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业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乐业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总体经济平稳。
2017年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同比增长6.5%,与去年同期持平,完成全年任务的12.87%,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二,增速全市排位第五。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8亿元,同比增长4.1%,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二,增速全市排位第三;第二产业增加值0.75亿元,增长10.3%,比去年同期提高4.41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位第五;;第三产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6.1%,比去年同期回落3.01个百分点,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二,增速全市排位第十。
三次产业的结构为26.7:22.9:5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分别为17%、35.4%、
47.6%和1.1、2.3、3.1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农业备耕有序,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2017年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亿元,同比增长4.06%,比去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二,增速全市排位第三。
其中,农业产值0.32亿元,同比增长6.16%,增速全市排位第二;林业产值0.26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全市排位第十;牧业产值0.75亿元,同比下降0.23%,增速全市排位第七;渔业产值0.23亿元,增长19.31%,增速全市排位第一;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0.02亿元,增长3.81%。
(二)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因“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政策影响,工业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
一季度,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7%,比去年同期提高0.66个百分点,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一,增速全市排位第八。
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0.41亿元,增长10.69%,比去年同期回落9.67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的19.11%,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二,增速全市排位第七;规下工业总产值0.72亿元,增长5%,总量全市排位第六,增速全市排位第一。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0.41亿元,同比增长5.37%,比去年同期提高
2.38个百分点。
(三)建筑业稳中向好。
一季度完成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
40.8%,比去年同期提高35.2个百分点,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二,增速全市排位第二。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0.34亿元,同比增长16.70%,增速全市排位第二。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亿元,同比增长136.81%,比去年同期提高186.17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的9.22%,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一,增速全市排位第一。
一是民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水平。
二是精准扶贫投资增长速度表现突出。
三是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五)消费市场增长趋缓。
2017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9.92%,比去年同期回落0.81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的25.30%,总量全市排位第十,增速全市排位第七。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类,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增长9.92%,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30%;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11亿元,增长9.87%,占全县的比重为5.70%。
按消费形
态分类,批发和零售业占据主导地位,对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商品零售1.67亿元,增长10.45%,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53%;住宿餐饮收入0.26亿元,增长6.67%,占全县的比重为13.47%。
(六)居民收入稳定提高。
2017年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9元,同比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收入增速比GDP增速高1.7个百分点。
总量全市排位第七,增速全市排位第六。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0元,增长7.6%,完成全年任务的25.77%,总量全市排位第十,增速全市排位第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元,增长10%,完成全年任务的26.72%,总量全市排位第八,增速全市排位第三。
(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017年一季度,全县财政收入0.52 亿元,同比增长10.07 %,比去年同期回落30.21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的23.43%,总量全市排位第十一,增速全市排位第九。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基础不牢。
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较慢,虽然生产总值增速预计与全市持平,但总量与其他县区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产业结构过于集中单一,缺少辐射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提供税源多的重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发展程度不充分等问题。
(二)投资项目仍然偏少。
施工项目个数尤其是新开工项目个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是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根基,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那么投资在撬动发展、补充能量、激发潜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县的经济运行就受到一定影响。
主要体现:一是上年结转量少。
上年全县在库有剩余投资的项目仅33个,剩余投资2.64亿元。
其中,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26个,剩余投资1.45亿元;5000万元及
以上投资项目4个,剩余投资0.58亿元;房地产项目3个,剩余投资0.61亿元。
二是今年新开工项目较少,没有持续性的新开工项目,将影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二是缺少大项目的“支撑”,亿元以上的项目仅乐百高速公路一个项目。
(三)规上工业潜力不足,发展后劲小。
尽管全县工业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基数过小,新增动力不足,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原有企业的惯性增长,发展后劲面临考验。
目前,在库规上工业仅6家,规上工业提速较难。
一是处于停产或半停产和负增长的企业占比大。
二是新兴工业企业数少。
全县的工业企业大部分属于传统工业企业,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企业少。
三是传统产业低速运行。
(四)服务业尚难接力经济增长,急需新的增长点。
2017年一季度,服务业虽然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6%,拉动了生产总值增长3.1个百分点,但我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的现状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一短板仍然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3 家,住宿餐饮业企业仅6家,批零住餐市场活跃度不够。
批发零售业同比增长6.6%、住宿餐饮业同比仅增长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为5.1%;房地产增速为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为3.3%,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缺乏新的增长点。
四、工作建议
(一)紧盯目标不放松。
下一步,全县相关责任部门必须盯紧全年目标,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主动作为,明确措施,定目标、定计划、定时限,攻坚克难。
对照县人大会目标任务,加紧分析研判,制定目标分解表、目标进度表和责任落实表,落实责任。
(二)牵住投资的“牛鼻子”。
一是做好争资争项工作。
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沟通,争取更多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区、市投资计划。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不断创新招商形式,激活全民招商活力,引入资金投资兴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积积申报大项目,好项目。
各部门应尽快全面进行重大项目的申报入库,确保投资总量平稳增长。
(三)群策群力抓入库。
企业和项目是统计数据“活水源头”,“四上”企业和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直接影响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速度。
因此,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达标企业入统申报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加大排查摸底力度,对照要求做好申报资料准备等基础工作,做到“应统尽统,能统必统”。
(四)加强税收征管和入库工作,激发财政收入增长动力。
要主动适应税收改革新常态,着力抓好“营改税”和建安税,消费税等税收的征管和入库工作,做大总量,提升增量,确保质量,扎实推进我县财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五)增强服务业支撑作用,为经济转型提供助力。
服务业既是我县发展的“短板”,也是加快发展的最大潜力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
要结合服务业发展特色优势,集中力量抓好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旅游休闲、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加大推进互联网电商培育工作力度,打开我县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乐业县统计局
2017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