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一高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高一高中物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由公式a=可知()
A.a与Δv成正比
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
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D.Δv/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3.一个向正东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 s内发生的位移为8 m,在第4 s内发生的位移为5 m,则关于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小为3 m/s2,方向为正东方向
B.大小为3 m/s2,方向为正西方向
C.大小为1.5 m/s2,方向为正东方向
D.大小为1.5 m/s2,方向为正西方向
=12 m/s的速度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石块,便以大小为6 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4.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
后3 s内的位移为 ().
A.9 m B.12 m C.21 m D.8 m
5.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6.小球从空中某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m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m
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7.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M、N间距离为
B.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
C.经过MN所需的时间为
D.经过MN中点时的速度为
8.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内的位移为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3 s末的速度一定是6 m/s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
C.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一定是25 m
D.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一定是9 m
9.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就不存在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10.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1.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C.静止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D.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动摩擦力
1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滑的接触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D.最大静摩擦力随物体间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13.一根劲度系数为200 N/m 的弹簧, 在受到10 N 的压力作用时, 弹簧的长度为15 cm,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弹簧的长度为()
A.20 cm B.15 cm C.10 cm D.5
14.水平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皮带A端,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之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A.在AC段为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为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15.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 f甲>F f乙>F f丙B.F f乙>F f甲>F f丙
C.F f丙>F f乙>F f甲D.F f甲=F f乙=F f丙
二、实验题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交流电源.(填“低压”、“220V”)
(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交流电源.(填“低压”、“220V”)
(3)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
=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 m/s2.(保留两
1
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
______cm.
三、计算题
1.(8分)设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高32 m处自由释放一重物,已知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4m/s2,则重物下落的总时间是多少?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8分)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0 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 m/s2)
3.(10分)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出12 s 后,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车。
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 s ,行进了50 m .求汽车在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内蒙古高一高中物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 .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 .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初速度为零,则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如果初速度不为零,则不成正比,A 错误;匀减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的运动,加速度不一定为负值,B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C 正确;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加速度可能不变,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由公式a =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答案】CD
【解析】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Δv 无关,A 错误,B 错误;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C 正确;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 =。
3.一个向正东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 s 内发生的位移为8 m ,在第4 s 内发生的位移为5 m ,则关于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小为3 m/s 2,方向为正东方向
B .大小为3 m/s 2,方向为正西方向
C .大小为1.5 m/s 2,方向为正东方向
D .大小为1.5 m/s 2,方向为正西方向
【答案】B
【解析】设物体第3s 内与第4s 内内的位移分别是x 3、x 4,则x 4-x 3=aT 2,a=,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 2,方向为正西方向,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直线运动中加、减速的条件。
4.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 0=12 m/s 的速度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石块,便以大小为6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3 s 内的位移为 ( ).
A .9 m
B .12 m
C .21 m
D .8 m
【答案】B
【解析】汽车从刹车到静止所用的时间:t=,则3s 内的位移等于2s 内的位移,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刹车类问题。
5.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由图象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A错误;在t
1
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又都是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两车路程相等,B错误;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
在t
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C正确;0~t
2
时间内,丙的位移大于丁的位移,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等于
位移除以时间,所以丙答平均速度大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图象。
6.小球从空中某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
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m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m
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答案】B
【解析】小球在下落和上升时,均只受重力,故加速度相同,A错误;小球在0.4s时落到地面,落地前运动的距
离h==0.8m,物体下落时离地高度为0.8m,B正确;小球反弹后上升的高度(处理成反向的自由落体运动)h′==0.2m,故物体的总位移为x=0.6m,方向向下,C错误;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1m/s,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自由落体运动。
7.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M、N间距离为
B.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C.经过MN所需的时间为D.经过MN中点时的速度为
【解析】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知:h=,A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B正确;根据
v=v
0+gt得:t=,C正确;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知:2g=v′2−v
1
2,2g=v
2
2−v′2,解得:v′=,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
8.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内的位移为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3 s末的速度一定是6 m/s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
C.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一定是25 m
D.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一定是9 m
【答案】C
【解析】由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未知,知道第3s内的位移,无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前3s内的位移及第
5s内的位移;但是可以求出前5s内的平均速度;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v=m/s=5m/s;则2.5s时的速度为
v
1
=5m/s;而2.5s时刻为5s内的中间时刻,故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故前5s内的位移一定是5×5m=25m;【考点】本题考查匀变直线运动的规律。
9.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就不存在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答案】C
【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ABD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
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就不存在,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力的物质性。
10.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B
【解析】在图象中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b的原长比a的长,故A错误;在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故a的劲度系数比b的,故B正确,C错误;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1.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C.静止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D.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动摩擦力
【解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必须接触挤压,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还需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错误,B正确.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但不一定静止,C错误;动摩擦力产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但物体不一定运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1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滑的接触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D.最大静摩擦力随物体间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BD
【解析】光滑的接触面之间没有摩擦力,A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B正确;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无关,C错误;最大静摩擦力随物体间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摩擦力。
13.一根劲度系数为200 N/m 的弹簧, 在受到10 N 的压力作用时, 弹簧的长度为15 cm,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弹簧的长度为()
A.20 cm B.15 cm C.10 cm D.5
【答案】A
【解析】高弹簧原长为l,则由胡克定律F=k(l-15),可解:l=0.2m=20cm,A正确,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胡克。
14.水平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皮带A端,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之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A.在AC段为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为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答案】BC
【解析】在AC段滑块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向右,故合力向右;滑块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向右,故A错误,B正确;在CB段滑块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滑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若有摩擦力,合力不为零,矛盾,故C正确,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摩擦力的方向及有无。
15.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 f甲>F f乙>F f丙B.F f乙>F f甲>F f丙
C.F f丙>F f乙>F f甲D.F f甲=F f乙=F f丙
【答案】D
【解析】滑动摩擦力F=μFN,在题中三种情况下,动摩擦因数和对地面的压力均相等,所以F
f甲=F
f乙
=F
f丙
,
D正确,A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决定因素。
二、实验题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
面的问题。
(1)甲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交流电源.(填“低压”、“220V”)
(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交流电源.(填“低压”、“220V”)
(3)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
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
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
=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 m/s2.(保留两
1
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
______cm.
【答案】⑴电磁低压⑵电火花 220V ⑶① 0.18 0.75 ② 14.50
【解析】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乙图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
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
物体的加速度。
1
【考点】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
三、计算题
1.(8分)设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高32 m处自由释放一重物,已知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4m/s2,则重物下落的总时间是多少?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答案】4s;8m
【解析】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解得:t=4s.同理下落2s时,根据=8m.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
2.(8分)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0 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
气球的高度.(g=10 m/s2)
【答案】400m
【解析】对于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处理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小球刚刚离开气球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取初速度的
t-gt2,代入数据得:H=400m。
方向为正方向,则有:-H=v
【考点】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
3.(10分)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出12 s后,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
直至停车。
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 s,行进了50 m.求汽车在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答案】5m/s
【解析】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平均速度相等,都等于,故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由平均速度公式得:=,解得:v
=5m/s
m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