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3-2021

第40期︵总第292期︶
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只
是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高阶思维能力[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初中生已经置身信息技术的世界中,但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学生只会玩游戏、看电影,但是不知道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正视这一现象,根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
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高阶思维能力概述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按照认知的复杂程度,将思维过
程具体划分为六个教学目标,即学习时需要掌握的六个类目的行为表现,由低到高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其中,分析、评价、创造通常被称为高阶思维。

这一分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具体的课程教学有效整合起来,为
教师评价教学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供帮助[2]。

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由于信息技术承担了记
忆性和检索性工作,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这进一步要求人类发展计算机不具备的高阶思维能力。

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可以深入分析新情况,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批判性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改进过程、理解世界
[3]。

因此,高阶
思维能力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学生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挥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生必须学习
的基础课程,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可以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着培养学
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先天优势,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比较功利化
制订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供方向。

教师如果没有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形成全面的认识,就很容易走向功利性教学[4]。

新课程改革提
倡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及运用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快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及问题思维。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确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原则,重视培养学生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但是,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更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记忆信息技术理论
知识,这就容易导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具有功利性。

学生只会解决一些理论问题,不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5]。

(二)教师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无论开展哪一门课程教学,教师都要基于学生已有
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教授新知识,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

但是,目前,一些教师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只是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模
仿教师的上机操作,没有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无法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6]。

(三)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良好的氛围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正所谓“教学无法、贵在得法”,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但是,一些教师认为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比较多,如果让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
朱晨旭
(昆山市新镇中学,江苏昆山 215300)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信息素养,从而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生是社会的未来,更应该学好信息技术,具备信息素养,这就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信息技术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如何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阶思维能力;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0-0043-0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044-2021年第40期︵总第292期︶
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
识,耗时太多,所以他们更愿意采用“满堂灌”的教学
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课堂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信息技术知识,失去了学习主体地位和自主思考的机会,难
以形成信息提取能力、信息技术思维能力。

而教师没有
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也就难以落实因材施教。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一)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要想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状态和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习任务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获得提升,逐渐提高高阶思维能
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为他们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活他们的探究思维。

一方面,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另一方面,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隐含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习得相关内容,锻炼信息素养。

比如,在教学苏科版教材中的“形状补间动画制作”这
部分内容时,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片,动画片内容与形变有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接着,笔者提出问题:制作形状补间动画要注意哪些方面?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解决了问题,并运用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术完成了一些作品,如制作了椭圆形变为方形的动画、小兔子变成小猪的动画。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笔者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并予以一定的指导,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更高效。

(二)深入探究,提供实践机会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教师如果只
是向学生介绍理论知识,不让学生进行实践,就无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性任务,从而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数字化信息的搜索与下载”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笔者安排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从网上搜索文字、图片等素材,将其制作成PPT,进行汇报展示。

笔者发现,学生使用了不同的搜索引擎,科学提炼关键词搜索信息,提交的作品体现了他们的思考过程,无论背景颜色还是主题内容,抑或
版面设计,都充满了生命力。

(三)主题设计,培养学生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指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信
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一个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这也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鉴于此,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创造主题,为学生搭建发展高阶思维的平台,促
进学生自主构建相关知识,拓展思维视域。

结 语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人们必备的基本
能力。

教师应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深度学习,不断探
究信息技术的奥秘,为他们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春燕.超越“低阶认知”,引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
高阶思维[J].中小学电教(下),2018(01):73.[2]荆晓虹.《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高
阶思维能力初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4(03):218-220.
[3]邓媛媛.初中信息技术课中高阶思维学习任务的设
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8):28-31.
[4]霍小莉.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促进学生高阶思
维能力提升的效果研究[J].新课程(中学), 2012(07):180-185.
[5]王鹏.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应
用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8(09):79-80.[6]经晶.适应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
程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D].锦州:渤海大学,2013.
作者简介:朱晨旭(1991.9—),男,江苏昆山人,研究生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