

两个气球静止时,用嘴向两气球中间吹气,会发现两气球会相互靠近。

这个现象可以用
的科学知识来解释。

【答案】(1)膨胀(2)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析】(1)该实验可以模拟宇宙在不断地膨胀。

(2)用细线把两气球悬挂在木杆上,使两个气球的高度一致,相距约30cm,如图乙所示。

两个气球静止时,用嘴向两气球中间吹气,会发现两气球会相互靠近。

两气球中间不断吹气,由于流速增大,因此压强减小,导致两气球会相互靠近。

31.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2月4日(大年初四)开幕。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到图中之间。

(选填“①②、②③、③④或④①”)(2)永康这一天昼夜长短情况是。

【答案】(1)①②(2)昼短夜长
【解析】(1)2月4日,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到图中①②之间。

(2)2月4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球,永康位于北半球,这一天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32.(2022·龙泉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

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模式图,开幕当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选填“A”或“B”或“C” 或“D”),当晚的月相是。

【答案】C;满月
【解析】2022年9月10日位于秋分左右,故开幕当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C。

农历八月十五,当晚的月相是满月。

33.(2022·金华模拟)2022年3月22日(农历二月二十)是举行金华市六校联谊模拟测试的日子。

(1)如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填序号)。

(2)地球公转产生了现象(选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

【答案】(1)①(2)四季更替
【解析】(1)3月22日。

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①。

(2)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34.(2022九上·温州模拟)温州是一座海滨城市,沿海居住着许多渔民,他们靠出海捕鱼为生。

图甲中标注点为某岛上的渔民张三家,图乙为某日温州的天气预报。

(1)该日温州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若该日张三的渔船想从家里顺风出海,请在图甲中用带箭头的直线画出他计划的出海方向。

(3)当日的风速大小和气温都是出海捕鱼需关注的因素。

张三想自制一个兼顾测风速和温度的简易仪器,其中温敏电阻R2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风速仪和温度仪分别由电压表和电流表改装。

现要求当风速越大时,电压表示数越大;温度越高时,电流表示数也越大;且互不影响。

以下电路能满足要求的是。

【答案】(1)昼短夜长(2)(3)B
【解析】(1)该日为3月1日,属于春分日之前,温州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2)由图示可知,当天为西北风。

出海方向如图:
(3)要求当风速越大时,电压表示数越大;温度越高时,电流表示数也越大;且互不影响。

A.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不符合,错误。

B.风速越大时,电压表示数越大;温度越高时,电流表示数也越大;符合。

C.电压表和R1串联,不符合,错误。

D.串联电路,相互影响,不符合,错误。

故选B。

35.(2022·杭州模拟)(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在东太平洋的某群岛附近发现了几处深海热泉,在这些热泉里面生活着众多的生物,包括蠕虫、蛤类和细菌等兴旺的发达群落,这些生物群落生活在一个高温高压缺氧,偏酸和无光的环境中。

(1)蛤类能成为热泉环境中生存的一类物种,是的结果。

(2)热泉深海生态系统存在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某一成分,该成分是。

(3)热泉系统的有蠕虫、蛤和细菌等生物,细菌与蠕虫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区别是。

(4)热泉系统中的蠕虫和陆地生活的蠕虫结构相似,这是由相似的遗传物质控制。

【答案】(1)自然选择(2)生产者(3)有无成形的细胞核(4)基因
【解析】(1)蛤类能成为热泉环境中生存的一类物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热泉深海生态系统存在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某一成分,该成分是生产者。

(3)热泉系统的有蠕虫、蛤和细菌等生物,细菌与蠕虫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4)热泉系统中的蠕虫和陆地生活的蠕虫结构相似,这是由相似的遗传物质基因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