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上海石笋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有两种物体,体积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3∶2,放出热量之比是2∶1,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是( ) A .3∶2,1∶10 B .2∶5,5∶3
C .2∶3,10∶1
D .3∶5,5∶2B
解析:B
由题知,两物体的体积之比
12:2:1V V =
密度之比
12:3:2ρρ=
由m
V
ρ=
可得质量之比 11122232
:3:121
V m m V ρρ⨯=
==⨯ 由题知,它们放出热量之比为
12:2:1Q Q =放放
A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
123:2t t ∆∆=∶ 12:1:10c c =
则
11112222
1339
101220
Q c m t Q c m t ∆∆⨯⨯=
==⨯⨯放放
故A 错误;
B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
1225t t ∆∆=∶∶ 12:5:3c c =
则
11112222
5322
3151
Q c m t Q c m t ⨯⨯=
=⨯∆⨯∆=放放
故B 正确;
C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
1223t t ∆∆=∶∶ 12:10:1c c =
则
11112222
103220
1131
Q c m t Q c m t ∆∆⨯⨯=
==⨯⨯放放
故C 错误;
D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
123:5t t ∆∆=∶ 12:5:2c c =
则
11112222
5339
2152
Q c m t Q c m t ⨯⨯=
=⨯∆⨯∆=放放
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C 解析:C
A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故A 错误;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内能减小,故B 错误;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 正确;
D .图丁,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点火,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故D 错误。
故选C 。
3.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
A.老人晒太阳
B.电饭锅煮饭
C.下滑时小孩屁股会热
D.冰箱冷藏食物C
解析:C
A.老人晒太阳,老人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饭锅煮饭,米饭从电饭锅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孩在滑梯上下滑的过程中,屁股与滑梯之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冰箱冷藏食物,食物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多
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可能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D
解析:D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与是否运动无关,故A选项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但在0℃以下时仍有内能,故B选项错误;
C.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物体的状态等等因素有关,不能说明高温物体内能一定高,故C选项错误;
D.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质量、物体的状态等等因素有关,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内
能有可能大,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内能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B
解析:B
A.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大,从而物体的内能增加,故B正确;
C.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D.50℃的水和10℃的水的质量关系未知,所以内能大小无法比较,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D
解析:D
A.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错误;
B.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变大,故B错误;C.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是试管内水蒸气给塞子加热变烫的,不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C错误;
D.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7.如图为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凝固时间是10min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相同,内能相等
D.该物质的熔点是80℃D
解析:D
AD.由图可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所以为晶体,且熔点等于凝固点,所以熔点为80℃,故A错误,D正确;
B.由图可知,凝固过程为5min~10min,则凝固时间为5min,故B错误;
C.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虽然B、C两点时温度相同,但是内能减小了,故C错误。
故选D。
8.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
()
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判断B
解析:B
可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因为c铝>c铜,由Q cmΔt
铝块的温度比铜块高,相互接触后,内能将由铝块转移给铜块,且最终二者温度相同时不再发生热传递。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A
解析:A
A.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和质量,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故A正确;
B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 错误;
C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而不是内能,故C 错误;
D .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不断增大,但是温度不变,故D 错误。
故选A 。
10.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B .物质的比热容与自身的状态有关
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 .炎热的夏天,沙滩烫脚而海水清凉,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海水吸收的热量多D 解析:D
A .根据表格可发现,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会不同,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铝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炎热的夏天,海滩烫脚而海水清凉,原因是砂石比海水的比热容小,故D 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二、填空题
11.水的比热容是()3
4.210J/kg ⨯⋅℃,它表示每千克水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_____J ,则质量为500g 的水温度从80℃降低到60℃,内能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J 。
减少42000 解析:减少 42000
[1]水的比热容是()3
4.210J/kg ⨯⋅℃,它表示每千克水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4200J 。
[2][3]由于水的温度是降低,那么内能应该是减少;根据比热容公式可得
()()34.210J/kg 0.5kg 80-6042000J Q cm t =∆=⨯⋅⨯⨯=放℃℃℃
内能减少了42000J 。
12.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________;将表面干净、平整的玻璃板压紧在一起,再将两玻璃板分开,需要
用力,说明___________。
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间存在引力
[1]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
[2]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把压紧的玻璃板再分开,需要用力,不容易分开。
13.A 、B 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5℃,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5℃,现将A 物体放入甲杯,B 物体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 、B 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
4∶9 解析:4∶9
物体A 放入甲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
55℃−4℃=51℃
水放出的热量
Q 放1=c 水m 水Δt 水1
A 吸收的热量
Q 吸1=c A m A Δt A
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Q 放1=Q 吸1,即
c 水m 水Δt 水1= c A m A Δt A
代入相关数据得
c A =
1A
A
ΔΔt c m t m ⨯
水水水=
45115-℃
℃℃×A c m m 水水=A
19c m m ⨯水水 物体B 放入乙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 55℃−8℃=47℃
水放出的热量
Q 放2= c 水m 水Δt 水2
B 吸收的热量
Q 吸2=c B m B Δt B
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Q 放2=Q 吸2,即
c 水m 水Δt 水2= c B m B Δt B
代入相关数据得
c B =
2B
ΔΔt t 水×
B c m m 水水=84715-℃
℃℃×B c m m 水水=14
×B c m m 水水
因为A. B 两物体质量相等,即m A =m B ,所以
A B c c =1
914
=49
A 、
B 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4∶9。
14.一杯质量为2kg ,初温为25℃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了5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J ,吸收热量后水的比热容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05不
变
解析:2×105不变
[1]水吸收的热量:
35
==⨯⋅⨯⨯=⨯
℃℃;
Q cm t
4.210J/(kg)2kg50 4.210J
吸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温度无关,加热过程中,随着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但水的比热容不变。
15.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
得到图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那一杯液体的温度升的快?_____(选填“甲杯”,“乙杯”或“两杯一样快”),那一杯液体的比热容大?_____(选填“甲杯”,“乙杯”或“两杯一样大”)。
甲杯两杯一样大
解析:甲杯两杯一样大
[1]由图知,甲杯中的水升温快;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种类,物态等因素有关,甲乙都是液态的同种物质,因此比热容相同。
16.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敏在房间里使用电蚊香,过了会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而不通电加热则闻不到气味,则说明______。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2]过了会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蚊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这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不通电加热则闻不到气味,不通电,蚊香片的温度较低,那么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7.如图所示,给试管内水加热至一定程度,发现试管口木塞会被推出。
给水加热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木塞被推出时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不变”)。
热传递变小
解析:热传递变小
[1]给水加热是通过热传递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2]木塞被推出时,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
18.如图所示的是美味的“黄焖羊肉”,一块热气腾腾的肉块入口,舌尖上处感觉到美味外,舌尖的温度也升高了,这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了舌尖的内能。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冷水来冷却食物,这是利用水的______大。
热传递比热容
解析:热传递 比热容
[1]羊肉和舌尖之间有温度差,当把羊肉放入口中时,舌尖和羊肉间会发生热传递使舌尖的温度变高。
[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冷水来冷却食物,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温度难以改变。
1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甲物体的比热容______乙物体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于 解析:小于
根据比热容计算公式Q
c m t
=
∆可知,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升高的越高,比热容越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
20.把糖放在水中,水变甜,这是______现象。
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
扩散做功
解析:扩散 做功
[1]糖放入水中,水变甜,这是糖分子进入水中,水分子进入糖中,是扩散现象。
[2]如图所示,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即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让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点,于是粘有乙醚的棉花便会燃烧,所以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
三、解答题
21.冬天小明早晨吃早饭时,妈妈要用60℃热水加热250g 袋装牛奶,要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0℃最终升高到50℃,不计热量损失,已知水的比热容为3
4.210J/(kg ⨯⋅℃),牛奶的比热容为3
2.110J/(kg ⨯⋅℃)求: (1)牛奶需要吸收多少J 热量? (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多少kg ? 解析:(1)2.1×104;(2)0.5
(1)牛奶吸收的热量
341101 2.110J/(kg 0.25kg ((5010 2.10)1J Q c m t t =-=⨯⋅⨯⨯-=⨯吸℃)℃℃)
牛奶需要吸收2.1×104J 热量。
(2) 60℃的热水放热为
42.110J Q Q ==⨯吸放
即02()c m t t Q -=水水放,则
()4302 2.1100.5kg 4.210()J/kg )
60-50(Q J m c t t ⨯===-⨯⋅⨯放
水水℃℃℃
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0.5kg 。
答:(1)牛奶需要吸收2.1×
104J 的热量。
(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0.5kg 。
22.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3o
2.110J/(kg C)c =⨯⋅煤油,当煤油吸收了4.2×105 J 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了 20℃ 。
(1)煤油的质量为多少?
(2)若这些热量被10 kg 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取 3o
0.410J/(kg C)c =⨯⋅铜]
解析:(1)10 kg (2)105 ℃ 【分析】
(1)利用热量公式Q cm Δt =的变形公式Q
m c t
=∆求煤油的质量; (2)利用Q cm Δt =的变形公式Q
t cm
∆=
计算铜块升高的温度。
(1)煤油吸收的热量:5
4.210J Q =⨯吸,煤油的比热容3
o
2.110J/(kg C)c =⨯⋅煤油,煤油升
高温度o
=20C t ∆煤油 由Q cm t =∆吸得煤油的质量
53o o 4.210J
=10kg 2.110J/(kg C)20C
Q m c t ⨯==∆⨯⋅⨯吸煤油煤油煤油
(2)铜块质量m 铜=10kg ,比热容3o 0.410J/(kg C)c =⨯⋅铜,铜块吸收热量5
4.210J Q =⨯吸
由Q cm t =∆吸得铜块升高的温度
5o
3o
4.210J 105C 0.410J/(kg C)10kg
Q t c m ⨯∆===⨯⋅⨯吸铜铜铜 答:(1)煤油的质量为10kg ;
(2)若这些热量被10 kg 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105℃。
23.用两个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已知c 煤油=2.1×103J/(kg•℃))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 记录一次煤油和该液体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
表:
(1)已知煤油的质量为0.5kg ,求上述过程中煤油吸收的热量。
(2)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 解析:(1)1.26×104J ;(2)4.2×103J/(kg•℃) (1)煤油吸收的热量:
Q =c 煤油m Δt =2.1×103J/(kg•℃)×0.5kg×(22℃-10℃)=1.26×104J ;
(2)液体与煤油吸收的热量Q 相同,液体与煤油的质量m 相同,液体的比热容:
c =41.2610J
0.5kg (16-10)
Q m t ⨯=∆⨯℃℃=4.2×103J/(kg•℃)。
答:(1)煤油吸收的热量是1.26×104J ; (2)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4.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自 1991 年 12 月 15 日投入运行后,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每分钟的安全发电量相当于少消耗烟煤 13.0t ,减排二氧化碳约 40.6t ,二氧化硫约 0.2t ,氮氧化合物约 0.8t.假设 13.0t 烟煤在煤炉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 8x105
kg 的水从 20℃升高到 60℃。
q 烟煤=2.9×107
J/kg, c 水=4.2×103
J/( kg·℃) .请你计算: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炉的热效率
解析:(1)1.344×1011J ;(2)35.6%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水(t −t 0)= 4.2×103
J/( kg·℃)×8×105
kg ×(60℃−20℃)= 1.344×1011
J;(2) 13.0t 烟煤如果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 =13.0×103kg ×2.9×107
J/kg =3.77×1011
J,煤炉加热水的热效率:η=
Q 吸Q 放
=
1.344×1011J 3.77×1011J
×100%≈35.6%.
25.小伟家新买了一个家用电热水壶,其有关的技术参数如表所示,他根据自己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想对新水壶进行一下验证,于是在家里做起了实验。
他先把水倒入水壶标定容量处,用温度计测出水的初温是20℃,然后接通电源,同时开始记录时间,他发现5min 水便烧开了(设当时的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1000W 额定容量 0.8L 重量
0.72kg
(1)烧开这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1L =10﹣3m 3
;c 水=4.2×103
J/(kg•℃)] (2)电热水壶消耗了多少电能?
(3)比较(1)、(2)两问所得的数据,你认为合理吗?原因是什么?(写出一种即可) 解析:(1)2.688×105J ;(2)3×105J ;(3)原因是烧水时热量有损失或壶体本身要吸热。
【解析】
(1)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体积3
30.8L 0.810m V ﹣==⨯ ,
根据m
V
ρ=
可得,水的质量:3333110kg/m 0.810m 0.8kg m V ρ⨯⨯⨯﹣=== ,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则水吸收的热量: 0354.210J/kg 0.8kg 100202.68810J
Q cm t t ⨯⋅⨯⨯⨯吸=(﹣)
=(℃)(℃﹣℃)= ; (2)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1000W ,5min 消耗的电能:
51000W 560s 310J W Pt ===⨯⨯⨯;
(3)分析计算结果可知,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大于烧开这壶水吸收的热量;如果不考虑热量散失,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二者相等,实际是壶体本身需要吸收热量、存在热量散失的,故吸收的热量不可能等于消耗的电能,所以合理。
答: 2.688×105J ; 3×105J ;原因是烧水时热量有损失或壶体本身要吸热。
26.某饮水机名牌的部分参数如表,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S 是手动开关,S 1是温控开关,当S 闭合后,热水箱内的水温低于60℃时S 1就自动闭合,水温高于90℃时S1就自动断开,因此这台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档功率,R 1和R 2为加热电阻丝(它们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c 水=4.2×103
J/(kg•℃),ρ水=1.0×103
kg/m 3
]试求:
(1)电阻丝R 2的阻值是多少?
(2)盛满水的饮水机的温度从60℃加热至90℃,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1)60.5Ω;(2)175s 。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当S 、S 1闭合时,只有R 2工作,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当S 闭合、S 1断开时,两电阻串联,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根据P =U 2
R 求出R 2的电阻;
(2)知道水的体积,根据m =ρV 求出水的质量,根据Q 吸=cm (t ﹣t 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η=
Q 吸W
×100%求出消耗的电能,再根据P =W
t
求出需要的加热时间。
(1)由图可知,当S 、S 1闭合时,只有R 2工作,此时电路中电阻最小,根据P =U 2R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则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当S 闭合、S 1断开时,两电阻串联,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
根据P =U 2
R 知,R 2的电阻:
R 2=U 2
p
加热
=
(220V)2800W
=60.5Ω;
(2)盛满水时水的体积: V =1L =1dm 3=1×10﹣3m 3, 由ρ=m
V 可得,水的质量:
m =ρV =1.0×103kg/m 3×1×10﹣3m 3=1kg , 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 水m (t ﹣t 0)=4.2×103J/(kg •℃)×1kg ×(90℃﹣60℃)=1.26×105J , 由η=Q 吸W ×100%可得,消耗的电能:
W =
Q 吸
η=
1.26×105J 90%
=1.4×105J ,
由P =W
t
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 t ′=
W ′
p
加热
=
1.4×105J 800W
=175s.
27.如图甲所示一种家用调温式电熨斗,工作过程中电源电压恒为220V ,电熨斗金属底板质量为500g 。
图乙是它的工作电路,发热部分由调温电阻R 及和定值电阻R0组成(电阻
值均不受溫度影响)。
预热时电熨斗以最大功率正常工作100s 可使金属底板的温度从20℃升 高到220℃[金属底板的比热容为0.44×103J/(kg·℃),假设电熨斗发热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金属底板吸收]。
则:
(1)预热时金属底板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熨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3)定值电阻R 0的阻值是多大?
解析:(1)4.4×104J ;(2)440W ;(3)110Ω
【解析】(1)预热时使金属底板吸收的热量:Q 吸=cm (t-t 0)=0.44×103J/(kg•℃)×0.5kg×(220℃-20℃)=4.4×104J ;(2)因电熨斗发热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金属底板吸收,所以,电熨斗最大功率时消耗的电能:W =Q 吸=4.4×104J ;则电熨斗的最大功率:P 最
大
=W
t
=
4.4×104100s
=440W ;(3)当调温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Ω时,只有定值电阻R0
连入电路,电熨斗的功率最大,由P =U 2R
可得,定值电阻R 0的阻值:R 0=U 2P 最大
=
(220V)2440W
=
110Ω.
点睛:(1)知道电熨斗金属底板的质量、初温、末温以及比热容,根据Q 吸=cm (t-t 0)求出预热时使金属底板吸收的热量;(2)由于电熨斗发热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金属底板吸收,由功率公式求出电熨斗的功率;(3)当调温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P =U 2
R 可知电熨斗的功率最大,据此求出定值电阻R 0的阻值。
28.质量为500g 的某液体放出了3×104J 的热量后,温度下降了30℃;若此液体放出的热量有60%被一质量为2kg 的铁球吸收,求: (1)某液体的比热容。
(2)铁球升高的温度。
(c 铁=0.45×103J/(kg•℃)) 解析:(1)2×103J/(kg•℃);(2)20℃ (1)由Q =cm Δt 得,液体的比热容
c =4310J
0.5kg 30Q m t ⨯∆⨯放
=℃
=2×103J/(kg•℃) (2)据题意得
Q 吸=60%Q 放=60%⨯3×104J =1.8×104J
由Q =cm Δt 得,铁球升高的温度
Δt 铁=431.810J
0.4510J /kg ?2kg
Q c m ⨯⨯⨯吸铁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